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下作业公司 通井 刮削技术 通井技术目录 一 通井的目的二 通径规的结构三 通井的原理四 通径规的选择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六 通井技术要求七 通井井控要求八 资料录取九 实例十 通井注意事项 通井技术 一 通井的目的一是清除套管内壁上粘附的固体物质 如钢渣 毛刺 固井残留的水泥等 二是检查套管通径及变形 破损情况 三是检查固井后形成的人工井底是否符合试油要求 四是调整井内的压井液 使之符合射孔要求 通井技术 二 通径规的结构1 接头 2 本体 蓝色为敞口通径规 黑色为封口通径规 通井技术 三 通井的原理将通径规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或钻杆的末端 逐步加深管柱 下入至井底或设计深度 用修井液洗井一周以上后提出通径规 通井技术 四 通径规的选择1 新井 普通井通井通径规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mm 8mm 壁厚为2 5mm 5mm 有效长度为1200mm 特殊作业井其有效长度应大于待下入井内工具的最大长度的10 30cm 2 老井通井通径规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mm 8mm 壁厚2 5mm的敞口薄壁通井规 有效长度为1200mm 特殊作业井其有效长度应大于待下入井内工具的最大长度的10 30cm 3 水平井 大于45 斜井通井通径规尺寸选择要根据套管记录而定 采用橄揽形状 最大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6mm 8mm 壁厚8mm 10mm 有效长度为0 3m 0 4m 通井技术 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1 通井前的准备 选择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mm 8mm符合设计要求的通径规 仔细检查 测量 记录通径规尺寸 清洗油管 或钻杆 管体及内外螺纹 检查油管 或钻杆 有无弯曲 腐蚀 裂缝 孔洞和螺纹损坏 不合格油管 或钻杆 应有明显记号并单独摆放 不准下入井内 暂时不下井的油管 或钻杆 应分开摆放 准确丈量下井油管 或钻杆 三次 累计复核误差应小于或等于0 2 井口安装防喷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试压 防喷器型号和压力级别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通井技术 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 工艺过程1 新井 普通井通井a将通径规连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 或钻杆 底部并上紧 下井7根 10根油管 或钻杆 在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 自封封井器具有防止井口落物和清理油管外壁上附着的油水及泥砂 b下放管柱 通井时应平稳操作 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 min 下至距离设计位置 射孔井段或人工井底以上1OOm时 应减慢下放速度 控制为小于或等于10m min 当通至人工井底应加压10kN 20kN 重复两次 c通井时 若中途遇阻 悬重下降控制不应超过30kN 并平稳活动管柱 循环冲洗 d通径规下至设计深度或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m 用1 5倍井筒容积的工作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 e上提管柱起出通径规 起到最后5根 7根油管或钻杆时 应拆卸掉井口自封封井器并控制上提速度小于或等于5m min f起出通径规后清洗干净 仔细检查通径规表面有无划痕或损坏 并详细描述 通井技术 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 工艺过程2 老井通井a通井前应进行冲砂等工序 再进行通井施工 b将通径规连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 或钻杆 底部并上紧 下井7根 10根油管 或钻杆 在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 c下放管柱 通井时应平稳操作 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 min 下至距离设计位置 射孔井段或人工井底以上1OOm时 应减慢下放速度 控制为小于或等于10m min 当通至人工井底应加压10kN 20kN 重复两次 d通井时 若中途遇阻 悬重下降控制不应超过30kN 并平稳活动管柱 循环冲洗 e通径规下至设计深度或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m 用1 5倍井筒容积的工作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 f上提管柱起出通井规 起到最后5根 7根油管或钻杆时 应拆卸掉井口自封封井器并控制上提速度小于或等于5m min g起出通井规后清洗干净 仔细检查通径规表面有无划痕或损坏 并详细描述 h通井至设计位置后 若中途遇阻须停止作业 通径规应上提至射孔井段顶界以上30m 通井技术 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 工艺过程3 水平井 大于45 斜井通井a将通径规连接在下井第一根油管 或钻杆 底部并上紧 下井7根 10根油管 或钻杆 在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 b下放管柱 通井时应平稳操作 管柱下放速度控制为小于或等于20m min 下至距离设计位置 射孔井段或人工井底以上1OOm时 应减慢下放速度 控制为小于或等于10m min 当通至人工井底应加压10kN 20kN 重复两次 c通井时 若中途遇阻 悬重下降控制不应超过30kN 并平稳活动管柱 循环冲洗 d通径规下至设计深度或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m 用1 5倍井筒容积的工作液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 e上提管柱起出通井规 起到最后5根 7根油管或钻杆时 应拆卸掉井口自封封井器并控制上提速度小于或等于5m min 通井技术 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 工艺过程3 水平井 大于45 斜井通井f起出通径规后清洗干净 仔细检查通径规表面有无划痕或损坏 并详细描述 g通径规下至井斜45 时 应控制下放速度为小于等于0 3m s 并采用下1根 提1根 下2根 提1根的方法往复进行通井 若上提时遇卡负荷超过悬重50kN 则应停止作业 待定下步措施 h通径规下至井斜45 井段后 应连续作业 i上提管柱在井斜45 套管井段时 上提速度为10m min 最大负荷不得超过悬重50kN 否则停止作业 采取相应措施 小于45 套管井段上提速度同普通井 通井技术 五 通井前的准备及工艺过程2 工艺过程4 裸眼井通井a通径规下放速度控制在小于0 5m s 距套管鞋以上100m左右要减速下放 b通径规通至套管鞋以上20m后 不应下放并起出 c起出通径规 起出后要详细检查 发现痕迹需进行描述 d用钻杆下入小于套管内径3mm 5mm钻头进行划眼 通至距套管鞋20m时 要减速 其下放速度不得超过0 3m s 并有专人观察拉力表变化 e划眼至井底时 加压不得超过10kN 划眼至井底后 上提管柱距井底以上5m 用同性能泥浆循环洗井一周以上 f起划眼管柱 仔细观察拉力表变化 并边起边灌同性能泥浆 起至窗口时 仔细观察拉力表变化 确认钻头已进入套管内后 起出钻头 g整个施工过程要连续作业 无特殊情况不得停工 钻头在裸眼井段停留时间不得超过6h 通井技术 六 通井技术要求1 通井时 要随时检查井架 绷绳 地锚等地面设备变化情况 若发生问题 应停止通井并及时处理 2 下通井管柱时 管柱连接螺纹应按标准扭矩上紧 上平 防止管柱出现脱扣 造成落井事故 3 下入井内管柱应清洗干净 螺纹涂密封脂 4 管柱长度 深度应丈量 计算准确 记录清晰 5 通井中途遇阻或探人工井底 加压不得超过30kN 6 通井遇阻时 不得猛顿 应起出通井规进行检查 找出原因 待采取措施后 再进行通井 7 对有射开油 气 层的井 通井时要做好防井喷工作 通井技术 七 通井井控要求1 对于打开油气层的井通井井口必须安装试压合格的与井口四通相匹配的防喷器 2 对有射开油 气 层的井 通井时要做好防井喷工作 3 现场配备完好的灌注设备 通井时灌注压井液保持井筒液面 4 通井时井口备好防喷单根并装有试压合格打开的旋塞阀 5 洗井时应用平衡地层压力的修井液 6 起管柱时要控制速度 防止产生抽汲 通井技术 八 资料录取1 管柱类型 规格 单根长度 下入根数 2 通径规外型尺寸 3 通井深度 遇阻位置 指重表变化值及对应深度 4 起出通径规上的痕迹描述 通井技术 九 实例 老井 通井技术 九 实例 坐封井 套变井 通井技术 十 通井注意事项1 下放或上提通径规中途遇阻时 悬重下降不超过20 30KN 平稳活动管柱 严禁猛提猛放 以免提断或卡死管柱 2 通井时要平稳操作 丝扣要上紧 防止钻具在井筒内旋转松扣 3 施工中掌握悬重变化 控制其下降不超过30KN 4 对于井斜小于45 和未射孔 大修等作业井的井采取普通通井操作 5 水平井 斜井通井时 在通径规进入井斜45 井段后 必须连续作业 通径规通至预定位置后 必须用低固相修井液循环替出井内液体 并彻底洗井 6 裸眼井通井的整个施工过程要连续 无特殊情况不得停工 钻头在裸眼井段停留时间不超过6h 7 起下管柱作业时井口安装自封封井器 套管刮削技术 套管刮削目录一 套管刮削定义二 套管刮削器的用途三 套管刮削器的工作原理四 套管刮削器的分类和结构及技术参数五 准备工作六 操作步骤七 技术要求八 套管刮削器刮削操作的质量及安全要求 套管刮削技术 一 套管刮削定义套管刮削是指刮削套管内壁 清除套管内壁上水泥 硬蜡 盐垢及炮眼毛刺等的作业 二 套管刮削器的用途套管刮削器主要用于常规作业 修井作业中清除套管内壁上的死油 封堵及化堵残留的水泥 堵剂 硬蜡 盐垢及射孔炮眼毛刺等的刮削 清除 套管刮削技术 三 套管刮削器的工作原理套管刮削器装配后 刀片 刀板自由伸出外径比所刮削套管内径大2 5mm左右 下井时 刀片向内收拢压缩胶筒或弹簧 最大外径则小于套管内径 可以顺利入井 入井后 在胶筒或弹簧的弹力作用下 刀片 刀板紧贴套管内壁下行 对套管内壁进行切削 每一次往复动作 都对套管内壁切刮一次 这样往复数次 即可达到刮削套管的目的 套管刮削技术 四 套管刮削器的分类和结构及技术参数1 套管刮削器分类 弹簧式套管刮削器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 弹簧式套管刮削器也叫防脱式套管刮削器 现在现场常用的弹簧式套管刮削器 规格型号为 GX T140 51 2寸套管使用 套管刮削技术 四 套管刮削器的分类和结构及技术参数2 结构及技术参数1 弹簧式套管刮削器结构 上接头 下接头 壳体 刀片 弹簧 刀片座等组成 套管刮削技术 2 弹簧式 防脱式 套管刮削器技术参数 现用弹簧式套管刮削器如139 70mm套管 外形尺寸 129mmx650mm 钢体最大外径为114mm 刀片自由伸出最大外径为129mm 套管刮削技术 四 套管刮削器的分类和结构及技术参数2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结构及技术参数1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结构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由上接头 壳体 刀片 胶筒 冲管 下接头等组成 套管刮削技术 四 套管刮削器的分类和结构及技术参数2 胶筒式套管刮削器技术参数 套管刮削技术 五 准备工作1 设备与工具的准备400型水泥车1台 套管刮管器1个 自封封井器1个 2 洗井液的准备按井筒容积的1 5 2 0倍 准备好刮削洗井用的修井液 套管刮削技术 六 操作步骤1 按套管内径选择合适的套管刮削器 2 将套管刮削器连接在管柱底部 条件许可时 刮削器下端可多接尾管增加入井时重量 以便压缩收拢刀片 刀板 3 下油管5根后井口装好自封封井器 4 下管柱时要平稳操作 下管柱速度控制为20 30m min 下到距离设计要求刮削井段前50m时 下放速度控制为5 10m min 接近刮削井段并开泵循环正常后 边缓慢顺螺纹紧扣方向旋转管柱边缓慢下放 然后再上提管柱反复多次刮削 悬重正常为止 5 若中途遇阻 当悬重下降20 30kN时 应停止下管柱 边洗井边旋转管柱反复刮削至悬重正常 再继续下管柱 一般刮管至射孔井段以下10m 6 刮削完毕要大排量反循环洗井一周以上 将刮削下来的脏物洗出地面 7 洗井结束后 起出井内全部刮削管柱 结束刮削操作 套管刮削技术 六 操作步骤如右图 设计要求封隔器位置为1814m 刮削深度1850m 应选用GX T140套管刮削器 套管刮削技术 七 技术要求1 选择适合的套管刮削器 2 套管刮削器下井前应认真检查 3 刮削管柱下放要平稳 4 刮削射孔井段时要有专人指挥 5 当刮削管柱遇阻时 应逐渐加压 开始加10 20kN 最大加压不得超过30kN 并缓慢上下活动管柱 不得猛提猛放 也不得超负荷上提 套管刮削技术 八 套管刮削器刮削操作的质量及安全要求1 质量要求1 刮削套管作业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井下套管内通径畅通无阻 2 刮削完毕充分洗井 将刮削下来的脏物洗出地面 3 资料收集齐全 准确 其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人经纪分成协议
- 可怕的生化900字7篇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附答案)
- 2026届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专业营销活动策划与保密协议条款
- 汽车配件供应协议
-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四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取货安排协议
- 品牌宣传与推广素材模板
- 托运协议条款说明
- 【25秋】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设计》课件
- 2025年长沙中考化学试卷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
- 舆情安全管理办法
- 替换车管理办法规定
- 临床营养学病例报告
- 危险作业票 安全作业票格式模板 动火登高煤气受限空间作业票
- 水电工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临床前CRO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官方标准答案)
- 幼儿园物资报损管理制度
- 酒精戒断综合症治疗方案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