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练习 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练习 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练习 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练习 岳麓版选修4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4 4 课课 千古一帝千古一帝 秦始皇秦始皇 一 选择题 1 秦孝公保崤函之固 以广雍州之地 东并河西 北收上郡 国富兵强 长雄诸侯 周室 归籍 四方来贺 为战国霸君 秦遂以强 六世而并诸侯 亦皆商君之谋也 西汉刘向的 论述说明 a 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作用不大 b 商鞅变法是吞并六国的重要因素 c 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 d 秦孝公时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解析 选 b 材料信息表明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秦国日益强大 最终完成国家统一 故 b 的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 2 大地在我脚下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请问这首主题 歌所描写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位帝王 a 秦始皇 b 唐太宗 c 汉武帝 d 康熙 解析 选 a 从材料中的 夷平六国 统一称霸 等信息可以看出歌词描写的是秦始皇 3 元元黎民 得免于战国 汉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统一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b 秦统一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c 秦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 d 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解析 选 a 材料的意思是 普通的百姓 得以免于战国时期常年的战争 说明秦的统一使 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4 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 千古一帝 主要是因为 a 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b 他首创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他修筑了万里长城 保护了中原的安宁 d 他焚书坑儒 维护了思想统一 解析 选 a 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其他三项只是秦始 皇的功绩之一 不能全面概括其贡献 5 嬴政统一全国后 称 皇帝 自称 朕 命令称 制 或 诏 印称 玺 以上材 料说明 2 a 嬴政功绩极大 b 皇权至高无上 c 嬴政决心效法先王 d 实行礼制 解析 选 b 嬴政统一全国后 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 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称呼 这些变化中 最典型的就是 皇帝 的称号 皇帝 一词是嬴政取 三皇 及 五帝 合一而成 旨在 显示自己的权力至高无上 6 如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 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 12 个方格 每格内有 一阳文秦篆 被推测为秦代遗物 砖文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毋饥人 这一遗物印证 了秦朝 a 疆土辽阔 臣民众多 b 国家统一 皇帝集权 c 社会稳定 人民富裕 d 法律严苛 覆盖全国 解析 选 b 材料中的 秦代遗物 及砖文 海内皆臣 能印证秦朝完成国家统一 建立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实现了皇帝专制统治 7 司马迁在 史记 中记载 始皇帝幸梁山宫 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 弗善也 中人或 告丞相 丞相后损车骑 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 当是时 诏捕诸时在旁 者 皆杀之 该材料说明 秦朝时相权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 秦朝时期监察机构趋向完善 皇权的独断性 随意性 残酷性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暴政 a b c d 解析 选 d 错 秦朝时才开始设丞相 且材料只是说君臣互相防范 并没有说相权对君 权造成严重威胁 错 该材料与监察内容无关 对 皇帝将在场者全部杀死就可说明 对 材料反映了秦朝的暴政 8 都说 5 000 年历史看西安 500 年历史看北京 100 年历史看上海 50 年历史看深圳 西 安作为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 也是近代中国政治重地 它所见证中国历史的风风雨雨有 秦始皇陵的修建 玄奘取经 3 红军长征 张学良杨虎城兵谏 a b c d 解析 选 a 秦始皇陵修建在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的骊山北麓 与材料相符 故 正确 玄奘 取经始自长安即今西安 符合材料 故 正确 红军长征与西安无关 故 错误 张学良杨 虎城兵谏 在西安发动事变 故 正确 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9 焚书坑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秦始皇个性暴虐 b 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 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d 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解析 选 d 秦朝加强君主专制 思想方面的措施是加强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就是表现之一 10 百代犹得秦政法 说明了秦代创立的政治体制的深远影响 秦朝采用的哪些体制 在 封建时代得到日益加强 皇帝制 丞相制 土地私有制 郡县制 a b c d 解析 选 a 明确题目要求 秦朝采用的体制 在 封建时代得到日益加强 丞相制到明 代废除 故排除 选择 a 项 二 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 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议之后 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 埋怨不得李丞相 秦始皇也 明 李贽 史纲评要 卷四 后秦记 材料二 秦术戾儒 厥民斯酷 秦儒既坑 厥祀随覆 天复儒仇 儒祀而家 秦坑儒耶 儒 坑秦耶 唐 司空图 铭秦坑 材料三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 章碣 焚书坑 请回答 1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对焚书坑儒的基本态度和论据 其中哪些材料的观点基本相同 2 材料二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 是否正确 3 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 4 解析 1 要先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找出其观点 然后判断哪些观点相同 2 先找出作者的 观点 然后谈看法 3 要结合课本知识 对焚书坑儒事件做出全面的 客观的评价 答案 1 材料一认为 焚书 是战国以来言论 思想过度自由的必然结果 不应过分谴责秦 始皇 只是手段过于狠毒 材料二认为 坑儒 是秦始皇残酷迫害儒生的重大暴政 材料三 认为 焚书 坑儒 并未起到维护秦统治的作用 因为灭秦的刘邦 项羽并不是儒生 材 料二 三持否定态度 观点基本相同 2 材料二认为秦亡的原因是 坑儒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秦亡是由秦朝多种暴政行为共同 造成的 并非只是由于 坑儒 3 该政策的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 家的统一 但其主要作用却是摧残了文化 不利于思想学术的自由交流 1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地段修筑概况 东段 辽宁阜新市 内蒙古化德县 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 部分是新筑的 累石 为城 树榆为塞 中段 内蒙古兴和县 乌兰布和沙漠北缘 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 阴山至 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 依托大青山 和阴山 主要用石块垒砌 西段 内蒙古准格尔旗 甘肃岷县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 城墙系夯土筑造 摘编自董耀会 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材料二 秦始皇 下令 堕坏城郭 决通川防 夷去险阻 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 互防长城 摘自 中国军事通史 第四卷 1 据材料一 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2 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 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的主要背景 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 治时 认为 秦始皇筑了长城 也毁了长城 结合相关史实 评述这一观点 解析 1 要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说明 如 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 部分是新筑的 随山就势高低起伏 城墙系夯土筑造 2 第一小问要结合秦朝统一六国的史实归纳历史 背景 第二小问要先明确提出观点 然后列举史实加以论证 答案 1 对旧长城重新修缮 借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