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I )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I )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I )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I )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五校北师大版五校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元谋人生活距今约 A 71 万年 B 170 万年 C 180 万年 D 120 万年 2 2 分 距今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黄帝 3 2 分 2019 七上 邵阳期中 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黄淮平源 D 黄土高原 4 2 分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七孔骨笛 第 2 页 共 11 页 D 陶埙 5 2 分 2016 七上 简阳期中 烽火戏诸侯 说的是周幽王 不爱江山爱美人 的故事 为了博得褒 姒一笑 点燃报警的烽火台 诸侯带领兵马闻警而至 诸侯这样做是在履行哪项制度给他们规定的义务 A 世袭制 B 奴隶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6 2 分 2017 七上 南京期中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围魏救赵 共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 经济发展 B 王室东迁 C 战争频繁 D 制度改革 7 2 分 2016 七上 简阳期末 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 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斧 C 骨耜 第 3 页 共 11 页 D 铁犁铧 8 2 分 2017 七上 丰县月考 秦军号称虎狼之师 史记 中也记载 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 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商鞅 A 推行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编制户口 9 2 分 在中国 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10 2 分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 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 中心主题是 A 加强文化控制 B 加强经济管理 C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巩固国家统一 第 4 页 共 11 页 11 2 分 2017 九下 深圳月考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同学们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 像 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A B C D 12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地大泽乡位于今天的 A 安徽境内 B 湖北境内 C 河南境内 D 河北境内 13 2 分 2017 七上 武威月考 下图描述的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它爆发于 A 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B 公元前二世纪后期 第 5 页 共 11 页 C 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D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 14 2 分 2018 七上 吴中期末 为了统一思想 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 统一文字 罢黜百家 B 焚书坑儒 推恩令 C 统一文字 推恩令 D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15 2 分 2014 舟山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社会比较安定 民族关系融洽 经济得到发展 科举制度完善 A B C D 16 2 分 对汉武帝的 大一统 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汉王朝的政治 经济 军事和思想的统一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 B 国家加强了对边疆的统一 C 消除王国的势力 使王国不再与中央对抗 D 革除秦朝的弊病 沿用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7 2 分 2016 七上 泰州期末 东汉豪强地主享有的特权不包括 A 占有大量土地 第 6 页 共 11 页 B 享有 累世公卿 特权 C 拥有私人武装 D 任命各级官吏 18 2 分 2018 九上 常熟期末 下列一组图片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9 2 分 2016 七上 新乡期末 佛教传入我国后 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 其根本原 因是 A 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 虔诚地信佛 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 2 分 棉纺织业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时是 A 北宋时 B 南宋时 C 唐朝时 D 元朝时 第 7 页 共 11 页 21 2 分 2017 七上 徐州月考 西晋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A 三藩之乱 B 安史之乱 C 八王之乱 D 七国之乱 22 2 分 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成语典故 下列成语典故相关史实排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3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 苏 湖 常 秀 秀水 今浙江 嘉兴 有 天下粮仓 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 纸币 交子 的出现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 筒车的广泛应用 24 2 分 2016 七上 无为期末 自北魏孝文帝以后 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 字 如 孝武 帝 孝明帝 等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第 8 页 共 11 页 A 与汉族贵族联姻 B 学习汉族的礼法 C 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D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25 2 分 王羲之的代表作 兰亭序 是 A 隶书 B 草书 C 楷书 D 行书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25 分 阅读下列图片 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 图一所示的场景与哪一技术有关 这一技术最早出现于何时 2 图二中的人物是谁 他有何成就 3 图三中的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有何特点 4 图四所示模型形象出自哪一伟大工程 5 综上四幅图片 请概述这一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 27 20 分 2018 七上 柳州期末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 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民族 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 第 9 页 共 11 页 斯托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 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 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他们互相渗透 取长补短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 于 494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摘自北师大版七 上 历史教材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 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