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1页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2页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3页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4页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浙江临床医学2019年9月第21卷第9期1241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117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了解其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xx年1月至xx年12月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76株,采用美国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和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 结果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176株,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和尿液标本,分别占分离菌株的53.95%、27.57%和10.38%;感染科室主要在ICU、呼吸内科、骨科,构成比依次为23.55%、16.92%、13.27%。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未检出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呼吸道,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骨科,ICU、烧伤科、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需要重视这些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 医院应根据菌株的耐药性分析合理用药,提高疗效的同时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耐药性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infectiondistribution anddrug resistanceof1176pseudomonas aeruginosastrains,provide referencefor clinicalantibiotics useand hospitalinfection control.Methods1176clinical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olatesin ourhospital fromJanuaryxxto Decemberxxwere retrospectivelyanalyzed.BD PhoenixTM100automatic microbialidentification analyzerand Microscanauto scan-4semi-automatic microbialidentification analyzerwere usedto identifybacteria andtest drugsensitivity.Results1176pseudomonas aeruginosastrains wereisolated fromtheclinicalspecimens,mainly fromrespiratory tract,secretion andurine samples,aounted for53.95%,27.57%and10.38%of thetotal isolatesrespectively.The infectiondepartments weremainly ICU,respiratory medicineand orthopedics,with theposition ratioof23.55%,16.92%and13.27%.Pseudomonas aeruginosashowed100%sensitivity topolycolistin,low resistancerate toamikacin andhigh resistancerate tocarbapenems.Conclusion pseudomonasaeruginosa aremainly fromrespiratory tractand distributedin ICU,respiratory medicineand orthopedics.The detectionrate ofmulti-drug resistantbacteria ishigh inICU,burn departmentand respiratorymedicine department.We needpay attentionto infectioncontrol ofthese departments.Our hospitalshould choosedrugs rationallyreferring to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toimprove thecurative effectand slowdevelopment ofmulti-resistant strains.【Key words】Pseudomonas aeruginosaDistribution ofinfection Drugresistanceanalys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在初始分离培养基上的菌落通常呈扩展性、平坦、具有锯齿状边缘、金属性光泽、产生可溶性的蓝绿色色素、有特殊的生姜气味,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性强,广泛存在于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和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院内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菌也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本文回顾性分析xx年1月至xx年12月临床分离的117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菌株1176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呼吸道、伤口拭子、尿液等细菌培养标本。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2仪器和方法所有菌株细菌分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标准操作,采用美国BD PhoenixTM100配套的NMIC/ID-4检测板、MicroScan AutoScan-4配套的NC50检测板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主要检测庆大霉素、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氨曲南、哌拉西林、多粘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14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严格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判读。 2结果2.1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xx年1月至xx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0695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176株(10.99%)。 其中xx年分离病原菌3441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32株(9.65%);xx年分离病原菌2553株,检出296株(11.59%);xx年分离病原菌2364株,检出297(12.56%)株;xx年分离病原菌2337株,检出251株(10.74%)。 2.2铜绿假单胞菌标本分布117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652株(55.44%),其次为分泌物316株(26.87%)、尿液124株(10.63%),分离自血液16株(1.36%),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张月红陆建红李路遥*黄晓文314000浙江嘉兴武警海警总队医院*通信作者浙江临床医学2019年9月第21卷第9期1242道感染为主。 2.3临床科室感染分布特点见表1。 表1各临床科室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构成比株(%)科室xx年(株=332)xx年(株=296)xx年(株=297)xx年(株=251)合计(株=1176)ICU66(19.88)79(26.69)81(27.27)51(20.32)277(23.55)呼吸内科64(19.28)41(13.85)44(14.81)50(19.92)199(16.92)骨科41(12.35)33(11.15)44(14.81)38(15.14)156(13.27)烧伤科51(15.36)43(14.53)33(11.11)19(7.57)146(12.41)泌尿外科31(9.34)21(7.09)14(4.71)20(7.97)86(7.31)胸心外科26(7.83)17(5.74)17(5.72)26(10.36)86(7.31)神经外科13(3.92)16(5.41)20(6.73)15(5.98)64(5.44)肿瘤科11(3.31)11(3.72)10(3.37)7(2.79)39(3.32)肝胆外科6(1.81)10(3.38)6(2.02)3(1.20)25(2.13)神经内科5(1.51)6(2.03)7(2.36)7(2.79)25(2.13)消化内科7(2.11)7(2.36)7(2.36)2(0.80)23(1.96)五官科1(0.30)3(1.01)4(1.35)5(1.99)13(1.11)感染科3(0.90)3(1.01)5(1.68)1(0.40)12(1.02)心血管内科3(0.90)2(0.68)1(0.34)3(1.20)9(0.77)肾内科2(0.60)2(0.68)3(1.01)2(0.80)9(0.77)肝病科2(0.60)2(0.68)1(0.34)2(0.80)7(0.66)2.4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表2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株(%)抗菌药物xx年(株=332)xx年(株=296)xx年(株=297)xx年(株=251)合计(株=1176)多粘菌素0 (0)0 (0)0 (0)0 (0)0 (0)阿米卡星2(0.60)4(1.35)14(4.71)1(0.40)21(1.7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3.01)15(5.07)28(9.43)13(5.18)66(5.61)妥布霉素18(5.43)11(3.72)50(16.84)0 (0)79(6.72)头孢他啶23(6.93)24(8.11)29(9.76)17(6.77)93(7.91)庆大霉素18(5.42)25(8.45)39(13.13)13(5.18)95(8.08)头孢吡肟24(7.23)22(7.43)36(12.12)20(7.97)102(8.67)哌拉西林20(6.02)28(9.46)45(15.15)17(6.77)110(9.35)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0(9.04)25(8.45)39(13.13)31(12.35)125(10.63)美洛培南26(7.83)36(12.16)49(16.50)22(8.76)133(11.31)环丙沙星34(10.24)43(14.53)51(17.17)20(7.97)148(12.59)左氧氟沙星37(11.14)45(15.20)59(19.87)26(10.36)167(14.20)氨曲南43(12.95)39(13.18)46(15.49)45(17.93)173(14.7)亚胺培南42(12.65)47(15.88)54(18.18)34(13.55)177(15.05)多重耐药57(17.17)64(21.62)73(24.58)53(21.12)247(21.00)3讨论连续四年监测结果显示,各类临床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0695株,检出117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0.99%,低于王莉等2报道。 检出率前三年逐年上升,第四年下降,四年内感染率基本保持平稳。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55.44%,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 因此,强化对呼吸系统感染的预防监控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 其次是分泌物(26.87%)、尿液(10.63%),血液标本检出率较低,占1.36%,这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感染科室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骨科,构成比依次为23.55%、16.92%、13.27%,这与周芸3报道的以ICU科室感染为主较一致。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占21.00%,主要出现在ICU、烧伤科、呼吸内科等科室,以呼吸道和分泌物标本所占比例最大,与潘本凤等4报道情况相似。 发生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采取标准预防和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将有利于控制超级细菌传播,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药敏结果显示,117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xxxx年逐年上升后,xx年下降明显,这可能与医院xx年进一步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 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低,分别为5.61%、10.63%,且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稳定,可以继续用于临床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保持较好的敏感活性,由于该药采购困难,推荐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使用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抗生素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并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使用。 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略高于环丙沙星,分别为14.20%、12.59%,与CHINET耐药性监测5铜绿假单胞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5.8%接近。 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头孢他啶抗菌作用最强,头孢吡肟次之,两者耐药率均9%,提示临床治疗成人感染又多了一个抗菌药物选择。 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超广谱抗生素,因其极强的抗菌活性成为临床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药物之一。 本资料显示,美洛培南耐药率低于亚胺培南,分别为11.31%和15.05%,与胡方芳6研究相比有较高敏感性,这可能与临床医师对碳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