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阶段性测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如图 扯线木偶 漫画 讽刺了清政府己变成 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作应该是在 A 鸦片战争之后不久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不久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不久 2 2 分 追忆光辉历史 缅怀革命先烈 90 年前 朱德 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到达郴州宜章 发动了年关 暴动 揭开哪次起义的序幕 A 秋收起义 B 湘南起义 C 桑植起义 D 平江起义 3 2 分 在评价辛亥革命时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 其主要依据是 A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B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 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2 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第 2 页 共 12 页 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有利于全民族团结 抗战局面的到来 A B C D 5 2 分 下列关于 一二 九 运动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联共抗日的主张 B 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C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6 2 分 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 我在旧中国十三年 一书中有段文字描述了 1935 年底的一件大事 中国正在苏醒过来 在几天的时间里 青年团体在天津 上海 汉口 广州等所有大城市 像雨后春笋般产生 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 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A 五四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一二 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7 2 分 1861 年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 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的眼中 中国 人是野蛮人 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 文明人 指 A 俄国军队 B 英法联军 C 美国军队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日本军队 8 2 分 陕北民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中唱道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 咱们中央红军到陕 北 这里的陕北具体指 A 遵义 B 吴起镇 C 会宁 D 瑞金 9 2 分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其中与 青年节 有直接关系的是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辛亥革命 D 红军长征 10 2 分 这次起义诞生了第一支人民军队 并走出了多位共和国元帅 这次起义是 A 武昌起义 B 广州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1 2 分 由南美各国家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 解放者杯 这是为纪念 南美的解放 者 A 波利瓦尔 B 罗伯斯屁尔 C 哈格里夫斯 第 4 页 共 12 页 D 圣马丁 12 2 分 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 其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哲学 宗教 自然 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 地 理 文学 艺 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 年前 1412311 1896 1911 年 3817236623813695063 33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A 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 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 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D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13 2 分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这一条款出自于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 2 分 孙中山 讨袁檄文 一文中写到 万户涕泪 一人冠冕 其心尚有 共和 二字存耶 既忘共 和 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民 袁世凯被称为 民贼 是因为他 A 镇压 二次革命 B 派人刺杀宋教仁 C 同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 D 复辟帝制 15 2 分 博物馆近代展馆前 导游小王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 步步侵略中国 不断地侵占 第 5 页 共 12 页 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接下来开放广州 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后来各国 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最后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 150 万平方千米 显然 小王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 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D 16 2 分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 他知道高柴愚钝 曾参性子慢 子张好偏激 子路爱冲动 就有针对 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发挥他们的长处 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 A 以 德 教化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当仁不让 17 2 分 郑板桥认为写章要做到 删繁就简 标新立异 李大钊认为写文章要做到 铁肩担道义 妙手 著文章 能反映他 铁肩担道义 的是 A 首倡使用白话文 B 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 大力兴办洋务 D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8 2 分 图说历史 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反抗外来侵略 B 推翻清王朝统治 C 近代化探索 D 掀起工农武装割据 19 2 分 下列运动中 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护法战争 D 武昌起义 20 2 分 有学者撰文指出 1840 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 学技术 继而言政 学制度 进而言教 学思想 的过程 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 救亡图存 B 巩固清朝统治 C 向西方学习 D 发展资本主义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1 7 分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 请阅读以下诗词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 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秋收暴动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 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 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 7 页 共 12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毛泽东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 在起义失败后 他率军建立了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红军 远征 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红军 远征 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在远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了攸关生死的转折性会议 3 材料三中的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战役的辉煌战果 今天的北京在当年又是通过 哪一战役实现解放的 4 请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 由国民党领导中国革命失败 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 的胜利 你有何感想 22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方消息 4 月 17 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 下关条约 的日子 中方认为 1895 年签订的这一条约 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 可作地方事件 望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三 东北沦亡 时逾五载 前方守土之将士奋勇杀敌 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 张学良等多年 袍泽 不忍坐视 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 保其安全 促其反省 张学良 杨虎城叩文 十二日 材料四 卢沟桥事变后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成为中 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 摒弃前嫌 早在 1936 年处理西安 事变时 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光明日报 1 材料一中的 日清战争 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 下关条约 中中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有哪些 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材料二电令中所说 沈阳日军行动 和电令产生的后果分别是什么 材料中 沈阳日军行动 的影响是 什么 第 8 页 共 12 页 3 材料三中张学良 杨虎城发表该文的时间和 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 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张学良 杨 虎城发动的事变有什么重要影响 4 据材料四 指出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的原因 23 14 分 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 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 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行 你认为应该查阅 哪部经典著作 2 秦朝时 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西汉时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 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 3 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 孔孟之道 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 24 11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使诞生不久的 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开创了中囯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 国难当头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西安事变 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 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 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 材料三 1937 年 9 月下旬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开 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1 据材料一 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这次合作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主要指什么 2 材料二中 国难当头 指什么 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 3 据材料三 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 谈谈看法 25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 五四 运动后期 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 3000 多人 在天安门前会集 举行示威游行 五四 运动爆发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 杂志 和 革命理论 分别指什么 2 材料二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此运动是什么性质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