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儒学与人生讲义、作业题、试卷.pdf_第1页
继续教育儒学与人生讲义、作业题、试卷.pdf_第2页
继续教育儒学与人生讲义、作业题、试卷.pdf_第3页
继续教育儒学与人生讲义、作业题、试卷.pdf_第4页
继续教育儒学与人生讲义、作业题、试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学与人生 钱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 课程前言 钱逊教授 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 1953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 1982年转攻中国思想史 历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所长 长期从事先秦儒学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方面的研究 在 儒学与人 生 的专题演讲中探讨了儒学与人生的关系 提出了儒学真正的本质是 做什么 他从四方面论证了儒学与人生的关系 主要著作 论语浅 解 先秦儒学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道德 等 我们研究儒学也好 我们想从儒学中学习一些东西也好 有一点 是非常重要的 就要了解儒学自己本身的一些特点 就是说它必须是 和你自己的思想 和你自己的行为是相结合的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 识体系 你读了以后就是要和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思想要结合起来体 会来用 就是说具体如何去做 那就靠自己去领会去体验 但是如果 说把儒学仅仅看作一种知识去研究 和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己处理问 题 自己做人完全不发生关系 那样的话本身可能做了一门学问 但 是这样做就离开了儒学的最根本的核心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儒学与人生 我先简单说一下儒学和人生的关 系 过去很多人大概都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学说 是为2000年的封建统 治服务的一种上层建筑 我今天所讲的 儒学与人生 这个题目 目的 就是弄清儒学的真正本质在哪里 实际上儒学是一种讲人的学问 或者 讲做人的学问 或者说是关于人生的学问 当然说儒学也是一种政治 学 这也对 因为儒学讲治国平天下 但是儒家讲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 修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根本是修身 从天子一直到普遍老百姓的 根本都是修身 儒家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观念 一个社会的安定 一个国 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包括老百姓以及领导 人 这是儒家治国的基本 所以为政以德 基础的东西是讲做人 做人 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也就解决好了 国家也就太平了 那么讲做人的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做人 这里就谈到儒家的一个基 本的出发点 我们讲到的基本的一个问题是要懂得人 先要懂得人和禽 兽的区别 现在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人和禽兽是一回事 人无非就是要 生存 无非就是生存竞争 就是弱肉强食 食色性也等 说起来好象人 和禽兽是一回事 听起来很可笑 实际上很多人是这样来看待人生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传统儒学就不这样看 而认为人首先要认识人和禽兽 的区别 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要能够摆脱禽兽的境界 要学会做人 修 养自己 所以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根本 这是儒学思想的基 本出发点 懂得了这点以后再去研究儒学 就可以懂得很多东西 不仅是儒家提出了这样的思想 而且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实际 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讲做人这个观念在中国已成为 一种民族意识 不一定是学者 不一定是秀才状元 即使是老一辈的普 遍老百姓 都教孩子要堂堂正正做人 现在我们青年人好像比较讲究将 来要做一个科学家 一个文学家 要拿诺贝尔奖还有当议员 中国的传 统首先不是讲这个 首先是你要做人 要做事 先做人 而且这种思想 渗透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京戏里面讲了多少做人的道理 四大 名著里面也讲做人的问题 中国史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不仅记事 而 且记人 记事一方面讲治乱的经验 还有一个人物的褒贬 大忠大奸在 史书上都可以找到 一些小人物当时来讲在道德上很有意义 我们史书 上也有 并不一定是英雄人物 这是形成我们文化传统的东西 一 人生价值观 那么这里面第一个谈的是关于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人的价值观是我 们考虑人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一个根本问题 价值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 有的 在古代讲的是追求不朽 不朽就是一个价值问题 有一种提法 叫 三不朽 就是立德 立功 立言 人们还有一个讲法叫 虽久不 废 立了德 立了功 立了言之后 能够长久地不被人忘掉 长久地 有影响 这才叫不朽 基本上可以说 三不朽 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 统价值观的主导思想 人的不朽不是在你自己身上 不是看你自己得到 了什么东西 而是要从历史 社会对你的评价中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你 的不朽存在于老百姓的心中 存在于长久的历史中 这才能叫做一种真 正的不朽 一个人生前在各方面有多少的满足 多大的权利 多大的财 富 一旦去世就没有了 即使传给子孙后代 现在看来能够传几代就了 不起了 但是立德 立功 立言这样的不朽的含义是 即使人的身体不 在了 但是精神却可以长远的不朽 确实可以做得虽久不废 在子孙后 代 在民族以至人类的发展中存在下去 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个实际 上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体验到这一点 比如说岳飞 他生前并不是一个成功者 他没有完成他的志愿 被 以 莫须有 的罪名判死 但是他被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记念 永远继承 杭州的岳王坟 岳王庙就是一个很生动 很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祭祀 岳飞 一方面是秦桧被做成铁人跪倒到墙角里 这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人 生价值的一种看法 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价值 在我们民族发展中的价值 很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这不在于他当年如何成功 而在于他能不能够立 德 立功 立言 虽久不废 其他都是假的 空的 所以说 物质的东 西比如人的寿命 物质财富 权力 都是短暂的 而真正的精神的东西 才是可以永远存在的 永垂不朽的 岳飞不仅是我们给他纪念 而且岳飞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是实实在 在地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里 我可以举一个清华校史上的例子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北大学生在城里示威游行 清华离北京太 远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交通 没有参加 到晚上才有人把这个消 息带到清华园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就有反应了 大家早上去吃早餐 的时候 发现在饭厅门口帖了一张小字报 当时叫揭帖 小字报的内容 是什么 没有巴黎和会的具体内容 就抄了一首岳飞的 满江红 谁 抄的 是闻一多 当时是清华学生 闻一多此时此地抄这么一段岳飞的 满江红 干什么 他是用岳飞的 满江红 来抒发他当时的这样一种 爱国的情感 也就是说岳飞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存在于闻一多的身上 在 这样一种民族危亡关头它表现出来 激励一代青年来进行爱国活动 这 叫做真的不朽 这真正是一个人的价值 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最基本的 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观念 16 46 刚才讲到的时间问题 中国人的观念不是说只有现代 中国人讲究 历史观念 我继承历史的先辈们的这样一种成就 继承他们一些好的思 想 同时我也要用我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所谓 人生自古谁 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是什么 是历史 这是中国人的观念 不只看我自己 不只看我眼前 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群体中间 把自己 放在历史中间 来寻找自己的价值 讲到这个地方需要澄清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讲 究 义 把 义 作为第一位 所谓 义以为上 很多人认为中国 传统就是重义轻利 不符合现代要求 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中国古代 传统讲义利关系 讲的是应该把利的取舍放在义的考量之下 还有一个要澄清的是 中国人讲人生价值需要把个人放在一个群体 中间 放在历史里边 那么是不是就不讲个人 也不是这样 实际上 一方面儒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强调个人要自觉地承担自己的社会 义务 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 但同时也非常强调个人的独立的人格 二 待人处世的原则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个待人处事的原则问题 因为做人就是要处 理人和人的关系 但是这里面包括很多具体的规范 比如 孝 就是一 个具体的处理家庭关系规范 也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 我在这里不打 算讲这些具体的东西 只讲一个最一般的原则 我们待人处世 处理人 和人的关系的最一般 最根本原则是 推己及人 这思想来自于孔子 提出来的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两句话 一句话叫做 己所不欲 勿施于 人 一句话叫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这个道理非常简 单 概括起来讲就是 推己及人 或者像老百姓讲的要 将心比心 站 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其基本精神就是为人处事心里要想到别人 而不要只想到自己 这样就可以平等地待人 对人表示一种尊重 一种 关心和帮助 这个简单的道理讲起来意义很大 儒学讲仁 孔子讲仁 学 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从自己做起 在 论语 里孔子的弟子 问过他 说什么话是可以一辈子终生行之 是一辈子照着去做的 孔子 就说叫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还有一段话是一以贯之 另一个学生 问 一以贯之什么意思 他回答 忠恕而已矣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 学 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叫爱人 那么如何爱人呢 爱人的起点在哪 里呢 我说爱人的起点就在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起点就在你心里要 有别人 如果你连这点都做不到 心里只有你自己 你又怎么谈到爱别 人呢 心里总是有别人 总能够为别人着想 总是能够把别人当做和你 一样的人 你才能够对人有爱 所以 孔子的仁学 从推己及人做起就 可以了 这是儒学的一个特点 要讲高深它可以有很高深的道理 要简单它 也有很简单的道理 最普通的人 一点不学 听一听也可以明白很多道 理 拿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来讲 我们讲社会功德 讲文明乘车等 说 到底最基本的问题是 推己及人 干一件事前 能想一想这个对别人 会有什么影响 能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有这种要求 很多问题就解决 了 而往往我们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再推广来讲 现在 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原则 也被世界所注意 近一些年来 国际宗教界和伦理学界都有一批人提出 一个问题 想寻求一种全球的普遍的伦理 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伦理原 则 为什么要寻求这个 因为个人伦理原则 价值观念不一致会引起很 多冲突 如果我们能够寻找到一些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原则 大家都按照 这个要求行动 就可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冲突 这件事情已经进行多少年 了 国际宗教界 伦理学界都开过国际会议 也有一些成果 最明显的 成果之一就是在国际宗教会议和国际伦理学会议上 大家得出一个一致 的认识 就是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一个各种宗教 各种民 族 各种文化都可以接受的基本原则 但是还有一点做起来又是很不容易的 你不说别的 就说我们常见 的校园里的现象 有些就和它相反 明明知道这个东西自己也不愿意 但是我跟学生讲课常常讨论一个问题 比如我们校园里常见的占座现 象 我们都知道占座不对 但是不占又觉得自己吃亏了 所以还是要 占 做起来是很难的 道理是很简单的 但我想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道 理 最简单的东西做起 三 谈个人修养 第三讲修养 因为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 要修养和教育 儒家非常 重视教育 虽然孟子讲人性善 但他还讲要教以人伦 要教育 不能完 全靠自发 在修养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丰富的内容 有很系统的 修养学说 据我所见 中国文化中关于修养的这套东西是最丰富 最系 统的 今天讲一下 为己 和 慎独 儒学也是为己之学 孔子讲 古 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但这个 为己 不是为自己 不是为自己 的名利 这个 为己 指 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 是为了自己 的一种完善 为人 是指做给别人看 沽名钓誉 儒学提倡的是为己之 学 这里要提到刚才上一个讲座里面 谈到三年服丧的问题 孔子的学 生问能不能减到一年 孔子说 如果你不服丧三年 服丧一年 你能不 能心安 如果能够心安理得 就那样做好了 接着孔子又说 为什么要 三年服丧 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 所以 真正 有道德的人 父母死了以后 让他不服丧 让他吃好的 穿好的 让他 去听音乐 去跳舞 他都没有这个心情 他会于心不安的 孔子强调要 心安 是为己 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心安 比如现在的见义勇为 老有人 问 他怎么想的 他图什么 他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 他觉得只要是人 都应该这样做 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心安 不这样做会后悔一辈子 中国人讲修养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 所以就提出所谓 慎 独 慎独 就是没有别人知道 或者就你一个人在那儿 别人不知道 或者说你仅仅想了 没有见诸行动 在这种情况之下 你也要老老实 实 实实在在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 这是慎独 是修养非常重要的一 个要求 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说明你真正是 为己 如果你不是 为 己 你就是要做给别人看 慎独 这一点很重要 不光是道德上要注 意 也包括一切的工作 一切的处事都要注意 四 谈人生态度 第四个问题 讲人生的态度 我想 人生的态度就是清华大学的校 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语出 周 易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一 句话是中国人基本的世界观 整个宇宙不断地在发展变化 不停地运 行 下面还有两句话叫做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 不断地发 展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所以做一个人也应该按照这样的精 神来做 再讲讲厚德载物 地很广大 很厚重 能够承载万物 君子就应该 象地这样 能够承担大任 能做大事 能够做大事 要有很好的德行 我们前面讲要做人 讲人生价值 讲推己及人 讲修养 讲的都是 厚 德 最后讲一条是要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体现了中国文 化的基本精神 以上四个问题只是整个儒学中很少的一部分 讲的很简单 道理也 很简单 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认真的从这四个方面去做 我想我们会有一 个很健康 很有意义的人生 谢谢大家 五 现场提问 听众 钱先生您好 我有一个问题 就是刚才您说到个人和个性这 样一个在儒家思想体现的问题 您举了很多例子 富贵不能淫 取义成 仁这样的 例子 但是我发现您举的例子 更多时候是当他个人跟集 体的利益在一体的时候 更多是受到外来侵略这样威胁的时候 他才产 生出这样的行为 而在就是他和整个这样的上层统治的关系中却很难看 到这种行为 而更多看到的是一种愚忠或者愚孝的成分在里面 还有就 是我发现在我们儒家典籍里面其实自相矛盾的有很多 比方说有 人 说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于孝也 那么我 想很冒昧地问一句 如果父亲是小偷 那么儿子也要做小偷吗 谢谢 钱逊 这个 您 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就是传统中间有愚 忠 愚孝 这是事实 包括岳飞身上也有愚忠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 要做这样一个分析 就是说传统文化要看到它有两重性质 像愚忠愚孝 这一方面 是那个时代下面它的一种局限 就是说在那样一个社会条件 下 他要忠于这个国家 忠于这个民族 他 忠于的 那个对象只能是 皇帝 只能是当时这样一个等级制度 对吧 这就导致了他实际的内容 他就变成了是愚忠 更严重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说到像后来 说的 饿死 事小 失节事大 讲气节 在那个时候妇女你要让妇女守节 守它那个 封建礼教 三从四德 这是一面 它有它的时代性 在那个时代下面 确实有这个性质 确实有这一面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 那样的精神 处 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问题 如果我们换了一个社会 环境 现在我们 的社会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不对 同样一个比方守节的问题 那么 在抗日战争时期 四世同堂 里面不这样讲吗 抗日战争时期钱老先 生他也讲这话 说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日本人要他做事 我就不能 做 我就要守住这个民族气节 这个精神是一样的 但具体的时代内容 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在这儿讲 儒学 我们就要从它这个时代的具 体内容中间把它真正的精神发掘出来 抽出来 用到现在的社会生活中 来 包括闻一多写那个 满江红 当然他也没有在这里去接受岳飞的 愚忠 岳飞的 满江红 也体现出愚忠这一面 但是他是从这里把那个 愚忠抛掉了 抛掉以后用的他精忠报国这样的精神来处理当前的事情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传统它继承下来 而且得到了发展 有了新的内 容 新的生命 所以这就是说要分析它两重的性质来加以推陈出新的改 造 儒学与人生作业题 1 单选题 本题总分50 0分 本大题包括25小题 每题2分 总计 50 0分 1 本题分值 2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出自哪部典籍 A 汉书 B 周易 C 孟子 D 论语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2 本题分值 2 今之学者为人 中 为人 指的是什么 A 做人 B 做给自己看 C 作为 D 做给别人看 沽名钓誉 标准答案 D 本题得分 0 3 本题分值 2 古之学者为己 中 为己 指什么 A 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 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 B 为自己名利 C 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D 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 2 4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 A 修身 B 齐家 C 治国 D 平天下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 2 5 本题分值 2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出自哪部典籍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史记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 2 6 本题分值 2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 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 谁在清华大学 抄写了一张 满江红 的字报 A 巴金 B 郭沫若 C 闻一多 D 钱钟书 标准答案 C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 2 7 本题分值 2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 周易 B 中庸 C 大学 D 论语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 2 8 本题分值 2 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 提出 原则 A 用力少 见功多 B 重义轻利 C 以义导利 D 以义为本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 2 9 本题分值 2 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在于 A 人生 B 理论 C 儒学 D 传统道德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0 10 本题分值 2 身心和谐 中 心 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 A 心脏 B 人的精神 C 心思 D 心情 标准答案 B 用户答案 B 本题得分 2 11 本题分值 2 儒学的根本是 A 民与君 B 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 C 人与仁 D 人与人 标准答案 C 本题得分 0 12 本题分值 2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 还有一个是 A 重复性 B 时代性 C 象征性 D 历史性 标准答案 B 用户答案 B 本题得分 2 13 本题分值 2 从儒家历代圣贤的智慧资源中提炼了三条 为富之道 哪 个不属于 A 戒奢寡欲 洁身自好 B 富而无骄 富而好礼 C 以财发身 兼济天下 D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们如浮云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14 本题分值 2 从历史渊源考察 中国的情 理 法中 理 的含义说法不 正确 A 天理 B 道理 C 公理 D 公共道德 标准答案 B 本题得分 0 15 本题分值 2 儒学的核心是 A 人与仁 B 民与君 C 仁与礼 D 人与人 标准答案 C 本题得分 0 16 本题分值 2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 A 儒 B 道 C 佛 D 法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17 本题分值 2 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 懂 还有一个是 A 思 B 熟 C 透 D 通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18 本题分值 2 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 出自哪部典籍 A 论语 B 礼记 C 周易 D 史记 标准答案 C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 2 19 本题分值 2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是哪位先贤讲的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 标准答案 A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 2 20 本题分值 2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出自哪部典籍 A 礼记 B 论语 C 孟子 D 周易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21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所讲的待人处世的最根本原则是什么 A 不卑不亢 B 忠孝两全 C 推己及人 D 重义轻利 标准答案 C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 2 22 本题分值 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哪位先贤讲的 A 孙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孔子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23 本题分值 2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 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什么 A 爱学习 B 爱民族 C 爱国家 D 爱人 标准答案 D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 2 24 本题分值 2 做人就是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 A 人和事的关系 B 人和人的关系 C 人和动物的关系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标准答案 B 用户答案 B 本题得分 2 25 本题分值 2 所谓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是什么 A 文化 B 历史 C 哲学 D 儒学 标准答案 B 用户答案 B 本题得分 2 2 判断题 本题总分20 0分 本大题包括10小题 每题2分 总计 20 0分 1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道德是天生的 无需修养和教育的 标准答案 false 用户答案 False 本题得分 2 2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儒学是为己之学 标准答案 true 用户答案 False 本题得分 0 3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中国人讲究历史观念 把自己放在历史中间 寻找自己的价值 标准答案 true 用户答案 True 本题得分 2 4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研究 学习儒学必须是和自己的思想行为相 结合去体会 运用 标准答案 true 用户答案 True 本题得分 2 5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儒学的特点是 它讲的道理都是很高深的 标准答案 false 用户答案 False 本题得分 2 6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传统文化有两重性质 要加以推陈出新的改 造 标准答案 true 用户答案 True 本题得分 2 7 本题分值 2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 中国古代讲义利关系 是要求人们 义 以为上 不要私利 标准答案 false 用户答案 True 本题得分 0 8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儒家治国的基本观念是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 安的基础在于包括老百姓和领导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 素质 标准答案 true 用户答案 True 本题得分 2 9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仁要从推己及人做起 标准答案 true 用户答案 True 本题得分 2 10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讲的 为己 是指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的名誉 名 利等 标准答案 false 用户答案 False 本题得分 2 3 多选题 本题总分30 0分 本大题包括10小题 每题3分 总计 30 0分 1 本题分值 3 以下哪些内容是出自 论语 A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B 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 C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D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标准答案 ABC 用户答案 ABC 本题得分 3 2 本题分值 3 儒家思想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A 现代新儒学的阶段 B 宋明时期 C 先秦奠基时期 D 汉唐时期 标准答案 ABCD 用户答案 BCD 本题得分 0 3 本题分值 3 儒家政治学思想是 A 仁政 B 王道 C 礼制 D 大同 标准答案 ABC 用户答案 ACD 本题得分 0 4 本题分值 3 下面哪些不是中国史学的一个很大特点 A 记事 B 做人 C 记人 D 做事 标准答案 BD 用户答案 AD 本题得分 0 5 本题分值 3 我国古人追求的不朽有哪些 A 立言 B 立命 C 立德 D 立功 标准答案 ACD 用户答案 ACD 本题得分 3 6 本题分值 3 钱逊教授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A 论语浅解 B 先秦儒学 C 近现代中国哲学 D 中国传统道德 E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标准答案 ABDE 本题得分 0 7 本题分值 3 钱逊教授认为 儒学的基本出发点是 A 人和禽兽是一回事 B 要认识人和禽兽的区别 C 要学会做人 D 修身是根本 标准答案 BCD 用户答案 BCD 本题得分 3 8 本题分值 3 钱逊教授从哪些方面论证了儒学与人生 A 人生价值观 B 待人处事原则问题 C 谈个人修养 D 谈人生态度 标准答案 ABCD 用户答案 ABCD 本题得分 3 9 本题分值 3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 关于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下面哪 些不是的 A 爱学习 B 爱人 C 爱自己 D 爱祖国 E 爱民族 标准答案 ACDE 用户答案 AC 本题得分 0 10 本题分值 3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 关于推己及人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 推己及人要做到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仁要从推己及人做起 C 推己及人道理很简单 但做起来很不容易 D 推己及人的原则已被世界所注意 标准答案 ABCD 用户答案 ABCD 本题得分 3 儒学与人生 试题 1 单选题 1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是什么 A 修身 B 齐家 C 治国 D 平天下 用户答案 A 2 本题分值 2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 五四运动爆发 的第二天 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 满江红 的 字报 A 巴金 B 郭沫若 C 闻一多 D 钱钟书 用户答案 C 3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儒学的真正本质是 什么 A 一种政治学说 B 一种关于人生的学问 C 一种纯 粹的知识体系 D 一种伦理学说 用户答案 B 4 本题分值 2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 人 出自哪部典籍 A 汉书 B 周易 C 孟子 D 论语 用户答案 D 5 本题分值 2 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 需要 A 培养 B 修养和教育 C 修养和教导 D 学习 用户答案 C 6 本题分值 2 道德原则是 A 天生的 B 后天的 C 不是天生的 D 相对的 用户答案 B 7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所讲的待人处世的最根本 原则是什么 A 不卑不亢 B 忠孝两全 C 推己及人 D 重义轻利 用户答案 C 8 本题分值 2 所谓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 汗青 汗青是什么 A 文化 B 历史 C 哲学 D 儒学 用户答案 B 9 本题分值 2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是 哪位先贤讲的 A 荀子 B 孟子 C 孔子 D 老子 用户答案 C 10 本题分值 2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哪位先贤 讲的 A 孙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孔子 用户答案 D 11 本题分值 2 儒学讲仁 孔子讲仁学 讲仁最基 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A 学习别人 B 做自己的事 C 从自己做起 D 照着别 人去做 用户答案 C 12 本题分值 2 下面哪位是儒学的奠基人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老子 用户答案 C 13 本题分值 2 上个世纪 中国哪位学贯中西的大 学者研究了周易哲学 研究基督教哲学 参与 组 织翻译了许多基督教 经典著作 并用信 知 行来 总结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 A 杜维明 B 冯友兰 C 谢扶雅 D 熊十力 用户答案 C 14 本题分值 2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体现的基本 精神是 A 中国历史 B 中国哲学 C 中国文化 D 政治 用户答案 B 15 本题分值 2 从历史渊源考察 中国的情 理 法中 理 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A 天理 B 道理 C 公理 D 公共道德 用户答案 B 16 本题分值 2 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 提出 原则 A 用力少 见功多 B 重义轻利 C 以义导利 D 以义为本 用户答案 A 17 本题分值 2 身心和谐 中 心 在儒家思想中指 的是 A 心脏 B 人的精神 C 心思 D 心情 用户答案 B 18 本题分值 2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是哪位 先贤讲的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 用户答案 A 19 本题分值 2 儒家政治理想是 A 仁政 B 王道 C 大同 大一统 D 礼制 用户答案 A 20 本题分值 2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出自哪部典 籍 A 礼记 B 论语 C 孟子 D 周易 用户答案 D 21 本题分值 2 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 懂 还有一 个是 A 思 B 熟 C 透 D 通 用户答案 D 22 本题分值 2 儒家形而上学哲学重点是在 学 科中进行展开的 A 理学 心学 B 自然学 C 心理学 D 科学 用户答案 A 23 本题分值 2 从儒家历代圣贤的智慧资源中提炼 了三条 为富之道 哪个不属于 A 戒奢寡欲 洁身自好 B 富而无骄 富而好礼 C 以财发身 兼济天下 D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们如浮 云 用户答案 D 24 本题分值 2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 还有一个是 A 重复性 B 时代性 C 象征性 D 历史性 用户答案 B 25 本题分值 2 儒学的根本是 A 民与君 B 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 C 人与仁 D 人与 人 用户答案 C 2 判断题 本题总分 20 0 分 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 每 题 2 分 总计 20 0 分 1 本题分值 2 钱逊教授认为 做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