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城关一小 付彩青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26载的岁月催它年迈,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课文以嘎羧的行为为线索,语言细腻传神,场面生动感人,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层次清晰,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篇课文近2000字,学生阅读时,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动物内心世界,感悟动物情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本课设计力图体现以下几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落实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的要求。2从整体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3抓重点情节开展学习活动,重视体验和感悟,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长文短教。4注重课内外结合,进行拓展阅读,初步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浴血搏杀 久别重逢 摩挲 凝望”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教学重点识记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识记字词,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课件)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2课前大家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请位同学读读生字新词,如果有误就请更正后再跟读(强调:寇冠)。开火车读“会读会写词语”,相机校正。3请同学们快速看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并作批注。2学生自学。3交流汇报:第一部分:学习“重披象鞍”预设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1)他们之间已经分别了多久了?理解“久别重逢”。(2)让嘎羧念念不忘的这位老朋友是什么样啊?(3)默读第九自然段,想像情景:老朋友就在眼前,嘎羧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4)读出画面。指导读出情感。指导朗读并校正读音:摩挲(5)此时的嘎羧泪光闪闪,它会想些什么呢?(6)感情朗读。(7)嘎羧不会说话,可它丰富的内心情感我们是怎么体会到的?引导欣赏描写性词语:呼呼吹去 久久地 摩挲 泪光闪闪(8)小结:作者通过嘎羧的动作和神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内心丰富的情感。作者的话并不多,寥寥数语便可传情。【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第二部分:学习“再回战场” 预设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这段话表达出了什么情感?(2)指导朗读:久久凝望着,它都望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破折号的作用(4)指导朗读:播放嘎羧的吼叫声,你听出了什么?(5)指导朗读:补充原文中的介绍“嘎羧脖子歪得厉害皮肤皱得像脱水的丝瓜。”而现在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再读)继续补充原文“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而此时的嘎羧呢?(生齐读)(6)师生对白:一头老象一头年轻的战象;艰难苍老之象奔赴战场之战象;即将辞世之象英武豪迈之象(7)配乐朗读全段。读出一头英武豪迈、奔赴战场之战象。(8)小结: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9)比较写作异同。(动作 神态 声音 |情感)【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10)就这段话,你们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第三部分:略读“光荣归去”预设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1)联系课文中的相关介绍设疑:大象是一种有灵性每头大象都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回到但嘎羧为什么没有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和战友们躺在一起?(2)朗读出情感(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配乐朗读)(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靡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神态和叫声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一位英雄,一位功臣,深深震撼着我们。【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 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条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4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3)阅读沈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