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传染病_第1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_第2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_第3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_第4页
幼儿常见传染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常见传染病幼儿常见传染病 流感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 潜伏期 数小时至 4 天 一般为 1 3 天 传染源 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后 1 7 天均有传染性 以病 初 2 3 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对同型 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 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 但维 持的时间不长 病毒不断发生变异 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发现流感患儿要请家长及时将孩子接回家 待痊愈后方 可返园 麻疹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多发 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以发热 皮疹及两眼发红 流泪 畏光 喷嚏 流涕 咳嗽为主要症状 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病程中可出现肺 炎 喉炎 脑炎等并发症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潜伏期为 6 21 天 平均 10 天左右 传染源 传染源 病人是传染源 病人自发病前 2 日至出疹后 5 日内 眼结 膜 鼻 口 咽 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 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多见于婴幼儿 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 苗的广泛接种 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患儿要请家长及时将孩子接回家 待痊愈后方 可返园 幼儿园每日开窗通风 冬季开窗最好安排在儿童室外活动时间 教育儿童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教 育儿童不要随地吐痰 痰要吐在纸上 鼻涕要擤在纸上 然后扔进 废纸篓 纸篓要经常清理 注射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 注射后即使患病也比较轻微 新 入园儿童应查验接种证 漏种应请家长及时补种 水痘水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水痘起病较急 可有发热 倦怠 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一般 1 2 天内出疹 皮疹首先见于躯干 为 3 5mm 的斑疹 约 12 24 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 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 免 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 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 发症 如肺炎 水痘脑炎 水痘肝炎等 皮疹经 2 3 天后干燥结痂 痂脱而愈 不留疤痕 在发病 3 5 天内 皮疹陆续分批发生 故同 时可见丘疹 水疱 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 本病呈自限性 病程 约 2 3 周 潜伏期为 10 24 天 以 14 16 天为多见 传染源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从发病前 1 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 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 土 衣服 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 2 10 岁的儿童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发现水痘患儿要请家长及时将孩子接回家 待痊愈后方 可返园 幼儿园每日开窗通风 冬季开窗最好安排在儿童室外活动时间 教育儿童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 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患儿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要用 500mg 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作用 2h 再用清水擦净 内衣应煮沸消毒处理 被褥应拆后煮沸消毒或用 250mg 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再清洗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炎简称流腮 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 并可 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 肾 心脏 关节等器官 患者受感染后 大多无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倦怠 畏寒 食欲 不振 低热 头痛等症状 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 时肿大 2 3 日内达高峰 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 局部疼 痛 过敏 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 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常可 波及邻近的颔下腺 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 腮腺肿大可持续 5 日左 右 以后逐日减退 全部病程约 7 12 日 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 睾丸炎 腮腺炎并发脑炎的神经症状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 潜伏期为 8 30 天 平均 18 天 传染源 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措施与流感相似 但预防注射的疫苗是麻腮 风 麻疹 腮腺炎 风疹 疫苗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 可引起手 足 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 肺水 肿 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 导 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 20 多种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 发热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手 足和臀 部出现斑丘疹 疱疹 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 可 伴有咳嗽 流涕 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患者无发热 仅表现为皮 疹或疱疹 一般预后良好 少数病例 特别是 EV71 感染患儿 可出 现脑膜炎 脑炎 脑脊髓炎 神经源性肺水肿 循环障碍等 病情 凶险 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 2 10 天 平均 3 5 天 病程一般为 7 10 天 传染源 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 的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 感染者咽部 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 粪 口途径 传播 也可经呼吸道 飞沫 咳嗽 打喷嚏等 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 皮 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尚不能明确是否 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流行特征 流行特征 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全年均可发生 一般 5 7 月 为发病高峰 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 肠道病毒 传染性强 隐性感染比例大 传播途径复杂 传播速度快 控制难 度大 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手足口病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 1 每日进行晨检 发现可疑患儿时 要采取立即送诊 居家观 察等措施 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2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 或 1 周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 例 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 10 天 1 周内累计出现 10 例及以上或 3 个班级分别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时 经风险评估后 可建议托幼 机构停课 10 天 3 教育 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老师要保 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4 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定期对玩具 儿童个人 卫生用具 水杯 毛巾等 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5 定期对活动室 寝室 教室 门把手 楼梯扶手 桌面等物 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 消毒 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7 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尚无手足口病疫苗用于临床对手足口病进行控制 儿童防病应注意的事项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 机体调节功能还不完备 防病方 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尽快使儿童改变吃手的不良习惯 吃手是大多是婴儿自慰的 动作 常常没有意识 在孩子能够站立行走之后手不可避免会接触 到各种微生物 如果还吃手容易把致病微生物或虫卵带入肠道 2 培养孩子尽快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 洗手可以机械地去 除手上大部分微生物 肥皂流水洗手是防止肠道传染病简单而有效 的方法 会使孩子一生受益 冬天洗手应创造条件使用温水 3 教育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来不及时要用臂 弯掩住口鼻 防止咳出的微生物在空气中大量播散 4 根据季节和温度及时增减衣物 孩子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强 在天气突然变化的时候要及时增减衣物 5 适当锻炼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适 当进行活动 以游戏为主 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室外运动 6 提醒家长适时接种各种疫苗 尽量不要漏种或推迟接种 以 使孩子顺利建立对疾病的免疫能力 告诉家长保存好孩子的接种凭 证 在孩子将来出国时有用 7 在孩子有病时 建议家长建立 能吃药不打针 能打针不输 液 的观念 尽量不在医院急诊室输液 防止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