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内容: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结构、组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成因、运动学、动力学地槽: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差异下降接受沉积,后期褶皱上升形成山系。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下构造层:巨厚、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结晶基底。上构造层:未变质、产状平缓和厚度较小的沉积盖层。二者之间为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地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结构和厚度不均匀,地震波速度在纵横向上变化复杂。 克拉通:地壳上已经达到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至少古生代以来)已很少变形的部分造山带:地槽褶皱带经造山作用回返形成的山脉。地壳上的线状强烈变形带,构造火山活动十分发育。转换断层:发育在大洋中、水平错动在两端突然终止,转换为另一种方向或被另一种构造状态取代的断层深断裂:切割深度大,空间延伸远,具发育长期性和继承性的巨大破裂带。优地槽:以大洋壳基底为主,深断裂作用和火山活动强烈显著,尤以发育蛇绿岩套著称,活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 冒地槽:以大陆壳基底为主,少火山活动。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非洲沿岸。海底扩张: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上升涌出,冷凝成新的洋底推开先形成的,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证据:海底地形、海底沉积物的侧向变化和海底年龄、转换断层、海底磁异常地壳与岩石圈;地壳是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圈层;岩石圈是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所反映的物质状态划分的圈层。物质状态(固体)相同,包含圈层不同洋壳与陆壳的区别结构:大洋地壳厚度小,无双层结构,仅有硅镁层,缺失硅铝层。大陆地壳厚度大,双层结构,有硅镁层硅铝层。成分:洋壳玄武质陆壳安山质.地质特征:陆壳老洋壳新;洋壳蛇绿岩套发育。陆壳地糟、地台基底内岩浆岩发育广泛,变质作用强,褶皱、片理、劈理等地质构造十分发育。板块边界类型运动:汇聚:1.岛弧-海沟系(日本海 洋洋俯冲)a.海沟b.岛弧:分离型洋内弧稳定迁移反极c. 弧后盆地:边缘海2.山弧-海沟系(洋陆俯冲 南美安第斯):海沟;山弧3.陆间海(地中海)4.地缝合线(雅鲁藏布江)相互相向运动、逆冲,压性压剪性;分离:大陆裂谷、洋脊洋隆 相互背离运动,张性;剪切:转换断层 相互差异运动,剪性中国大地构造位置1.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对中国大地构造格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2.西伯利亚板块之南为古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3.西南部为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4.东部是中生代至今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海沟岛弧弧后盆地分布区及俯冲造山弥漫区大陆漂移的证据一.几何拼合使用计算机拼合二地质拟合赫尔利比较两岸岩石和年龄,非洲与南美洲互相连接,构造线也是一致的。古生物和古气候 大陆分裂,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大陆聚合,引起物种减少三.平移断层大陆地壳可作巨大的水平位移 四.古地磁(一)岩石的剩余磁性热剩余磁性(TRM)测岩浆岩沉积剩余磁性(DRM)测沉积岩化学剩余磁性(CRM)测变质岩(二)轴向地心偶极场定理在任何地质时期,地磁场在几千年内的平均值和一个放在地心、磁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偶极所产生的磁场是一致的(三)地磁极游移与大陆漂移大西洋成因:古生代以前,大西洋两侧二者大致平行,其间距约为30;二叠纪以后,二者逐渐接近,最后汇于今日的北极。汇聚型板块边缘与地质作用:类型:A.岛弧海沟系1.海沟 沉积:浊积岩、混杂堆积、复理石 变质:高压低温变质带(兰片岩) 2.岛弧 弧前:浊积岩、复理石 岛弧:少量火山碎屑岩 岩浆:自海沟至岛弧向弧后ThCAA自早期至晚期 ThCAA 变质:高温低压变质带3.弧后盆地(边缘海) :深海半深海浅海滨海复理石等 以A为主,少量CA 热流变质B.海沟山弧系 (浊积岩、混杂堆积、复理石高压低温变质带(兰片岩) A.山弧 弧前:浊积岩、复理石岛弧:少量火山碎屑岩 自海沟至岛弧向弧后ThCAA自早期至晚期ThCAA 高温低压变质带B.弧后 前陆盆地 湖相浅滨海相碎屑岩建造低温热流变质;构造作用:刮削、仰冲、碰撞、逆冲推覆作用 成矿作用 种类多规模大分布广成因复杂 斑岩型铜钼矿、黑矿、层状、块状硫化物岩浆岩浆气液矿床、正常沉积硫化物矿床;造山作用:1.造山作用引起大洋岩石圈俯冲去向1大部分物质折回到地幔软流圈中2部分物质成为混杂堆积和蛇绿岩套3部分易熔物质转化为岩浆形成岛弧火山岩4部分物质转化为闪岩、麻粒岩、榴辉岩,聚集在地壳或上地幔深部2造山带的四种型:科迪勒拉式:既是板块边界又是大陆边缘;岛弧式:大洋板块在岛弧外测,向岛弧之下俯冲、消亡;喜马拉雅式:即两个大陆板块互相碰幢;新几内亚式:一个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的板块,在岛弧靠陆的一侧向岛弧之下俯冲,最后大陆边缘与岛弧相碰幢。大洋板块反过来向大陆之下俯冲3造山作用的两种动力类型:科迪勒拉型:以热能为主要动力,发育双变质带和蛇绿岩套;碰幢型:包括喜马拉雅式、新几内亚式。以机械力为主要动力,发育蛇绿岩套和高压低温变质带。拉张型1沉积作用裂谷:以陆源河湖浅海相砾岩、沙泥质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常与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洋脊或洋隆:深海粘土、生物(硅、钙)质软泥沉积拉张型板块边界处,作相背运动2.岩浆活动大陆:大陆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双模式火山岩;洋脊低钾拉斑玄武岩;蛇绿岩建造3.变质作用由于边界高热流值及地温梯度,发育低中度热变质作用,没有片理。4成矿作用与玄武岩有关的铜、金矿;与基性、超基性有关的铬、铂、铜、钴、钒钛磁铁矿;与碱性杂岩和火成碳酸岩有关的磁铁矿磷灰岩和铌矿床。与金伯利岩的金刚石等。5.地震活动 震源一般小于30KM,张应力。剪切型 类型:转换断层 沉积:深海粘土、生物(硅、钙)质软泥沉积 岩浆建造:低钾拉斑玄武岩、蛇绿岩建造变质:中低温热变质作用 构造作用:脆性变形作用 地震:浅源 成矿作用:仅发现Cr、Fe矿床岛弧型大陆边缘与山弧型大陆边缘1.岛弧后缘具弧后盆地或边缘海2.岛弧后缘发育前陆盆地地台与地盾;都具有双层结构。前者的基底往往是前震旦纪的,盖层有一定范围的出露;但后者的基底是前寒武纪的,并广泛出露地表,缺失或局部边缘有沉积盖层。地槽的基本特征1.形态 线状2.地貌特征 长条山脉3.地质特征1)沉积作用:以海相为主,厚度巨大2)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3)岩浆作用:十分强烈4)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发育5)矿产作用: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内生矿产为主。4.地球物理特征1)地壳结构:厚度大,莫霍面明显凹入,双突型2)重力异常一般为负异常3)磁异常线性排列,幅值变化大4)热流值高 5)强地震活动带地台的基本特征形态:卵形或等轴形2.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3.盖层地质特征:1)沉积简单2)构造简单3)岩浆活动微弱4)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5)以铁、磷、铝、煤、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等4.地球物理特征1)地壳厚度平均,无异常上地慢,低速带埋藏深度较大2)重力布格异常为低负值,变化较平缓(如扬子、华北地台)3)磁异常呈宽缓的不规则形,变化较小4)热流值低鉴别古板块碰撞带的依据1)地槽褶皱山系岛弧、山弧褶皱系,板块俯冲带,通常有地缝合线分布2)活动型复理石建造其中岛弧型和安第斯型复理石建造,相当于优地槽沉积3)超岩石圈断裂带古俯冲带5)混杂堆积其结构构造组成特征是特殊的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构造混杂堆积物4)蛇绿岩套古洋壳上地幔的残块有一定层序。常平行于地缝合线呈断层接触,比围岩老6)双变质带高压低温变质带,主要发育于中、新生代;高温低压变质带,从前寒武纪开始很发育7)岩浆岩的分布规律岩浆岩共生组合、分布规律或岩石地球化学极性,对鉴别海沟岛弧有重要意义8)内生矿产的分布规律向板块俯冲方向,具有一定的水平分带9)地震震中的线状分布 现代板块边界挤压板块边界,古板块俯冲带仍有一定的地震活动10)地磁极游移曲线碰撞前,两个大陆应具有不同的磁极游移曲线。碰撞后,两个大陆的磁极游移曲线互相接近或重合了。简述威尔逊旋回及其主要特征按照大洋盆地的生命周期,把大洋发展史分为六个阶段:胚胎期:东非裂谷,上升,断块隆起,很少沉积,拉班玄武岩溢流,轻变质;幼年:红海,上升和扩展,断块隆起,狭窄陆棚,拉斑玄武岩海底,轻变质;成年:大西洋扩展、洋中脊、广阔陆棚、冒地槽、拉斑玄武岩洋底(但无海沟)轻变质);衰退:太平洋挤压、岛弧、优地槽、安山质火山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有些变质;终了期:地中海挤压和上升、年青山脉、蒸发岩、红层、碎屑岩、安山质火山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可观的变质;遗痕(地缝合线):喜马拉雅。挤压和上升、年青山脉、红层、很少火山岩。大地构造学的历史分析方法(1沉积岩相、建造分析。地层发育、岩性、岩相、厚度、接触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恢复古地理面貌、古气候、地壳沉降幅度与速度、构造状况以及演化历史。(2岩浆活动分析。从岩浆岩岩性岩相产状等确定岩浆活动变化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恢复岩浆活动规律。(3构造变动分析。从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类型确定构造运动时期强度范围,划分出大地构造发展历史 (4变质作用分析。从变质岩确定变质作用时期、类型、强度、次数和影响范围等。(5成矿作用分析。从矿产类型和特征成矿时期等确定成矿作用与地质作用关系及其大地构造背景(6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分析。地壳与上地慢的重力、磁力和热流,震源分布和电导率的变化(7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地壳与上地慢各种化学元素等。地槽分类1大西洋型地槽 2安第斯型地槽 发育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海沟处巨厚的浊流沉积物,大量钙碱性火山碎宵物3岛弧型地槽 岛弧及周围地区。优地槽沉积组合,可与安第斯型地槽一起称为太平洋型地槽4日本海型地槽属于边缘海。靠岛弧一侧有火山碎屑岩和凝灰岩夹层5地中海型地槽 大陆之间或大陆内部。大陆碰幢后的残洋。地背斜与复背斜;地背形、地向斜成于地槽发展过程中,拉张作用形成,控制沉积。复背斜在地壳水平挤压运动中形成,不控制沉积。山间凹陷与山前凹陷;山间凹陷位于地背斜或地向斜内部、形成于地槽回返过程中的构造单元;山前凹陷位于地槽褶皱系与中间地块或地台之间、形成于地槽发展过程中的构造单元;地槽褶皱区:位于两个大陆地台区之间或大陆边缘,具强烈活动的地区。包括不同时期发育的,在空间上连成统一整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生资助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新能源产品追溯技术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校园警卫队员校园安全稳定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群众文化与高校教育
- 2025年贵州省都匀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研究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工程量清单编制试题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专业知识考核试卷-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技术中的应用试题
- 苏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件
- 私密线上招商课件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贵州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AI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洞察报告
- 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湖南卷) 含答案
- SB-T 11238-2023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 太阳能路灯说明书完整版
-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中英)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ppt-115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