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历史中考摸底考试试卷历史中考摸底考试试卷 A A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随着文明的演进 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 过上定居的生活 最早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里的原是 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在下面这些思想家中 你认为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3 2 分 中国银行行徽 下图 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 下图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 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 夏朝 B 唐朝 第 2 页 共 14 页 C 秦朝 D 商朝 4 2 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 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 两次出使中 亚 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 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汉文帝两次派出使西域 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 两汉时期 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A B C D 5 2 分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人口南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一些历史资料 进行主题探究 他探究的主题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6 2 分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该诗体 现了 A 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 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第 3 页 共 14 页 C 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 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7 2 分 2014 年是中国大运河 申遗 之年 苏州共有 4 条运河故道 山塘河 上塘河 胥江 环古城河 和 7 个点段 盘门 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云岩寺塔 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 宝带桥 吴江运河古纤道 获得 申遗成功 其中 苏州运河故道 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8 2 分 据史书记载 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 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 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 体现在 设立锦衣卫 设立军机处 设立驻藏大臣 废除宰相制度 A B C D 9 2 分 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A 民族歧视 B 恩威并重 C 坚决镇压 D 民族平等 10 2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英法联军为主凶 美俄两国为帮凶 第 4 页 共 14 页 B 被法国作家雨果谴责为 强盗 的两个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C 在中国近代史上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辛丑条约 D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 11 2 分 下列诗句中 赞誉张謇的是 A 七下西洋不辞劳 架起亚非友谊桥 B 应募西联大月氏 为击匈奴开丝路 C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D 创办实业为救国 天地大生见精神 12 2 分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 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 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13 2 分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曾被人们成为 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 启蒙之水 洒向那 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 启蒙之水 是指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救亡图存 14 2 分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呈现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的特 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自强 求富 A 第 5 页 共 14 页 B C D 15 2 分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 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 B C D 16 2 分 下列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 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战役是 A 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B 大军合力战淮海 C 兵临城下直取平津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17 2 分 我国农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基本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是你 A 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B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C 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你 第 6 页 共 14 页 D 已经能够合理使用耕地 18 2 分 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一五计划 的顺利实施 工业生产 以钢为纲 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 B C D 19 2 分 美国 国务院意识到 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作宣传场所 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 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 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 与材料中 会议 直接相关的是 A 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 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20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第 7 页 共 14 页 B 美国对西欧 日本的扶持 C 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21 2 分 在明治维新中 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 A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B 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C 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技术 D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22 2 分 如果你生活在 19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 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权的进步 这主要得益于 A 人权宣言 的颁布 B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C 独立宣言 的颁布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的颁布 23 2 分 1931 年年初 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 124 项 大部分由美德两国提供 同年 苏联 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 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B 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 D 开始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24 2 分 英法推行 绥靖 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是 A 慕尼黑会议 B 巴黎和会 第 8 页 共 14 页 C 华盛顿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25 2 分 杜鲁门回忆 1947 年 3 月 12 日下午一点钟 我走上众议院大厅的讲台 向国会联席会议发表 了演说 我相信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这一演说 A 标志着冷战开始 B 意味着华约建立 C 终结了越南战争 D 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080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颜公变法出新意 细筋入骨如秋鹰 材料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把 清明上河图 制作成多媒体长卷 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 辉映其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 材料三 2006 年胡锦涛在中国文联及作协代表大会上说 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 从我国秦汉以前的诗经 楚辞到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以及明清小说 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请回答 1 颜公指谁 与他同时代的书法家还有哪位 宋四家 除了苏轼和黄庭坚还有哪两位 2 清明上河图 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 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 他的作品被称颂为什么 3 苏轼的代表作是什么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及其代表作是什么 27 25 分 歌为心声 言以咏志 一些动听的歌曲不仅提示出深刻的时代背景 也唱出时代的最强音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歌曲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 第 9 页 共 14 页 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歌曲 春天的故 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现四个现代化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 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 1979 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 在边远地区 落后的地区和贫困地区 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 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 可以包产到 户 也可以包干到户 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 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1980 年 9 月 材料五 经济特区示意图 阅读上述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所学知识 歌曲 走进新时代 中 歌颂了两位带领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站起来 和 改革开放富 起来 伟人 他们分别是谁 在歌曲 走进新时代 中 我们应该高举什么旗帜 开创未来 2 运用所学知识 请用一句话评价歌曲 春天的故事 中的这位 老人 3 阅读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一九七九年之前 我国 全党的工作重心 是什么 在什么会议上作 出 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在这次会议上还决定实行什么伟大决策 4 结合材料四 回答 我国哪里的农民最早实行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的 具体到村 这一作法起到 了怎样的作用 5 材料五 经济特区示意图 中 A C D 分别代表哪一个经济特区 此后 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怎样的 第 10 页 共 14 页 特点 28 25 分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铭记历史 拒绝战争 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14 1918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两大集团纷纷扩军备战 给世纪 20 世纪 初的世界蒙上了战争的阴云 战争的气息随着争夺的 升级而越来越浓 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1931 1937 年 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材料二 见右图 材料三 埃德加 斯诺 在 北平 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时 他大声质问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 土上进行军事演习 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 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 反叫中国军队撤出宛平 1939 年 9 月 1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四 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 互相合作 彻底打败德 意 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 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 或媾和 材料五 见右图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文中的 两大集团 是指什么 哪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 密电中的 沈阳日军行动 指的是哪一事件 密电反映了蒋介石怎样的态度 导致了什么后果 3 埃德加 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日军侵华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后 中国的抗战进入了哪一新的阶段 4 请回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5 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 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9 15 分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14 世纪 20 世纪初是一个群星璀璨 风起云 涌的时期 人文主义 民主法制 大机器生产 等词汇的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 世纪 19 世纪上半期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材料二 1689 年 权利法案 1776 年 独立宣言 1789 年 人权宣言 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 人权文献 林享特 人权的发明 一部历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图中 末填写的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三份法律文献在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什么 并简述当时欧美资产阶级革 命革命体现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3 19 世纪 60 70 年代 更多的国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或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 举其中一个资产阶级 改革事件并分析其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会活动户外活动方案
- 爱心赠送活动方案
- 班主任毕业晚会活动方案
- 玫瑰促销活动方案
- 环保宣传活动活动方案
- 爱家人游戏活动方案
- 生物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 现场摄影活动方案
- 物品收藏展览活动方案
- 环保推广活动策划方案
-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医养结合康复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 金融科技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基于STC89C52的智能烟雾检测报警系统论文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课件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液压气动技术》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张紧轮支架
- 21ZJ111 变形缝建筑构造
- 暨南大学视听说听力材料part 2 A文章
- 2023年成都市成华区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