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案例分析_第1页
环境法案例分析_第2页
环境法案例分析_第3页
环境法案例分析_第4页
环境法案例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梨锈病案 案例分析 一 基本案情简介 武汉市东西湖区 2227 户梨农起诉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市公路管理处等七家 行政机关 诉求立即清除国道沿线栽种的桧柏树并赔偿其经济损失 诉讼费开支等的案子在 持续了近两年时间之后 最终以 2227 户梨农败诉而告终 该案基本案情如下 原告东西湖区 2227 户梨农诉称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他们一直靠种植梨树为生 该区作为省水果生产基地 梨子的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的前列 但在 1997 年 被告所属的公 路部门在穿越该区的国道两旁种植了桧柏以后 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自 1997 年以来 该区的梨子产量逐年下降 到 2003 年春末夏初 由于爆发了大面积的梨锈病 13706 35 亩 约 115 13 万株梨树全部绝收 给原告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省内外专家考察后认定 该灾害系因国道栽种的桧柏所致 且经此严重的梨锈病侵害 该地区的梨树 2004 年依然绝 收 对 2005 年产量仍将产生影响 以后必然再次爆发此种灾害 梨锈病并非自然灾害 而 是由于被告大量栽种桧柏破坏了原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所致 被告作为公路主管部门和国 道的管理者及维护者 在对公路行道树实施改造时 不经科学论证 不考虑对周围农业生态 环境的影响 盲目栽种与梨树有天敌之称的桧柏 造成了原告巨大的经济损失 应当依法承 担民事责任 被告方未向法院提交书面答辩状 但提供了相关证据 其主要观点为 首先 交通部门 在公路两旁种行道树是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因为公路法规定要在所修公路的两旁种树 其次 在公路两旁种植桧柏不是自己的独创 这种树不仅仅是在该省种植 全国都在种植 在公路两旁种植桧柏是交通部门的通行惯例 再次 自己所种植的桧柏是优良品种 梨树减 产与桧柏有无必然的联系现在还无法证明 最后 梨树减产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并且梨 锈病是可以防治的病害 法院经审理查明 原告所在区域大部分梨园不同程度发生梨锈病 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 造成 1 桧柏的存在 2 气候因素 梨树开花和展叶期遇到罕见连阴雨天气 为梨锈 病菌从桧柏侵染到梨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且给药剂防治带来了困难 3 部分梨树老 化 衰弱 树体抵抗力下贱 加重了发病程度 据此 法院认为 桧柏的存在仅是梨锈病发生的条件之一 而梨锈病也只是原告方梨树 减产的原因之一 仅有桧柏的存在 并不会必然发生梨锈病 且梨锈病也是可防可治的 桧 柏种植后梨树几年间的产量平稳的事实 说明 03 年梨树绝收与桧柏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故根据 民事诉讼法 第 64 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有责任提供证据 之规定 于 同年 3 月 18 日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后作出一审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一审案件受理费用 33 万元全部免交 原告不服 上诉至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湖北省高院经审理后作出二审裁判 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二 案件客观事实的简单梳理 在对该案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 现将本案中所涉及到的客观事实做简单的梳理 并 陈列如下 一 为了完成道路改造的工作 有关交通部门在东西湖区国道路旁种植了桧柏树 二 2003 年春末夏初 原告所在区域爆发了大面积的梨锈病 三 2003 年 原告所在区域内的 13706 35 亩约 115 13 万株梨树全部绝收 2004 年 该 地区的梨树依然绝收 并给原告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当了解的其他事实有 1 桧柏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之一 只有 当转主寄主存在时梨锈病才会发生 2 梨锈病的有效传播距离很短 一般超过 5 公里以 外的转主寄主不会对梨园造成大的伤害 3 梨树的品种 当地的气候条件等会影响梨锈 病的发病 4 我国当前主栽的梨树品种多为感病品种 5 2003 年春末夏初 原告所 在区域阴雨天气较为频繁 三 案件相关争点的讨论 该案虽然已经审理完毕 且最终以 2227 户梨农败诉而告终 但案件中仍存在一些比较 有争议的地方值得我们进行讨论 一 关于 梨锈病案 的案件性质问题 该案中涉及到的被告方为行政机关 因此在判断案件的性质是为行政诉讼案还是民事诉 讼案是难免会有一些疑虑 根据我国 行政诉讼法 第 2 条的规定 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 除了行政诉讼针对的主体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外 还必须 是该主体具有具体行政行为 而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够产生 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其特点包括 1 处分性 2 特定性 3 单方性 4 外部 性 但在本案中 被告方的行为是 道路改造 种植桧柏 不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上特 点 故本案中行政机关的行为并非是基于行政机关以职权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因而该案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因此 本案的性质应该属于民事诉讼 另外 依据我国 民法通则 第 121 条的规定 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 行职务中 侵犯公民 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本案应当属于民 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 诉讼主体的确定 在本案中 原告为 2227 户梨农 被告方包括武汉市交通委员会 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 理局 武汉市公路管理处 东西湖区公路管理所 东西湖区国道路段收费站 东西湖区交通 局和东西湖区公路管理段等七个 原告的主体资格是适格的 但并不完全 也就是说东西湖 区内所有受害的梨农都是适格的原告 但是在以上的七个被告中 除了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 理局外 其他的行政机关均为不适格的被告 一般认为 被告是指被诉称侵犯了原告的民 事权益 或者与原告发生了民事权益争执 而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故市交 通委员会 市公路管理处 区公路管理所 区国道路段收费站不具备被告资格 而区 交通局和区公路管理段虽然是桧柏的种植者与管理者 但其隶属于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并 对其种树行为向上负责 但他们的行为与原告之间的损失并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因此 本案适格的被告应当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三 因果关系的确定 关于本案的客观事实方面 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被告方种植桧柏的行为与梨农减产的事实 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首先来分析一下被告方的种树行为 我国 公路法 第 35 条的规定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 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 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另本法 42 条规定 公路绿化工作 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组织实施 公路用 地上的树木 不得任意砍伐 需要更新砍伐的 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 部门同意后 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并完成更新补种任 务 依据以上两条的规定 我们发现在国道两旁种植桧柏是身为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 所在 使其法定义务 目的就是能够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因此 被告方并 不存在主观上的过错 另外 通过第二部分对案件客观事实的梳理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导致梨锈病最终 爆发的原因都有 1 梨树本身是带病的 2 转主寄主即桧柏 在梨园 5 公里范围 内存在 3 2003 年 原告所在区域遇到罕见的连阴雨气候 这为梨锈病菌从桧柏感 染到梨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也使得农药的药效下降 给药剂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 难 4 原告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就开始种植梨树 故梨园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梨树 处于老化 衰弱 抵抗力低的阶段 以上四点均是引起本案中 梨锈病爆发的原因 也就是说造成梨农减产的原因在于以 上几点 只单有桧柏的存在并不必然会导致梨农的减产与损失 而且种植桧柏于1997 年已基本结束 但梨锈病的大爆发以及梨农的减产是在 2003 年发生了 这也可以从侧 面进行印证 说明桧柏只是 梨锈病爆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 桧柏的存在并不必然会导致 梨锈病的爆发 故被告种植桧柏的行为与梨农减产的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 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的确定 本案中关于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的确定关键在于被告方所要承担的是一般侵权责任还是 特殊侵权责任 如果是一般侵权 就应当适用过错责任 即 谁主张 谁举证 而特殊侵 权则会出现适用过错推定 无过错责任等责任形式 过错推定是指事先推定行为人具有过错 其必须证明没有过错方可免责 无过错责任则不论行为人的主观意志 只要加害行为与损害 后果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行为人便须承担民事责任 除非损害发生是因为不可抗力 另在举 证责任上 特殊侵权往往会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即由行为人对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 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存在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因此 本案确定是为一般侵权还 是特殊侵权对原 被告双方的的举证责任等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案的案情有一点特殊 它更多的涉及到了生态方面 而这一方面是否属于环境侵权的 范围 吕忠梅教授对环境侵权的定义有如下的解释 第一 环境侵权是一种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 能够导致法律后果 即能引起法律关系发生 变更和消灭的 客观情况 它是法律关系变动的必要条件 环境侵权也属于法律事实的范畴 它可以 在特定的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产生侵权之债这一法律关系 第二 环境侵权是由人为环 境影响所引发的法律事实 环境影响是一种现象 一般是指对环境有害的影响或作用 人为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两种情形 第三 环境侵权的成立不以对人或 财产的损害的发生为前提 虽然环境侵权通常都会给他人带来财产损害或人身伤害 但 环境侵权的成立不需要有人身或财产损害结果的发生 只要环境影响的行为有造成损害 的危险 即可成立环境侵权 行为人即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依据以上观点来看 本案就应当属于环境侵权的范围 而环境侵权又属于特殊侵权的 范畴 因此 本案应根据特殊侵权行为的构成要加及过错推定原则或无过错原则的要求来认 定事实 即原告应当证明其遭受了损害以及具体的损害后果 而被告则需要对种植桧柏和梨 树减产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否则就可以推定因果关系成立 但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 两审法院均认为案件属于一般侵权 故而由原告承担加害行为 的存在 损害后果的发生 种植桧柏是造成梨锈病的必然原因且主管部门主观上存在过错 这对于原告来说很不利 也最终导致了原告的败诉 五 相关损失的评估 在本案中 原告的诉讼请求是 立即清除国道沿线栽种的桧柏树 并赔偿经济损失 支 付诉讼费 原告提起这一诉求的依据主要有 民法通则 第 124 条规定 违反国家保护 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 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环境保护法 第 41 条的规定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 有责任排除危害 并对直接受到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