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C卷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如图所示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使铁索桥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铁索桥靠近些,再拍摄B . 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 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2. (2分)下列做法和对青春期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 ) A . 多吃高能量的油炸食品有利于生长发育B . 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已经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强C . 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D . 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3.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 . “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D . 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 (2分)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A . 鲸鱼B . 甲鱼C . 鲫鱼D . 章鱼5. (2分)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主要原因是缺乏种子萌发所需的( ) A . 适宜的温度B . 充足的空气C . 一定的水分D . 充足的光照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B . 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C . 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吸引红光D . 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7. (2分)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小肠B . 细菌属于多细胞生物C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 . 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8. (2分)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大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甲不动。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A . 始终菱形B . 从菱形到三角形C . 始终圆形D . 从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圆形9. (2分)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 . 飞蛾扑火B . 作茧自缚C . 金蝉脱壳D . 蜻蜓点水10. (2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为 ( ) A . 热觉、味觉、痛觉B . 听觉、触觉、冷觉C . 视觉、嗅觉、味觉D . 触觉、听觉、味觉11. (2分)传统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它能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接近于平行光射出。目前有一种新型的笔形手电筒,如图所示,它没用反光装置同样能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集中射出,这是因为它使用的灯泡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其作用相当于( ) A . 平面镜B . 凸透镜C . 凹透镜D . 凹面镜12. (2分)如图所示,是太空番茄新品种“绿钻石”,其种子在太空特殊的环境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回到地球后经农艺师的精心培育,果味酸甜浓郁,营养价值极高,成熟后穿的还是“绿衣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绿衣案”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 . 汁液中富含可预防坏血病的维生素CC . “绿钻石“果实中酸甜浓郁的细胞液,储存在细胞结构的液泡D . “绿衣囊”指绿果皮,它和普通番茄的红果皮不同,但都属于保护组织13. (2分)你是耳机一族(如图所示)吗?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感觉细胞( )A . 能形成听觉B . 能够收集声波C . 位于耳蜗内D . 构成传入神经14. (2分)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胚轴伸长,子叶出土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子叶枯萎,幼苗独立生活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胚芽发育成茎和叶A . B . C . D . 15. (2分)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的是( ) A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B .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C . 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D .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16. (2分)下列对各实验的相应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绕 ON 向后转动板 F,反射光线 OB 的传播方向将会随之改变B . 移动蜡烛 a,发现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C . 从 S 点发出的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其传播方向可能正确的是D .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人眼球的成像特点相同18. (2分)课间常见到同学在校园漫步散心。当你从拱形石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你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 A . 不断变大B . 先变小,后变大C . 不发生变化D . 先变大,后变小19. (2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真菌( ) A . 没有细胞壁B . 是多细胞生物C . 细胞内无叶绿体D . 有真正的细胞核20. (2分)如图,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左移动2f,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 . 一直变小B . 一直变大C . 先变大后变小D . 先变小后变大二、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1. (3分)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小刚利用一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刚用针轻轻触动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 皮肤部位有触觉的百分率(%)手臂50手掌85指尖100前臂75(1)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感觉到针触,原因是_。 22. (3分) 2019年初,“流浪太阳”模式启动,余杭连续的阴雨天气对塘栖枇杷、径山茶和小麦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塘栖枇杷可能遭受花腐病,这是由茶花花腐真菌侵染花瓣所引发的一种病害。真菌与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_。 (2)连日的阴雨会对播种较晚的小麦的出苗率产生影响,为什么?答:_。 23. (2分)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模拟实验中,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结构中的_; (2)在实验中,此时物体的像正好成在光屏中央,如果想要像呈现在光屏的后面,则需要在蜡烛和透镜中间加入一枚_;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3)在实验中,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如果换下曲度较小(即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仍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那么蜡烛应向移动_(填“左”或“右”)。 24. (5.0分)如图是植物的两种不同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图_。 (2)图中的繁殖技术称为_,此关键步骤是要确保a、b两部分的_紧密结合。 (3)图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_过程,该过程中c与d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种子的_。 25. (2分)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能产生_,分泌_;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能产生_,分泌_。26. (5.0分)被子植物的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但花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如图是桃花(图甲)和果实(图乙)的结构示意图,观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花的结构中,花的主要部分指图甲中1、_、7组成的_和3、4组成的_两部分。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会长出花粉管,花粉管进入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_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_。剖开一个果实,发现其内有多粒种子,由此可推断发育成该果实的花含有很多_。 (3)图乙是菜豆种子,能贮藏营养的结构是_。将来能发育成新植株的结构是_;该种子子叶有_(填:一片或两片)。 27. (3分)伴着绿水青山的理念,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如图所示。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它们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人的感觉角度出发,你看到的这些情景都是在你的_形成的。 28. (2分)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与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填“远”或“近”)些。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26分) (共4题;共30分)29. (8分)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_。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1号试管2号试管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滴加碘液2滴2滴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温度条件37 ? 1号试管“?”处应加入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30. (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 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 A经玻璃板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的像_。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 A的像,说明_。 (3)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_。 (4)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31. (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确的。 32. (8.0分)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次数12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焦距/cm8.04.0(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 8.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 16.0cm 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 16.0cm 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四、 分析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33题5分,第34题4分,共9分 (共2题;共9分)33. (5.0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4. (4分)如图所示,水中S处有一条鱼,小刚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为S,若小刚用鱼叉去叉鱼,则应对准_(选填“S的右下方”或“S的左上方”)叉,才能又到鱼;若爷爷用手电筒去照亮鱼,则应对准_照,才能照亮鱼。请你在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光线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