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海采珠: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博采前人顾问、经学、文字、训诂之大成,以小篆为规范写成。第一部词典,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尔雅全书收录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21.与朱元思书 吴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掌握一些文言字词。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3熟练地背诵课文。学习重点、难点:理清文章脉络,理会文中所写景物特点和作者的志趣。品味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一资料链接: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他后被梁帝贬官,有归隐之意。他的骈文成就很高,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都是传诵很广的名作。“书”:指书信,本文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骈体文:又称“骈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特点:讲求对仗,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 二自主学习部分1.给括号前字注音并解释缥 ( ) 碧 泠 ( ) 泠 鸢 ( ) 飞 戾 ( ) 天轩( ) 邈 ( ) 千 转 ( ) 不 穷 窥( ) 谷 忘 反( )2.朗读课文并思考:本文主要写什么内容?三研读学习第一节。1.齐读课文。2.解释下列字词俱浄 共色 从 独绝3.自主翻译,有问题可与同学一起讨论,再不懂可问老师4.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自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许 里,奇 山 异 水,天 下 独 绝。蝉 则 千 转 不 穷,猿 则 百 叫 无 绝。5.译读后看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研读学习第二节1.自读后齐读2.解释下列字词皆 缥碧 甚 若 奔 3.自主翻译有问题可与同学一起讨论,不懂可问老师。4.译读后看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作者写富春江水之美,先写“水皆缥碧”,这是写水之 ;然后写“千丈见底” 这是写水之 ;接着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这是 写水 最后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来写水之 。6)写水时采用了曾样的写法和修辞手法?五小结第一节主要写:第二节主要写:六课堂达标训练1)给括号前字注音缥 ( ) 碧 泠 ( ) 泠 鸢 ( )飞 戾 ( ) 天轩( ) 邈 ( ) 千 转 ( )不 穷 窥( )谷 忘 反( )2)解释下列字词缥碧 甚 若 奔俱浄 共色 从 独绝3)翻译下列句子风烟俱浄,天山共色。急湍甚箭,孟浪若奔。七. 名句积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1.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2.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3.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4.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清刘嗣绾)六作业:1.掌握学案上的知识点。 2.背诵全文。学海采珠: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采用语录体。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21与朱元思书吴均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3熟练地背诵课文。学习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理会文中所写景物特点和作者的志趣。2.品味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填空吴均(469520),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他后被梁帝贬官,有归隐之意。“书”:指( )骈体文:又称( ),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特点:讲求对仗,句子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晚唐时被称为( )。2)背诵第一,二两节。 二研读学习第三节1)齐读课文。2)解释下列字词寒树 轩邈 不穷 经纶 窥谷忘反3)议读课文,有难题可与同桌交流,也可举手问老师。4)思考:本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的?写景采用了怎样写法?第一节与二、三两节有曾样的关系?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者。”?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自己的看法?四课堂达标1)回忆三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横线的词。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b.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五资料链接山水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