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1-2课时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1-2课时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1-2课时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1-2课时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1-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教 案案 第 课时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 注明 重点 难点 3 1 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 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 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上 A 数学模型 B 零阻尼 过阻尼 临界阻尼 欠阻尼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教学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系统时间响应的各种性能指标 掌握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的计算 理解二阶系统四种阻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及其响应曲线 教学重点 1 系统时间响应的各种性能指标 2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以及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 二阶系统四种阻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 讨论 思考题 作业 课后习题 P85 3 3 3 5 参考资料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编 科学出版社 注 教师讲稿附后 第三章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 1 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 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 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 4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 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典型输入信号与时域性能指标 2 一阶系统的各种响应 阶跃 斜坡 脉冲 分析 3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尤其是欠阻尼 分析以及性能指标与各参数的关系 4 二阶系统脉冲响应和具有零点的二阶系统分析 5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方法 6 高阶系统的近似分析 7 稳定性及稳定判据 劳斯 古尔维斯判据 8 稳态误差的计算 9 静态误差系数与的关系 ss e 10 减小的措施 ss e 重重 点点 1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尤其是欠阻尼 分析及性能的改善方法 2 稳定判据 3 稳态误差的计算与减小的措施 ss e 难难 点点 性能指标与各参数的关系 性能指标与各参数的关系 时域分析法 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 以拉氏变换为工具 直接解出系统的时间响 应即方程的解 时域分析是一种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分析的方法 准确 直观 对控制系统的分析首先是建立数学模型 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 性能和稳态性能 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是最基本的 它直观准确 3 1 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即响应用表示 它不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 参数 而且 tc 和系统初始状态及加于系统上的外作用有关 控制系统的外加输入信号和承受的干扰各不 相同 初始状态也不同 为了便于分析 需要选择若干典型输入信号 且对初始状态做一 些典型化处理 使控制系统的分析研究科学 简便 合理 一 典型输入信号 典型输入信号是实际信号的分解和近似 并且便于验证和分析 实际中的应用 1 阶跃函数 指令突变 合闸 负荷突变等 常用阶跃函数作为输入信号来反映和评价系 统的动态性能 也称为常值信号 2 斜坡函数 数控机床加工斜面的进给指令 机械手的等速移动指令 3 抛物线函数 等加速函数 等于斜坡函数对时间的积分 随动系统中位置做等加速移动 指令就是 4 单位脉冲函数 撞击力 武器弹射等 5 正弦函数 电源 振动的噪声 二 典型初态 控制系统的零初始状态为典型初态 0 0 0 0 ccc 三 典型时间响应 典型的时间响应典型的时间响应 是指初态为零的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的输出量的响应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用表示 输入 R s 则 s 11 ssRLsCLtc 单位阶跃响应 h t L 1 H S L 1 S R S L 1 S 1 S 单位斜坡响应 ct t L 1 ct S L 1 S R S L 1 S 1 S2 单位脉冲响应 g t L 1 G S L 1 S R S L 1 S 四 时间响应及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可分为动态响应与稳态响应两个过程 动态响应又称为瞬态响应 指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 从初始状态到接近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 稳态响应是指当 t 趋 近无穷大时 系统的输出状态 表征系统输出量最终复现输入量的过程 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指标 th 时域性能指标 时域性能指标 系统响应由稳态响应和暂态响应组成 稳态响应由稳态性能描述 而暂态响应由暂态 性能描述 故系统的性能指标也就由稳态性能指标和暂态性能指标组成 一 暂态性能指标 因为阶跃输入对系统来说是最一般也是最严峻的工作状态 如果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 下的暂态性能满足要求 则在其他形式下的输入信号下 其暂态性能一般也会令人满意 1 延迟时间 响应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 50 的时间 d t c 2 上升时间 响应第一次达到稳态值 r t 的时间 当无超调 c 时 指响应从 的 c 10 90 的时间 3 峰值时间 响应超过达到第一个 p t c 峰值的时间 4 调节时间 在曲线的附近 取其称为误差带 或叫允许误差 s t tc c 5 2 或 用表示 是响应曲线 c t 达到并不再超出其误差带的最小时间 s t 5 超调量 响应的最大值超过的百分数 即 100 max c c max c cc 6 振荡次数 在内 偏离的振荡次数 或在内 曲线穿越的次 s t tc c s t tc c 数的 2 1 二 稳态性能指标 稳态误差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 当时 系统响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 即 ss e t 输入量 之差 lim tctre t ss lim te t 上述各种性能指标中 描述系统起始段的快慢 和反映暂态过程振荡的剧烈 pr tt 程度 表示系统过渡过程的持续时间 总体上反映系统的快速性 反映系统复现输 s t ss e 入信号的最终精度 一般以 和评价系统响应的稳 快 准 s t ss e 3 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阶系统 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如 RC 网络 热处理炉 恒温箱等 3 2 1 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 trtc dt tdc T Ts S 1 cr ts tc max Cm sp tp r tr d td 0 5 t C 0 传函传函 Ts sG TS TS TssC sR s k 1 1 1 1 1 1 系统中只有一个参数 一阶系统也叫惯性环节 T 3 2 2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单位阶跃响应 T t eth T s sTss sc 1 1 11 1 1 98 0 4 4 95 0 3 3 865 0 2 2 632 0 ThTt ThTt ThTt ThTt 可见 单调上升 非振荡 非周期 th 1 与有确定关系 是表征系统响应特征的唯一参数 T th 2 初始速度 若以等速上升到 1 所需时间正好为 如果系统输出响如果系统输出响 Tdt tdh t 1 0 T 1 T 应的速度为应的速度为 则只要 则只要 t T 时 输出时 输出就能达到其终值 就能达到其终值 T 1 tc 3 和均没有 快速性好 p t sss tTTtTt 34 或 4 0 1 cess 1 0 t TT2T3T4 0 632 0 865 3 2 3 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1 动态性能指标 动态性能指标 对应于 5 的误差带 tS 3T 秒 对应于 2 的误差带 tS 4T 秒 根据上升时间定义得到 3 20T 秒 r t 可见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由时间常数唯一决定 可见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由时间常数唯一决定 2 稳态性能指标 稳态性能指标 稳态误差 ess 1 h t 0 对于一阶系统 其单位阶跃响应没误差 可完全复现输入信号 3 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定义 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如网络 电机系统 小功率随动系统 CLR 两级串联等 RC 3 3 1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 3 2 二阶系统的特征根及性质二阶系统的特征根及性质 特征根方程特征根方程02 22 nns s 特征根特征根1 2 21 nn s 特征根性质特征根性质 过阻尼 1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 输出无振荡 临界阻尼 1 方程有一对相等的负实根 输出无振荡 欠阻尼 0 1 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1 2 21 nn s tt nn eetc 1 22 1 22 22 11 2 1 11 2 1 1 响应的稳态分量为稳态分量为 1 暂态响应分量由两项负指数函数之和组成 且后面的指数项较前面 的指数项衰减得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 暂态分量最终衰减到零 暂态分量最终衰减到零 ess 0 临界阻尼 1 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n s 21 响应的稳态分量为稳态分量为 1 暂态分量暂态分量随着 t n t n t s s nnn n n etteeLtc 1 11 1 1 2 2 时间的推移最终衰减到零 最终衰减到零 ess 0 零阻尼 0 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js n 21 c t 1 cos nt 响应的稳态分量为稳态分量为 1 暂态分量为余弦函数暂态分量为余弦函数 整个响应曲线以 n 为角频率的等幅振荡 欠阻尼 0 1 时的单位阶跃响应 dnn jjs 2 2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