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参赛作品.doc_第1页
《月光曲》教学设计参赛作品.doc_第2页
《月光曲》教学设计参赛作品.doc_第3页
《月光曲》教学设计参赛作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小学语文月光曲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中学 高中2教材版本:教科版五年级下册3学科:语文4课时:2课时5学生提前准备;(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自学生字新词。(3) 了解贝多芬的人生经历。二、教学课题(一) 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3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静、入场券、蜡烛、纯熟、琴键、恬静、水天相接、波涛汹涌”等词语,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能力目标;教学生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情感目标;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三、教材分析文中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四、教学方法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根本。抓住主线。教师指导,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完成知识、能力、情感的主动建构。将音乐引入课堂,借助音乐解读语言文字,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注意课内外联系,读与写结合,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五、教学过程小学语文 月光曲教案设计一、 营造氛围,揭示课题(运用月光曲课件)【百度视频】/v/b/67901180-2546792960.html 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的画像。【百度图片】/i?word=%B1%B4%B6%E0%B7%D2&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谱写的月光曲。关于月光曲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你想了解吗?板书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 质疑问难,体会意境(一) 鉴赏月光曲。1、 讨论质疑: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为她再弹一曲呢?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出月光曲?2、 课文的哪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学生快速浏览3、 自由读、深情地朗读描写月光曲意境的段落,一边读一边画出想象的句子。4、 练读第9自然段中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体会月光曲的旋律 。5、 再读,教师随机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二) 探讨创作过程。、细读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到创作出月光曲这一部分,感受贝多芬的情感发展过程。(出示表格)地点见闻情感小路屋外屋内、学生用“”画出贝多芬由听到琴声到走近茅屋,再到走进屋内的句子,想一想他的情感变化。()“断断续续”好奇;()“随便说说”感动、同情;()“您,您就是”激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听完音乐大师的琴曲,盲姑娘的心情如何?(激动。课件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谁能用读表现出她的激动?()品读这个句子,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出盲姑娘还是怎样的一个人?(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此时的贝多芬,弹完一首又即兴弹了一首,他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激动,遇到知音,面对着清幽的月光。)小结:看到兄妹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尤其是看到乐曲给盲姑娘带来的欢乐和幸福,贝多芬激动万分。茅屋中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于是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创作出著名的月光曲。()再读第自然段。课件播放月光曲,【百度MP3】/m?rf=mbox-recmd&pos=2&gate=10&ct=134217728&tn=baidumt&c_n=%E6%8E%A8%E8%8D%90%E6%AD%8C%E6%9B%B2&a_n=%E7%9B%B8%E5%85%B3%E6%8E%A8%E8%8D%90&recom_key=%E6%9C%88%E5%85%89%E6%9B%B2%20%E8%B4%9D%E5%A4%9A%E8%8A%AC&s_o=1&query 伴着音乐,学生齐读第自然段。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贝多芬这位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板书:月光曲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六、教学反思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音乐创作的传说。大凡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抓住贝多芬的内心情感起伏线就可以抓住这个“情”字。这是文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主线,体现以情为本。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创设问题情景,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以学定教。把学生的问题引向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研读。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个层次的读书实践中,体会语言,引发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学生在多层次的读中,有个别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机械化,体现不出每次读都有新的体验和收获。2、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有些与重点关系不密切的问题所占用时间较多一点。有些影响教学进程。我想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在引导的不够到位。以后还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四、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黑龙江省 学校;汤原县振兴中心学校 姓名:罗艳华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汤原县振兴中心学校罗艳华,女,2003被评为小学一级教师。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比较擅长做后进生转化工作。连续几年被评为县劳模,县级语文骨干教师、佳木斯市语文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