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与论文书写_第1页
临床科研与论文书写_第2页
临床科研与论文书写_第3页
临床科研与论文书写_第4页
临床科研与论文书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科研与论文书写,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刘雪松Email:.c2,赵一鸣.第十二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学术交流会.2012:248-256.,3,1 顶层设计阶段2 实施方案设计与实施3 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4,临床问题 教科书科学问题 期刊工作假说 联机数据库研究方案 ,一、顶层设计阶段,5,临床问题 教科书科学问题 期刊工作假说 联机数据库研究方案 申请立项,一、顶层设计阶段,文献检索复习,6,临床问题 教科书科学问题 期刊工作假说 联机数据库研究方案 申请立项,一、顶层设计阶段,文献检索复习,知识源于积累,7,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掌握的工具1 专业基础知识2 统计学3 临床流行病学4 语言(中文、英文)5 电脑办公软件,统计软件6 医学文献检索7 编辑,一、顶层设计阶段,8,创新性、科学性、重复性、实用性目的性你的假说(不要大)可行性好的选题来源一篇文章一个报告一次谈话,一、顶层设计阶段,9,二、实施方案设计与实施,临床流行病学临床医学与流行病学的交叉学科核心内容临床科研设计(Design)测量(Measurement)评价(Evaluation),10,二、实施方案设计与实施,了解各类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是合理设计临床研究的第一步,11,不同咨询者技术服务需求构成的分布(n=272,人次),曾琳,赵一鸣.医院临床流行病学机构服务需求调查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4):235-237,243.,12,二、实施方案设计与实施,食管癌术前放化疗多中心研究1.原创论文 杨弘,傅剑华,胡祎,等.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5):3182-3185.2.约写述评 傅剑华.应重视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5):289-290.3.中期审查,共同参与设计和监督 2011年中期总结会。7家国内知名医院参与,多学科共同参与,规范操做(入组标准、评价标准、随访)。2011CSCO会议上优秀论文二等奖。4.成果初现 杨弘,傅剑华,刘孟忠,等.术前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5):1028-1032.,13,14,二、实施方案设计与实施,CT低剂量诊断重点号1.CT诊断中的一个研究方向,患者关爱(2013年7月)2.2013年9月组织了一次全国医学论文写作班并约稿3.2013年10月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的主题“质控与安全”减少辐射剂量4.2013年底陆续完成5.2014年2月审稿,15,【文题1】 270 mgI/ml含碘对比剂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270mgI/ml含碘对比剂结合100kV管电压扫描在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20例患者(BMI0.05)。三组冠状动脉在AAO、DAO、LM、LVW、RCA、LAD、LM及LCX的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kV管电压结合270mgI/ml含碘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达到“双低剂量”的效果。,16,【文题1】 270 mgI/ml含碘对比剂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摘要】【关键词】前言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冠状动脉CTA 检查: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1.4 冠状动脉各分支显示的主观评价 :1.5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1.6 辐射剂量分析:1.7 统计学分析:,2 结果2.1 一般资料(表1): 2.2 冠状动脉各分支显示率的比较(表2、图1-3):2.3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2.4 辐射剂量比较(表5):3.讨论参考文献117,17,审稿意见1-1,18,审稿意见1-2,19,审稿意见1-3,20,审稿意见1-4,21,1 入选BMI7mSv,没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3 数据需要核对,表中SNR值的计算,使用370 和270 对比剂,S(信号强度)有接近1倍的差距,而N(图像噪声)没有差异,S/N也应当有仅2倍的差异,为何本组SNR没有差别?4 本组患者没有使用先进的迭代重建算法。5 本研究的病例均缺乏金标准“DSA的对照,是本文的另外一个主要缺陷,严谨性和真实性有待商榷。6 随机分为3组,如何随机,作者应该在文中表述。7 病例排除标准应该进行说明,且均使用前瞻性门控对剂量的评价偏小,是否有影响。8“管电压100 kV,开启CARE Dose4D,CARE kV设为Semi,参考电压120 kV,电流400mAs”,到底在扫描过程中的真实电压时多少,作者应该说明。9 国内相关研究,作者在参考文献中均未提及,不客观。,【文题2】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RI表现一例,患者 男,33岁,因排尿排便困难1月余于2014年6月20日入院。实验室检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0.89ng/ml。MRI平扫示:盆腔内膀胱与直肠之间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长T1(图1)混杂T2(图2)信号,DWI(b=800)显示弥散受限呈高信号,病变信号欠均匀,边界欠光整,与直肠前壁及部分精囊腺分界欠清,前列腺显示欠佳。双侧腹股沟区可见结节状压脂高信号,考虑为肿大淋巴结。MRI增强扫描(图5):病变周边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液化坏死区不强化。病变大小约为68mmX62mmX83mm(前后径X左右径X上下径)。动态增强扫描后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单相型,表现为持续渐进性强化。病理学检查:镜下(图6)见肿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瘤细胞,胞质丰富,呈嗜酸性,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排列紧密,呈束状、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CD34(血管+),CD117(-),Dog-1(-),S-100(-),Nestin(+),CK7(-),EMA(-),Ki-67(约70+)。病理诊断:(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讨论,22,审稿意见2-1,23,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罕见,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5%-10%,40%发生于四肢,38发生于躯干,作者报告了一例外周神经鞘瘤,发生于前列腺,发生部位应属于躯干,相对并不少见;报告没有说明肿瘤证实情况,是手术切除还是病理活检,没有说明肿瘤与前列腺的关系,是发生于前列腺内还是前列腺外侵犯前列腺;另外,根据文献(Kroep JR, Ouali M, Gelderblom H, Le CesneA, Dekker TJ, Van Glabbeke M, et al.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MPNST) versus other histological soft tissue sarcoma subtypes and 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MPNST: An EORTC Soft Tissue and Bone Sarcoma Group study. Ann Oncol. 2011;22:20714.)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至少要满足下列三种条件之一:起源于周围神经、起自原有的良性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组织学显示Schwann细胞分化。,审稿意见2-2,24,作者报告的一例肿瘤没有前两项诊断依据,而后一项主要根据免疫组化,但诊断神经鞘瘤(神经源性肿瘤)的两项重要免疫组化指标,一项S-100是阴性,另一项Vimentin没有相关结果;另外,外周神经鞘瘤多发生于神经纤维瘤病I型病人与放射治疗病人,发现时近半数发现转移;作者报告病例MRI发现双侧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病理证实情况不清,是否有神经纤维瘤病或放疗史也没有说明;综上,肿瘤诊断的依据不充分,讨论中关于肿瘤 Antoni A区与B区缺少相应病理结果支持-如果是穿刺病检则无法证实分区,建议补充临床与病理材料。,【文题2-2】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RI表现一例,患者 男,33岁,因排尿排便困难1月余于2014年6月20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神经纤维瘤病史,无放疗史。实验室检查:。MRI平扫示:盆腔内膀胱与直肠之间可见一不规则团块状长T1(图1)混杂T2(图2)信号,DWI(b=800)显示弥散受限呈高信号,病变信号欠均匀,边界欠光整,与直肠前壁及部分精囊腺分界欠清,前列腺显示欠佳。双侧腹股沟区可见结节状压脂高信号,考虑为肿大淋巴结。MRI增强扫描(图5):病变周边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液化坏死区不强化。病变大小约为68mmX62mmX83mm(前后径X左右径X上下径)。动态增强扫描后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单相型,表现为持续渐进性强化。2014年6月27日行病理穿刺活检,穿刺出多条肿瘤壁组织,镜下见肿瘤细胞为梭形瘤细胞,排列紧密呈编织状。免疫组化:SMA(灶+),CD34(+),CD117(-),Dog-1(-),S-100(+),Nestin(+),EMA(-),Ki-67(60+)。2014年7月8日术前行SPECT全身骨扫描,结果为: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遂于2014年7月11日行肿瘤根治切除术术后病理,结合两次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讨论,25,审稿意见2-3,26,与修改前稿相比,报告除添加了患者神经纤维瘤与放疗阴性病史、与穿刺活检、术中简单所见外,没有做任何其他修改,特别是没有说明肿瘤的诊断依据是否与WHO诊断标准相一致,穿刺活检免疫组化S-100阳性,但术后病理是阴性,原因不清,由于术后病理标本量大于穿刺活检,结果为诊断主要依据,且仍无Vimentin的免疫组化结果,因而仍未能解决免疫组化诊断问题;关于病理穿刺活检的内容亦不完整,没有说明是盲穿还是超声或MRI引导下穿刺,全文并没有说明病变为囊性,“穿刺出多条肿瘤壁组织”的壁是指什么并不清楚;术中“考虑肿瘤来自前列腺部”也没有大体与镜下病理根据,肿瘤诊断依据不充分;修改后的报告基本没有回答修前稿审稿问题。退稿,【文题3】3.0T磁共振正常臂丛神经扫描技术:IDEAL与STIR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针对臂丛神经特点,对比3.0T MRI上IDEAL、STIR序列在臂丛神经显示中的差别,确定最佳扫描方案。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臂丛神经MR 冠状位扫描,扫描序列包括IDEAL 序列及STIR序列。采用主观观察评分、客观测量计算SNR、CNR方法,对所得图像脂肪抑制、节后臂丛神经显示两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IDEAL序列相较STIR序列脂肪抑制更完全,对磁场不均匀性影响更小,图像质量更稳定,同时一次扫描可获得多重图像对比;在显示节后臂丛神经质量上,具有更高的信噪比,神经边缘锐利,走行显示清晰,可获得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结论:IDEAL具有稳定出色的脂肪抑制效果,以及较高的信噪比,可作为臂丛神经检查的常规序列。,27,审稿意见3-1,28,1 方法部分,仅选择志愿者的正常MR表现,缺少异常病例对照。2 统计学分析部分,是否需要统计三位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建议找相关统计学专家处理。3 结果部分,只有冠状长轴位图像,缺少其它位置图像的对照。4 。运用IDEAL序列进行臂丛神经MRI成像的研究国内外开展较多,该文内容与:戴敏方,龚霞蓉,王波,等.3.0T MRI IDEAL 序列显示正常臂丛神经节后段的可行性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4):291.较为相似,也并未提出新的见解,创新性明显不足。5 本文的诊断金标准不明,其所得出的结果并不能令人信服。结果部分中作者是以何种方式作为判断IDEAL序列显示正常臂丛神经的金标准?是本文中所用的STIR序列吗?作者在结果判断过程中存在“又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误区。,【文题4】痛风性关节炎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软骨的声像表现,【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关节软骨的高频超声表现。 方法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共165例患者265个关节的超声图像,总结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软骨沉积后的声像特点。结果 共265个关节,143个关节软骨发现受累,占53.96%,其中膝关节60个,踝关节58个,足趾关节34个,肘关节1个,手关节0个,受累关节中下肢关节占99.30%(142/143)。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表面,主要有三种声像改变,即双线征、沙粒征和粗带征,后两种以往文献未见报道。同一个关节软骨表面还会出现不同声像特征混合存在的情况。各种声像中双线征最为常见,占受累关节的95.10%。无论哪种征象,尿酸盐结晶既可以在软骨表面弥漫性沉积,也可以局限性沉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受累关节软骨声像图仅见双线征及沙粒征。 结论 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骨表面可有三种超声征象,对痛风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29,审稿意见4-1,30,关于痛风性关节炎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关节软骨的影像学表现,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利用超声研究软骨改变,临床应用较少。原因是超声并不特异,没有优势,目前,MR是评价软骨病变的金标准。因此,本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不大。1、 本文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对照组,更缺少MR与超声的对照。建议将同一患者进行超声和MR检查,从而评价超声的诊断价值。2、本文的结果部分,图片较少,且不典型,更缺少病理及MR图像的对照。3、讨论部分未能将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对照,应重点讨论本研究的应用价值。,【文题5】多层螺旋CT研究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摘要】 目的 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探讨鼾症儿童上气道结构。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因打鼾在睡眠诊疗中心就诊儿童118例,根据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原发性鼾症(PS)组4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73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无打鼾的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进行鼻咽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上气道软组织、骨性结构、空间结构。结果 PS组、OSAHS组腺样体面积、长度、厚度、体积,软腭面积、体积,扁桃体面积均比对照组增大(均P0.05);鼻咽部气道截面积、体积,腭咽部气道截面积、前后径、体积,鼻窦腔气体体积均比对照组减小(均P0.05);颈舌角减小,腺样体鼻咽腔比值(A/N)增大(均P0.01);软腭长度、面积与AHI值呈正相关(r=0.25, 0.40,均P0.05)。CE-EUS在对壶腹周围肿瘤的诊断及周围血管侵犯的判断方面优于增强CT(P=0.023,P=0.04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E-EUS对周围脏器侵犯评估的准确性与肿瘤大小相关,对周围血管侵犯评估的准确性与肿瘤部位及大小相关。结论:CE-EUS在壶腹周围肿瘤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要优于增强CT,尤其对周围血管侵犯的判断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可作为CT 检查的补充。,34,审稿意见6-1,35,1纳入研究病例的性质不清楚,是否为列队材料?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是什么?93例研究是前瞻性还是回顾性的均没有明确说明;93例中良性肿瘤15例,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不可切除性的标准与恶性肿瘤是否相同?是否应采用相同术式?如果不同,则混合评价没有意义。2研究方法中,影像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标准不明确;研究提出的2条标准:(1)远处转移:没有说明“远处”是指哪些部位或器官,由于内镜超声观察视野有限,难于观察到全肝,更无法观察肺、脑、骨骼等部位,CT可观察全腹,其他部位也有赖于全面检查,因此将此项列为对比指标没有意义,结果中的此项指标对照数据只有敏感性等对照结果,缺乏原始数据支持。(2)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狭窄、扭曲、闭塞”是否是指肿瘤侵犯不清楚,指标中没有提及肿瘤与这些静脉的关系,而以往文献的研究,已有公认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肿瘤侵犯征象,研究中却没有引用;“可/不可重建的肠系膜-门静脉侵犯”的影像判断指标也没有说明,没有观察指标定义,使研究可重复性差;CE-EUS与CT成像原理不同,采用相同影像判断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另外,如果是回顾性研究,进行影像判断肿瘤,审稿意见6-2,36,可切除性是否采用盲法,是否为同一组影像医生做出的判断,如果超声与CT是不同影像医生做出的判断,医生判断间是否有可比性?这些问题研究似乎均没有注意到,结果的科学性与可信度较差。3两种检查方法判断肿瘤可切除性的敏感性等项结果的计算是以151例诊断壶腹周围肿瘤的病例为样本基数还是以9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为样本基数不清,如果是后者,则仅有7例估息手术为真阴性,诊断计算敏感性等结果存在明显偏倚性,因为过度选择了真阳性病例,余下58例中可能存在的假阳性-影像判断不可切除而放弃手术的病例,假阴性病例-影像判断可切除手术中未能切除的病例均未纳入研究。,审稿意见6-3,37,4结果中两种影像方法获得的数据意义不清,“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正确度”是指判断肿瘤良恶性,还是判断肿瘤可切除性?如果是两种影像方法鉴别良性性胰腺肿瘤的能力,则与研究目的无关,且方法中没有说明判断胰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依据及观察指标;如果是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则与良性肿瘤无关,因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与恶性肿瘤不同,基本不存在不可切除性;另外,结果中数据不准确,CE-EUS共检出88例壶腹周围肿瘤(包括12例良性肿瘤),而手术切除93例,术前未诊断的5例手术的依据是什么?15例良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根据是什么?5.提供的图片:CT是动脉期,对判断血管受累不利。建议:采用门静脉期图片。综上,研究材料性质,影像观察指标不清,结果数据不完整,科学性较差,可重复性不强,临床意义有限,退稿。,二、实施方案设计与实施,运动损伤研究,38,寻找选题,39,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了解杂志报道范围、读者范围、刊期、栏目、审稿周期等选择一本杂志根据各方面的要求,选择一本适合的杂志,40,了解一本杂志,历史(报道的方向)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栏目设置审稿周期如何投稿,纸版、网站、Email,创刊于1915年,中华医学会会刊办刊宗旨: 服务广大会员和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刊物特色: 科学性强、权威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 记录了我国医学科学学术发展的历程,报道和引领了国内医学学术发展,1915年,中英双语出版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医学杂志2001年,半月刊出版2005年,周刊出版国内第一本周刊出版的医学杂志每年出版48期,每期80面(论著文章18篇/期)(1000篇/年)年收稿4000余篇,录用率25%全年重点号占2/3以上(32期)平均出版时滞,6个月左右,编委会和编辑部编辑委员会由190名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组成 (总编1,副总编12,院士8名,其中海外编委14人)现任总编高润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辑部9名编辑、1名编务,其中硕士以上学历5人3580余名的审稿专家队伍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完成期刊日常稿件的审理,重点号报道内容的遴选和优化,杂志的宣传和营销工作等,历史辉煌,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中华医学杂志都体现了精品期刊所具有的较强影响力和学科引领能力,记录了国家的医学热点、难点和焦点1955年,裘法祖在世界上报道了首例脑血吸虫病手术治疗经验 脑血吸虫病施行手术治疗的病例报1955,41(6):518-5201956年,汤飞凡,沙眼病毒分离技术的改进和沙眼病原学研究1958年,上海广慈医院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成功,首开大面积烧伤救治成功的先河1963年,在世界首次报道了前臂创伤完全截肢的再植一例的成功经验,邱财康全身89.3%面积的皮肤被灼伤,深度灼伤面积达23%。,重视组稿、约稿和选题策划电子病历与临床信息技术革命美国的现状及深远影响2005,85(22):1513-1515.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John Halamk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黏液高分泌的潜在疗法2006,86(41):2890-2892.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大学兽医学院分子生物医学系(Jin-Ah Park、Kenneth B Adler)中国的针刺麻醉怎么样了?2008,88(43):3095-3096.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内科(郑宗锷)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意义2011,91(35):2511-2513.北京市海淀医院骨科(王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骨科(董青、NGO Kevin、VO Nam),数据库收录、期刊获奖情况中华医学杂志是国内最早被Index Medicus收录的中文版期刊,被Medline/PubMed等国内外16个重要数据库和15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是我国核心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均位居综合医学期刊前列。总被引频次也由2011年6102次,上升到2012年6224次,2014年6867。影响因子0.6010.889.中华医学杂志连续3届荣获国家期刊奖。从2006年起至2011年一直得到中国科协的精品科技期刊基金资助。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9年中华医学杂志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从2002年至2012年一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获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49,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发展,做好对外宣传开展有奖征文召开专题学术会议广泛的,涉及多学科的细菌耐药,心血管抗栓溶栓,肿瘤多学科治疗,胃肠黏膜屏障疑难病例投稿期刊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审稿系统,自主网站,微博,微信,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为什么写文章能为读者提供什么信息能回答什么样的问题能否真的回答问题你的需要是什么目的明确,定位准确,51,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1.了解自己 作者撰写文章的目的各不相同,如:(1)毕业、晋级、职称、课题结束、申报成果等;(2)阐述学术观点、发表意见或见解等。 因为投稿的目的不同,故撰写什么样题材的文章及刊登在什么样的杂志和栏目亦不尽相同。所以,投稿前应首先了解所在单位(学校)对刊出论文、期刊的相关政策和规定。,52,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2.了解杂志 杂志的刊期、时效性、影响力、报道侧重、每期版面、栏目设置、读者对象等均有所不同。所以,应该在投稿前有所了解,然后根据投稿目的来选择杂志。3.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实际选择杂志: (1)国内、国外;英文、中文 (2)综合性、专科性,53,应该注意的是,选题各方面要求杂志落实撰写你要投什么杂志的什么栏目(文章的体例)。想要说什么(选题),想在哪说(杂志),想怎样说(体例)知己、更要知彼,提高投稿的录用率。,阅读文献学写综述读英文摘要学写摘要参加学术活动捕捉学术热点,交叉学科现有工作实践结合现有条件,可开展,可落实,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1.创新性灵魂 首创或部分首创,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前进2.科学性特征 真实性,再现性,准确性,逻辑性,公正性3.实用性实用价值 读者是否愿意看,是否用得上,4.可读性升华和点睛 读者是否愿意看,拍案而起,56,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1. 稿约2.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制定。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 与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2) 与在生物医学期刊发表论文相关的出版和编辑问题; (3) 文稿准备与投稿的技术问题。 于1979 年首次发表, 之后经过多次补充、修订和更新, 逐渐成为全球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论文作者、审稿人和期刊编辑, 以及与生物医学论文发表相关的其他人员共同遵循的规范。,57,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稿件准备与 投稿.参考文献,58,临床研究,(1)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2)以病症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为主要研究内容,(3)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4)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59,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前置部分: 文题,作者署名、单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正文): 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附录部分: 参考文献,致谢,附录,60,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评论类: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论著类: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简报类:新技术新方法,经验交流综述:一般为约稿。Meta分析作为论著病例报告类:病例报告,临床医学影像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讲座,临床病理讨论,医学动态等,如何发表,选好题立题新颖设计合理严密周到做好研究质量控制论文书写格式规范选择杂志适合,62,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1.文题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要以最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出文章的最重要的内容。(1)要画龙点睛,高度概括全文主旨,一般不超过20字。(2)用词准确规范。(3)不宜夸大。(4)文要切题。(5)实验研究在题目中要明确体现出来。(6)不要写成新闻稿式的文题,指出论文研究内容。,63,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2.作者,64,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3.摘要结构式摘要 结构式摘要具备四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1)结果部分:用第三人称,写出主要研究结果,不必面面俱到。但是主要的结果应该有数据及相应单位。(2)结论部分:要根据自己的工作下结论,不宜推论或过高评价自己的工作,实事求是。,65,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4.主体部分(正文)格式相对固定,“四段式”,简称IMRD前言(Introduction)why did you do what you did?材料和方法(Method)what did you do?结果(Results)what did you find?讨论(Discussion)What does it mean?,66,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4.主体部分(正文)格式相对固定,“四段式”,简称IMRD4.1前言(Introduction)why did you do what you did? 文字要简捷,精炼,抓住中心,避免与正文中的方法学、结果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可以少量引用以往的重要文献并加以分析,但不可长篇幅罗列文献。,67,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4.主体部分(正文)格式相对固定,“四段式”,简称IMRD4.2材料和方法(Method)what did you do?需要详细书写的主要内容包括: 研究开始和结束(对象选择)的时间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纳入和剔除标准) 病例来源(一家还是多家),基线资料及分组情况 诊断和治疗(分组处理)的具体方法 使用的试剂、批号、重复的次数 观察的指标 随访的时间、指标、手段 统计学处理的具体方法;伦理学方面,68,69,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纳入标准:2.排除标准:3.患者一般资料:基线资料及分组有无诊断的金标准二、方法,1.主要设备和试剂2.主要治疗方法:分组3.观测的指标4.随访情况5.统计学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70,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李强,陈宇,吴淑金,等.我国医学期刊中RCT试验的随机质量调查.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6)339-342.目的 探讨我国医药期刊中随机对照试验(RCT)论文的随机质量。方法 设计了随机对照试验论文质量评价表,单纯随机抽取 了1995、2000及2005年公开出版的我国医学期刊中137篇题目中出现“随机对照”字样的医学论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03篇作为样本,并对被抽取的文献作相关分析。,71,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李强,陈宇,吴淑金,等.我国医学期刊中RCT试验的随机质量调查.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6)339-342.结果 1/2随机化:在103篇的被调查RCT论文当中,961没有详细地描述采取的随机方法,971未介绍抽样方法。1995年的RCT报告完全没有对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的具体方法加以说明,2000年和2005年在这方面显然优于1995年。样本:631的论文在文中有清楚描述的诊断标准,另外的369没有。对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两者都具体描述的论文仅占505,有262的论文甚至两者都没有写明,而剩余233的论文则只是描述了两者中的任意一个。,72,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李强,陈宇,吴淑金,等.我国医学期刊中RCT试验的随机质量调查.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8,21(6)339-342.结果 2/2分组:699都对分组后组间的基线情况分开介绍,301则末分开介绍;未对组间可比性进行分析的占282。结论 我国医学RCT论文存在随机化方法不够严谨,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遗漏率较高,还有约三分之一的论文将组间的基线情况混在一起交代,说明我国RCT论文的随机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73,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4.主体部分(正文)格式相对固定,“四段式”,简称IMRD4.3结果(Results)what did you find?这是文章的核心,74,三、分析、总结和撰写论文,Data, Data, DataA. 语言简洁简单话回答复杂问题B. 图表使用合理数量和类型C. 逻辑性要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D. 资料齐全、完整E. 避免重复(正文),内容一致(摘要),75,举例例1 表正确的格式(三线表的格式): 表题目 组别 例数 观察指标 1组 2组 3组 注:与2组比较,aP.;与3组比较,bP,76,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 s),77,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78,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 s),79,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 s),80,表1 不同时间点CT、MRI及病理标本所测得的肿瘤长径(A)、短径(B)及体积(V),81,错误原因:(1)表中多项指标混到一起:疾病分组和治疗分组、并发症等完全混杂在一起。(2)线条多、杂乱,逻辑性、条理性差。,82,表1不同时间点CT、MRI及病理标本所测得的肿瘤长径(A)、短径(B)及体积(V),83,表1不同时间点CT、MRI及病理标本所测得的肿瘤长径(A)、短径(B)及体积(V),84,表1不同时间点CT、MRI及病理标本所测得的肿瘤长径(A)、短径(B)及体积(V),85,探讨期肺癌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远期疗效,10年间1 921例不同病理类型的期肺癌综合治疗组(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 单纯手术组317例 非手术组,86,期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探讨 7个表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对比观察 表1,注: a患者中1、3、5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明显好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b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1、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1、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P0.01),单纯手术组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P0.01),87,注: a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1),综合治疗组3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b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P 0.05),综合治疗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和非手术组(P0.01)。,期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探讨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对比观察 表2,88,期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探讨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对比观察-表3,注:a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3、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P0.01),而综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和非手术组;b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和非手术组1、3、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而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高于综合治疗组(P0.01),89,期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探讨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