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纲要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纲要 一 常识积累 作者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江西临川人 北宋 著有 王临川集 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散文雄健峭拔 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 叙事部分采用了 的方式 然后进行议论 揭示道理 古代随笔的特 点是形式多样 短小活泼 意境隽永 叙事成分较多 是抒情 议论的基础 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 力求简约 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二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 三 一词多义 自 1 并自为其名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 1 余闻之也久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 1 其诗以养父母 2 稍稍宾客其父 然 1 父利其然也 2 泯然众人矣 宾客 1 稍稍宾客其父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四 古今异义 1 自 是 指物作诗立就 2 或 以钱币乞之 3 其 文理 皆有可观者 4 稍稍 宾客其父 5 泯然 众人 矣 五 重点句子翻译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2 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六 问题探究 1 下列句子中 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B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F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2 对 世隶耕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隶耕 的意思是 世代以种田为业 B 世隶耕 铺垫 未尝识书具 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 世隶耕 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 同时为下文的 不使学 埋下伏笔 D 世隶耕 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 泯然众人 的可悲结局 E 世隶耕 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 家庭环境 既衬托了非凡天资 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 庭背景 3 联系上下文回答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4 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 从乡邻的 其二 从其父的 角度来看 其三 从作者的看法来看 引号内填 原文 5 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 用原文回答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6 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 泯然众人矣 从个人情况看 从道理上讲 7 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答 8 文章第一段前两句话中交代了方仲永的四个方面的情况 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籍贯 姓名 3 身世 家世 9 余闻之也久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10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 贤于材人远矣 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观点 答 11 从最后一段分析 人要成才 是先天的天资重要还是后天的教育重要 答 八 解题 本文用 伤 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 是 的意思 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 的人才 泯然众人 的 之情 九 练习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 B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D 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 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借旁近 与之 即 书诗四句 B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 为意 C 父 利其然也 D 余闻之也 久 3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4 受于天 指什么 受于人 又指什么 答 5 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怎样看待 答 6 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 木兰诗木兰诗 1 本文 选自宋代编的一书 这首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4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燕山 胡骑 辔头 3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万里赴戎机 赴 出郭相扶将 郭 策勋十二转 策 著我旧时裳 著 关山度若飞 度 4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通 意思是 5 翻译下列句子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6 全诗详略得当 哪些是详写 哪些是略写 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 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 8 旦辞爷娘去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答 9 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有哪些动词 答 10 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写出了 11 两组 旦辞 暮宿 至 写出了 12 两组 不闻 但闻 写什么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5 13 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B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C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D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4 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 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 15 结尾一段吟唱附文 以兔为喻 赞颂了什么 答 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 怎样贴切评价 答 17 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全诗 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3 结合具体语句 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 可爱之处 18 按要求默写 1 木兰诗 篇末四句 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 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 2 出塞 中 有 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诗句 木兰诗 中也含有 胡 字 其意思与 不教胡 马度阴山 中的 胡 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 3 木兰诗 表现战争旷日持久 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4 木兰诗 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 王翰的 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 中含相似诗句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1 孙权劝学 选自 该书是 时期的 家 家 主持编写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 6 2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初 当初 当涂 当道 当权 多务 多事务 B 孤 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 知识高深的人 辞 推托 C 涉猎 粗略地阅读 往事 历史 过 到 D 见事 认清事物 及 到了 的时候 非复 不再是 3 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 翻译句子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5 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方法 目的 6 本文主要通过 来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 孙权是 吕蒙是 7 鲁肃的话表现他 的感情 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 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 9 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 10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 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 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答 口技口技 一一 阅读全文回答 阅读全文回答 1 本文节选自 是清代 编选的 小说 作者 字 人 7 2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 会宾客大宴 A 适逢 正赶上 B 会议 C 开会 D 会合 2 众妙毕备 A 毕生 B 毕业 C 全 都 D 完了 3 宾客意少舒 A 少量 B 稍微 C 减少 D 年轻 4 不能名其一处也 A 名字 B 名声 C 出名 D 说出 3 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 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2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4 一时齐发 指文中 5 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6 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7 文中用 写声之远 用 和 写声之近 用 写声 之大 用 写声之小 夜之静 8 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都是为了突出 9 在听口技表演时 本文居然写道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你认为这 可信吗 谈谈你的独到见解 10 口技人在表演时 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 动动脑筋 想想看 这 有什么作用呢 二二 阅读第二段回答 阅读第二段回答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妇抚儿乳 2 既而儿醒 3 一时齐发 4 众妙毕备 8 2 用 将本文段分成两层 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 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 主要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 4 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 有何作用 答 5 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 说明听众入了神 唯恐听漏 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 是 表示听众心领神会 感到满足的词语是 说明听众为之折服 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 6 翻译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三三 阅读第四段回答 阅读第四段回答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虽人有百手 3 不能名其一处 4 两股战战 2 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3 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4 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 5 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 6 翻译 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 7 按要求填空 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是 文中拟声的叠音词是 文中表示不同声音的动词是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河 渭不足 北饮大泽 未至 河 渭不足 北饮大泽 未至 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1 补充文中空白处 9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与日逐走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弃其杖 3 翻译下列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未至 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4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 与日逐走 5 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 化为邓林 桃林 这个情节 你有何感想 答 6 从 夸父逐日 这个古代神话中 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答 7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 这样做值得吗 请简述理由 答 8 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 地维绝 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昔者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 地维绝 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 不满东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 不满东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 1 翻译下列句子 昔者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译 天柱折 地维绝 译 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西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 2 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 怒 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 如何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 中结尾的两句话 10 4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5 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 争 你是怎么看的 6 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狼狼 一一 第一组习题 第一组习题 1 本文选自 代小说家 写的短篇小说集 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 缀行甚远 2 恐前后受其敌 3 其一犬坐于前 4 一狼洞其中 3 下列 其 字均为代词 请选出 其 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其一犬坐于前 A B C D 4 本文段表现狼贪婪 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5 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6 翻译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译文 7 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二 第二组习题 第二组习题 1 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B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1 C 目似瞑 意暇甚 D 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有剩骨 2 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久之 目似瞑 又数刀毙之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A 与 相同 与 不同 B 与 不同 与 相同 C 与 相同 与 也相同 D 与 不同 与 也不同 3 我能用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1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 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4 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 B 乃悟前狼假寐 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 弛担持刀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 屠自后断其股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 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 狼 一文中表现狼 黠 的本性的句子有 两句 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2 写出四个带 狼 字的成语 6 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 但换个角度看 它又告诉 人 什么呢 我认为 7 阐述本文主旨 8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12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伤仲永伤仲永 一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见闻录 二 扳 通 攀 牵 引 材 通 才 才能 三 自 名词 自己 介词 从 闻 动词 听说 名词 名声 其 代词 这 代词 他的 然 代词 这样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宾客 动词 以宾客之礼相待 名词 客人 四 1 古义 此 与 自 组合意为 从此 今义 判断动词 2 古义 不定代词 有的 今义 或许 或者 3 古义 文采或道理 今 义 表示文章 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 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5 古义 平常人 今义 许多人 大家 五 略 六 1 A B C D F E 2 D 3 第一阶段 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 极有作诗的才能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 大不 如前 第三阶段 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4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 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5 仲永生五年 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这样写 暗示仲永本应该前途无量 与后文章仲永变成平常人的情形形成对照 引人深思 深化主题 6 从仲永个人情况来看 原因是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贪图小利 目光 短浅 不让他学习 从道理上来说 是因为 其受于人者不至 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 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 习 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 天资好的 加上勤奋学习 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反之 即使天资再好 如不学习 同样会碌碌无为 另一方面 即使天资差的人 如勤奋学习 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8 略 9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转叙述为议论 将我对这件是的态度与结论写了出来 10 表明先天条件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11 后者更重要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 关重要的 七 1 略 2 不使之学 令其作诗 我还自扬州 受之于天 借于旁近 与之 3 自扬州还 八 哀伤 痛惜 哀伤 惋惜 九 1 C 2 B 3 略 4 受于天 指人的先天条件好 即有天赋 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5 原因是 父利其 然 不使学 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 荒废其学业 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仲永才能 衰退的原因是 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 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 重后天教育 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6 吾生也有涯 而知无涯 活到老 学到老 天才是 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木兰诗木兰诗 1 木兰诗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 2 略 3 只 奔赴 外城 记功 穿 度过 过 4 略 5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 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 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 关塞山 13 岭像飞一样地跨越 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 转战数载 有的为国而死 有的胜利归来 记功很多 次 赏赐很多财物 依次是 叹息声 流水的声音 马叫声 磨刀的声音 6 对木兰的从军缘由 离 别 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 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 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 扬木兰勇于献身 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后一问意近即可 7 父亲 年老无力从军 家中又无长兄 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意近即可 8 借木兰 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 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 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9 通过 开 坐 脱 著 理 贴 等动作描写 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 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 以及伙伴诧 异的表情 10 排比 木兰急切操办行装 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11 征途遥远 行军的神速 和军情的紧急 12 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 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13 A 14 动作描写 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 恢复女装的激情 15 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 战的谨慎和机敏 16 木兰代父从军 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7 1 木兰是一个少女 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她挺身而出 驰骋沙场 立 下汗马功劳 胜利归来后 又谢绝高官 返回家园 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她爱亲人也爱国家 把对国 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 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 善良 机智 勇敢 刚毅 淳朴的优秀品质 2 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 木兰有许多可敬 可爱之处 如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一个女孩子 看到家里没有兄长 父亲已年老体衰 毅然替父从军 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又如 将军百战死 壮士 十年归 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 十年驰骋于疆场 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 可爱 再如 可汗问 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这种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 可爱 18 1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2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 将军百 战死 壮士十年归 4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5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1 资治通鉴 政治 史学 司马光 编年体 2 B 3 1 表反问语气 可译为 吗 2 表阻止语 气 可译为 罢了 3 表感叹语气 可译为 啊 4 孙权对吕蒙说 现在你当权掌管军 政大事 不可以不学习 鲁肃 很吃惊地说 现在你的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过去的吴县阿蒙 了 5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6 对话 睿智 关心下属 直率 7 情不自禁的赞叹 吕蒙学有 所成 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8 孙权劝学 先一语破的 向吕蒙指出 学 的必要性 即因其 当 涂掌事 的重要身份而 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 指出 学 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 乃始 就学 从结果看也可说明孙权善劝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 即 更刮目相看 待 刮目相待 开卷有益 10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 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 并学有所成 11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这是侧面描写 作用是 突出表现吕蒙修业 学有所成 14 口技口技 一 1 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 清 张潮 笔记 林嗣环 铁崖 明末清初 2 1 A 2 C 3 B 4 D 3 1 过了一会儿 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 全场都安静下来 没有一个敢大声说 话的 2 在这种情况下 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 离开座位 扬起衣袖 露出手臂 两腿索 索直抖 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4 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 大儿初醒声 夫叱 大儿声 5 本文写到了口技人表演的两个场面 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 由醒复睡的情形 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6 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烘托 口技艺人技艺之 善 7 犬吠声 妇人惊觉欠伸 妇抚儿乳 妇拍而呜之 儿醒大啼 有鼠作作索索 8 口技者表演的内容 观众的反映 善 9 言之成理即可 如 我认为可信 因为口技人的表 演技艺非常高超 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景之中 就如看电影 电视一样 明知是假的 我 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10 设想合理即 可 如 我认为安放围幕有增加口技表演效果的作用 这样围着 易把听众带人情景之中 如果不围 就达不到这样的表演效果 二 1 喂奶 不久 紧跟着 同时 全 都 2 众妙毕备 满座宾客 第一层 夜阑人静 一家 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第二层 描绘了听众赞赏陶醉的神情 3 正面 侧面 4 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 之技 善 5 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6 各种声音同时响了起来 各种声音都表演得 惟妙惟肖 三 1 夹杂 即使 说出 大腿 2 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 端 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3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火爆声 呼呼风声 百千齐作 4 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 泼水声 5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6 凡是应该有的声音 没有一样 没有 7 13 忽 俄而 呼呼 许许 呼 哭 吠 求救 抢夺 曳 泼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 1 渴 欲得饮 饮于河 渭 2 1 竞跑 赛跑 2 黄河 3 向北 4 他的 指夸父的 3 1 夸父与太阳竞跑 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2 还没赶到大湖 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 3 他遗弃的手杖 化成桃林 4 积极意义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 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英勇的气概 消极方面 比喻自不量力 但这种理解不合乎 夸父逐日 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5 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 丰富了 夸父逐日 这一神话的内涵 丰富了夸父的形象 表现 了一种勇敢追求 死而不以 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6 这个神话 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7 略 提示 从探索未知 世界角度看 他的精神可嘉 值得 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8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 勇于探索 敢 于挑战大自然 热爱光明 憎恶黑暗 有理想 有抱负 有牺牲精神的人 15 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1 略 2 怒 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 勇敢 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 刚烈 3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 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 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 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 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 张的手法 来解释 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4 共工 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 争为帝 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 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 而且 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5 共工与颛顼之间的战争 以颛顼胜利而告终 是中国传说时代最早的战争 此时的战争已超出氏族部落间的械斗 而主要是发生 在两个部族集团或部落联盟之间 战争已带有氏族酋长争夺统治权 联盟首领地位 的性质 从战争 指导上看 已开始注意战前准备 利用天气条件和争取同盟军等因素 从战争结果看 还没有出现文 明时代那种对战败者进行奴役的情形 而主要是胜利的一方将失败一方赶出原住地或与失败一方结为 联盟 从各部落联盟不断交往 发生冲突 而又不断融合的传说中 表明各民族祖先在共同缔造中华 文化的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 6 正面 勇敢坚强 敢于挑战 自我牺牲精神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 性格暴躁 偏激任性 不计后果 7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夸父和共 工都很勇敢 坚强 敢于挑战权威 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 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夸父和共工愿意 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 夸父死后弃其杖 化为桃林 为后人止渴 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兴修水 利 发展农耕不惜自我牺牲 狼狼 一 1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 紧跟 攻击 像狗一样 打洞 3 D 4 缀行甚远 并驱如 故 5 6 1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 打洞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3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惑敌 方的 7 议论 二 1 D 2 D 3 1 其一 犬坐于前 2 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 4 B 5 1 其 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2 狼子野心 引狼 入室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声名狼藉 只要符合要求 写任何四个均可 6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 力 不能幻想妥协 必须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7 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 揭露了狼贪婪 凶狠和狡诈要本性 赞扬了屠户的机智 勇敢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 缀 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 而两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 前 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等 16 伤仲永 1 本文选自 作者 代政治家 文学家 标题中 伤 的意思是 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 说明 2 读准下列字音 日扳仲永 不能称前时之闻 环谒于邑人 泯然众人矣 3 选文中有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4 用 划出下句的句中停顿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5 解释加粗的实词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 并自为其名 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受之于天 贤于材人远矣 得为众人而已耶 6 指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父异焉 父利其然也 稍稍宾客其父 邑人奇之 8 翻译下列句子 注意其中加粗词的意思 1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3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 今夫不受之天 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 得为众人而已耶 9 父异焉 邑人奇之 皆因仲永本身的 异 仲永自身的 异行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略加分 析 10 仲永的父亲 不使学 的原因是什么 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 17 11 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 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 12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13 举出两个古人勤学的事例 14 请收集一句 天才与勤奋 的名言 木兰诗 1 填空 木兰诗 选自 朝 人名 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 一首民歌 2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 杼 鞍鞯 胡骑 金柝 云 b n p i 头 扑 shu 阿 z 可汗 军贴 燕山 朔气 辔头 鸣溅溅 鸣啾啾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昨夜见军帖 万里赴戎机 木兰当户织 惟闻女叹息 卷卷有爷名 原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旦辞爷娘去 木兰不用尚书郎 出郭相扶将 著我旧时裳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年强 安能辨 我是雌雄 4 句子翻译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戎机 度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朔气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用互文法翻译 当窗理云鬓 对 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扑朔 迷离 走 18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2 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3 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4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5 赞颂木兰谨慎 聪明 勇敢 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 6 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7 诗中的 一句 用 和 的修辞手法 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 激烈悲壮 8 成语 扑朔迷离 源于木兰诗中的 一 句诗文 6 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通 7 思考与探究 1 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 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2 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3 结尾一段是吟唱 以兔为喻 赞扬了什么 4 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 请简要回答 5 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 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6 中国古代和现代有那些巾帼英雄 请各举出两例 孙权劝学 1 填空 1 孙权劝学 选自 是 朝代 人物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 记载了从 到五代 1362 年间史事 19 2 文中 治经 中的 经 指 诗 春秋 等书 2 解释加粗的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肃遂拜蒙母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 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 比喻人学识尚浅 2 另眼相看 用新眼光看人 4 翻译句子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3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4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 5 写出由 孙权劝学 引出的与学有关的名言 6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口技 1 本文选自 朝 编的 作者字 2 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宾客意少舒 曳屋许许声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夫齁声起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3 解释下列句子的词语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坐 妇抚儿乳 抚 施八尺屏障 施 众宾团坐 团 妇拍而呜之 呜 奋袖出臂 奋 20 儿含乳啼 乳 侧目 微笑 目 会宾客大宴 会 宴 虽人有百手 虽 不能指其一端 指 一端 群响毕绝 毕 绝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于是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两股战战 几欲先 走 股 几 走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一时 妙 毕 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意 少 舒 稍稍 4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