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265-2017 金属材料中氢、氧、氮、碳和硫分析方法通则》相比于其1993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
-
适用范围扩展:2017版标准在适用的金属材料类型上可能有所增加或细化,以适应近年来新材料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确保更多种类金属材料的氢、氧、氮、碳、硫元素分析有据可依。
-
分析技术与方法更新:鉴于科技进步,2017版标准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如更灵敏的检测仪器、更精确的定量分析手段等,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热导检测器(TCD)、质谱法(MS)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
-
精度与精密度要求提升:新版标准可能对分析结果的精度和精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测试数据更加可靠,更好地满足行业对高质量材料分析的需求。
-
样品处理与前处理方法优化:为了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来源,2017版标准可能对样品的采集、储存、制备及前处理步骤给出了更为详细和优化的指导,以减少污染、提高分析效率。
-
环境与安全要求加强:随着对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版标准可能加入了更多关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确保分析工作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
-
术语与定义更新:为保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2017版标准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或新增,以便于国内外交流与理解。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新版标准可能强化了对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包括定期校准仪器、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控、记录保存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追溯性和重复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7-10-14 颁布
- 2018-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7704030 H 10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42652017 代替 GB/T142651993 金属材料中氢 氧 氮 碳和 、 、 、 硫分析方法通则 Generalruleofchemicalanalsisforhdroen y y g , ox en nitroen carbonandsulfurinmetallicmaterials yg , g ,2017-10-1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1426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 替 金 属 材 料 中 氢 氧 氮 碳 和 硫 分 析 方 法 通 则 本 标 准 与 GB/T 142651993 、 、 、 。 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GB/T142651993 , : 术语 中增加了总氢 总氧 总碳 表面碳 溶解氢 吸附氧 游离碳 化合氢 化合碳 扩散氢 精 “ ” 、 、 、 、 、 、 、 、 、 、 密度 重复性 重复性限 再 现 性 再 现 性 限 见 、 、 、 、 ( 3.12、3.13、3.14、3.15、3.16、3.17、3.18、3.19、 3.20、3.21、3.22、3.23、3.24、3.25、3.26); 术语 中修改了还原熔融 热抽取 脉冲熔融法 熔浴 见 年版的 “ ” 、 、 、 ( 3.1、3.4、3.8、3.11,1993 3.1、 3.4、3.8、3.11); 基本原理 中增加了气体提取原理 热导法原理 飞行时间质谱法 见 “ ” 、 、 ( 4.1.3、4.2.2、4.2.6); 仪器 设备与装置 中修改了总体要求 仪器组件 测量装置 仪器 设备安装场地 见 “ 、 ” 、 、 、 、 ( 5.1、5.2、 年版的 5.2.5.1、5.2.5.3、5.3.1、5.3.3,1993 5.1、5.2、5.2.5.1、5.2.5.3、5.3.1、5.3.3); 样品 中修改了条目名称 一般要求 形状 前处理 贮存 见 年版的 “ ” 、 、 、 、 ( 6.1、6.2、6.3、6.4,1993 6.1、 6.2、6.3、6.4); 测试条件的确定 中增加了仪器校 准 仪 器 程 序 升 温 性 能 判 断 结 果 计 算 “ ” 、 、 (7.1.2.3、7.1.3.2、 7.4); 测试条件的确定 中修改了仪器校准 仪器基本性能判断 空白试验 测试 “ ” 、 、 、 (7.1.2.1、7.1.3.1、 年版的 7.1.4、7.2、7.2.1、7.2.2,1993 7.1.2.1、7.1.3.1、7.1.4、7.2、7.2.1、7.2.2); 修订了 精密度 内容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 ( 8 ,1993 8 ); 删除了 安全注意事项 将其内容移至 中 见 年版的第 章 “ ”, 5.1 ( 1993 9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243)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标 北京 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 : ( ) 、 、 限公司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 、 、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周海收 臧慕文 刘 英 张 江 峰 龙 达 杨 军 红 王 宽 庄 艾 春 潘 元 海 陈 彩 霞 : 、 、 、 、 、 、 、 、 、 、 翟通德 李剑 孙宝莲 、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42651993。 GB/T142652017 金属材料中氢 氧 氮 碳和 、 、 、 硫分析方法通则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体分析法测定金属材料中氢 氧 氮 碳和硫的要求和一般规定 、 、 、 。 本标准适用于制 修 订金属材料中氢 氧 氮 碳和硫的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团体标准 ( ) 、 、 、 、 、 、 企业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所有部分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GB/T6379( ) ( )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基础术语 GB/T17433 标准编写规则 第 部分 试验方法标准 GB/T20001.42015 4 : 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 部分 化学因素 GB/T27476.5 5 :3 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17433 。31 . 还原熔融 reduction reducting fusion ( ) 样品在石墨坩埚内 高 温 熔 融 其 中 氧 被 碳 还 原 为 一 氧 化 碳 或 二 氧 化 碳 氢 和 氮 以 分 子 态 析 出 的 , , 方法 。32 . 真空熔融提取 vacuumfusionextraction 样品于真空系统内高温熔融 收集所析出气体的方法 , 。33 . 惰气熔融提取 inertgasfusionextraction 样品于惰气中高温熔融 析出的气体由载气载入分析系统的方法 , 。34 . 热抽取 hotextraction 样品于系统内加热 在熔点以下提取待测气体的方法 , 。35 . 氢还原法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