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 经络学说(2)_第1页
中医学概论 经络学说(2)_第2页
中医学概论 经络学说(2)_第3页
中医学概论 经络学说(2)_第4页
中医学概论 经络学说(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醫學概論經絡學說(二),呂孔文,第一節 奇經八脈簡介,一、定義奇經八脈,不與五臟六腑直接連屬,連接的臟腑是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與十二正經不同,故稱奇經八脈。,二、功能1.能統率諸經,而有調節十二正經脈氣血的作 用。 2.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曾說:正經猶夫溝 渠,奇經猶夫湖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 經,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溝渠滿溢,滂霈 妄行,流於湖澤,此發靈素末發之秘旨也。,三、組成,第二節 奇經八脈病候、臨床運用與腧穴,一、督脈,1.在背後中脊,總制諸陽,故謂之曰督,督者都 綱也。其循背脊上行,猶如裘之背縫也。,2.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裏,上至風府,入屬於腦。,3.督脈:共28穴 1.長強 2.腰俞 3.腰陽關 4.命門 5.懸樞 6.脊中 7.中樞 8.筋縮 9.至陽 10.靈臺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瘂門 16.風府 17.腦戶 18.強間 19.後頂 20.百會 21.前頂 22.囟會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溝 27.兌端 28.齦交,4.督脈之為病脊強而厥。 患督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 腰痛、脊柱強直、角弓反張。遺精、白帶、氣喘、癲癇、聾啞、頭痛。,二、任脈,1.在腹中線,總統諸陰,謂之曰任,任者衽也,其循腹裡上行,猶衽在之於腹前也。,2.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裏,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耳,入目,絡舌。,3 任脈:共24穴 1.會陰 2.曲骨 3.中極 4.關元 5.石門 6.氣海 7.陰交 8.神闕 9.水分 10.下脘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闕 15.鳩尾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宮 20.華蓋21.璇璣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漿,4 任脈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七疝,女子瘕聚。患任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 各種疝氣病、女子易患帶下、女子小腹結塊等症。遺尿、遺精、腹脹痛、胃痛、呃逆臍以下之經穴主治少腹胞宮二陰之病證 脘腹部經穴主治胃腸疾患 胸部經穴主治肺心病證,三、衝脈,1.衝者街道也,為十二經之所注,猶如四通八達之路也。,2.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少陰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3 衝脈:左右各12穴 1.氣衝 2.橫骨 3.大赫 4.氣穴 5.四滿 6.中注 7.肓俞 8.商曲 9.石關 10.陰都 11.通谷 12.幽門,4.衝脈之為病逆氣而裹急 患衝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 氣從小腹上衝、腹中脹急疼痛。,四、帶脈,1.帶之言束也,言總束諸脈,使得調柔也,繞身一周,猶如束帶焉。,2.帶脈起於足少陰腎經內踝前下方之然谷穴,上膕別走足太陽膀胱經,合腎至十四椎,屬帶脈。帶脈起於季脅繞身一周。,3.帶脈:左右各4穴 章門 帶脈 五樞 維道,4.帶脈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 患帶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 腹部脹滿,身似上浮,如坐水中。帶脈主治少腹疼痛,拘急,腰腹痠痛,赤白帶下,月經不調,女子不孕,尤多用於臨床上婦科疾患治療中。男子失精等症張潔古云:“帶脈之病,太陰主之,直灸章門二穴”。,五、陽蹻脈,蹻者足也,奇經涉及足者之名,陽蹻者是謂循足諸陽經而行,即足太陽膀胱經之別脈也。,2.陽蹻脈的循行-陽蹻脈者, 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陽蹻脈起跟中,上合三陽(足太陽、 足少陽、足陽明)外踝行,從脅循肩、由頸至頄鼻旁,屬目內眥太陽經。,3 陽蹻脈:左右各11穴 1.申脈 2.僕參 3.附陽 4.臑俞 5.巨骨 6.肩髃 7.地倉 8.巨髎 9.承泣 10.睛明 11.風池,4 陽蹻之為病陰緩而陽急患陽蹻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 陰氣不足,陽氣偏盛,常不見眠陰、陽蹻脈都主治癲癇。陽蹻病證之癲癇屬陽證,發於晝間,其證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關;陰蹻病證之癲癇屬於陰證,發於夜間,其證與足少陰腎經相關。除此而外,所列陰、陽蹻脈之其他病證均與其他經脈病證相關,常被忽視。在治療中風偏癱,風濕痹證,轉筋麻木,疝氣崩漏等病證中,應該考慮陰、陽蹻脈作用。,六、陰蹻脈,1.蹻脈的“蹻”字有足跟和蹻捷的含意。,2.陰蹻脈的循行-難經二十八難:陰蹻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靈樞脈度:(陰)蹻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 ,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鼽 ,屬目內眥,合于太陽,陽蹻而上行。足少陰腎經部分 足陽明胃經部分 足太陽膀胱經、陽蹻部分,3 陰蹻脈:左右各4穴 1.然谷 2.照海 3.交信 4.睛明,4.陰蹻脈的生理功能- 因陰蹻脈從下肢內、上行頭面,能交通一身之陰氣,調節肢體運動的功用,故能使下肢靈活蹻捷。又由於陰蹻脈入屬於目內眥,與足太陽經、陽蹻脈會合而上行。入屬於腦,故靈樞寒熱病有“陽氣盛則目,陰氣盛則瞑目”的論述。衛氣行于陽則陽蹻盛,主目張不欲睡;衛氣于陰則陰蹻盛,主目閉而欲睡。說明蹻脈的功能關係到人的活動與睡眠。,5.陰蹻脈的病理現象-病候:難經二十九難陰蹻之為病陽緩而陰急。陰蹻脈氣失調,會出現肢體外側的肌肉弛緩而內側拘急,.陰蹻脈的臨床運用-,七.陽維,1 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等諸陽之維。,2 陽維脈起於足太陽膀胱經外踝下之金門穴,從胻骨而上,循背外側、肩胛、項旁至面,上頭後至腦後啞門穴,維絡諸陽會於督脈。,3 陽維脈:左右各16穴 1.金門 2.陽交 3.居髎 4.臂臑 5.臑會 6.天髎 7.肩井 8.臑俞 9.風池 10.腦空 11.承靈 12.正營 13.目窗 14.臨泣 15.陽白 16.本神,4 患陽維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多見寒熱。維脈之臨床運用治療營衛不和的表證時,見惡寒發熱等症狀,常常應考慮到係陽維脈發病,衛氣不固而來。,陰維脈,1 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諸陰之維。,2 陰維脈起於足少陰腎經內踝上五寸後端之築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