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单元备课1.doc_第1页
第五组单元备课1.doc_第2页
第五组单元备课1.doc_第3页
第五组单元备课1.doc_第4页
第五组单元备课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组“初识鲁迅”主题阅读备课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主备人:罗礼香 审核人:黄德琼时间:2014年秋年级:六年级 学科:语文 编号:5教材分析: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社会正义的立场,为受到损害、屈辱的弱势群众伸张正义,他就是鲁迅。鲁迅是谁“他就是祥林嫂、闰土、孔乙己以至阿Q这些被压迫者的同情者和代言人,是一位永远站在平民视角,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声疾呼的平民作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留在心里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生心目中的鲁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学目标:我能行: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理清课文思路,品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教学重点难点:品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收集。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少年闰土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2、理清课文思路,品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品读方法。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描写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导学重点: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体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导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前置性学习:1、课件:课文插图。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本组教材的鲁迅的资料,以及有关鲁迅的作品。3、学生课前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在书中批画出自己的读书收获,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导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预学。经典诵读。创境引题猜猜游戏: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看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前置性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能够用精炼的语文概括。(2)解疑:如: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一些含义深的句子3、根据导学目标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批画。二、互学。1、小组交流学习收获。2、全班展示我来为大家讲课文讲了这样几件事: 展示点拨2展示内容:我来讲课文第一段。我能用一个词概括:认识闰土。概括第一印象特点: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天真、活泼。我知道开头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写可以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三、评学。1、我能声情并茂地朗读第一段,并且背诵课文第一段。 2、拓展练笔。你第一次见过一个人,你留住了什么,请抓住记忆中的一个情景,描述这个人给你的第一印象。第二课时导学内容:学习课文描写少年闰土的几件事。一、预学。1、经典诵读。2、前置性学习。承上启下: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农村孩子。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 3、导学目标自学:(1)默读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那件事让你最感兴趣,为什么?(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的片断感情朗读,体会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在你有理解和体会的地方做上批画,写下自己的体会。 二、互学。 1、展示点拨。(1)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我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我能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我为大家朗读,读出语气,感受闰土的个性特点。(2)“雪地捕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扮成“我”,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情绪。(3)从闰土讲述的新鲜事中,我看到闰土是个这样的少年?(教师相机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4)质疑含义深刻的语句,读出其中蕴含的深义。如“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三、评学。1、可作如下引读: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通过这样的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写这句话(这篇文章)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喜欢、佩服、自叹不如)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一、读拼音,写词语。Ch shen y t zh jn tun j k sou( ) ( ) ( ) ( ) ( )d wi hn y xin x cn cn mn mn( ) ( ) ( ) (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查带点字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选择字典里的解释 张冠李戴 A、帽子 B、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 恍然大悟 A、形容忽然醒悟 B、仿佛 饱经风霜 A、足足的,充分 B、饱满C、满足 三、区别字组词。 扭 ( ) 胯 ( ) 猬 ( ) 搞 ( )纽 ( ) 垮 ( ) 谓 ( ) 稿 ( )恍 ( ) 详 ( ) 逝 ( ) 咳 ( )咣 ( ) 样 ( ) 浙 ( )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1、 ,俯首甘为孺子牛。2、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 ,挤出来的是 、 。4、时间就是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 的。五、阅读选段,回答问题。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下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1) 素: (2)先前: (2) 如许: (4)希奇: 2、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 )。 A、闰土有许多心事。 B、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C、闰土心情复杂,难以理解。 D、闰土思维怪异,与正常人不一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 危险 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家的墙很高。 B、他们的家长管得很严,不许他们出去玩。 C、说明他们不能广泛接触社会,见识很少。 D、说明他们视力不好,只能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的画“”,错的画“” )(1)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 )(2)表达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3) 表达了“我”对闰土生活的忌妒之情。 (4)表达了“我”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厌倦。 6、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快乐吗?为什么?(4) 小连笔。把你最喜欢的伙伴的外形特点下下来。板书: 17、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勇敢 瓜地刺猹见多识广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目标:1、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导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导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初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导学过程:一、 预学。1、 经典诵读。2、 创境引题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3、前置性学目标:(1)扫除阅读障碍,疏通课文;(2)概括课文五个部分的意思,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互学。1、默读课文,独立完成。小结加小题的方法:抓住每一段的主要事情,即“是什么”或“干什么”。2、小组交流、完善各段小标题:崇敬和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2)学习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思考:伯父受到哪些人的爱戴?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受戴?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声情并茂地朗读。 3、展示交流。(1)展示内容:品读“谈水浒传”部分。(2)小组展上台展示。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伯父不仅仅是委婉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4)评议、小结。(5)作业反馈: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导学内容:学习后面三个部分,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导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鲁迅的名言)。2、创境引入。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3、前置性学习自主学习,然后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小组成员分享。学习“谈碰壁”和“女佣加快”这两个故事。(1)讲述情景故事;(2)画出含义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3)思考: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4)体会伯父鲁迅先生的情感。二、互学。把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小组分享。1、小组合作学习。(1)结合图意讲讲这个故事;(2)伯父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体会伯父的情感。三、评学1、展示内容:品读“救助车夫”部分。(1)介绍课外收集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2)了解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谈谈自己的感受。(3)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读出作者的情感。(4)体会写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2、小练笔: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爱戴为自己想的少19、一 面导学目标1、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导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导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学。1、经典诵读2、前置性学习。(1)自主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2)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在感受最深的句子旁写上自己的体会。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瘦)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想一想他为什么他如此面黄肌瘦?(3)抓住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体会这样写的作用。(4)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是外貌特征,又是鲁迅刚毅坚强的性格的体现)二、互学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合作交流后小结:“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三、评学1、展示准备: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2、轮流小组展示。 3、作业(长江作业本)20有 的 人导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导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导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涵。导学课件准备:鲁迅像;名人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诗歌,死中的片断。导学课时 一课时导学过程:一、预学。1、出示鲁迅的像;有一位著名诗人臧克家在鲁迅逝世十三年后也写了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歌-有的人朗读。2、自学:(1)概述诗歌的大意;(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本单元学的几篇课文想一想;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二、互学。讨论:既然文章是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出现鲁迅的字样了没有,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纪念鲁迅的,对鲁迅作者是怎么评价的?从哪一节可以看出?展示:第一节:生和死的意义。生和死的意义不同,作者是怎么写的?死了还活着,活着却死了,活着却死了的人有哪些表现?死了却活着的人有哪些表现?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结局?从中说明了什么?点拨:体会含义深的句子:“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觉得你所知道的人中,哪那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还活着?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韩愈文章写得好,当时许多大户人家一旦死了人,就请韩愈写祭文,想借助韩愈的文章来留名后世,但是,他们终究没有能够得到。 “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看到这两句,你想到了那首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是草的生命力顽强。其实,这儿有更深层的意义。只有那些像草一样的低微的生命,才有顽强的生命力。鲁迅先生始终把自己当做一棵野草,他有一散文诗集取名就叫野草,也是这个意思。从全诗来看,那些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人,他们始终都把自己当做一棵野草。只有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才把自己看的高人一等。小结写法:本文运用对比的的手法,通过生与死两种不同的意义,对鲁迅的伟大精神做了高度的概括。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我国古代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司马迁说到人的生死时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学完以后,我们要认真思考。三、评学。1、展示内容:学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四篇课文,请依照有的人的写法,为鲁迅写一首诗。2、展示准备-写一首诗。3、现场展示、评议。4作业:(1)背诵诗歌;(2)推荐读鲁迅的作品,进一步了解鲁迅。回顾拓展五导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3、积累鲁迅的名言。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导学过程一、预学。(一)话题一:我心目中的鲁迅1、独立思考:内容方法:(1)根据课文内容谈鲁迅;(2)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谈鲁迅;(3)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4)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二、互学。1、小组交流,合作增加信息量。2、轮流小组展示话题二: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1、独立思考,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想一想怎样解读这些句子。2、交流如何解读这些句子。3、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展开丰富联想、换位体会、对比分析4、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将从鲁迅身上汲取力量,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和了解。5、日积月累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财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细细品读鲁迅先生文章中的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1、自读自悟;2、小组合作讨论,理解词语: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空耗:白白地消耗。无异:没有不同;等同。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4、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三、评学。1、自读,感受故事的妙趣及周樟寿和先生的妙对。2、小组交流,妙对妙在哪里呢? 3、拓展妙对的故事。 习作与口语交际导学目标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预学。1诵读日积月累和学生收集拓展的内容。 2创境导入: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3、回顾、构思: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二、互学。1、小组合作。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2、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由轮流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和整理。3、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展示;4、师生评价。 三、评学。以: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为题写一段话。第二课时习作指导预学。1诵读。2创境导入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