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0.doc_第1页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0.doc_第2页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0.doc_第3页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0.doc_第4页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10一、单项选择题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最重要的标志。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态度的认知。二、填空题1. 态度的结构包括_认知成分_、_情感成分_和行为成分。2.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_行为规范_和准则的总和。3.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_心理特征_和_倾向_.4.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心理倾向_。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_认识与体验_,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6.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_规范要求_一致的行为。7.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8.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_,形成_。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_、想像的道德情感和_三种。10.道德认识是对_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1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_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12._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1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_指引和_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14.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_和_。15.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服从外部规则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的儿童属于_阶段。16.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和_。17.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处于判断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_和_。18.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_”方式来考虑问题。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_、认同、_。2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_和_。三、简答题1.简述态度的结构。2.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哪些?3.良好态度与品德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哪些?4.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5.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6.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如何?四、论述题1.论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请阐述柯尔伯格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3.论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基本操作程序。4.论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5.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 答案二、填空题1.认知成分情感成分2.行为规范3.心理特征倾向4.心理倾向5.认识与体验6.规范要求7.模仿8.道德观念道德信念9.直觉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10.道德规范11.道德观念12.道德行为13.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14.他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15.权威16.惩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利取向17.社会契约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18.自我中心19.依从 内化20.认知能力社会关系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主体对客体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2.【参考答案】(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假如学生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可能会成为耳旁风,甚至引发冲突。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l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参考答案】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4.【参考答案】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4)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5)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5.【参考答案】要使学生通过有意的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联系的意向。(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自律行动的条件。(3)依靠集体舆论或其他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4)克服不良习惯。6.【参考答案】过错行为与道德不良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区别:(1)过错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2)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常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过错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四、论述题1.【参考答案】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 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品德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2.【参考答案】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 “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总之,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在10岁前大都处于第一种水平;13岁前后半数以上处于第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人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3.【参考答案】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程序操作如下: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4.【参考答案】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依从阶段的特征表现为;行为、观点是受外界影响而被迫发生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5【参考答案】(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般认为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