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D卷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1. (4分)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fng zh cn nin的海外游子的心声,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n lin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被他们为回到祖国倔强而顽强的品格所感动,被他们为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然正气所折服无论你走到哪里,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始终祈祷自己的祖国能繁荣昌盛。(1)根据拼音写出规范的词语:fng zh cn ninjun lin_(2)给划线的字注音。_倔强祈祷2. (10分)语言表达运用请仔细观察下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回答其问题。(1)说出你对漫画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 (2)请你结合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对今年给你压岁钱的长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说点什么?(选择一对象,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语境)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补写名句或按要求填空 (1)不知何处吹芦管,_。 (2)_,闻道龙标过五溪。 (3)择其善者而从之,_。 (4)_,应傍战场开。 (5)水何澹澹,_。 (6)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 (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下的句子是:_,_。 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4. (7分)(2013宁德)名著阅读。(1)读名著,识人物。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人物的名字或称呼。走进名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迎面走来:鲁迅笔下朴实善良的保姆_ , 鲁滨逊救下的聪明忠诚的野人_ , 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_他们的形象镌刻在我们年少的记忆里。(2)识人物,记故事。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吴用,绰号“_”(A赛诸葛 B智多星 C神机军师),精通韬略,神机妙算,与众好汉一起_(A智取生辰纲 B义夺快活林 C大闹五台山)。(3)记故事,辨情节。下列故事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洪教头瞧不起林冲,林冲几番谦让不成,只得与其比试,只几个回合,就将洪教头打倒在地。(出自水浒传)B . 一次,小人国的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出自格列佛游记)C . 孙悟空扰乱蟠桃会,玉帝派十万天兵和二郎神捉拿未果,后被太白金星擒住,打入炼丹炉,逃脱后大闹天宫,结果被观音菩萨压在五指山下。(出自西游记)D . 衔肉的狗讲述的是:狗衔着肉过河,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放下嘴里的肉去抢,结果两块肉都没了。(出自伊索寓言)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古代诗歌,回答问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2012山东)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乙)宋昭公出亡(1),至于鄙(2),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3)得反国。(节选自刘向新序)注释:(1)出亡:失国后逃亡。(2)鄙:边境。(3)卒:终于(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四境之内 四境之内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谄谀者众也 谄谀 (2)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3)(甲)文写邹忌以说理的方法委婉进谏;(乙)文则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20分)阅读下面的段落和篇章,完成小题。过节逢到节令,我们依着老例祭祖先。我家过节共有三桌。上海弄堂房子地位狭窄,三桌没法同时祭,只得先来两桌,再来一桌。方桌子只有一只,只得用小圆桌凑一凑。本来是三面设坐位的,因为椅子不够,就改设一面。杯筷碗碟拿不出整齐的全套,就取杂色的来应用。蜡盏弯了头。香炉里香灰都没有,只好把三支香搁在炉口算数。总之,一切都马虎得很。好在母亲并不拘拘于成规,对于这一切马虎不曾表示过不满。但是我知道,如果就此废止过节,一定会引起她的不快。所以我从没有说起废止过节。供了香,斟了酒,接着就是拜跪。平时太少运动了,才过四十岁,膝关节已经硬化,跪下去只觉得僵僵的,此外别无所思。在满坐的祖先中间,记忆得最真切的是父亲和叔父,因为他们过世最后。但是我不能想象他们同十几个祖先挤坐在两把椅子上举杯喝酒举筷吃菜的情状。又有一个十一岁上过世的妹妹,今年该三十八了,母亲每次给她特设一盆水果,我也不能想象它剥橘皮吐桃核的情状。从前父亲跟叔父在日,他们的跪拜就不相同。容貌显得很肃穆,一跪三叩之后,又轻轻叩头至数十回,好像在那里默祷,然后站起来,恭敬地离开拜位。所谓“祭如在”,“临事而敬”,他们是从小就成为习惯了的。新教育的推行跟时代的转变把古传的精灵信仰打破,把儒家的报本返始的观念看得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于是“如在”既“如”不起来,“临事”自不能装模作样地虚“敬”,只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例行故事:这原是必然的事情。几个孩子有时跟着我拜;有时说不高兴拜,也就让他们去。焚化纸锭却是他们欢喜做的事情,在一个搪瓷面盆里慢慢地把纸锭加进去,看它给火焰吞食,一会儿变成白色的灰烬,仿佛有冬天拨弄炭火盆那种情味。孩子们所知道的过节,第一自然是吃饭时可有较好较多的菜;第二,这是家庭里的特种游戏,一年内总得表演几回的。至于祖先会扶老携幼地到来,分着左昭右穆坐定,吃喝一顿之后,又带着钱钞回去:这在孩子是没法想象的,好比我不能想象父亲跟叔父会到来参加这家族的宴飨一样。从这一点想,虽然逢时过节,对于孩子大概不致有害吧。(选自叶圣陶过节)(1)文中说,“总之,一切都马虎得很”,“马虎”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根据文意分项回答。(2)文中“这原是必然的事情。”其中“必然的事情”指什么?根据文意概括回答。(3)文章结尾说,“对于孩子大概不致有害吧。”其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文章写了父亲辈、我、孩子们三代人对于过节跪拜的三种不同态度,有什么目的?8.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怎样才算认识一朵花闫晗近两年,博物学突然火起来,连带着各色识图软件,不知道花的名字不要紧,手机拍下一张照片,上传至软件,立即就会出现其学名。发在朋友圈的风景图,也立即有善于做功课的人搜出图中花花草草的名字:紫花地丁、二月兰、紫叶李哪怕相像的樱花、桃花、杏花、梨花、李花、梅花,都会有技术替你分辨。时代在进步,技术带来诸多便利,知识的门槛降低了,无须查阅资料,只需要动动手指头便能轻易得到答案。可怎样才算真的认识一朵花呢?在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教授和他的艺术家妻子漫步在一条乡间小道上,当教授看见一朵不知名的可爱的花时,就问他的妻子这朵可爱的花的名称是什么。谁知他的话刚一出口,就遭到妻子的一顿斥责:知道这朵花的名称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一旦知道了它的名字之后,你就会心满意足,失去好奇心,再也不会去欣赏这朵花了。”知道名字就“心满意足”,浅尝辄止已经够用,这很节约时间,很“现代”。现在是个流行二手“知识胶囊”的时代,有人替你读书,替你思考,把简单粗暴的结果告诉你。读了某篇书评,你就以为了解了整本书;听了几分钟电影解析,就有了与人聊天的谈资;别人的观点很新奇,你就被投喂得心满意足。可是,你真的跟它们建立连接,拥有它们了吗?那些电影被剥离了配乐、光影的魔术,只留下一个简单的故事框架;那些名著的细节、人物对白你看不到,只有别人的印象和评价,而缺乏自己感性的、直观的经验。人和植物一样,你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就算了解他了吗?哪怕是生活在周围的熟人,有些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他们的个性、喜好、热气腾腾的生活或是光鲜和苟且,我们都一无所知,有的只是相遇时无关紧要的一句寒暄。爱因斯坦说:“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同理,没有打过交道的人,算不得了解。那些写植物写得好的文章,大都掺杂着人生体验和领悟,作者与那些花草有一些私人的故事,关于童年、故乡、城市、风土人情,甚至友情和爱情。这样才算认识和了解它们,跟它们拥有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关系。写美食的文章也一样,通过一种食物,我们想看到的往往是爱、温暖、慰藉和自己的人生。大数据带给我们很多信息,众多人的爱好、品位在商家那里有了判断,你被大多数人代表和选择了。小学生都可以用大数据分析苏轼了,看上去很新潮。可没有人能代替你的感受,个人的记忆博物馆是无法被平均、被量化的。就像你与那些植物的关联,你与身边一个又一个人交换过的能量、拥有的故事、经历过的陪伴一样,有无限的细节和微妙的感受,藏在某个地方。可能表达不出来,但是你知道,它们真实存在着,而且无比重要。(1)请结合文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本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对第六段中“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大数据时代你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体会。 七、 命题作 (共1题;共5分)9.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这首诗给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 600 至 800 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可讲述经历,也可阐述观点。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