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测试卷和答案.doc_第1页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测试卷和答案.doc_第2页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测试卷和答案.doc_第3页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测试卷和答案.doc_第4页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测试卷和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测试卷 单位:_ 姓名:_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斗殴就是相互争斗殴打。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结伙斗殴的,处 _ 日以上 _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_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_ 日以上_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_元以下罚款。2. 法是反映_意志,由_制定或认可,并以_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3.“以_为依据,以_为准绳”是我国司法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4.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_,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制。5.贵州省教育厅文件(黔教法发2011152号)明确指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的对象是全省普通_,实施的途径是_,实施的主体是全省各级_、_和_。6.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共涉及_个学科,应当遵循的原则是_、_、_、_、_、_。2、 名词解释(5分) 管制刀具: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归纳为哪九类?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施的目标是什么?渗透载体是什么?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涉及了多少法律法规? 4.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5.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确保达到四个100%,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15分)结合实际,谈谈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五 十 五百 十 十五 一千 2.统治阶级 国家 国家强制力3.事实 法律 4.国务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中小学在校生 学科教学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 科任教师 6.35 尊重教学 科学导入 分量适中 目标恰当 有机统一 一箭双雕 二、名词解释 管制刀具:是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跳刀)及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 三、简答题 1、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归纳为哪九类?(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施的目标是什么?渗透载体是什么? 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渗透载体:省教育厅在前期科研成果基础上组织编写的教师用书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科学解决了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什么内容、渗透到什么程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难题,明确了各学科的渗透点、渗透内容、渗透原则、渗透方法和目标要求,是我省的创新成果,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涉及了多少法律法规? 全书渗透点共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国际性条约228件,其中小学91件290件次,初中154件478件次,高中162件597件次;按照法律部门分类,涉及宪法类19件、民法商法类18件、行政法类51件、经济法类39件、社会法类12件、刑法类1件、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类5件、法规47件、国际公约、条约14件,另有少量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涉及的法律法规都与学生生活、成长及教材内容关联,内容比较丰富,符合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总体要求。 4、在教学的哪些环节可以渗透法制教育? 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考查、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会不会用,利用得是否富有智慧。如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与法制教育有关的题目,批改作业时,借作业(作文)中出现的法制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地进行点评,就做得很好。当然也不要走极端,处处和法制问题挂钩,三句话不离法律,招致学生反感。 5、所有中小学都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所有学科都要有机渗透法制教育,所有中小学教师都要参加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和实践工作,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接受学科教学所渗透的法制教育。 四、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发现和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制知识,了解法律法规,否则就可能对存在的契机“视而不见”。例如,如果教师本身不知道计量法,尽管教材中出现了诸如秦统一度量衡、测量、杠杆、公平秤、重量与质量等内容时,教师也不可能将其与计量法挂上钩。第二,要善于研究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节、形式中去发现契机。课标教材中大量存在法制教育契机。除课堂教学外,实验、练习、作业等教学形式和环节中也大量存在法制教育契机。例如一些教师借“抄袭作业”话题,渗透了著作权法的有关内容,严肃中有几分诙谐,关爱中有几分责备,不但有思想深度,学生也容易接受。第三,要关注社会与生活。新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学生也比较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当教学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时,就为法制教育埋下了伏笔,此时借机渗透相关法制内容,既显得自然,学生的兴趣也比较浓厚。第四,要善于创设话题。如讲授杠杆原理时,创设“掌握了杠杆原理,同学们能否造一批杆秤卖给商贩?”的话题,就能够自然导入计量器具生产许可的法律规定。再如,教学高中英语cloning(克隆)一课时,创设“掌握了克隆技术,我们能否随意克隆几个人”的话题,即可引出关于克隆人的伦理、法律问题,这不但能引起学生对克隆人立法的关注,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法律往往滞后于科技、社会的发展,一些法律法规,因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催生和不断健全。教学内容中存在的法制教育契机,要注意取舍。有人提出,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过铁道,违反了铁路法。问题可以讨论,但此处渗透铁路法,似有破坏课文意境之嫌,有违文章原意。简言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