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学习指南感觉器官一、基本要求 掌握:1. 眼的调节反射概念、三个方面及各方面的意义;2. 视觉的二元学说及其依据,视锥系统和视杆系统的主要特点;3. 视敏度、近点、近视、远视、散光、老光、暗适应、明适应、视野概念;5. 鼓膜和听骨链的降幅增压作用;6. 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熟悉: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 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射;3. 视紫红质的化学本质、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及其产生机制;4. 耳廓和外耳道的作用;5.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了解:1.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2. 眼的折光成像原理,简化眼的特点;3. 眼的调节反射过程;4.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视锥细胞的换能原理,视网膜电图;5. 色觉的三原色学说;6. 咽鼓管的作用;7. 声波传入内耳的两种途径;8. 耳蜗的结构要点,听神经动作电位;9. 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前庭反应和眼震颤。二、基本概念感受器(receptor)、感觉器官、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编码作用(coding)、适应现象(adaptation)、简化眼(reduced eye)、视敏度(visual acuity)、眼的调节(visual accommodation)、正视眼、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散光(astimatism)、老视、瞳孔对光反射、互感性对光反射、夜盲症 (nyctalopia)、暗适应(dark adaptation)、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视野(visual field)、听阈(hearing threshold)、可听阈、听域、气导(air conduction)、骨导(bone conduction)、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前庭反应、眼震颤(nystagmus)。三、重点与难点提示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各种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感觉器官由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和附属结构组成。根据分布部位分为外感受器(皮肤的触、压、温度等感受器)和内感受器(如肌梭)。也可根据所接受的刺激性质分为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光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等。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1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只对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最敏感,这种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如光波是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适宜刺激。1.2换能作用感 受器能把作用于它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上的电信号, 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刺激首先在感受器(或感觉神未梢)引起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是一种过渡性的局部电变化,有局部电位的特点。感受器电位使感觉神经纤维膜电位发生除极, 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就在感觉纤维上引起动作电位。1.3适应现象当 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持续,但传入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随时间而下降,称为感受器适应。分为快适应和慢适应。触觉和嗅觉感受器属于快适 应感受器,其意义在于很快适应环境,有利于接受新的刺激。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等属于慢适应感受器,有利于机体对姿势、血压等进行持久的调节。1.4编码作用感受器可把外界刺激,经换能作用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的序列。刺激强度是通过每一条传入纤维上的冲动频率,以及参与电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来编码的。2、视觉器官眼是视觉器官,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系统构成。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光波。外界光刺激,经过眼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成像,视锥和视杆细胞将光能转变成视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最后传到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2.1眼的折光系统2.1.1折光系统 由折射率不同的光学介质和曲率半径不同的折射面组成。光学介质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折射面包括: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晶体前表面和后表面。2.1.2 眼的调节 人眼看近物(6米以内的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散状,这些光线在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引起的是一个模糊的视觉形象。但由于正常眼能 在看近物时进行调节,因而也能十分清楚地视近物。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其中最主要的是晶状体的调节。(1)晶 状体变凸:6米以内物体的光线进入正常眼内时,其模糊的视觉形象出现在视区皮层,由此引起的传出冲动经过皮层-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再到达发出动眼神 经中副交感节前纤维的有关核团,最后到达睫状肌,通过释放Ach作用于睫状肌上的M受体,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依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 出,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加,结果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眼的调节能力可用眼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表示,这个距离称为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近点越小,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眼的调节能力越强。(2)瞳孔缩小:视近物时,还同时出现瞳孔缩小,称瞳孔缩小反射(也被称为瞳孔近反射),其意义在于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3)眼球会聚:视近物时两眼视轴向鼻中线会聚,称眼球会聚。两眼会聚的意义在于视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点上。2.1.3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1)近视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使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然后光线又开始分散,在视网膜形成模糊的物像。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镜。(2)远视眼: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能力太弱,使入眼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形成一个模糊的像。矫正的方法是戴适当焦度的凸透镜。(3)散光:散光是指眼的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即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等,入眼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造成视物不清。纠正散光可用柱面镜。(4)老视:由于老年人晶状体的弹性减低,视近物时因眼的调节能力降低,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表现为近点远移。但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上,这不同于远视眼。矫正的方法是视近物时戴适当焦度的凸透镜。2.2眼的感光系统功能2.2.1 视网膜的二种感光细胞 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它们与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联系会聚程度高,共同组成视杆系统,它们对光 的敏感性高,能在昏暗条件下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即具有晚光觉功能,分辨能力差,但无色觉,只能区别明暗。视锥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特别是中央 凹处),他们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的联系的会聚程度低,共同组成视锥系统,它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在强光刺激下引起视觉,即具有昼光觉功能,分辨能力强, 且能辨别颜色。2.2.2 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均含有特殊的感光色素。感光色素受不同波长光线的作用而分解或合成(即发生光化学反应),是诱发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从而最后产生视 觉的基础。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称为视紫红质,它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组成。光照时,视紫红质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经过较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的活动,诱 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在视紫红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需要由食物中的维生素A来补充。如果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将会影响 眼在暗光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2.2.3暗适应和明适应 当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眼的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这主要是因在暗处视紫红质的合 成大于分解,视杆细胞内视紫红质含量逐渐增高,对光的敏感性逐渐增强所致。此外,在暗处瞳孔扩大也有利于提高光的敏感性。从暗处进入亮光处时,最 初看不清物体,只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稍等片刻之后,才能恢复视觉,称为明适应。这主要是在亮处视紫红质的分解大于合成大于,视杆细胞内视紫红质含量迅速 降低,对光的敏感性逐渐恢复正常所致。此外,在亮处因瞳孔对光反射而使瞳孔缩小也有利于降低对光的敏感性。2.3视力和视野又称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它反映了视网膜中央凹视锥细胞的功能。是以眼能够识别物体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来衡量的。视野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其次为黄蓝色,再次为红色,最小的是绿色。3、耳的听觉功能耳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3.1外耳和中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有利于集音和帮助判断声源。外耳道主要为声波传导通道。中耳的鼓膜和听骨链具有提高声压和降低内耳振动幅度的作用。前者可提高耳对声波的敏感性,后者有利于保护内耳。鼓膜和听骨链在声波的正常传导中起重要作用。声 源振动引起空气产生的疏密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的传递,引起内耳的感受器(毛细胞)兴奋,将声音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并以神经冲动的不 同频率和组合形式对声音信息进行编码,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听觉器官感受声音的能力称听力。耳能够区分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频 率的声音引起不同形式的基底膜振动。虽然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但声频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和行波的出现部位有所不同:振 动频率越低,行波传播越远,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基底膜顶部,而且在行波振幅出现后,行波很快消失,相反,高频声音引起的基底膜振动只局限于 卵圆窗附近。因此,耳蜗底部病变时主要导致高频听力障碍;耳蜗顶部病变时导致低频听力障碍。3.2耳蜗的感音功能内耳迷路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耳蜗与听觉有关。前庭器官与平衡觉有关。3.2.1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声波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外淋巴和内淋巴振动基底膜振动、移位听毛细胞顶端与盖膜发生剪切移动毛细胞纤毛弯曲毛细胞兴奋,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开始经一系列过渡性电变化位于毛细胞底部的听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微音器电位:耳蜗受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记录到的电变化,其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和声波波形的频率一致。3.2.2基底膜振动 人的基底膜靠近耳蜗底部较窄,朝向顶部方向逐渐加宽, 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的高度和重量也随基底膜的增宽而增大。行波学说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底部开始,向顶部方向传播。但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不同。声波频率愈低,行波振幅愈接近基底膜顶部。4、前庭器官内耳迷路中,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合称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部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4.1椭圆囊和球囊4.1.1感受细胞 为毛细胞,位于囊斑上,顶部有纤毛,纤毛游离端伸入耳石膜, 底部有感觉神经未梢分布。4.1.2适宜刺激 当人体向某一方向作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耳石膜与毛细胞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毛细胞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纤维发放神经冲动增加,引起相应感觉,并产生反射性肌张力改变以保持身体平衡。4.2半规管4.2.1感受细胞 为毛细胞,位于壶腹嵴,其上的纤毛有动毛和静毛之分。4.2.2 适宜刺激 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由于内淋巴的移动,对毛细胞产生刺激。凡静毛朝向动毛一侧弯曲时引起兴奋,背离动毛弯曲时产生抑制。4.3前庭反应当前庭器官功能过敏或受过强刺激时,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出汗、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症状,称前庭自主神经性反应,晕车、晕船等即是由于前庭器官受刺激,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A1型题】1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A 受体B 感受器C 分析器D 感觉器官E 特殊器官2 下列哪种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感受器A 肌梭B 痛觉感受器C 皮肤触觉感受器D 视网膜感光细胞E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3 各种感受器均各有其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称为感受器的A 阈值B 阈刺激C 感觉阈值* D 适宜刺激E 适宜强度4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A 角膜B 房水C 晶状体D 玻璃体E 巩膜5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的界面是A 空气-角膜前表面B 角膜后表面-房水C 房水-晶状体前表面D 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E 玻璃体-视网膜6 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A 角膜曲度增加B 角膜曲度减小C 晶状体曲度增加D 晶状体曲度减小E 玻璃体曲度增加7 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是神经反射B 使晶状体变凸C 使瞳孔缩小D 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E 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8 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A 主点B 节点C 近点D 远点E 焦点9 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A 角膜曲率变小B 角膜透明度减小C 房水循环受阻D 晶状体弹性减弱E 晶状体厚度增加 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感受器在视网膜B 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C 中枢在中脑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D 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E 有双侧互感反应 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A 黄斑中央凹B 视神经乳头C 视网膜中心D 视网膜周边E 视网膜颞侧 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是A 视蛋白B 视黄醛C 视紫红质D 视紫蓝质E 视色素 产生夜盲症的原因是A 视蛋白合成障碍B 视黄醛合成过多C 视紫红质缺乏D 视紫蓝质缺乏E 维生素E供应不足 暗适应的产生机制主要与视网膜哪种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A 视锥细胞B 视杆细胞C 双极细胞D 水平细胞E 无长突细胞 视黄醛被消耗后需要哪种维生素来补充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E 维生素E 三原色学说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对三种色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A 蓝、绿、白B 红、绿、白C 红、绿、黄D 蓝、绿、红E 蓝、绿、黄 耳蜗内淋巴所在的部位是A 蜗管B 鼓阶C 鼓室D 前庭阶E 咽鼓管 微音器电位是A 感受器电位B 静息电位C 锋电位D 后电位E 突触后电位 声波振动最终在耳蜗中由机械能转为电变化的关键步骤是螺旋器部位A 盖膜振动B 内淋巴振动C 外淋巴振动D 毛细胞变形E 毛细胞听纤毛弯曲20 前庭器官指A 球囊B 椭圆囊C 半规管D 半规管和壶腹E 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21 能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所作的旋转变速运动的装置是A 垂直半规管* B 水平半规管C 椭圆囊D 球囊E 囊斑22 位于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结构中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A 角匀速运动B 负角加速运动C 正角加速运动D 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E 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23 在下列人类能分辨的味道中,哪一项不属于基本味觉A 甜B 酸C 苦D 辣E 咸24 下列哪种感觉不属于皮肤感觉A 触觉B 痛觉C 位置觉D 冷觉E 温觉25 半规管内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A 内淋巴位移B 外淋巴位移C 直线加速运动D 旋转加速运动E 旋转变速运动【A2型题】26 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仍持续,但传入纤维上的冲动频率却已开始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A 疲劳B 抑制C 适应D 阻滞E 衰减27 安静状态下,眼的折光系统正好把6米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来自近于6米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很清楚。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发生了A 适应B 调节反射C 瞳孔缩小D 悬韧带放松E 晶状体弹性变化28 视网膜接受光刺激,由感光细胞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后在哪种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传向中枢A 水平细胞B 双极细胞C 无长突细胞D 神经节细胞E 节后神经原29 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不动,此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下列哪种颜色的视野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绿色E 白色30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骨链、听小肌和咽鼓管等结构,当声波经过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传递时,产生了A 共振作用B 增压效应C 能量消耗D 减压效应E 增幅效应31 飞机下降时,若感到鼓膜疼痛,应作吞咽动作,通过咽鼓管使鼓室内压与下列哪项结构的压力之间取得平衡A 内耳B 鼻咽部C 蜗管D 前庭阶E 鼓阶32 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压力变化传给耳蜗内液体,引起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灌区管理工考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抚州赣东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心理学前沿知识深度解析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物流管理专业期末考试预测题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题解初中生物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试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 2025年燃气储运专业高频考点回顾与备考策略
- 电信诈骗案件办理课件
- 儿童画课件教学目标
- 广西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含答案及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财务给研发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空调压缩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工流产并发症及其护理试题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化生产线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件
- 2025年中考冲刺模拟数学(云南卷)(考试版A3)
- DeepSeek+AI大模型赋能制造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端到端采购供应链及财务管控业务流程蓝图规划方案
- 2025年征兵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B型脑钠肽BNP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