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读论语浅谈孔子的学习方法与处事方式论语告诉我们的永远是最朴素最简单的道理,于丹教授这样评论论语。而我的感觉是:论语是一盏能让人找到前进方向的灯,不断地催人奋进。所以,这样的好书就应该反复品读。再读论语,感悟颇多。一、孔子的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说,学习并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快了的吗?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不断的复习并加以巩固,这样才能记住真正的所学,才能把学习的知识据为己有。西方有一个研究记忆法的艾宾斯浩,他指出人的记忆是由先快后慢渐渐忘记的。或许,我国的教育学家早已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所以,才会有“温故知新”说法。不知大家是否遇到过这类事情,为人父母的经常在教育孩子是会说这样的话:“以前我学习过,不过现在差不多还给我的老师了。”细细想想,这难道不是父母们忙于自己的事业而缺少对以往知识巩固复习所造成的结果吗?所以,孔圣人之所以称为孔圣人,在于他发现了“温故”的重要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其实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应该说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我的也可以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了他的不好,我可以以此来反省自我,来检查自我是否有类似的毛病,所以,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要谦虚求学,切莫高傲自大,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孔夫子的观点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要先身边的人学习长处,有选择地学习。不知你是否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你的周围同学成绩好,有适合他们各自的学习方法,而你先他们借鉴学习并以之作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往往会适得其反。想必许多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为何会出现如此问题,原因就在于你没有选择属于你的、适合你自己的、真正对于你来说是“善”的学习方法。因此,从现在的角度来讲,“善”不一定是大家都认同的,而是需要在众人皆认可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样才会让你事半功倍,切不可囫囵吞枣,全盘皆收,而应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革故鼎新,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光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细细品味,真的很有道理。一个书呆子,只知道埋头苦读而忘了怎样把其中的道理理解、咀嚼,这样的学习就等于原地踏步、毫无进展,只能是但当一辈子的“书呆子”。而一个整天做白日梦的人,就痴痴地寻求美好的未来,忘记了学习,说不定哪天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孔子的徒弟子夏也有类似的见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是说,要广泛的学习,坚定自己的意志,切实的提问并脚踏实地地思考。这恰到好处地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博学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切合实际地思考。其实,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不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过这样的麻烦,即使背出了所有要求的课文,在考试时也会理解错误,填写了其它看似相同的内容;即使记住了这道题的答案,但当你解答时也会有所疑惑。想必这就是学习时要注意学习与思考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吧。所以,要记住孔夫子的话: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了思考。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认为,热爱学习,就应该做到勤学多问,并且不以向学习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这就指明了学习要多问。学习中,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遇到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因该不该去问老师而感到犹豫,或许会因为老师会认为自己笨,或许会害怕于老师严肃的面容,或许由于自己的懒惰有太多的理由而导致自己错失了一次又一次可贵的询问疑难问题的机会。所谓积少成多,那么,自己不懂的题目会越来越多,因此,再怎么抱怨自己的学习成绩提不高也是你自己活该。所以,请试一试不耻下问的学习方式吧,这肯定会帮助你取得好成绩的。关于孔子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而且每一条都是精炼而实用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复习,广泛地向他人学习从而来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思考着学习,有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掌握了这些金玉良言,想必你一定会受益不浅。二、孔子的处事方式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认为,凡事都要找主观原因,找找自己的原因,少怪罪他人,不怨天,不尤人,这样才能做到远离怨恨,心存快乐。于丹教授也说过,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他们都指明了要时时剖析自我。古时有“闭门思过”之说,其目的就在于反省自我。曾子也有自己的处事方式“吾日三省吾身”,也同样是反省自我。现代社会,不也是如此?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为不称意之事,有些人常常斤斤计较,对于微不足道的小事,总要争个面红耳赤,这种人当然被我们厌恶,但是你是否考虑到,有时我们也会落入这个行列。比如自己的成绩下降,会指责他人考试作弊;与父母闹矛盾了,会常常认为是父母的过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件不称意的事要分开看,你错我也有错,两方都应该互相承认错误,无论事情大小。这样才可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常常与快乐相伴。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做事时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凡事都要择中而做,就是你我熟知的“中庸之道”。的确,在你我小时候,父母常常教育我们做事要有分寸。但是,这种“中庸”的度很难把握,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可能会换来孩子的白眼相加,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时却会相互伤害。古时有句话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想必也是告诉我们要选择不冷不热的对待方式。所以,太过亲密不是相处的最佳方式,极度关爱孩子也并非是最好的关爱方式。少要求他人而多要求自己的智慧和中庸的哲学能让你处理好每一件烦心的事,不妨试一试?古圣先贤的道理,尤其是孔子的道理,让你我都深感敬佩,那么,何不在感叹的同时学一学孔子的道理,或许能让你我找到人生坐标,踏上走向黄金彼岸的路途。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与实践者,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圣贤的指令下创造时代的辉煌。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吉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雨课堂在线学堂《走进性科学》单元考核测试答案
- 基础建设项目合同
- 2025健身房合伙经营合同
- 表达对友谊之情的抒情作文14篇范文
- 行业自律公平竞争行为承诺书3篇
- 跨行业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工具
- 企业控制手册模板
- 教育培训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承诺书5篇
- 难忘的一次比赛事情-记事作文13篇
- 2025-2030面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协同调度管理技术
- 青海省泽库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2025福建厦漳泉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社会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保安员培训课程大纲
- 防爆电线管道施工方案
- 第11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课件 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通风系统管道敷设施工方案
- 2025年评标专家考试题库题及答案
- 2025广东广州银行人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海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浓缩300题及答案1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