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含solidworks三维图及动画仿真)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68705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1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1-01
上传人:优***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罗**(实名认证)
广西
IP属地:广西
70
积分
- 关 键 词:
-
zl50
装载
机工
装置
设计
solidworks
三维
动画
仿真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XX学院XX设计(XX)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系别:_专业:_姓名:_指导教师:_辅导教师:_20XX年X月XX日XXXXXXXXX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系题目类型(打选择)设计()论文()一、文献综述1、课题背景装载机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具有较高作业效率的工程机械,它广泛应用于铲装、搬运、卸载、平整散装物料、建筑、公路、铁路、水电、港口、矿山及国防等工程中。装载机对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装载机在国内外不论是品种还是产量,都有飞速发展,并且成为工程机械的主要品种之一。然而,我国装载机主要在可靠性、结构设计、强度设计等方面上存在很多问题。而工作机构对于装载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工作机构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载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工作效率。虽然现在市场上的装载机已经日趋成熟,但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尤其是对装载机的工作机构进行改进设计,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课题的技术发展现状ZL50型装载机经过几年的实践考核证明性能良好结构先进为后来我国ZL系列装载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装载机从无到有,产品种类及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已经形成独立的系列产品和行业化比如:行驶平稳性控制系统、附着力控制系统、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关键信息显系统、转向变速集成控制系统、销轴润滑系统、舒适驱动控制系统、负载感应变速系统。3、我国未来装载机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装载机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大型化与微型化仍是产品系列化的两极方向。(2)微电子及机电液仪一体化技术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3)安全性及舒适性是产品发展的重要目标。(4)开发节能、高效、可靠、环保型产品,并研制无泄漏装载机。(5)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售后服务将成为企业生存的三大关键内在因素。4、课题研究的意义装载机工作机构是完成装卸作业并带液压缸的空间多杆机构,它是装载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工作性能、工作效率。而当前装载机的工作机构仍存在许多缺点,比如:厦工ZL50型第三代装载机的工作装置铲斗的自动放平和手动操作方面欠佳等问题,势必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所以,合理的设计工作装置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确定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结构方案,并阐述装载机的适用范围与功能优势;2.确定装载机总体参数、工作装置主要参数,了解各零部件的加工方案;3.对系统中各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个零部件的尺寸;4.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设计计算;5.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计算;6.绘制出其装配图及若干零件。3、设计(研究)方案1.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了解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原理确定了其结构形式,完成了对工作装置结构部分的设计,然后又通过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了铲斗的结构形式,和对铲斗装满物料时情况的分析计算确定了铲斗的基本参数。2.在实地调研中通过观察装载机确定了各构件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实际测量和对各构件的受力分析计算完成了工作机构连杆系统中各构件尺寸参数的设计。3.通过现场观察完成了对工作装置的载荷分析、典型工况分析和工作装置受力分析,确定了工作装置的计算位置,然后完成了对工作装置强度的计算及校核。4.通过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分析、铲斗运动行程的确定、油缸作用力的计算和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完成了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四、工作进度安排阶段完成工作时间1查阅总结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03.16-03.292熟悉相关二维、三维软件具体的应用功能04.30-04.123了解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04.13-04.264总结不同工作装置特点04.27-05.105拟定装载机工作装置总体设计方案05.11-05.176熟悉工作装置各部分功用,确定各部分的设计步骤05.18-05.317完成设计所涉及的计算,绘制装配图和相关零件图06.01-06.048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并准备答辩06.05-06.145、主要参考文献1付宁,尹春建.装载机铲斗设计探讨:南方农机J,2006.42张立荣.基于有限元法ZL50装载机铲斗强度分析与机构优化,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理工大学,2008.43高梦熊.地下装载机铲斗的设计和制造:矿山机械J,201015期4赵耀虹.基于Proe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仿真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27期5杨卫平等.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在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5年6期6许超等.基于Pro/Engineer二次开发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参数化设计J.工程机械2005年2期7刘俊奇.基于Pro/E与ANSYS的挖掘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与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第六卷第四期2008年7月8葛云等.基于Pro/E的挖掘机铲土装置的建模与运动仿真J.计算机应用技术2005年6期9吕其惠等.基于Pro/E的多功能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与分析J.农机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4期10郭卫等.基于Proe软件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虚拟样机与仿真分析J.工程机械2005年3期11王玉良.挖掘装载机五合一铲斗设计剖析.建筑机械化.2005,26(3):182012王春燕,陆凤仪,机械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王连明,宋宝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814濮良贵,纪名刚等,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杨占敏等,轮式装载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吴庆鸣,何小新,工程机械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