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含solidworks三维图及动画仿真)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68705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1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8-01-01
上传人:优***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罗**(实名认证)
广西
IP属地:广西
70
积分
- 关 键 词:
-
zl50
装载
机工
装置
设计
solidworks
三维
动画
仿真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XX学院XX设计设计题目: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系别:机电工程系班级:XXXXXXX姓名:XXX指导教师:XXX20XX年X月XX日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摘要轮式装载机是以轮胎式拖拉机为基础车体,加装铲斗作为工作装置的一种土方工程机械。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连杆、摇臂、动臂、转斗油缸、举升油缸组成。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装载机的生产效率、工作负荷、动力与运动特性等。本文参阅了大量装载机设计的参考书,选择反转六连杆机构作为所设计的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结构。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确定铲斗的结构参数,利用图解法确定动臂与铲斗、动臂与摇臂、动臂与机架、连杆与铲斗、连杆与摇臂等各个铰接点的位置,并对铲斗的几种典型工况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工作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强度校核。最后利用AutoCAD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并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整体进行了三维建模设计,立体形象得展示和表达了各部分设计的装配关系。关键词:装载机;机械化;工作装置TheloaderworkingdevicedesignofZL50AbstractWheelloaderisatyretractorbasedbody,equippedwithbucketasanearthmovingworkdevice.Theworkingdeviceofloaderbucket,byconnectingrod,rockerarm,cylinder,liftingcylinder.Therationalityoftheloaderworkingdevicedirectlyinfluencestheproductionefficiency,workingload,powerandmotioncharacteristicoftheloader.Inthispaper,areferencebookforalargenumberofloaderdesignsisread,andareversesixbarlinkageischosenasthestructureoftheworkingdeviceoftheloader.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taskbookusingempiricalformulacalculationtodeterminethestructuralparametersofthebucket,usinggraphicmethodtodeterminethedynamicarmandthebucket,boomandarm,armandamachineframe,aconnectingrodandabucket,aconnectingrodandarockerarm,etc.eacharticulatedpointposition,andthestresssituationofthebucketofseveraltypicaloperatingconditionsareanalyzedindetail,ofworkingdeviceofthemaincomponentsofthestrengthcheck.Finally,detailedstructuredesignforworkingdeviceofthepartsofthestructureparametersoftheloadingusingAutoCAD,andbyusingthesoftwareofSolidWorksonthewheelloadingmachineasawhole3Dmodelingdesign,three-dimensionalimagetodisplayandexpressionofthevariouspartsofthedesignofassembly.Keywords:Mechanization;Work-Equipment目录1绪论.11.1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概况.11.2国外轮式装载机的发展概况.22装载机工作装置总体设计.42.1工作装置的总体结构与布置.42.2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特点.52.3工作装置自由度的计算.102.4工作装置总体设计.113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133.1工作装置的设计要求.133.1.1工作装置工作性能.133.1.2对工作装置的要求.133.2铲斗设计.143.2.1铲斗的结构形式.143.2.2铲斗的分类.163.2.3铲斗断面形状和基本参数确定.173.2.4铲斗容量的计算.203.3工作装置连杆系统设计.213.3.1机构分析.213.3.2尺寸参数设计.233.3.3连杆系统运动分析.323.4工作装置静力学分析及强度校核.363.4.1静力学分析.363.4.2强度校核.423.5液压缸设计.443.5.1液压缸的类型和结构.443.5.2液压缸基本参数设计.44结论.48致谢.49参考文献.50XXXX设计01绪论1.1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概况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装载机产业开始兴起。1960年,我国上海港口机械厂制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台装载机,它的额定功率为67KW,斗容量为1m3。它的驱动方式应用了单桥驱动,变速箱齿轮滑动齿轮变速。在1964年,Z435型装载机由厦门工程机械厂和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测绘并制造,它的斗容量为1.7m3,额定功率为100.57KW。在1962年天津交通局和天津工程机械化研究所参照国外刚刚出现的铰接式装载机,于1965年共同设计了Z425型=铰接式装载机。1970年,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柳州工程机械厂合作,制造了ZL50型装载机,它的额定功率为163KW,斗容量为3m3。其采用双涡轮变矩器、动力换挡行星变速箱的液力机械传动方式,反“Z”字形连杆机构的工作装置及铰接转轴。,由于液力机械化传动式装载机存在某些问题,例如:拖启动、熄火转向及排气制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自行设计了“三合一”的机构。ZL50型装载机在实践考核中,表现出了性能良好、结构先进的特点。而ZL100、ZL40、ZL30、ZL20装载机系列产品也是在ZL50的基础上设计发展起来的,并在这个系列的基础上逐步设计出了DZL50型供地下矿坑和DZL40型隧道施工用的地下装载机变型产品。通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装载机从无到有,产品种类及产量从少到多,已经形成独立的系列产品和行业门类。在1980年生产企业只有20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有100余家,初步形成了约19个型号的系列产品,并在工程机械中占有主要地位。主要生产厂家为:厦工、柳工、龙工、徐工、常林、临工、山工、成工、宜工、郑工、武林、朝工、山河智能等,长时间的装载机生产经验、较强的实力、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好的售后服务,让这些厂家在市场中各自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其在“八五”、“九五”期间在技术革新方面资金投入较多使得其发挥出了较大的效力和作用,让整个企业变得更有活力。在这之后轮式装载机行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也就是在“十五”期间,据数据显示在2000年以前25年内装载机销量增长率平均为17.86%,而在2001-2004年增长率平均为46.98%,这大大超过前25年的平均增长率;2006年中国装载机26家主要企业共销售119895台,同比增长13.3%(不含小装),占据世界装载机的大半壁江山。由于中国市场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装载机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在看到装载机这一产品的巨大市场和效益,国内各生产厂家纷纷将其列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像福建龙岩、山东蒙岭等一批新成员的加盟,发展势头迅猛,竞争更加激烈。国际一XXXX设计1流公司小松、利渤海尔、沃尔沃、卡特彼勒等在国内成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后,更加剧了国内装载机市场的竞争。中国的小型装载机制造现在在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零部件生产较简单,进入门槛低。所以,仍然有大量的企业进入小的装载机行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市场有较大的跨越,但产能增长更快,所以未来的市场竞争必然残酷而激烈低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我国小型装载机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传输系统技术水平太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高,能耗高,工作效率低,不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在传动方面应用双变量(液力变矩器+变速箱)或全液压方向;单缸柴油机功率太小,噪声,振动,能量消耗过大;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成本不断增加,应尽可能的增加双缸和四缸柴油发动机的使用;同时在液压转向方面是最好的和最优先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变速操纵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小的技术方向发展的未来。目前有一些传统的装载机生产厂家开始生产小型装载机,如徐厦工新余厦工集团,徐工集团,江苏柳工等。我认为制造商进入小设备行业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反而会促进行业的发展。新兴国经济建设使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变得更快,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紧缺,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装载机作为一个灵活的,廉价的机械设备,将成为高成本和低效率的手工劳动的替代品,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这种产品将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因此,小型装载机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2国外轮式装载机的发展概况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国外轮式装载机就已出现,其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术、设计、制造还是销售、服务等都已经非常成熟。国外著名的生产厂家有卡特彼勒、山猫、凯斯、约翰迪尔、利勃海尔、特雷克斯、沃尔沃、小松、JCB、现代、日立等。在2000年以前在中国市场正处于发展较弱期,轮式装载机全球需求量约为74500台。其中,中国(32%)是最大的地区市场,其后依次是欧洲(30%)、北美洲(20%)和日本(12%)。到2005年,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全球需求量几乎翻一番,达14.2万台,中国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欧洲和北美洲的市场规模相近,但其市场构成却存在根本差别:在欧洲低于59.7kW(80hp)的小型机械更受偏爱(但仅限于某些国家,尤其是德国)。这类产品占该地区需求量的40%,与之相比在北美洲只占12%。英国工程机械咨询有限公司估计约有20家国际(即非中国的)轮式装载机制造商年产量超过500台,合计年产约为6万台。2005年卡特彼勒、小松、沃尔沃、CNH和迪尔的总产量占该年总产量的75%,而10年前5大制造商只占54%,目前这5大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中所占份额的总和仍在增加。XXXX设计2因此,国际市场掌握在少数制造商的手里。国外轮式装载机一方面往大型化发展,如:卡特彼勒公司90年代初推出Cat966F轮式装载机,时隔1年又推出Cat980F轮式装载机,它增加了斗容和功率,改善了性能、提高了可靠性。不久又推出更大的Cat994轮式装载机,根据物料体积质量不同而选配18-30m3的铲斗、机重170t;德雷塞(Dresser)公司90年代初推出4000型轮式装载机,斗容10-30m、机重151.8t。目前,全世界约有400台(功率大于750kw)大型轮式装载机应用在露天矿山和建筑工程,与大型自卸汽车配套使用。另一方面,小型轮式装载机以机动灵活、效率高、多功能和价格低廉赢得市场,发展甚快。如:日本古河公司生产的FL30-1型轮式装载机斗容0.34m、机重2.3t;小松公司的WA30-l型斗容0.34m、柴油机功率20kw;丰田织机公司的斗容0.17m、机重1t等。这些微型装载机适用于建筑工地和地下矿山挖沟、平地、堆料等。国外小型装载机及小型多功能装载机,包括挖掘装载机在内,市场份额已相当大,美国的山猫牌小型多功能装载机车销量在5万台左右,还有美国的凯斯、约翰迪尔、卡特彼勒、英国的JCB等公司的挖掘装载机及小型多功能装载机年销量都在万台以上。XXXX设计32装载机工作装置总体设计2.1工作装置的总体结构与布置装载机工作装置是一种带液压缸的空间多杆连机构以完成装卸作业。工作装置是组成装载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由设计水平的高低决定,同时也会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性指标。装载机工作装置分为有铲斗托架和无铲斗托架两种基本结构形式,如下图2-1、2-2所示。它由运动相互独立的两部分组成连杆机构和动臂举升机构,主要由铲斗、动臂、连杆、上下摇臂、转斗油缸、动臂举升油缸、托架、液压系统等组成。图2-1有铲斗托架式图2-2无铲斗托架式1铲斗;2动臂;3连杆;4下摇臂;5上摇臂;6转斗缸;7动臂举升油缸;8前车架;9铲斗托架XXXX设计4带铲斗托架的工作装置,其动臂及连杆的下铰接点与铲斗托架铰接,上铰接点与前车架支座铰接;转斗油缸铰接在托架上部,活塞杆及托架下部与铲斗铰接。由托架、动臂、连杆及前车架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使得转斗缸闭锁时,动臂在举升过程中,铲斗始终保持平动。无铲斗托架的工作装置,其动臂下铰接点与铲斗铰接,上铰接点与前车架支座铰接;转斗缸一端与前车架铰接,另一端与上摇臂铰接;连杆一端与摇臂铰接,另一端与铲斗铰接;摇臂铰接在动臂上。动臂举升缸一般采用立式(又称竖式)或卧式(又称横式)布置形式,常见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油缸顶端与前车架铰接(图2-3);另一种是油缸中部通过销轴与前车架铰接(图2-4)。铲斗是装载物料的容器,通常具有两个铰接点,一个与动臂下铰接点铰接,另一个与连杆铰接。操纵转斗缸实现铲斗的装载或卸料;操纵举升油缸实现动臂和铲斗升降运动。图2-3立式布置形式图2-4卧式布置形式2.2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特点由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自由度分析可知,工作装置的连杆机构均为封闭运动链的单自由度的平面低副运动机构,其杆件数目应为4、6、8、10、等。由装载机工作装置结构分析可知,杆件数目越多越能实现复杂的运动,但是铰接点的数XXXX设计5目也变得更多,结构越复杂,在动臂上布置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实际上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连杆机构多为八杆以下机构。这样,按组成工作装置连杆机构构件数不同,装载机工作装置可分为三杆、四杆、五杆、六杆和八杆机构;按输入与输出杆转向不同,又可分为正转和反转机构。输入与输出杆的转向相同的被称为正转机构;输入与输出杆的转向相反的被称为反转机构。综合国内外各类型的装载机工作装置来看,其连杆机构典型结构主要有下列几种。1、正转八杆机构机构在转斗缸大腔进油时转斗处于铲取状态,此时会有较大铲取力;各构件设计越合理,铲斗的举升平动性能就越好;由于连杆机构的传动比较大,使得铲斗卸载角较大、卸载速度较高,因此卸载干净,速度快;又因为有较大传动比,还可以适当减小连杆机构的尺寸,因而司机的视野会变得更大。但是机械结构会较为复杂,铲斗自动放平性较差。组成一个自由度的平面八杆机构共有16种基本结构形式。由于连杆机构要布置在动臂上,所以有可能作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仅有两种方案:其一,是由2个四铰构件和6个两铰构件组成(图2-5a);其二,是由1个四铰构件、2个三铰构件和5个两铰构件组成(图2-5bf)。可见,八杆机构的结构形式很多,需进行选择使用。目前,装载机工作装置八杆机构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1)由图2-5b组成的工作装置如图2-6a、b所示。2)由图2-5e组成的工作装置如图2-6c所示。图2-5八杆机构的构成方案XXXX设计6图2-6八杆机构工作装置的结构形式2、六杆机构六杆机构工作装置是目前装载机上使用最为普及的一种结构形式。对于单自由度的六杆机构,只能有两个三铰构件和4个两铰构件组成,其传递方案如图2-7所示。其中,图b所示方案目前在装载机上尚未采用;图a所示方案形成的工作装置,是以三铰构件1为动臂、构件2为铲斗、构件4为摇臂、构件6为机架。图2-7六杆机构的构成方案3、根据转斗油缸布置位置的不同,可以作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六杆机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4、1)把转斗缸放在前面的正转六杆机构(图2-8a)以图2-7的构件3为转斗缸,其优点是转斗缸直接与摇臂相连接,两个四连杆机构各自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铲斗能够自由平移;同八杆机构相比,结构简单,司机视野较好。XXXX设计7缺点是转斗时油缸小腔进油,铲掘力相对较小;连杆机构传力比小,使得转斗缸活塞行程较大,转斗缸加长,卸载程度不如八杆机构;由于把转斗缸放在前边,使得工作装置的整体重心外移,增大了工作装置的前悬量,这样整机在行驶的时候平稳性会有所降低;而且铲斗也不易实现自动放平。图2-8六杆机构工作装置的结构形式2)把转斗缸放在后边的正转六杆机构(图2-8b)以图2-7a的构件5为转斗缸,并布置在动臂的上方。与转斗缸前置式相比,机构前悬较小,传动比较大,活塞行程较短;有可能将动臂、转斗缸、摇臂和连杆机构的中心线设计在同一平面内,使结构变得简单了,动臂和铰销的受力情况也有所改善。缺点是:转斗缸与车架的铰接点位置较高,司机的视野会受到影响,其他同前置式。3)转斗缸后置式正转六杆机构(图2-8c)仍以构件5为转斗缸,但将其布置在动臂下方。在铲掘收斗作业时,此时油缸工作腔为大腔,会拥有较大的掘起力。但组成工作装置的各构件最好不要布置在同一平面内,构件受力状态较差。4)转斗缸后置式反转六杆机构(图2-8d)以图2-7a的构件5为转斗缸,XXXX设计8将其布置在动臂上面,转斗缸小腔作用时进行铲掘。这种机构又称为“Z”形连杆机构(Z-barLinkage)。该机构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铲斗插入时转斗缸大腔进油,并且连杆机构的传力比可以设计成较大值,故可获得较大的掘起力;二是,合理设计连杆机构各构件的尺寸,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铲斗平移性能,而且可以实现铲斗的自动放平;三是,结构十分紧凑,前悬小,司机视野好。缺点是摇臂和连杆布置在铲斗和前桥之间的狭窄部位,各构件间易于发生干涉。5)转斗缸后置式反转六杆机构(图2-8e)以图2-7a的构件3为转斗缸,布置在靠近铲斗处,铲掘时靠小腔作用。现在这种机构很少用。(a)(b)图2-9工作装置结构形式a)正转四杆机构b)正转五杆机构3、正转四杆机构(图2-9a)该机构结构最为简单,易于设计成铲斗举升平动;前悬较小。缺点是铲掘转斗时油缸小腔作用,输出力较小;连杆机构的传力比难以设计成较大值,所以铲掘力相对较小;转斗缸行程较大,油缸结构较长;铲斗卸载时,活塞杆易与铲斗底部相碰,减小了卸载角;机构不易实现铲斗自动放平。4、正转五杆机构(图2-9b)该机构是在正转四杆机构的基础上,在活塞杆和铲斗之间增加一根短连杆演变而成的,从而克服了正转四杆机构卸载时活塞杆易与斗底相碰的不足。当铲斗端平时,短连杆与活塞杆靠油缸拉力和铲斗重力拉成一直线,合为一杆;而当铲斗卸料时,短连杆能相对活塞杆转动,从而避免了活塞杆与斗底相碰。XXXX设计92.3工作装置自由度的计算由于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总体结构是纵向对称,各构件又是通过互相平行的销轴连接的。因此,可将其简化为带液压缸的平面低副多杆机构,不计各杆件的自重,并假设各铰接点的摩擦力为零来进行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分析。图2-10所示,为典型的反转六杆机构和正转八杆机构工作装置的杆系结构简图。图中,UG为动臂位置角;即动臂上、下铰接点的连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以绕动臂上铰接点逆时针方向为正,反之为负;U为铲斗位置角,即铲斗斗底与水平线正向的夹角为正,反之为负。图2-10工作装置平面杆系结构简图a)反转六杆机构b)正转八杆机构XXXX设计10对于反转六杆机构的工作装置(图2-10a),它由举升机构GHI、油缸四连杆机构DEFG和铲斗四连杆机构ABCD等组成。其中,活动杆件数n=8,低副数11,高副数0。这样,由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反转六杆机构lPhP工作装置的自由度2hlnF3当转斗缸闭锁时,动臂在举升缸的作用下举升或下降铲斗,此时该工作装置的自由度为1,举升缸为原动件;当举升缸闭锁,动臂处于某一特定作业位置不动时,在转斗缸的作用下,通过一平面六杆机构使铲斗绕其铰点转动,此时该工作装置的自由度也是为1,转斗缸为原动件。对于正转八杆机构的工作装置(图2-10b),它由举升机构IMN、油缸四连杆机构IFHJ、铲斗四连杆机构ABCD和中间四连杆机构DEGF等组成。同样可得,正转八杆机构工作装置的自由度F=2。2.4工作装置总体设计由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要求,对于本次ZL50装载机的设计采取以下方案:在铲斗部分,采用无铲斗托架式结构;油缸的布置形式为立式布置形式。同时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它的连杆机构采用的是反转六杆机构。主要参数:铲斗容量:3m额定载重量:5t发动机额定功率:154kw整机质量:16.3t以上是为总体的参数,铲斗的取值主要通过到现场测量和老师傅的经验得到;在连杆系统各个铰接点的确定时,采用的是图解法,确定其坐标的位置;液压系统中的转斗油缸和举升油缸主要是通过行程和铰接点的确定从液压件中选取的;然而在本次的设计中,主要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的设计,具体的设计XXXX设计11如第三章所述。3ZL50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3.1工作装置的设计要求3.1.1工作装置工作性能工作装置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工程机械整机的工作尺寸和性能参数,工作XXXX设计12装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生产负荷、动力与运动特性、不同工况下的作业效果、工作循环的时间、外形尺寸和发动机功率等。不同类型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的组成是不同的。装载机的工作过程包括:插入工况、铲装工况、重载运输工况、举升工况、卸载工况、空载运输工况。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主要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转斗油缸和举升油缸组成。装载机工作装置主要由铲斗和支持铲斗进行装载作业的连杆系统组成,依靠这套装置装载机可以对汽车、火车进行散料装载作业,也可以对散料进行短距离运输作业,还可以进行平地修路等作业。把铲斗更换成专门的装置,还可以进行其他的装载作业。3.1.2对工作装置的要求工作装置在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角度要求:满足工作循环中对铲斗各个工作位置的角度要求,达到所要求的卸载高度与卸载距离。(2)运动要求:在工作循环中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合理,油缸活塞行程为最佳,工作装置运动平稳、无干涉、无死点、无自锁,动臂从最低位置到最大卸载高度的举升过程中,保证铲斗中的物料无撒落,在卸载后,动臂下放至铲掘位置,铲斗能自动放平。(3)结构要求:结构要求简单紧凑,承载元件数量(包括油缸)尽量少,前悬小。(4)动力性要求:连杆机构具有较高的力传递效率,以保证工作装置产生较大的插入力、掘起力和举升力。3.2铲斗设计铲斗是工作装置的重要部件,装载机工作时用它直接铲掘、装载、运输和倾卸物料。铲斗直接与物料接触,是装、运、卸的工具,工作时,它被推压插入料堆铲取物料,工作条件恶劣,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和剧烈的磨损,因此铲斗设计质量对装载机的作业能力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铲斗的设计质量,首先应当合理的确定铲斗的结构及几何尺寸,以降低铲斗插入物料的阻力。其次要保证铲斗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性,使之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XXXX设计133.2.1铲斗的结构形式铲斗的形状和尺寸参数对插入阻力、铲取阻力、转斗阻力和生产率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一个铲斗有两种容积标志:一是物料装平时的容积,称为平装斗容;二是物料装满堆高后的容积,称为堆装斗容。机器铭牌上标称的斗容通常为堆装的容积。铲斗由斗底、侧壁、斗刃及后壁等部分组成。铲斗的斗刃还分为带齿和不带齿的两种。铲斗的断面形状一般为“U”形,用钢板焊接而成。(1)斗体形状从整个斗体形状看来,铲斗基本可以分成“浅底”和“深底”两种类型。在斗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前者开口尺寸较大,斗底深度较小,即斗前壁较短,而后者正好相反。浅底铲斗插入料堆的深度较小,相应的插入阻力也较小,容易装满,但运输行驶时容易撒落物料;由于前悬增大,影响车辆行驶平稳性。而深底铲斗则恰恰相反。相比之下,定点装载使用浅底铲斗,而运输距离较大则采用深底铲斗较为合适。斗体常用低碳、耐磨、高强度钢板焊接制成。(2)切削刃的形状根据装载物料不同,切削刃有直线型和非直线型。前者形式简单,有利于铲平地面,但铲装阻力较大。后者又有V形和弧形等,由于这种刃中间突出,铲斗插入料堆时可使插入力集中作用在斗刃的中间部分,所以插入阻力较小,容易插入料堆,并有利于减少偏载插入,但铲斗装满系数要比前者小。矿用轮式装载机工作条件恶劣,任务繁重,插入和掘起阻力都很大,偏载工况对工作机构的强度影响严重,所以多选用非直线形切削刃,并以V形切削刃为佳。斗刃材质是即耐磨又耐冲击的中锰合金钢材料,侧切削刃和加强角板都用高强度耐磨钢材料制成。(3)斗齿铲斗斗刃上可以有斗齿,也可以没有斗齿。若斗刃上装有斗齿时,斗齿将先于切削刃插入料堆,由于它比压大,所以比不带齿的切削刃易于插入料堆,插入阻力能减小20%左右,特别是对料堆比较密实、大块较多的情况,效果尤为显著,XXXX设计14因此矿用装载机一般都是带斗齿。斗齿结构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一般斗齿是用高锰钢制成的整体式,用螺栓固定在铲斗斗刃上,中小型装载机多采用这种形式。为便于斗齿磨损后更换和节约斗齿金属,也有使用双段斗齿的,如图3-1所示。图3-1双段斗齿1齿尖;2齿坐;3钢销这种斗齿的齿尖与齿坐的配合面为锥面,两者配合情况良好。装配时,先置入有弹性的金属橡皮,然后再从上边或从下边往方形销孔中打入钢销3即可。由于拆卸方便,齿尖一边磨损后可以翻转再使用,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大型装载机由于作业条件差、斗齿磨损严重,故常采用这种分体式斗齿。斗齿的形状和间距对切削阻力是有影响的。一般中型装载机铲斗的斗齿间距为250300mm左右,太大时由于切削刃将直接参与插入工作,使阻力增大,太小时,齿间易于卡住石块,也将增大工作阻力。长而窄的齿要比段而宽的齿插入阻力小,但太窄又容易损坏,所以齿宽以每厘米长载荷不大于500600kg为宜。(4)铲斗侧刃因为侧刃参与插入工作,为减小插入阻力,侧壁前刃应与斗前壁成锐角,弧线或折线侧刃铲斗的插入阻力比直线形侧刃要小,但具有弧线或折线形侧刃铲斗的侧壁较浅,物料易于从两侧撒落,影响铲斗的装满。为了不使斗容减小太多,一般可将连接前后斗壁的侧壁刃口设计成弧形。(5)斗底斗前壁与斗后壁用圆弧衔接,构成弧形斗底。为了使物料在斗中有很好的流动性,斗底圆弧半径不宜太小,前后壁夹角不应小于物料与钢板的摩擦角的2倍,以免卡住大块物料。若取物料与钢板的摩擦因数f=0.4,则摩擦角22,所XXXX设计15以张开角必须大于44。综上所述,针对我的铲斗设计性质如下:斗体材料:低碳、耐磨、高强度钢板斗刃形状:直线形斗刃斗刃材料:耐磨又耐冲击的中锰合金钢材料3.2.2铲斗的分类铲斗按照卸载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整体前卸式、侧卸式、推卸式和底卸式等数种。(1)整体前卸式铲斗整体前卸式铲斗的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有效装载容积大,但需要有较大的卸载角才能将物料卸净。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前端式这装载机都是用这种铲斗。(2)侧卸式铲斗这种铲斗没有侧板,插入阻力小,装载效率高,特别是在装载机用于填沟或在狭窄场地往侧旁的运输设备进行装载作业时,其优点就更加显著了。(3)推卸式铲斗它可以弥补整体前卸式铲斗卸载高度不足,在装载机其他尺寸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卸载高度和增加卸载距离;特别适用于卸出小颗粒粘性物料。与整体前卸式铲斗相比,推卸式铲斗的结构复杂一些,且需要用动力推卸,但具有以上的一些优点,在地下作业时多被采用。(4)底卸式铲斗底卸式铲斗是用动力打开斗底卸载的,同推卸式铲斗一样可以提高卸载高度,但结构也是比较复杂。以为考虑到成本和产品的实用性,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本次的设计所采用的是整体前卸式的铲斗卸载方式。3.2.3铲斗断面形状和基本参数确定(1)铲斗的断面形状XXXX设计16铲斗的断面形状由铲斗圆弧半径r、底壁长l、后壁高h和张开角四个参数确定,如图3-2所示。图3-2铲斗断面基本参数图圆弧半径r越大,物料进入铲斗的流动性越好,有利于较少物料装入斗内的阻力,卸料快而干净。但r过大,斗的开口大,不易装满,且铲斗外形较高,影响驾驶员观察铲斗斗刃的工作情况。后壁高h是指铲斗上缘至圆弧与后壁切点间的距离。底壁长l是指斗底壁的直线段长度。l长则铲斗铲入料堆深度大,斗容易装满,但掘起力将由于力臂的增加而减小。由试验得知,插入阻力随铲入料堆的深度而急剧增加。l长同样会减小卸载高度,短则掘起力大,且由于卸料时铲斗刃口降落的高度小,还可以减小动臂举升高度,缩短作业时间,但会减小斗容。对装载轻质物料为主的铲斗,l可选择大些,对于装载岩石的铲斗,应取小些。铲斗张开角为铲斗后壁与底壁之间的夹角,一般取45到52之间。适当减小张开角并使斗底壁对地面有一定斜度,可减小插入料堆时的阻力,提高铲斗的装满程度。铲斗的宽度应大于装载机两个前轮外侧间的宽度,每侧要宽出50100mm。如铲斗宽度小于两轮外侧间的宽度,则铲斗铲取物料后所行成的料堆阶梯会损伤到轮胎侧壁,并增加行驶时轮胎的阻力。通过以上的介绍,结合从现场采集来的大概参数,本次设计的具体参数初定如下:铲斗圆弧半径r:350mmXXXX设计17底壁长l:700mm后壁高h:400mm张开角:48(2)铲斗基本参数的确定在定下了以上的断面参数后,从现场的参考数据得到,本设计铲斗的总宽度B为2900mm,并且铲斗壁厚为30mm。设计时,把铲斗的回转半径R(即铲斗与动臂铰接点至切削刃间的距离),如图3-3所示,作为基本参数,铲斗的其他参数作为R的函数。它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铲斗底壁的长度,而且还直接影响转斗时掘起力及斗容的大小,所以它是一个与整机总体有关的参数。铲斗的回转半径R可按照式(3-1)计算。图3-3铲斗尺寸参考1805.2cotsinco5.01rkzgBVR式中-铲斗平装斗容,2.5m3sV-铲斗内侧宽度,2.840m0-铲斗斗底长度系数,=1.401.53ggXXXX设计18-后壁长度系数,=1.11.2zz-挡板高度系数,=0.120.14kk-圆弧半径系数,rRr-张开角,为4552-挡板与后壁间的夹角(无挡板取0)1图3-3中各参数含义如下:-铲斗圆弧半径,mr-斗底长度,是指由铲斗切削刃至斗底延长线与斗后壁延长线交点gL的距离,mRg53.14-后壁长度,是指由后壁上缘至后壁延长线与斗底延长线交点的距zL离,mz2.1-挡板高度,mkLRRk)4.0.(调整参数,根据调整后的各值与R之比分别计算、值,gzkr=1.5,=1.1,=0.12gzk然后代入式(3-1),即可确定铲斗的回转半径R,通过计算得出1140mmR即可得出=1.51140=1710mmgL=1.11140=1254mmz=0.121140=136.8mmk一般取铲斗侧壁切削刃相对斗底壁的倾角=5060。铲斗与动臂铰接点0距离斗底壁的高度=(0.060.12)R。hXXXX设计193.2.4铲斗容量的计算由于本次设计的铲斗容量是在设计任务书中体现出来的,并且铲斗的参数都是根据铲斗容量而定下的,所以如下只介绍的是它的算法公式。(1)平装容量铲斗的平装容量(见图3-4)按照式(3-2)计算。对于有防溢板的铲斗(m3)(3-2)baSBVs203式中-有挡板的铲斗横截面面积,m2-铲斗内侧宽度,m0-挡板高度,ma-斗刃刃口与挡板最上部之间的距离,mb对于无防溢板的铲斗(m3)0BSVs式中-不装挡板的铲斗横截面面积,m2(b)几何斗容(c)额定斗容(a)铲斗横截面(d)铲斗横截面面积计算图图3-4铲斗容量计算(2)额定容量铲斗的额定容量(见图3-4)按照式(3-3)计算。对于有防溢板的铲斗XXXX设计20(m3)(3-)(68202cabBVsr3)式中c物料堆积高度,m对于无防溢板的铲斗(m3)24830bBVsr图3-5设计铲斗图3-5所示为本次设计的铲斗,并通过SolidWorks输出的立体图形3.3工作装置连杆系统设计通过在第二章中的工作装置连杆机构的结构形式与特点的介绍,综合本次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任务,所选取的结构形式为反转六杆机构结构形式。3.3.1机构分析反转六杆工作机构简图如图3-6所示,它由转斗机构和动臂举升机构两个部分组成。转斗机构由转斗油缸CD、摇臂CBE、连杆FE、铲斗GF、动臂GBA和机架AD六个构件组成。实际上,它由两个反转四杆机构GFEB和BCDA(即图中GF2E2B和BC2DA)所串联而成。当举升动臂时,若假定动臂为固定杆,则可把机架AD视为输入杆,把铲斗GF看成输出杆,由于AD和GF转向相反,所以叫反转六杆机构。XXXX设计21举升机构主要由动臂举升油缸HM和动臂GBA构成。若把油缸分解成两个活动构件和一个移动副,则反转六杆工作机构的活动构件数n=8,运动低副数PL=11,由自由度公式F=3n-2PL,得到自由度为2。因为两个油缸均为运动件所以整个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当举升油缸闭锁时,启动转斗油缸,铲斗将绕G点作定轴转动;当转斗油缸闭锁,举升油缸动作时,铲斗将作复合运动,即一边随动臂对A点作牵连运动,同时又相对动臂绕G点作相对转动。其材料为低碳、耐磨、高强度钢。XXXX设计22图3-6反转六杆机构简图I-插入工况II-铲装工况III-最高位置工况IV-高位卸载工况V-低位卸载工况3.3.2尺寸参数设计因为图解法比较直观,易于掌握,故采用图解法设计,它通过在坐标图上确定铲装工况(图3-6)时工作装置的9个铰接点的位置来实现。(1)动臂与铲斗、摇臂、机架的三个铰接点G、B、A的确定1)确定坐标系如图3-7所示,先选取坐标系并确定尺寸比例1:40。2)画铲斗图把设计好的铲斗横截面外廓按比例在坐标系xOy中画出,斗尖对准坐标原点O,斗前壁与x轴呈35的前倾角。此为铲斗插入料堆时位置,即插入工况。XXXX设计23图3-7动臂上三铰接点设计3)确定动臂与铲斗的铰接点G由于G点的x坐标值越小,转斗掘起力就越大,所以G点靠近O点是有利的,但它受斗底和最小离地高度的限制,不能随意减小;而G点的y坐标值增大时,铲斗在料堆中的铲取面积增大,装的物料多,但这样缩小了G点与连杆铲斗铰接点F的距离,使得掘起力下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坐标图上插入工况的铲斗实际状况,在保证G点y轴坐标值yG=250350mm和x轴坐标值xG尽可能小而且不与斗底干涉的前提下,在指标图上人为的把G点初步定下来。初;定G点坐标为(1130,260)。4)确定动臂与机架的铰接点A以G点为圆心,使铲斗顺时针转动,至铲斗斗口与x轴平行为止,即O铲装工况。把已选定的轮胎外廓画在指标图上(轮胎外廓直径约为1600mm)。作图时,应使轮胎前缘与铲装工况时铲斗后壁的间隙尽量小些,目的是使机构紧凑、前悬小,但一般不小于50mm;轮胎中心Z的y坐标值应等于轮胎的工作半径Rk600mm。(3-4))1(2wkzbHdRy式中-Z点的y坐标值,mmz-轮辋直径,mmwd-轮胎宽度,mmb-轮胎断面高度与宽度之比(普通轮胎取1,宽面轮胎去wH0.83,超宽面轮胎取0.64)-轮胎变形系数(普通轮胎为0.10.16,宽面轮胎取0.050.1)根据给定的最大卸载高度hx,最小卸载距离lx和和卸载角,画出铲斗x在最高位置卸载时的位置图,即高位卸载工况,并令此时斗尖为O4,G点位置为XXXX设计24,如图3-7所示。G以点为圆心,顺时针旋转铲斗,使铲斗口与x轴平行,即得到铲斗最高举升位置图。连接并作其垂直平分线。因为G和点同在以A点为圆心,动臂AG长为半径的圆弧上,所以A点必须在的垂直平分线上。A点在平分线的位置应尽可能低一些,以提高整机工作的稳定性,减小机器高度,改善司机视野。一般A点取在前轮右上方,与前轴心水平距离为轴距的1/31/2处。最终定下A点的坐标为(3230,2110)。A点位置的变化,可借挪动点和轮胎中心Z点的位置来进行。G5)确定动臂与摇臂的铰接点BB点的位置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参数。它对连杆机构的传动比、倍力系数、连杆机构的布置以及转斗油缸的长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图3-7所示,根据分析和经验,一般取B点在AG连线的上方,过A点的水平线下方,并在AG的垂直平分线左侧尽量靠近铲装工况时的铲斗处。相对前轮胎,B点在其外廓的左上部。本次设计所确定B点坐标为(1680,1565)。在SolidWorks中显示如图3-8和图3-9所示。XXXX设计25图3-8动臂铰接点A的确定图3-9动臂铰接点的三维显示(2)连杆与铲斗和摇臂的两个铰接点F、E的确定因为G、B两点已被确定,所以再确定F点和E点实际上是为了最终确定与铲斗相连的四杆机构GFEB的尺寸,如图3-10所示。确定F、E两点时,既要考虑对机构运动学的要求,如必须保证铲斗在各个工况时的转角,又要注意动力学的要求,如铲斗在铲装物料时应能输出较大的掘起力,同时,还要防止前述各种机构运动被破坏的现象。1)按双摇杆条件设计四杆机构令GF杆为最短杆,BG为最长杆,即有GF+BGFE+BE(3-5)如图3-10所示,若令GF=a,FE=b,BE=c,BG=d,并将式(3-5)不等号两边同时除以d,整理后得到下式,即(3-6)1dacbK上式各值可按式(3-7)选取,由G(1130,260)、B(1680,1565)点的坐标得到d=1415mmXXXX设计26(3-7)dcaK)8.04(539.由式(3-7)选取K=0.950得到a=0.3d=425c=0.58d=830,代入(3-6)得到b=948。2)确定E和F点位置这两点位置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如下四点要求:E点不可与前桥相碰,并有足够的最小离地高度;插入工况时,使E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