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探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 级 U D C 论文编号 硕士学位论 文 ( 专 业 学 位 类 型 ) 论文题目: 散文 沉浸法 阅读 教学探究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研 究 生: 李 俊 导 师 : 潘纪平 教授 研究方向(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2013 年 4 月 分类号: 学校代号: 10512 学 号 : 2011111102000046 秘 密 年 湖北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散文 沉浸法 阅读 教学探究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为例 作者姓名 :李 俊 指导教师姓 名、职称:潘纪平 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教育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教学(语文) 研究方向 : 中学语文教学 论文提交日期 : 2013 年 04 月 20 日 论文答辩日期 : 2013 年 04 月 27 日 学位授予单位 :湖北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of s of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及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 (以下简称 “ 章程 ” ,见 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 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 “ 章程 ”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请作者直接与杂志社联系,联系人:栗老师;电话: 010 62791817、 62793176、 62701179;通讯地址:北京 清华大学邮局84采编中心 邮编: 100084 )。 本授权书签署一式三份,交研究生处学位办。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湖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论文题目 散文沉浸法教学探究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姓 名 李 俊 学号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论文级别 博士 硕士 学院 文学院 专业 学科教学(语文) 联系电话 作者 作者通信地址 (含邮编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 368号湖北大学文学院 备注:无 注:本论文如需保密,解密时间是 年 月。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 ) I 摘 要 阅读向来居语文学习能力的首要之位。散文的内容与形式灵活自由,更是语文教材中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 语文综合素质,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凭借 “ 教材 ” 这个文本引导学生能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这是语文教学的本位。而初中教材中散文入选数量几为诗歌、小说、戏剧之和。可以说,在文学作品中,散文最能促进学生情感的熏陶,拓展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现阶段关于散文教学的研究为数不少,但是能将教学方法原理层面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落脚点结合,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散文教学研究却为数不多。 因此,本文拟从散文的源流入手,综合运用了理论建构、文献研究、实践研究、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尝试从多方面证明 散文阅读与沉浸法教学之间存在的双赢互利关系:散文对学生阅读文本,促进学生的阅读体验提供了天然载体,而沉浸法教学则从学生的角度为散文阅读提供了方法的指导,并对文本的深入教学提供了实施平台。二者的有效结合,不仅能挖掘散文的更大价值,更对学生散文的阅读兴趣的提高、技巧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给予更多关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素养的目的。 本文正文分五大部分展开:引言 部分 从论文的研究缘起和关于散文教学的研究、散文阅读中沉浸法的探究两方面的文献分析展开,主要论析了本论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第 一 部分围绕沉浸法教学的理论构架 ,阐述散文在中学阅读中的地位、价值与源流,客观地对散文阅读现状进行反思。重点对沉浸法教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散文沉浸教学的特征与作用。 第二部分则探索学生、教师两个方面谈 教学策略,为沉浸法教学在实践层面得到有效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第 三 部分将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结合,首先提出散文阅读中沉浸法教学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品读沉浸魅力、拓宽沉浸层面、培养沉浸习惯三个方面谈构建散文沉浸教学模式。最后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散文安塞腰鼓为例分析如何进行沉浸法教学。 第 四 部分为结语,旨在反思散文阅读中沉浸法教学在实践中 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论文的研究,唤起广大教育者对散文教学的重视,且能够从 “ 沉浸法 ” 这个角度 更深 地去探究教学的新内涵,为 人教版 初中散文教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沉浸法;散文;阅读; is in of of it is an in on of By of of is to is in It in of at of of is of of a of as of to to a to of to of of we of to s in of to to to of is is is on of to of of is of in on on of of is to of in at it of of on to of of to to is to of in to of to of to of in 录 引言 . 1 (一)研究缘起 . 1 教学的目的 . 1 . 1 (二)研究综述 . 2 . 2 . 3 一 、散文沉浸法 阅读 教学的理论构架 . 6 (一)散文在中学阅读中的地位与价值 . 6 . 7 . 7 . 9 . 10 (二)沉浸法教学应用于散文阅读的依据 . 11 . 11 . 13 教学的界定 . 15 . 15 二 、沉浸法 阅读 教学策略探索 . 19 ( 一)学生沉浸法阅读策略 . 19 . 19 . 20 . 20 (二)教师沉浸法教学策略 . 21 然沉浸 . 21 境沉浸 . 22 类沉浸 . 23 三 、散文沉浸法 阅读 教学的实践探究 . 27 V (一)教学原则 . 27 . 27 . 27 . 29 (二)模式探究 . 29 . 30 . 31 . 32 (三)教学个案 . 33 四 、结语 . 40 参考文献 . 42 致 谢 . 45 引言 1 引言 (一)研究缘起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研究的学段和对象是立足于中学阅读教学的研究,并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基础。对“散文沉浸法 阅读 教学探究”这个选题的理解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沉浸法教学,通过提出对于散文这个文体的教学方法,从方法层面与教学内 容相结合的角度切入,搭建学生有效阅读的桥梁;二是关键词为“散文”,即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散文中的阅读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水平;三是立足学生发展,改进阅读教学,为新理念下中学散文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沉浸阅读能力,建构科学的阅读序列提供途径和方法。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散文所占比例在百分之四十以上,远超过诗歌、小说、戏剧三者的比例。因此,如何使得散文教学充分实现“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在阅读中应重要关注的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走近散文,才能超越文本,完成文本解读,让学生的欣赏、解读 、理解的能力得到培养, 并且 认识不同文本中的不同文字,不同情绪,不同语言,不同感受。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阅读教学。 本论文希望 通过建构散文中沉浸法教学系统,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中学散文教学中的积累与阅读问题,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散文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成特点、实施方法,为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效率提供一种可能实现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沉浸教学,而后使学生能对散文的语言主动自觉地发现与欣赏,并在沉浸的环境中享受阅读散文的乐趣。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通过对本身素养、教学环境、 形式、方法及评价的探索,同学生拥有一样的沉浸之心,帮助学生的散文阅读视域得到拓展。 沉浸法阅读教学既可以关注到学生对散文的体悟与品位方面的学习能力,更能够提升他们在今后创作散文方面的才能。正如新课标中提倡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湖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强调学生对散文的主体体验。相对已经提出的各类散文教学方法,有主张从散文的审美性着手,有按教材的归类分析,有重视创设情境教学,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提出散文层次下的沉浸法教学并不多。散文阅读涉及了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多层次对话,在 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师生的沉浸,那么将无法产生共鸣,散文教学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 朱熹曾对阅读过程有这样的阐释:“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即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沉浸教学的过程,就是一种由眼再到心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语言环境中, 抛开浮躁的心态, 边读边思考 。 那么 尝试 将 “虚心涵泳” 等 读书法 与沉浸法教学有效结合 , 让 师生共同静心沉潜在阅读氛围中, 激发学生散文阅读兴趣, 享受散文阅读的乐趣, 这无疑是沉浸法阅读教学的和谐心理境界。 沉浸法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 学生在沉浸的心理过程中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这一点 与朱熹的理论有相通之处。在引进国外沉浸教学方法的同时,注入我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对散文的沉浸法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将 人教版 初中散文阅读的具体实践与方法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文本的不同特性,努力提高学生散文学习的兴趣,产生心灵享受与语言的熏陶, 是 对 初中的散文实际教 学的积极探索。 语文教材,涉及“读本”“学本”“课本”三个类型,本论文仅涉及课本,即 课堂中涉及的语文教材。 (二)研究综述 散文是“语文”这一学科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很美,它的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构思美,意蕴美,语言美。而它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更强调是审美感悟和体验,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感触作者的语言形态,感受形象的情感,最终在碰撞与沉浸中培养审美感知与文本解读能力。 (宋 )朱熹撰 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 朱子全书之童蒙须知 (读书写文字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74 页 . 引言 3 长久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影响,对于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已经被不少教师的散文教学过程所忽略。这种表面上的虚化,使得学生所独有的解读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不能深层次浸入,而师生之间的 问答,仅仅停留在表象的“问”与“答”之间,师生、读者、作者之间无法产生共鸣。纵观中考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失分现象依然严重。学生不能沉浸文本中,只能靠着所谓的模式以及答题模板,利用“叙述了表达了说明”类似的言辞将解读挪凑得支离破碎,甚至有学生认为,散文被讲解后反而乏味,浮于文字的表象。这不得不说,现代散文的阅读能力,同样也在检验着散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 2011 版)强调学生应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体验,而中学生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年龄段,与课本中许多散文作者的年代相隔较远,加之初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层次不一,对不同的散文作者所表达观点各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因此,理解层次同样不一。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一文中指出,散文教学存在三个问题:不符合散文体式,不考虑文本特性,不注重文中事物。而散文教学的实质,应回归到“散文教什么”上来,作者的个性化语言,个人言说对象和独特感知是散文教学不可忽略的三要素。 张菁认为,建构适合的教学内容是发挥这篇散文教学价值作用最核心的问题,不同类型的散文题材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成龙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据分析强调,散文教学,“语文的”是基本要求,教师 应紧扣文本,抓住文本特征,从散文的角度读散文,要注意“这一篇”散文的核心价值是方法的掌握。 关于散文教学的研究亦为数不少,但是将教学方法原理层面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落点相结合 的并不多 , 那么 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然能促进散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散文的文本大多是我们人类文化精神的一种凝聚,它不仅蕴含着人类语言的美感,也涵纳了作者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一种理性的感悟。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是基于师生二者在语文的课堂内外的环境下,共同沉浸,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完全的集中注意 王荣生 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张菁 J现代教学, 2010( 10) . 成龙 J语文教学通讯, 2012( 2) . 湖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力,全心全意的投入,在此过程中,逐步理解作者的真情所在,获得与文本及作者之间的情感契合。 1975 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出沉浸理论:“使用者进入一种共同的经验模式,在其中使用者好像被吸引进去,意识集中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所以一些不相关的知觉和想法都被过滤掉, 这种体验是如此地让人高兴,使人可以不计较任何代价和付出,人们完全出于对事情本身的兴趣而做它 。” 80 年代初,这种沉浸式教学迅速的在加拿大得以展开,并在美国和日本得以更深的发展。教学效果显示,运用沉浸教学的儿童的法语水平,远高出传统法语学习环境中的孩子 的成绩。 简单地说,学生语言能力不仅依赖于生活中的交际语言表达活动,也对语言的环境也有着一定的依赖性。国外的沉浸教学可以说给我们予以良好的启示: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深入沉浸,真正的去理解它、体悟它,并获得语言认知与体验,这无疑是对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 目前国内对于沉浸法教学,主要应用于双语教学之中,如俞溪在沉浸式外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中谈到沉浸式外语模式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方面学习和借鉴的方法,认为将学习与环境的有效结合,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环境,更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个语言交流的环境,有助于外语教 学更全方位的进行。 郭国兰在第二语言习得与“沉浸式”外语教学的实施中指出,外语教学“费时低效”在于缺乏习得环境。“沉浸式”外语教学,不仅能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更有利于营造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 肖秋英在就沉浸式外语学习中谈到:高效的外语学习方法就是“运用”,尤其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下运用。研究表明接受“沉浸”式教学的孩子,其算术和语言能力与接受一般教育的学生相同,有的甚至超出平均水平。这种无意注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有效运用,更显得轻松。 闻文认为相对传统的二语教学模式,沉浸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在教学材料,课 程设置,语言环境和沉浸教师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种教学方式值得中国教学借鉴。 沉浸教学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从语文教学的领域来看也有一些探索:沉浸教学不仅关注到了学生内隐方面体悟与品位方面的学习,也关注到了外隐方面的口语表达的学习,不仅着眼于学生的素养观,更是立足于语文的一种学习方法。胡菲在浅谈语文沉 苏州市语文教学研究组编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 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1 月年版第 276 页 . 俞溪沉浸式外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 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年 6 月 . 郭国兰第二语言习得与“沉浸式”外语教学的实施 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5) . 肖秋英“沉浸”式外语教育:轻松、高效学外语 M中国教育论丛, 2005 年版 . 闻文 浅谈加拿大沉浸教学法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 1) . 引言 5 浸式教学中谈到:语文课程的应由“教课文”转变为“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通过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潜在的需要,并通过创设沉浸情境,使语言学习得到最佳体验。 沈坚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 沉浸式课堂阅读中从教师角度侧面进一步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阅读的策略,促进沉浸阅读,创设沉浸课堂的有效方法。 同时,他主编的初中 语文 沉浸式教学研究 从宏观的角度对沉浸教学进行阐释, 沉浸式教学 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引导方式,教师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呈现 沉浸教学的可实施性 。 总的来说, 本论文意在 将沉浸法教学方法细化到初中散文教学中,并且与人教版教材进行结合 研究 , 这 是 对沉浸 法 教学应用到语文学科 的进一步积极探索。 胡菲浅谈语文沉浸式教学 J林区教学, 2007( 12) . 沈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课堂阅读 J 新语文学习 中学教师版 , 2007( 3) . 湖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一 、散文沉浸法 阅读 教学的理论构架 (一)散文在中学阅读中的地位与价值 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种不可或 缺而又源远流长的文体,而散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今中学语文在阅读中的研究热点 。散文需要用深入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将脑海中的思想、情感、想象 通过笔致 来 抒写人生美的情绪,美的生活片段。 人教版 初中语文教材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课文的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注重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也更加贴近 学生 的生活。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散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散文可以是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可以是假日里的生活趣事,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可以是内心情感的抒发散文可以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作者,理解字里行间的情绪。这种自由书写自我的文体,每个人都能受到感染。因此,散文对于渐懂事理的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涵盖了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两类。经过了漫长历史的发展,古代散文不仅为后世散文奠基了文脉,更是具有鲜明的典范性。五四时期的散文经过文化底蕴的滋养,得到空前的发展。通过文字的描写,表现着解释着批评着抒写着或委曲或洗练或含蓄或流动着的喜怒哀乐的内心自我。目前,散文教学有众多的教学方法,例如讨论法、串讲法、朗读法等等,在散文体验教学方面,也有不少的 研究。由于散文的内容大多是作者本人真情实感的文字表达,不能品味其中的味道,不能感悟内容的情感,是不可能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只有让学生沉浸其中,搭建方法与内容的桥梁,方能实现作者和读者的沟通。 因此,如何使得散文教学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是我们在阅读中应重要关注的 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沉浸文本,才能超越文本,完成文本解读,让学生的欣赏、解读、理解的能力得到培养。依照以上情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历史使命下,就要求我们反思初中阅读教学现状,找到问题解决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 一、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的理论构架 7 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来把它看成为与诗齐肩的文学正宗。在光辉而又悠久的二三千年来,从古代散文到现代散文,生生不息,百家争鸣,云蒸霞蔚,展现出生气蓬勃的景象。 散文最早可追溯至商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都初具了朴素的散文形式。六朝时期风靡一时的骈文兴起,此时的散文则相对骈文而言。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学概念中,散文是一个文体名词,凡是不属于韵文与骈文的的文章,都归属散文之列。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便异彩纷呈,“愈出愈奇,不可思议”(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西汉的政论文、史传 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抒情文,又将散文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唐宋时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以趋近成熟,逐渐走向巅峰。明清时期的散文,万历后的“晚明小品”,都给中国散文赋予了新的气象。 中国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由中国文化决定的,中国散文与中国文化有着特殊的关系。它赋予散文以艺术特点,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传达与记录,甚至鲜活的保存着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民族精神产品中的一种有意义的形式。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散文的成绩最为优良卓越。它代表的是一种随笔、漫谈之类的轻松活泼的文章。正如朱自清所说,“或描写,或讽 刺,或委曲,或缜密,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迁流蔓延,日新月异,极尽了技巧上的能事。” 时代的发展对散文的体式和表现技巧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古文逐渐被表达新思想和新说理方式的“新文体”取代,加之近现代散文家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古典文学的修养,叙事、抒情、说理、嘲讽,迅速打破了“白话不能写美文”的偏见,散文得以繁荣。它可以讲故事,但没有小说的结构;可以抒发议论,却不是严肃的论文;它没有明确的疆域,凡一切叙人物、记游踪、抒情愫、论世故的文章,都可属这一型。如果说诗歌是一个时代情感水平的标志,那 么散文则融合了洞见、机智、幽默与情趣的时代智慧水平。 散文这个称号,相对于骈文而称。论其本体,即不受一切句调声律之羁束而以散行达意的文章。袁枚所谓散文之踏空,正是散文家所主张的去陈言。根据考证,“散文” 周红莉 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 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94 页 . 湖北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一词作为文体之义最早出现在十二世纪南宋时代的典籍中。 而且“散文”的概念多次出现在宋元文学理论中。此时的散文多指与骈文、韵文相对的不押韵的散行体式。这也从侧面揭示了散文的特点 无规则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散文的释义为: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骈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 括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 散文的定义在文学界尚未十分明确,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也是难题。纵观语文研究界对于“散文”的界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首先,泛指一切散体的文章。凡是不属于韵文与骈文的的文章,都归属散文之列,并与韵文并列。例如 1963 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散文包括“故事、语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说明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 其次,与记叙文平行。通过对生活片段的截取, 寥寥几笔 抒情 ,以达传神之效。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登山的艰巨抒写心理感受, 简练真诚 、 平易朴素 。 再次,狭 义散文定义下的文学性散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对狭义散文的定义为:“狭义上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马明博对散文的解读为:“散文是一种生活,一种道路,一种态度,一种感受。人生其实不过是一些偶然的片段:记叙的流水账式的早晨,诗歌式的充满激情的正午,哲学般沉闷的中午,小说式的充满细节的下午,戏剧的夜晚,入睡之前文学批评式的自省如果把人生看成片段的、变化的文字,只有散文能把它连接起来。” 因此,通过这些划分标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是属于文学类的,其界定与文学界的狭义散文定义吻合。整个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共 62 篇,古代散文 16 篇,现当代散文 46 篇。古代散文文体特点相对现当代散文而言并不十分明显,而且年代较为久远,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散文层面下的沉浸法教学研究,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为一般意义上的现当代散文,即“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而所研究的作品主要以人教版现当代散文为主。 杨庆存散文发生与散文概念新考 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1)第 140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Z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9 年版第 116 页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马明博:新散文百人百篇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版序言 . 一、散文沉浸法阅读教学的理论构架 9 散文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课文。在初中语文教材的总篇目中分布较广、比重占有较大,其中 不乏生活哲理、随笔感慨、写景抒情等等特点,选文既有古代的作品,也有现当代的作品,不仅赋予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气息,更带有时代印痕。同时,此类的选文具有一定共性的特征,这就为从“沉浸法教学”角度提出散文的教学策略提供了可能性。总之,“散文”作品在教材中的比例与其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为沉浸法教学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鉴于研究对象的普及性和适用性,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