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秦论教案范文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谓盛极一时!可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短命而亡,亡得那样迅速,那样悲惨,又是那样的神秘,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惊。 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 二、作者简介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 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 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 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死时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 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三)、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能耕作;有些人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四)、(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生字】腴(y)轸(zhn)镞(z)笞(ch)恬(tin)藩(fn)瓮(wng)牖(yu)【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孝公既没(m)召滑(sho)俯首系(x)颈践华为城(hu)劲弩(jng)不及中人(zhng)墨翟(d)蹑足行伍(hng)将数百之众(jing)度长絜大(du)比权量力(ling)万乘之势(shng)朝同列(cho)一夫作难(nn)(五)、释题、文体、1.文章的标题“过秦论”是什么意思?“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六)、归纳各自然段的段意。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 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第5段)。 (七)文章主旨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 这个观战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把握住作者的这个意图,对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写法就可洞若观火。 (八)文章结构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 这是秦孝公时的事。 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 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 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 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一、词类活用现象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1、名词作状语像一样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内;对外。 2、动词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二、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三、特殊句式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定语后置句)返返回崛起地理据固;拥地;君臣固守席卷;包举;囊括;并吞政策内;外成功拱手而取雄心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 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 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 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王皇统一全国(第3段)。 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 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 重点是写陈涉起义。 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燃成燎原之势。 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 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 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 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 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 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 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 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 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结构思路板书(七)、论证方法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 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 “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 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 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 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 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 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 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 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2、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 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 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 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八)、语言特色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 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 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 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二、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材
- 克霉唑与其他抗真菌药联合应用临床研究-洞察及研究
- 基于深度学习的广告投放效果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多线程环境下KMP算法的并行性能分析-洞察及研究
- 基于预训练大模型的多模态语义理解研究-洞察及研究
- 基于AI的网络切片自适应调度与性能优化-洞察及研究
- 共享办公模式创新分析-洞察及研究
- 大气污染源解析技术-洞察及研究
- 360度评估实践研究-洞察及研究
- 恒大地产2025年合作伙伴信用合同
- 上海市住宅修缮施工资料及表式
- (6)-1.2药物递送系统药剂学
- 金平福源矿业有限公司田房锡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第1章大气科学概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概论)
- 溶胶-凝胶法:高均一性、高比表面积催化剂制备
- GB 17498.7-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7部分:划船器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纤维化学与物理-第三章蛋白质纤维-蚕丝课件
- 医务处的管理职责课件
-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
- 大健康数据课件
- 创伤弧菌授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