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明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 800年至公元前 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 “ 轴心时代 ”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 “ 轴心时代 ” 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产生了 “ 终极关怀的觉醒 ” 。古印度诞生了“ 吠陀文献 ” 与 “ 佛经 ” ;古希腊诞生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作;中东地区诞生了 旧约全书 ;中国诞生了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等具有“ 元典 ” 意义的文本。 文明的轴心时代 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人们总要回顾“轴心时代”,从“元典”中寻找智慧,“并被它重新燃烧起火焰”。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使欧洲文明重新燃起新光辉,从而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文化冲击后,也是再次回到先秦的孔孟,而把中国本土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 文明的轴心时代 为什么人类要屡屡从 “ 元典 ” 中汲取力量? 这和 “ 元典精神 ” 有直接的关系。 “ 元典 ” 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著作,它是一个民族最杰出的思想家思考和总结的产物,是一种文明的结晶和升华。它的思考总是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各个时代的人类始终关心的。同时, “ 元典 ” 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又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并非实证性的结论;是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非封闭的教条。这就使得“ 元典 ” 能超越时空,一再发挥着巨大的启迪功能。所以, “ 元典 ” 虽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产物,它的基本精神却能关照久远的岁月,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永葆光辉。 第 1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政治 :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争霸、礼贤下士,士大夫崛起,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经济: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井田制走向瓦解,经济迅速发展,新阶级兴起,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和阶级条件。 文化: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为学术繁荣提供社会力量和舆论阵地。 一、从“礼崩乐坏”到诸子百家 根本原因: 社会大变革 , 使思想言论空前自由,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提出不同的主张 诸子百家 不同阶层的政治理想 1、儒家: “ 王者之师 ” 的秩序追求 2、道家:浓厚的哲学色彩与乱世下的隐遁 3、法家:新贵族的政治蓝图 4、墨家:小生产者的太平理想 (没落贵族 ) (新兴地主阶级) (小生产者) 二、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 (一)孔子学说 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思想学说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 文化贡献 仁学、礼学、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 论语 ) 影响: 对当时: 对以后: 未受太多重视 汉代大一统后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 设计出一整套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讨论:阅读教材第 4页 “ 阅读与思考 ” , 分析为什么孔子学说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正宗? 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和统治者的改造,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 二、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老子 ( 道德经 ) 领域 核心 内容、评价 思想学说 哲学思想 政治主张 思想影响 道 ” 是万物的本源 辨证法思想 摈除 “ 天命 ” 的绝对权威 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可以互相转化 不妄为以 “ 无事取天下 ” ; 小国寡民,愚民政策,有消极的因素 “ 无为而治 ” 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比较 人物 学派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 影响 孔子 老子 道 家 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本原 辩证法 儒家 仁、礼、为政以德 敬鬼神 而远之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汉代后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仁”的思想包括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暴政 和任意刑杀、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对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 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 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 其“礼”的思想,意在“克己复礼”,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具有保守性,后来被发展为压制人性的工具。 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试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 哲学辞典 中称颂孔子: “ 我全神贯注的读了他的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 ” 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 “ 孔子是 18世纪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 “ 平等、仁慈、博爱 ” 观的源泉。在这里孔子的哪些思想令西方思想家如此痴迷?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地告诉我,不要喧哗。 闻一多 祈祷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理工 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有两本书不得不读, 一本是 论语 ,一本是 道德经 。 樊迟问仁。子曰: “ 爱人 ” 。 曾子曰: “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子曰: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贡问曰: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 “ 其恕乎! ”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含义: 仁者爱人 途径: 为政以德 ; “忠恕 ” 之 道 ;克己复礼 ; 论语之仁 特点: 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稳定社会秩序 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普通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子曰: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子曰: “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子曰: “ 必也正名乎。 ”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 论语之礼 含义: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周礼 途径: 克己复礼 正名 这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实质是什么?应该怎样看待?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 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 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妙极了。” 亲亲是亲近、照顾关系亲密者,从孝顺父母做起,然后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由厚而薄的与人互动;亲亲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就成了尊尊,也就是尊敬、服从地位崇高者,从忠君做起,然后由尊而卑、由上而下、由恭而倨的与人周旋。换言之,儒家主张人与人交往时,应当先从亲疏和尊卑两个面向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厘清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地位的尊卑上下后,再采取适宜的行动来亲其所当亲、尊其所当尊。 “仁” “礼” “仁者爱人”道德、修养 “克己复礼”规范、准则 内在自觉 自律 外在约束 他律 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 之 鬼神观 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子曰: “ 未知生,焉知死。 ” 子曰: “ 不能事人,焉能事鬼。 ” 子曰: “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胜刚强。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房租收取管理办法
- 供水企业薪酬管理办法
- 华侨职称管理暂行办法
- 公益宣传印章管理办法
- 保健原料采购管理办法
- 办公用房管理制度优化与实施
- 新学制背景下哲学话语与教育权力的博弈
- 景区建筑维修管理办法
- 租赁业务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探讨
- 云计算管理平台系统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 经济纠纷和解协议书
- 2023年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棋牌室四人合作协议书范文
- 中国医院质量安全管理第2-13部分:患者服务临床用血
-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共三篇)
- 思维模型之六顶思考帽
-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课件-第3章 路由技术
- 常用建筑类型疏散宽度计算表格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GB/T 4074.1-2024绕组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