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九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 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九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 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九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 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九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 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立体设计】高考历史 第十九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文学 书画和戏曲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 1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 概述汉字 绘画起源 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知识梳理 一 文学1 先秦诗歌 1 诗经 取材范围及构成 收录了西周至的诗歌 分 三部分 文学地位 中国第一部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特点 以为主 多 感强 2 楚辞 形成 战国时创造的 代表作 特点 采用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春秋中期 风 雅 颂 诗歌总集 现实主义 四言 重章叠句 现实 屈原 离骚 楚国 知识梳理 2 汉赋 1 形成 以为基础 创造出的综合文体 2 特点 词藻华丽 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代表作 西汉 司马相如的 东汉 张衡的 楚辞 半诗半文 手法 大一统 子虚赋 上林赋 二京赋 知识梳理 3 唐诗 1 繁荣原因 唐朝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考试以为主 2 成就 开放 诗赋 王勃 陈子昂 边塞 山水 知识梳理 浪漫主义 诗仙 诗圣 讽喻 知识梳理 4 宋词 1 产生背景 商业发展 繁荣 数量增加 2 代表人物 婉约派 和李清照等 豪放派 苏轼和等 5 元曲 1 形成 由散曲和构成 2 特点 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3 代表人物 等 城市 市民 柳永 辛弃疾 元杂剧 关汉卿 马致远 知识梳理 6 明清小说 1 背景 政治 进入强化阶段 经济 工商业繁荣 出现 阶层扩大 2 特点 数量繁多 多样 丰富 3 代表作 长篇小说 和 是四大名著 文言短篇小说集 讽刺小说 专制中央集权 资本主义萌芽 市民 体裁 表现手法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知识梳理 二 汉字与书法艺术1 汉字 1 起源 六千多年前的 2 形成 商朝时已形成完整体系 3 演变 序列 按 大篆 小篆 隶书 的脉络演变 趋势 图画文字 汉字 甲骨文 楷书 由繁到简 知识梳理 2 书法艺术 1 发展脉络 魏晋以前处于阶段 以后进入阶段 2 基本特征 自发 自觉 笔画 结构形体 实用价值 笔画 审美价值 审美 实用 王羲之 颜真卿 张旭 怀素 王羲之 颜真卿 苏轼 赵孟兆页 文征明 知识梳理 三 中国画艺术1 基础 1 起源 源于远古时代 其代表是 2 成熟 标志是战国帛画 人物驭龙图 2 特点 注重 追求 彩陶画 人物龙凤图 写意传神 得意忘形 知识梳理 3 发展 理论 印度 波斯 风俗画 文人画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游春图 送子天王图 清明上河图 徐渭 郑板桥 知识梳理 四 戏曲艺术1 戏曲的产生与发展 1 起源 从原始的发展而来 2 春秋战国 出现专业艺人 称 3 元朝 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4 明朝 流传甚广 歌舞 优伶 元杂剧 昆曲 知识梳理 2 京剧 1 形成 道光年间 形成京剧 2 发展 同治 光绪年间走向 涌现出程长庚等 的名艺人 后来流行 又走向 徽汉合流 成熟 同光十三绝 全国 世界 考点整合 考点一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体现的鲜明时代特征1 春秋战国时期 诗歌发展 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 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品 离骚 这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思想领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时代特征 诗经 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 屈原的 离骚 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 2 汉赋以华丽的辞藻 夸张的手法 描绘了两汉 大一统 局面形成后恢弘气势的时代特征 考点整合 3 唐代诗歌繁荣 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代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 也体现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促进了诗歌创作繁荣的鲜明特征 4 唐末至宋元时期 传奇小说 词 戏剧 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扩大 又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5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 数量多 体裁广 表现手法丰富 特别是反封建小说的增多 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的时代特征 考点整合 案例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 词转变到散曲 小说 这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考点整合 解析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b项符合题意 自然经济的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 儒家思想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后 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答案 b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一 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 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密切相关的是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a b c d 考点整合 解析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的出现都是商品经济的繁荣 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 这些文艺形式适合市民阶层的情趣和欣赏口味 答案 c 考点整合 考点二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及其体现的特征1 产生原因 1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能在发生变化 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2 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 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考点整合 3 随着文化的发展 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4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5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考点整合 2 主要特征 1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 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 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 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 表现和表达出形体 感情和气势 3 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 动态美和意境美 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考点整合 案例二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 如 宋人尚意 即通过字体书写 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下图为苏轼的 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就很能体现 尚意 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考点整合 a 字形方整 笔画平直稳重b 字形扁方 笔画平稳舒展c 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d 字形多变 笔画简约流畅 考点整合 解析 本题通过原始的历史图片 苏轼的 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创设新的情境 考查对中国古代字体特点的掌握 辨别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中的字体风格 可知图片中的字体为行书 a b c三项中 方整 扁方 严谨 都不是行书的特点 也与题干中 尚意 的特征不符 只有d项表述既与作品中行书字体特征吻合 又体现 尚意 的特征 在今后的复习中 既要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时代特色 又要重视教材中的书法范例 答案 d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二 1 四位书法爱好者结伴参观了中国古代书法展 他们分别对右图张旭的书法艺术反映的时代风貌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a 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b 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c 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d 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考点整合 解析 张旭生活在唐朝繁荣 开放和文化多元的时代 体现了张扬的个性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b项是唐中后期 c项是宋明时期 d项是明清时期 答案 a 考点整合 2 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 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 一双脚印踏在其上 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 根据上述意境判断 该标志是 考点整合 解析 注意要从书法的角度去解答本题 答案 b 考点整合 考点三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及时代变迁对绘画的影响1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1 以有书法性质的黑线来表现主要物体 强调线条的变化及内涵 2 不过于强调明暗 但追求笔墨的五色变化的韵味 3 比例与透视关系符合人的观感 不像西画那样追求精确 4 画面留白 或让主题突出 或让意境更深远 含蓄 5 因为材料的原因 以写神为主 不以写实为能 6 追求意境与超然的物外之美 考点整合 2 时代变迁对绘画的影响 1 魏晋以来的社会动荡和佛教 道教的发展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 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 却不愿与流俗为伍 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 在绘画作品上 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 唐代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 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画家们追求法度 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绘画风格多样 如宗教画 人物画 山水画等 考点整合 3 宋代 重文轻武 成为朝廷的国策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 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这种时代特点也影响到绘画作品中 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从注重写实 变为注重意境 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 画风阳刚豪放 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 南宋偏安 画家绘画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 构图不讲究对称 他们的画作被称为 残山剩水 另外 这时不仅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 百姓自己的绘画艺术也发展起来 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中 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考点整合 4 明清时期 由于政治思想上专制的强化 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商品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 个性鲜明 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 如 扬州八怪 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 为小说作插图的木刻版画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出现 如年画 寺庙中的壁画 布贴画和剪纸画等 考点整合 案例三 2010 海南 明清时期 以 风流文采磨不尽 水墨自与诗争妍 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右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 个人的情感b 真实的景象c 多彩的生活d 繁盛的社会 考点整合 解析 本题考查文人画的特点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情趣 因此答案选a项 答案 a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三 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 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 通过对 清明上河图 的分析 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可见 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 其主要依据是 a 历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b 当时的客观事物c 各种历史教科书d 各种历史人物 答案 b 考点整合 考点四全面认识京剧1 形成的原因 1 北京的中心作用 2 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 3 广大艺人的努力 4 统治者的重视 考点整合 2 特点 1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 角色分生 旦 净 丑四大行当 3 脸谱化 4 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5 将唱 念 做 打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6 多采用虚拟动作 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 得到艺术的再现 取得虚实结合 形神兼备的效果 7 表演精致细腻 处处入戏 唱腔悠扬委婉 声情并茂 考点整合 3 艺术成就是融文学 音乐 美术 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被誉为中国的 国粹 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 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流传 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 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剧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 考点整合 4 启示 1 艺术要大胆创新 吸收借鉴 博采众长 才能有生命力 不能固守传统 因循守旧 2 开放不仅适用于发展经济 也同样适用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3 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 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考点整合 案例四 京剧是我国国粹 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考点整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切入点是京剧艺术 乾隆年间 安徽 三庆 戏班等四大徽班相继到京城献艺 经常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 注意吸收和借鉴他们的长处 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 形成了 徽汉合流 的局面 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