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2016 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 期末联合考试 高 二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文艺不能单纯娱乐化 王蒙 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包括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神需要,以及文化服务的扩大与广大受众的参与。与此同时,也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就是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以及炒作、消费化、单纯娱乐化的作品当中。 文学艺术当然有娱乐消费的功能,但它们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它体现着也充实着、提升着受众的灵魂。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评论,这种评论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它们应该告诉世人哪些文学作 品是真正优秀的乃至杰出的。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和受到时人夸赞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有对于真正好作品的体贴与把握,热情与信心,要取法乎上,攀登精神生活的高峰,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同时,还要告诉受众,有些作品其实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可以包容的;与此同时,评论家有权利也有义务指出:这些作品是有着相当令人遗憾的方面的,是可以讨论的,是可以提出与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水准更加相称的要求与期待的。 传播在文艺推广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媒体不能带低俗 这个头。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尤其是电视节目里,许多都是计划好了的,到了某个地方,要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如果感情变成了兜售手段,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文艺呢?怎么可能还有真诚的眼泪呢?还有走光卖萌之类的,令人不齿。有的演员干脆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未免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我们的文艺不能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不能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不要与娱乐市场合谋,而要有一个 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要去呼唤经典、呼唤真正的好的文艺作品。 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规格高、人气旺。法国的龚古尔奖、英国的布克奖、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还有诺贝尔奖等等,这些评奖活动都有极高的规格。于是就有一些朋友、同行,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令人深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的文艺需要有国家主体的高端评奖,也要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世界性的至少是华文作品的评奖,形成我们自己在 文艺方面的评价体 系与全球影响力。说到底,这方面的推进有助于显现我们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志向境界,激励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精神,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选自 人民日报 2016 年 05 月 11 日 12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们的文艺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好作品淹没在平庸、苍白、空心、浅薄作品当中的现象也令人担忧。 B文学艺术不仅要有娱乐消费的功能,更要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质、精神瑰宝、精神能量的表现。 C对于文学 艺术的评价,我们的评论应该是鲜明的、权威的、富有公信力的,也应该是能入情入理、立意高远、令人信服的。 D在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真正优秀或杰出时,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或受到时人夸赞作为评判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我们要有一套理论与价值标准,要取法乎上,不能任由那些准广告式炒作式与跟风套话式的所谓评论大行其道。 B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之所以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因为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 C 电视节目里,如果用一种计划好了的让参与者和观众流泪的方法,把感情变成兜售的手段,这样不可能有真诚的文艺。 D有的演员在舞台上向观众要掌声,甚至以掌声能带来好运将观众的军,这样的行为有失文艺的尊严与风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文艺如果一直浸泡在营销计谋、人云亦云与装腔作势的浑水里,传媒成为娱乐市场的附庸,与娱乐市场合谋,这对文艺发展是不利的。 B我们的文艺有一个正大光明、高尚庄重、对文学艺术与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的传媒去呼唤经典,这对产生好的文艺作品是有帮助的。 C 现在外国人办一个奖,口气大、人气旺,评奖活动规格也高,于是就有一些国内的作家,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这是不可取的 。 D建立文艺方面的国家主体高端评奖,这有助于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境界,激励他们的创造力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石奋传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 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 高祖 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 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 二千石 ,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然后诸子 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上时赐食于家,必 稽首 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 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 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 举 宗 及 兄 建 肉 袒 让 曰 内 史 贵 人 入 闾 里 里 中 长 老 皆走 匿 而 内 史 坐 车 中 自 如 固 当 乃 谢 罢 庆 。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 相 ,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 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汉书石奋传) 注:“马”当时写作“ ”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举宗及兄建肉袒让 /曰 /内史贵人 /入闾里 /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内史坐车中 /自如固当 / 乃谢罢庆 B举宗及兄建肉袒 /让曰 /内史贵人 /入闾里 /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内史坐车中自如 /固当 / 乃谢罢庆 C举宗及兄建肉袒 /让曰 /内史贵人 /入闾里 /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内史坐车中 /自如固当 / 乃谢罢庆 D举宗及兄建肉袒让 /曰 /内史贵人 /入闾里 /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内史坐车中自如 /固当 / 乃谢罢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高祖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 庙号起源于商朝,一个皇帝所用庙号只有一个。 B汉朝郡守俸禄为两千石,故称郡守或相当于这一官职的官员称为二千石。石奋和他 的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故称石奋为万石君。 C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表 现为,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D万石君的次子石庆曾为齐相,这“相”和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 “相”为相 同职务,是汉朝中央派到封国的行政长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他凭借性格的恭 敬谨严,虽无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大中大夫。 B虽归老家居,万石君始终尊重朝廷的威严。回朝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他一 定下车快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表示敬意。 C万石君在教育子孙方面注重身教,面对子孙的过失,很少疾言厉色,而是以自己无 声的不满或者委婉的批评来引导他们反省改正。 D次子石庆担任太仆,为皇上出行驾车,皇 上问拉车的马有几匹,他举着鞭子一匹匹 地数后才报数,这是万石君恭谨家风的表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5 分) ( 2)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中 秋 (唐)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 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注释:馀:同“余” 8、联系全诗,赏析首联的景物描写。( 5 分) 9、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有哪些?请具体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 ” 。 (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对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摆 渡 叶仲建 河东村和河西村隔着一条河,村民来往很不方便。不知从哪一天起,河上出现了一条渡船,船主人姓张,河西人,久了,人都唤他张摆渡。 河东村的后面是山,河西村的前面通往城市;河西村的人要上山,河东村的人也要进城。那年头,收成不好,张摆渡靠着这条船和一身摇橹的功夫,竟过得不差。 河东一户柳姓人家瞅着眼红了,为啥一条河, 好处都让你张摆渡给占去了?为啥河东人的钱要塞进河西人的腰包?柳家穷,却也砸锅卖铁添置了一条与张摆渡相仿的船。 没有争执,没有商议,却有了规矩:河东人过河,得上柳摆渡的船;河西人过河,得上张摆渡的船。即便柳摆渡的船在彼岸,河东人也不会登上张摆渡的船,而是向对岸吆喝两声,朝柳摆渡招招手。这样一来,张摆渡赚的钱少了一半,但熙来攘往的人频繁,好歹混了个囫囵饱。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日子在两个人的摇橹声中流逝。 一年后却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柳摆渡的船载着河东村的一对母子过河,船行至河中央,便缓缓地往下沉。船舱里进了水 ,没一会儿水就漫过了船身。柳摆渡无法一下子救俩人,丢下女人在河中乱扑腾。柳摆渡将小孩拖到河岸,转身要下水救女人,发现女人正从对岸漂移过来 救女人的是张摆渡。 张摆渡救了女人一命,也相当于救了柳摆渡一命。柳摆渡的船沉到了水底。第二天,柳摆渡没来吊船。第三天,还是没来。几天过去了,柳摆渡还是没有出现。那几天里,张摆渡经常盯着沉船的水面,沉默不语,总觉得失去了什么。 两岸的芦苇青了枯,枯了又青。阳光把张摆渡的身子晒成了古铜色,风雨在张摆渡的额头上刻出了皱纹。为了增加收入,除了载客,张摆渡还网起了鱼。张摆渡在这摆 渡和网鱼中度过了他的时光。他老了,脸上的皱纹越加多了、深了,背部微微伛起。 上了年纪的张摆渡很孤独。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觉得孤独。张摆渡喂了只鸬鹚,他会跟鸬鹚说话。更多的时候,他只静静地坐在船头,抽着旱烟,对着河水沉思。 河西岸过来一个年轻人。爹,你别摇船了,去我那住吧。年轻人蹲在岸边,对张摆渡说。这样的话,他说了已经不止一两回。 能摇就摇,摇不动时,自然会上你那。张摆渡淡淡地嗫嚅着。 可你已经老了啊!也该享享清福了,再说,这一天几块钱的营生能顶什么事?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混帐!要不是这几块 钱,你能上大学?能有今天? 过河的人太少了。年轻人换了一种语气说。 可还需要一个摇橹的。张摆渡说,有急事总得从河上过。 他们的钱供了你上了大学。张摆渡又说。 那我去老家转转。年轻人叹了口气,转身朝村落的方向走去。 河东河西的人似乎真的少了很多。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城里谋生了,留下的老弱病残,一年出不了几次门。张摆渡的生意显然淡了下来,除了逢年过节,这条河上的一切,平静得如同一幅画。张摆渡和他的船,自然是画上的一景。 人老了,眼花了,乡里乡亲的都瞅着陌生了。那年的中秋,张摆渡对着一个西装 笔挺的人叹道。 老哥,还认得我不?那人没动身子,却这样问张摆渡。 张摆渡认出来了,是当年的柳摆渡!张摆渡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你你回来了?这几年,你去哪了? 嗯,回来了,去了一趟外地。 当年,谢谢你,你把这摇船的生意让给了我。张摆渡踏上岸,指了指河,又紧紧地握住柳摆渡的手。 不,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老哥,我今天又来抢你的生意了。 哦?张摆渡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我要在这河上建一座桥。建好了,你就没法摇船了。 张摆渡笑了,连连说着:好,好 在一声又 一声的好中,张摆渡很想接下来告诉柳摆渡一件事,关于那年沉船的事。 他想告诉柳摆渡,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能有足够的收入供儿子上大学。他还想告诉柳摆渡,因为这件事,他愧疚了一辈子。 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其实,他早就把这个压在心底的秘密说出来了。他跟船头的那只鸬鹚说了无数次。 (选自小小说选刊第 5 期,有改动)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河东柳姓人家眼红张摆渡靠摆渡过上不错的日子,也置船参与摆渡,抢了张摆渡的 生意,张摆渡嘴上不说啥,心里肯定不舒服。 B晚 年的张摆渡不愿放弃老营生跟儿子到城里享清福,一是因为村民还有有乘船的需 求,二是因为张摆渡眷恋家乡,故土难离。 C小说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叙事则运用了 虚实结合的手法。 D鲜明的对比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柳摆渡致富后造福乡民的高尚品德,就是通 过张摆渡的自私反衬出来的。 E这篇小说以张摆渡为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间跨度很长,情节起伏多变,从一 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 2)简要分析小说以“摆渡”为题的好处。( 6 分) ( 3)张摆渡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 分) ( 4)小说最后写道:“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有人认为,张摆渡应该把秘密说出来;也有人认为,张摆渡已经没有必要把秘密说出来。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杨绛和他的父亲杨荫杭 孙莲莲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 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达观的态度。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 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 16 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 就是拿 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 ,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杨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 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 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 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表示拥护。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拥护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拥护。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 to o!敢吗?杨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 !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的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的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 但父亲的做法在杨绛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杨绛 的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的音韵学,常常把某字的平仄拿出 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泳 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的教 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的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 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 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的谴责,无言的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的音韵学合口呼撮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的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的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的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的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的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 ,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杨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的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的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的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的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 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 因中风去世。 1983 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的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的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怀念。 (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的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的感情。 B在女中读书的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 C杨绛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赞同孔子 的观点态度,但他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的经历对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也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D杨绛父亲对女儿讲述他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的往事,是为了体现其政治立场方面的严谨,在极小的事情上也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态度。 E从文章记述看杨绛之所以成为作家、著名学者,离不开她少女时期家庭生活的熏陶,特别是她的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 2)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的性格特点。( 6 分) ( 3)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的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 体内容进行分析。( 6分) ( 4)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具有怎样的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第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一直深陷孰优孰劣的怪圈,常常容易犯 顾此失彼 的错误 。 十八大前 ,反腐制度的实际效果与现阶段不可 同日而语 ,可见 ,该项制度作用如何 ,不取决于制度本身有多神奇 ,而是取决于巡视派出 机关的反腐决心。 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 骇人听闻 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阿尔法围棋”确实赢了,但这不是一个平等的比赛,因为“阿尔法围棋”肯定研究过李世石的棋谱,对李世石 知己知彼 。 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 ,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魏则西走了,但医疗骗子并不会主动淡出江湖。如何不让下一个“魏则西” 重蹈覆辙 ,是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A B C D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要达到反腐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以及毫不松懈的持之以恒。 B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C在“互联网 +”“大数据”概念的推动下,腾讯、阿里、百度等相继进军电影领域,一批新的电影企业、电影基金成立,电影市场的蛋糕 不断做大。 D 今年 5 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 2025,确定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将围绕以纯电驱动为中心,研发新能源汽车。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传承民俗文化, 要照搬旧规、模仿古人, 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 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深入交织, 能光大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是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使命。 A 如果 就 替 一旦 那么 因此 B 既 又 使 因为 所以 才 C 不仅 而且 让 只要 就 也 D 不是 而是 为 只有 才 这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5 分)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 。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16下面是某中学 18 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10 字(含标点符号)。 ( 6 分) 六、写作( 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商人梁实去年高考 399 分,尽管这个分数离自己心仪的四川大学的分数还有很大的距离,但第 18 次拿到准考证的梁实目标 没有变,一定要上川大。 对于梁实而言,有人说他是高考最牛钉子户,有人说他是当代范进。虽然每次高考成绩都不理想,身边的很多人也不支持,但梁实笑着告诉新闻记者,他对高考从未心灰意冷过。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五校教学联盟 期末联合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 D。解析:“我们不能以卖得最多、点击率高或受到时人夸赞作为评价的标准”的说法过于肯定,原 文为“卖得最多的一定是好的吗?不一定。点击率高和受到时人夸赞也不能一概而论。”。 2答案: B。解析:“现在传媒上有些说法是在跟着那些风格轻佻低下的“娱记”的风向走”与“他们接受了很多境外趸入的使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相当反感的说法”两句间没有因果关系。 3答案: C。解析:“这是不可取的”这种结论错误,原文是“把作品的评价寄托在国际奖项上,令人深思”,不是说不可取。 4答案: B。解析: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5答案: A。解析:“一个皇帝所 用庙号只有一个”说法错误 ,有的皇帝有多个庙号。 6答案: A。解析: A 项以偏概全,万石君被高祖信任并不断得到升迁,除了自身恭敬,谨严,也与他姐姐成为高祖美人有关。 7答案:( 1)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得分点:“语”、“爱”、“ 若”、宾语前置,各 1 分,句意 1 分) ( 2)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得分点:“因”、“长老”、“肉袒”、 “许”,各 1 分,句意 1 分) 8答案: 8、首联从嗅觉、视觉的角度写中秋时难得的好天气 :江南水乡雨后,空气清新,莲花清香袭人。( 2 分)从全诗看,以乐景衬哀情,这样的好天气,客居他乡的诗人却心生忧愁,反衬出诗人内心忧愁之深。( 3 分) 9答案: 社会动荡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看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或厌战之情。( 3 分)诗人客居他乡,在乱世中不知故交中几人能保全,看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友的担忧以及羁旅他乡的漂泊之愁。( 3 分) 10答案: ( 1)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 2)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1答案: ( 1)选 C 得 3 分,选 A 得 2 分,选 E 得 1 分,选 得分。( B 项“二是因为张摆渡眷恋家乡,故土难离”分析错误,主要原因是对当年沉船事的愧疚; D 项对比、反衬,说法错误,张摆渡晚年一直坚持摆渡,实际上是一个内心救赎的过程; E 项“情节起伏多变”说法不准,小说情节有有波澜,但不是“多变”。) ( 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摆渡”展开的,“摆渡”起到线索的作用(如答“摆渡”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酌情给分);“摆渡”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面上是指张摆渡 和柳摆渡撑船渡人(或:用船把人或物载过河去),更深层的含义是指张摆渡用后半生的 种种努力,进行灵魂的自我救赎与解脱。(每点 3 分) ( 3)自私狭隘,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为争生意,竟然用不光彩的手段,制造沉船事故,挤走了柳摆渡。良知未泯,对自己的错误能深刻反省并补救:沉船后尽力协助柳摆渡救人;做错事后,一直愧疚,良心不安,其孤独和固守其实是一种良心的拷问和灵魂的救赎。勤劳吃苦,有生活理想:不仅摆渡,还网鱼,用辛勤劳动供出了一个大学生。(每点 2 分) ( 4)观点一:应该把秘密说出来。张摆渡多年来一直愧疚,良心不安,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说出来是一种解脱。事情已过去多年,说出来柳摆渡也不会 责怪并找他的麻烦。说出来更能表现自己的真诚悔意和认识错误的勇气,能得到柳摆渡的谅解。更能表现张摆渡在邪念与善念之间成功的“摆渡”,从而揭示主旨。 观点二:已经没必要把秘密说出来。多年来,张摆渡为自己的错误忏悔了无数次,并努力进行自我救赎,所以,秘密说不说出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时间久远,事情已成历史,此时说出来确实没有什么意义。说出来可能会让柳摆渡对张摆渡产生不好的看法,容易节外生枝。柳摆渡或许已知道这一秘密,所以才会说“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因而没有必要说。(观点 1 分,答 出 3 点给满分) 12答案:( 1) 选 E 得 3 分,选 C 得 2 分,选 A 得 1 分,选 得分。( A 项中“语言清新明快”分析不准; B 项中“杨绛当年不很自信”,“封建思想意识淡薄”不当; D 项中杨绛父亲是为了表明自己“名与器不能假人”的观点) ( 2) 从不打骂孩子;对于杨绛当年不想参加演讲这样的严肃问题他也是耐心教育;对音韵学的教授也不着急,让女儿慢慢体味;对女儿没有读他找出的书的责备方式;与女儿朋友式的对话;不强迫女儿做不感兴趣的事。(每点 1 分) ( 3) 侧面描写的手法,李健吾对杨绛的评价,钱钟书对杨 绛父亲的感觉;语言描写,文中多处对人物对话进行了描写;动作描写,杨绛父亲爬梯到高处为女儿找书;细节描写,杨绛为父亲削水果,剥干果。(每点 2 分,答出 3 点给满分) ( 4) 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对杨绛的读书习惯进行引导;与女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杨绛父亲教育子女的做法特点答出 3 点得 4 分,结合现实中存在问题 2 分,能说出杨绛父亲教育女儿做法对自己启示 2 分。就哪一点分析评价都可以,只要自圆其说。) 13答案: C 。解析: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 忙乱或慌张的情景,此处应用“厚此薄彼” 。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应用“耸人听闻”。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不能与“对”搭配,应为“了如指掌”。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14 答案: C 。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力度不减、节奏不 变”后加“的定力”; B 项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工程视频课件
- 《课件制作的核心素质》
- 管道工程行业政策支持与挑战考核试卷
- 胶合板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考核试卷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建设工程经济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2025年LED照明灯具项目合作计划书
- 猫咪美术课件
- 中国水仙盆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岗位责任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丝橡胶道口板合作协议书
- 出货检验报告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舒普电子套结机的设置和保养
- 植物中铁的作用及缺铁症状图文演示文稿
- 合同到期协议书(3篇)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期末总复习—重点归纳整理
- (国开)2019年春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形考3答案
- 金普新区预防性体检人员审核表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