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8334-2012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全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己酸叶醇酯)》。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食品添加剂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也即己酸叶醇酯在食品中的使用规范,旨在确保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保证食品的品质与安全。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以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和限量规定。
-
术语和定义:对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己酸叶醇酯)进行了科学定义,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该添加剂的本质。
-
技术要求:详细列出了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的质量规格指标,包括纯度、色泽、香气、水分、酸值、过氧化值等关键参数,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食品分类及最大使用量:根据食品的不同类别,规定了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作为香料使用的最大允许添加量,以防止过量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
检验方法:提供了检测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纯度、杂质含量等质量指标的具体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标签标识:要求在含有该添加剂的食品标签上明确标示顺式-3-己烯醇己酸酯的名称及国际编码INS号,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
执行标准日期及替代情况:指出了该标准开始执行的日期以及它所替代的前一版本标准信息(如有),确保标准的时效性和连续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2-04-25 颁布
- 2012-06-25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8334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2012布 2012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顺式 己酸叶醇酯 ) 8334 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顺式 己酸叶醇酯 )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己酸和 顺式 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顺式 己酸叶醇酯 )。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学名称 顺式 子式 构式 对分子 质 量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3 技术要求 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苍黄色 将试样置于 比色管内 ,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果香、青香 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顺式 量 ,w/% 录 A 折光指数 (20 ) B/T 对密度 (25 /25 ) B/T 11540 8334 2012 2 附 录 A 顺式 量的测定 器和设备 谱仪:按 11538 2006中第 5章的规定。 : 毛细管柱。 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定方法 面积归一化法:按 11538 2006中 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 11538 2006中 行 。 食品添加剂 顺式 型气相色谱 图 (面积归一化法 )参见附录 B。 8334 2012 3 附 录 B 食品添加剂 顺式 型气相色谱图 (面积归一化法 ) 品添加剂 顺式 型气相色谱图 食品添加剂 顺式 酯 典型气相色谱图见图 图 品添加剂 顺式 型气相色谱图 作条件 :毛细管柱,长 30m,内径 定相: (5苯基 )甲基聚硅氧烷。 厚: 谱炉温度: 220 恒温。 样口温度: 250 。 测器温度: 250 。 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运输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软件市场营销合同协议
- 活动赛事协议书
- 转让救援拖车服务合同协议
- 打架斗殴赔偿协议书
- 跨境电商运营合同协议
- 连云港拆除工程合同协议
- 邮政和景区合作合同协议
- 游戏开发生态平台开发合作框架合同
- 北京住建委存量房屋买卖合同
- 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三第二次四省联考★物理+答案
- 法院书记员招聘2023年笔试考试必做题有答案
- 2024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幼儿园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刑法学课件 》课件各章节内容-第十章 共同犯罪
- 雅礼新苗杯试题及答案
- 2025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校园招聘17人(山西)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地震安全培训
- 2025-2030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上海海事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食堂7s管理标准
- S7-200 PLC和组态王10层十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