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1课时)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云山学校 刘志平课题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时: 第一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不同类别的反应中思别中和反应,知道酸与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并懂得如何判断酸和碱是否发生了反应;2 、能从微观上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课本图10-14的含义;3、通过阅读课本和查阅资料,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的实例(改良酸性土壤、处理硫酸厂废水、治疗胃酸过多等),大多数同学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其中的一些中和反应。过程和方法:1、通过在“酸和碱之间是否会反应”活动探究,培养学生有序、规范观察实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现象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实证意识;2、通过模型化的方式用微粒的观点去解释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体会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探究讨论-归纳整理-拓展评价学生以及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认识。本课题提出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问题。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而有些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探究的切入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酸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让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准备了条件。但要较好地认识中和反应,对于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学生来说也还是有一些难度。初中化学的实验很多,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往往抓不住重点,本课实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实验现象,同时初步涉及溶液过量的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法、学法说明【温故知新】1、(1)在括号中写出下列物质的类别:硫酸( ) 氢氧化钡( ) 盐酸( ) 氢氧化钠( )(2)将上述物质两两混合,观察现象,记录在横线上:硫酸+ 氢氧化钡:_; 盐酸 + 氢氧化钠:_ 。思考,书写,观察,记录观察现象:(一)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无明显现象 温故知新,同时训练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的规范性。会有学生回答“不反应”,强调应该是“没有明显现象”,因为“可能反应了,只是看不到”而已【学习新课】一、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问】上述实验(二)中能否说明NaOH和HCl是否发生反应呢?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这个实验?【实验导航】2、【实验10-8】课本P60(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_色;(2)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_,使反应_;(3)溶液恰好变_色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_性(滴加石蕊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则会变_性(滴加石蕊_色)。不能说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并完成学案。讨论,归纳,写出方程NaOH+ HCl=NaCl + H2O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实验的习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初步认识“恰好完全反应”和“过量”的不同【引导】观察教材图10-14 ,对比反应前和反应后离子的变化。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4)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 和碱中的 结合生成 根据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填写下图:(图在学案)酸中的H+ 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 H2O聆听、做笔记学生观看课件,听讲解,分析课本图10-14,学以致用完成学案中和反应的实质虽然课本有图说明,老师也仔细讲解,但学生仍觉得比较抽象,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例子,增强学生微粒观。【知识要点1】(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酸 + 碱 = 盐 + 水 )(2)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板书】(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 + 碱 = 盐 + 水【讲述】其它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学生齐读,在书上勾勒概念,做好笔记盐的概念我们已经在前面解释,这里不做重点。【巩固练习】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A、CaO B、Cu(OH)2 C、 Na2CO3 D、H2SO4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CuO + H2SO4 = CuSO4 + H2OC、 NaOH + HNO3 = NaNO3 + H2OD、 Zn + 2HCl = ZnCl2 + H2 5、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联系刚刚我们实验观察到现象,加沉淀符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阅读导航】6、阅读课本P61,第3至7段内容。思考:(1)哪里会存在过多的酸或碱?(2)增加的原因?(3)相应要用哪种酸或碱来中和?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查找答案问题的提出只是为了方便学生有针对性阅读,不要求学生具体回答,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二、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 3HCl + Al(OH)3 = AlCl3 + 3 H2O与身边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作业:学习与评价 P46,P47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效结合,达到课堂教学高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教师有针对性教学的完整相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而作为老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做好摸排工作,设计适合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本课教学反思: 一、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本课教学难点之一是对反应现象的认识。学生习惯于根据某些明显现象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但由于有些酸碱反应是没有明显的现象的,所以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出该反应的发生。因此,本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新课伊始,以有现象的酸(硫酸)和碱(氢氧化钡)的化学反应,引出无现象的酸(盐酸)、碱(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此时给学生适当时间思考,并简单口述实验设计。针对基础较弱的班级此处不做过多停留,防止教学内容发散过快变成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参与的课堂,实现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并学习的高效课堂。 二、注重实验观察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在氢氧化钠中滴加酚酞后,逐滴滴加稀盐酸的实验中,老师分步骤完成实验演示,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实验,并且能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三、从学生思维的角度,细致精确地将离子模型深入学生心里。为让学生能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本课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微观粒子图形,并请学生讲述自己的理解,接着从学生理解的角度,深入细致的再现酸碱中和反应的动态过程,层层突破,由此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从离子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四、高效课堂,时时“中考”。本课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及时再现与本课相关的中考考点和中考题型,让学生在平时课堂就经常与中考接触,这为相对紧张的教学进度提供的一点点空间,即使到后面复习不够时间,我们的学生也能从容应对中考。上完本课我仍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教态不够自然,略显紧张;其次,教学环节的过渡稍显刻板,没有很好衔接;最后,课堂稍显沉闷,没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等。针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及时改正,谢谢各位的聆听和指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法、学法说明【温故知新】1、(1)在括号中写出下列物质的类别:硫酸( ) 氢氧化钡( ) 盐酸( ) 氢氧化钠( )(2)将上述物质两两混合,观察现象,记录在横线上:硫酸+ 氢氧化钡:_; 盐酸 + 氢氧化钠:_ 。思考,书写,观察,记录观察现象:(一)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无明显现象 温故知新,同时训练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的规范性。会有学生回答“不反应”,强调应该是“没有明显现象”,因为“可能反应了,只是看不到”而已【学习新课】一、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问】上述实验(二)中能否说明NaOH和HCl是否发生反应呢?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这个实验?【实验导航】2、【实验10-8】课本P60(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_色;(2)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_,使反应_;(3)溶液恰好变_色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_性(滴加石蕊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则会变_性(滴加石蕊_色)。不能说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并完成学案。讨论,归纳,写出方程NaOH+ HCl=NaCl + H2O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实验的习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初步认识“恰好完全反应”和“过量”的不同【引导】观察教材图10-14 ,对比反应前和反应后离子的变化。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4)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 和碱中的 结合生成 根据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填写下图:(图在学案)酸中的H+ 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 H2O聆听、做笔记学生观看课件,听讲解,分析课本图10-14,学以致用完成学案中和反应的实质虽然课本有图说明,老师也仔细讲解,但学生仍觉得比较抽象,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例子,增强学生微粒观。【知识要点1】(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酸 + 碱 = 盐 + 水 )(2)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板书】(一)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 + 碱 = 盐 + 水【讲述】其它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学生齐读,在书上勾勒概念,做好笔记盐的概念我们已经在前面解释,这里不做重点。【巩固练习】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A、CaO B、Cu(OH)2 C、 Na2CO3 D、H2SO4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CuO + H2SO4 = CuSO4 + H2OC、 NaOH + HNO3 = NaNO3 + H2OD、 Zn + 2HCl = ZnCl2 + H2 5、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联系刚刚我们实验观察到现象,加沉淀符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阅读导航】6、阅读课本P61,第3至7段内容。思考:(1)哪里会存在过多的酸或碱?(2)增加的原因?(3)相应要用哪种酸或碱来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氯化钠(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橡胶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板栗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机场照明解决方案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木门窗行业市场前景趋势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曲棍球棒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虚拟代理(IV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收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分布与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景观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献血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租赁合同模板
-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介绍
- 2024年甘肃省临潭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宁波2025年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县高层次紧缺人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WSJD 21-2022 内镜储存干燥柜卫生要求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提高钢管桩接头焊接质量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