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部编一上《项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部编一上《项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部编一上《项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部编一上《项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部编一上《项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一上项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九课。本单元的3篇课文都是围绕“儿童生活”展开,展现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项链这篇课文,从远处的大海切入,由远及近,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的描绘。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孩子们能够从文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本篇课文中更是出现了“雪白雪白的浪花”、“小小的海螺”、“彩色的项链”等多处“的”字词语的搭配。这将会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本篇课文篇幅较长,是学生目前为止接触到的最长的文章。其中有很多难读的长句子,对于朗读的指导在本堂课也尤为重要。教学目标1.通过字意、字形、组词、加一加、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2.通过示范读、赛读、合作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3.找出课文中的“的”字词语,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通过情境,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教学重难点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字,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预案一.联系生活,揭题导入1.出示“项链”图片,读好课题“项链”。(1)今天,给大家送来了一份礼物,它就是项链(正音,学生齐读)。(2)你平时在哪看到过项链?(3)一颗一颗珍珠穿成的就是珍珠项链。一颗一颗翡翠穿成的就是翡翠项链。一颗一颗贝壳穿成的就是贝壳项链。2、走进课文,初步感受(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与项链有关的课文11.项链(2)听录音,边听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一位孩子到白板上来标)(3)听完课文,你知道故事发生在哪儿吗?海边。我们一起去海边看一看。二.感受美景,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海水的图片,学习“蓝”。(1)看,这儿的大海可真蓝!(学生朗读:大海,蓝蓝的)出示天空图,学生说:天空,蓝蓝的。出示湖水图,学生说:湖水,蓝蓝的。(2)你们看到的大海,除了蓝,它还非常宽,一望无际。(出示:又宽又远,学生朗读)(3)出示长句子: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男、女赛读)4.借助生活感受,学习沙滩的句子。(1)你们去过沙滩吗?沙子软软的,走在沙滩上怎么也走不到头。出示“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学生朗读,全班齐读。)(2)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5.看浪花涌向沙滩的视频。(1)谁来了?浪花,雪白雪白的浪花。浪花来到沙滩上,它开心吗? 开心,因为它是笑着的。(2)学习笑,当你们开心的时候,你们也会笑着吗?(出示几张班级同学笑着的图片,学生说:xxx笑着,xxx笑着,xxx也笑着,现在,我们大家都笑着。)(3)开心的时候,我们是笑着,上课的时候,我们的耳朵要听着,眼睛要看着。(4)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咦?它好像还给我们带来礼物了呢!(出示海螺、贝壳图,出示实物“海螺”、“贝壳”。微课识字学习“贝”。)(5)认识“和”,和左右结构禾木旁,认识新偏旁“禾木旁”。“秋”字也是禾木旁。(6)浪花这么好,还为我们带来了礼物,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吗?(7)练习朗读长句子,“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地海螺和贝壳。)(学生比赛读)(8)师生合作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三.体会情感,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么蓝的海,这么软的沙滩,这么多美丽的海螺和贝壳,你喜欢吗?你想去吗?谁也想去?小娃娃,他们去海边干什么?(1)学读长句子:“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读好这句话,加上动作再读这句话,找动词“捡、穿、挂”)。(2)学习生字“挂”、“娃”。儿歌记忆,用手就能挂,有女是个娃。2、娃娃们笑啊,跑啊,瞧,他们把什么留在了沙滩上?脚印,快活的脚印。(白板副本脚印,连成一条脚印项链。)(1)由一个一个脚印穿成的,就变成了一串脚印项链,送给大海。(2)点题:大海可喜欢这串脚印项链了,我们的课题就是项链。(3)这串项链是金色的脚印穿成的,课文中还有很多“xx的xx”这样的词语,请学生圈出来。拓展说话练习:课后第二题。四.识字反馈,书写汉字1.今天学习的一个一个汉字穿成了一串汉字项链。(学生读一读板书上的生字)。2.学写“白”、“的”。(1)观察这两个字,发现都有共同部分“白”。不同之处,“白”是独体字,“的”是左右结构的字。(2)“白”字书写时要上大下小,是个倒梯形。(3)“的”字中“白”要写得瘦,“勺”的撇要长,横折钩要相对较大,左窄右宽。(4)老师泛写(学生看),学生写。五.板书设计设计意图项链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部编教材新引进的一篇新课文。细读文本,在教学之前,我心中存在一些困惑。1.课文篇幅较长,生字多,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需要学生掌握的“蓝、又、笑”等11个二会字外,课文中还藏有许多像“滩、浪、涌、撒、海螺、壳、嘻、迎”等孩子之前既没学过,生活中又不常接触的生字。部分学前基础不佳的孩子,在看到这个文本的时候,生字认读的困难较大,朗读课文难度大。2.语言训练点多,如何在知识点的学习和课文情境的创设中取舍?项链这篇课文中,有许多语言训练点,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的”字用法的学习,“又又”词组的了解,动词的准确使用等。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最终归宿是指向于语言文字运用。那就要求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点花些力气。可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中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项链这课,描述的是娃娃们海边玩耍的场景,既描写了美丽的海边场景,又结合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对课文内容充满学习兴趣,如果用知识点的学习来切断整个情景的感受,好吗?基于以上思考和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我做了以下尝试:1.多维识字方法相结合,形象识字一年级的学习,识字、学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而一年级的孩子的思维方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给予孩子更多形象、直观的方式来识记生字,了解词语意思,更容易换起他们的学习动力,留下更深的印象。在设计项链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试图基于这一原则来设计识字环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先做动作,再学动词。项链这篇课文中,有许多表示动作的词。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圈划动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难度太大,课堂内花费了大量时间,仍有大部分学生不甚理解。而我在课堂与孩子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学生通过做动作,自然理解“笑”、“迎”、“捡”、“穿”、“挂”就是表示动作的词。从而为区分“挂”和“娃”做铺垫,理解需要动、需要用到手的就是“挂”了。(2)展示实物,身临其境。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在教学“海螺”和“贝壳”时,我将两个真实的海螺和贝壳展出,学生可以近距离的看到、摸到、观察到,孩子们可以幻想自己真的来到海边,与文章的娃娃们一起在捡贝壳呢!所有孩子在这一环节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我手中的海螺和贝壳上,课堂氛围得到了调节。(3)播放微课,理解字意。一年级的孩子,课堂注意力较为薄弱,在课堂中要呈现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项链这课中,我针对“贝”字设计了一个微课。将贝字从古至今字体的演变过程加以呈现,同时也将贝字的意思融汇在视频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快速了解“贝”的字理和意思。在信息化时代,这样高效的网络课程,值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加使用。2.创设情景,在理解和体会中朗读项链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都放了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文章。班级中大多数孩子都去过海边,看到过广阔无际的大海,感受过软软的、金黄的沙滩。因此,对孩子们而言,他们对大海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创设还原了在海边的情景,让孩子们回忆曾经的那份体验,然后再带着自己的理解去朗读,更有儿童味。3.多重手段有效突破课文难点本篇课文项链从题材上来说,偏散文。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体会大海的美丽,娃娃们海边玩耍的快乐时,还要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为什么会以项链为题?”这两个问题比较抽象,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我在设计项链一课的时候,借用白板的“副本”技术和交互能力,在学生理解娃娃们在沙滩上捡贝壳之后,拖动脚印副本,让沙滩上真的直观出现许多孩子的脚印,然后将脚印上下移动,形象地出现了一条脚印项链,孩子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和理解到大海的项链就是孩子们的脚印。接着点题:娃娃们是那么喜欢大海送给他们的贝壳项链,大海是那么喜欢娃娃们送它的脚印项链,挂不得,我们的课题就是项链呢!通过这样分步,将需要抽象思维的内容形象化,孩子们学得更轻松。同时,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实时将新学的生字卡片挂在黑板上,最后形成了一条生字项链。当孩子们理解了“大海的项链“之后,班级竟然有孩子大声喊出:“快看,我们的黑板也有项链,是一条生字项链!”这可真是本堂课的意外之喜。看来孩子真的理解了“大海项链”的意义,上完这堂课,听了陆老师和很多前辈的建议,我在日后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1.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么难读。那在朗读课文之前,应该给孩子们一些“扶手”,帮助他们更好地朗读。比如,课文中有许多“的”字词组。这既是本篇课文语言学习的重点,也是孩子们朗读的难点。那么,在整体感知之后,就可以先将文中所有的带“的”字的词组找出,先将他们读准确。然后再给孩子们一句带有“的”字词组的长句子,再把句子读好的基础上去读段,读文,孩子们能读正确了,那有感情地朗读才会更水到渠成。2.课文的学习,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空间。在我的这堂课上,老师牵引孩子学习的感觉还比较重。我可以更大胆地放手让孩子们去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去学习。我也可以更关注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孩子们可以因为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对同一个句子读出不同的感觉。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