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测量问题中的数学模型.doc_第1页
例谈测量问题中的数学模型.doc_第2页
例谈测量问题中的数学模型.doc_第3页
例谈测量问题中的数学模型.doc_第4页
例谈测量问题中的数学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测量问题中的数学模型初中几何里面所涉及的测量问题比较多,如测量学校旗杆高度、河的宽度等,但因其涉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且又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八年级、九年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以整合,则难免给人以“零散、不具有系统性”之嫌.鉴于此,笔者特将初中阶段出现过的基本类型进行归类整理,建立如下模型.模型一、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当两点之间因存在一些障碍,或某一点无法到达,难以直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常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间接测量. 例1 如图1所示,在湖泊的岸边有A、B两点(A、B两点均可到达),但难以直接测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请设计一种测量出A、B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案.并简要说明你设计的理由.解:测量方案:在岸上取一点C,连接AC,延长AC到点E,使CEAC;连接BC,延长BC到点D,使CDBC.量出DE的长度.理由如下:由于ABC与EDC两边及夹角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DEAB. 例2 如图2所示,A、B两点表示我军与敌军阵地所在位置,现我军欲动用炮兵部队进行进攻,但炮手因不知A、B两地之间的距离而发愁.亲爱的同学,假若你是阵地的指战员,你能为炮手提供测量A、B两地之间距离的方案吗?解:测量方案:指战员站在C点,运用测角器测出点B的俯角(设为).再转身,在保持俯角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我后方的某个参照物D.量出AD的长度.理由如下:在ABC与ADC中,DB,DACCAB90,ACAC,所以ABCADC,故ADAB.模型二、测量平面上某点到某直线的距离例3 如图3所示,有一条东西方向的铁路,在铁路的北边有一村庄A(村庄与铁路被一座小山隔开),为改善A村的交通状况,决定从A村修建一条公路与铁路相连,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测量这条公路的最短长度.解:(1)测量工具:测角器、尺子.(2)测量步骤:在铁路上选定B、C两点(要求能测出村庄A的方位角);分别测出A的方位角;测量B、C两点之间的距离.(3)测得数据:BCm米,ABC,ACD.(4)求解过程:过A点作ADBC于D点,设ADx米. 模型三、测量底部能够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例4 请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能在太阳光下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工具不限).解:方案一:利用平面镜、尺子测量旗杆高度.(1)测量步骤:如图4所示,在直线BE上的C点放置一面平面镜(或一盆水),操作人员在射线CE上移动,直到能在平面镜中看到旗杆的顶部.(2)需测数据:BC、CE的长度及操作人员的身高DE.(3)测得数据:BCm,CEn,DEk.(4)求解过程:根据平面镜反射原理有ACBDCE.图 4又ABCDEC90,所以ABCDEC,则有AB:DE=BC:EC,即AB:k=m:n,解得AB=mk/n.(注:此方案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同样有效)方案二:利用尺子测量旗杆高度.(1)测量步骤:如图5所示,在太阳光下同一时刻分别测出旗杆BC、操作人员的影长EF及操作人员的身高DF.(2)测得数据:BCm,EFn,操作人员身高DFk.(3)求解过程:因为太阳光线可近似看成是一束平行光线,因此ACBDEF.而ABCDFE90,所ABCDFE,则有AB:DF=BC:EF,即AB:k=m:n,得AB=mkn.方案三:利用小测杆、尺子测量旗杆高度.(1)测量步骤:如图6所示,操作人员手持小测杆DF站在B点,操作人员眼睛所在位置E点、小测杆的顶端D与旗杆的顶端C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操作人员眼睛所在位置E点、小测杆的底部F与旗杆的底部A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要求:小测杆DF与手臂EG垂直,手臂EG与躯干EB垂直).(2)需测数据:操作人员与旗杆之间的距离AB、小测杆的长度DF、操作人员的手臂的长度EG.(3)测得数据:ABm,DFn,EGk.(4)求解过程:因BEDFAC,故AECFED.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线之比等于相似比得AC:DF=AB:EG,即AC:n=m:k解得AC=mn/k方案四:利用测角器、尺子测量旗杆高度.(1)测量步骤:如图7所示,在地面上的B点用测角仪分别测出点C的仰角、点A的俯角,并测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2)测得数据:ABm,CDE,ADE.(3)求解过程:在RtCDE中,CE=DEtan=mtan;同理AE=DEtanmtan.故AC=m(tan+tan).说明:利用测角仪、尺子测量旗杆高度还可采用图8所示的测量方案,在B点用测角仪测出点C的仰角(设为),用尺子测出测角仪的高度(设为m),A、B之间的距离(设为n),则旗杆高度AC=m+ntan.模型四、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例5 试设计一个方案,测出如图9所示的古塔的高度.解:方案一:(1)测量工具:测角器、尺子.(2)测量步骤:如图9所示,在地面上选C、D两点,使C、D两点与塔底在同一直线上;在C、D两点分别用测角仪测出A点的仰角;用尺子测出C、D点之间的距离及测角仪的高度ED.(3)测得数据:CDm,CFn,AFH,AEH.(4)求解过程:设AHx. 在RtAFH中,HF=AH/tan=x/tan.同理HE=AHtan=xtan.根据EFEHFH,列方程xtanxtan=m,解得AHmtantantantan.故塔高AB=n+mtantantantan.方案二:(1)测量工具:测杆,尺子.(2)测量步骤:如图10所示,在地面上选定C、D两点,使C、D两点与塔底在同一直线上,并经过C、D两点作射线CM;将测杆竖直地置于C地,操作员在射线CM上运动至H点,使塔顶A、测杆顶部F、眼睛的位置P点在同一直线上;在射线CM上向后移动测杆至D点,操作员移动至K点,使塔顶A、测杆顶部E、眼睛的位置N点在同一直线上;分别测量测杆高度,操作员的身高,线段CH、DK、CK的长度.(3)测得数据:DEm,NKn,CHp,DKk,CKq.(4)求解过程:根据上述操作易知PFOPAG,NEQNAG,则有FO:AG=P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