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 学案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最新考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一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 1 昼夜长短纬度变化 2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北半球 方法技巧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的关系 1 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昼长夜短 且该半球 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另一半球正好相反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无关 2 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昼变 夜变 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长 短 大 3 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全球 除极昼 极夜地区外 日出 日落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全球 除极昼 极夜地区外 日出 日落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全球正东日出 正西日落 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2014 高考全国卷 t4 4分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 117 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如图 价值7 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2011年6月21日 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 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 徐州的白昼较短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a 审题专练 1 读文字材料 抓住核心词语题干材料 2011年6月21日 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可知这一天靠近北半球 节气 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 夏至日 北回归线 2 审图像材料 把握关键信息 高 相反 长 北 北 视角1昼夜长短的变化及日出 日落方向判断1 6月上旬某地约5时 地方时 日出 据此完成 1 2 题 1 该地可能位于 a 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 地中海沿岸c 北冰洋沿岸d 澳大利亚 2 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 正东 正西b 东南 西南c 东北 西北d 东南 西北 b c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及日出 日落时刻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月上旬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 地方时 在6时之前 且北极圈以北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 本题考查日出 日落方位 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6月上旬 太阳直射北半球 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 日出方位均为东北 日落方位均为西北 视角2太阳直射点移动及影响2 2015 高考北京卷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 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 放假期间 a 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 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 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d 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a 解析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 在立冬 11月7日 与小雪 11月22日 之间 故a选项正确 11月7日至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回归线移动 故b选项错误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所以位于北半球的黄山昼短夜长 日出时间在6点以后 且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故c选项错误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所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并且极昼的范围不断扩大 故d选项错误 视角3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判读3 2015 高考四川卷 2013年4月5日 我国帆船手驾驶 青岛号 帆船荣归青岛港 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 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 青岛 a 日出东南方向b 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c 昼长较广州短d 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b 解析 帆船于4月5日返回青岛港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日出东北 故a错误 4月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 因此青岛于当地6时前日出 故b正确 4月5日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 青岛和广州均位于北半球且青岛在广州以北 昼长较广州长 故c错误 4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青岛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春分日 因而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 故d错误 押题 下图示意一年中甲地与乙地的昼长差值变化 a值为正 表示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读图回答 1 3 题 1 若甲位于北半球 乙位于南半球 则n日期为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 2 若甲 乙处于同一半球 南或北 a的最大值为 a 6小时b 12小时c 18小时d 24小时 3 若a 12 在p n的时段内 乙地正午日影 a 朝北b 朝南c 变长d 变短 b b c 解析 第 1 题 图中显示在n日期 甲地与乙地的昼长差值达到最大 说明此日位于北半球的甲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而位于南半球的乙地昼长则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故应是夏至日 第 2 题 若甲 乙两地处于同一半球 则只有甲地出现极昼时 而乙地位于赤道附近时 两地昼长差值才达到最大值 应是12小时 第 3 题 若a 12 则甲 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在p n的时段内 两地昼长差值逐渐增大 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地所在的半球且正向该半球的回归线方向移动 因此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步变小 其正午日影变长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 北两侧递减 其规律表现可用图示归纳如下 考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 春 秋分日时 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 北两侧递减 2 夏至日时 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 北两侧递减 3 冬至日时 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南 北两侧递减 2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 赤道 每年春 秋分日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90 最小值出现在太阳直射南 北回归线时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 在南 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正午太阳高度对称相等的纬度示意图 4 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 某地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 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 极点的太阳高度 的纬度 3 出现极昼 极夜 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 直射点 互余 易错警示 太阳直射点向南 北半球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此说法不正确 如5 n的某地 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直射到5 n的时间段内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当太阳直射点由5 n向北移动时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因而太阳直射点向该地 而不是该地所在的半球 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太阳直射点远离该地 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2014 高考海南卷改编 某纬度 的正午太阳高度h 90 其中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夏半年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 右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 1 2 题 1 若图中为冬至日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则该地经纬度是 a 30 e 21 5 sb 30 e 21 5 nc 30 w 68 5 sd 30 w 68 5 n b 2 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每年有两次直射现象b 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c 冬至日 12月22日 时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d 夏至日 6月22日 时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审题专练 1 读文字材料 抓住核心词语题干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 北京时间 等 第 1 题中的核心词语有 和 该地经纬度 等 18时 冬至日 a 2 审图像材料 把握关键信息 北 21 5 n 18时 30 e 直射 两 视角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 2014 高考全国卷 t3 4分 太阳能光热电站 如图 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 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 产生蒸汽 驱动发电机发电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 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则 a 春 秋分日p 0b 夏至日p 1c 全年p1 d 解析 设高塔正午影长为x 塔高为y 则p x y 春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x大于0 因此p不可能为0 夏至日 正午北回归线上的x等于0 因此p等于0 冬至日 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3 08 x大于y 因此p大于1 故选d 不选a b c 视角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2 2015 高考浙江卷 右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若甲 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 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a 47 b 43 c 23 5 d 21 5 d 解析 图中显示了某地正午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 据图可知 太阳轨迹始终在天顶一侧 并且甲 乙两个位置太阳高度之和为90 可以用我国中纬度地区来计算 甲位置是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乙位置是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h 90 h甲 90 23 5 h乙 90 23 5 计算出该地地理纬度是45 n 代入公式h乙 90 23 5 算出h乙 21 5 故选d项 命题方向 1 由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或运动状况 判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特点 结合所给时间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及变化 2 结合各类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统计图表 分析判断季节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或分析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3 联系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象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判断其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押题1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建筑物 下图是我国东部乡村某地太阳房太阳辐射吸收和室内空气循环示意图 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 当玻璃墙倾角为60 时 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 据此回答 1 2 题 1 该地位于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成都平原d 珠江三角洲 2 四幅图中 能反映该村冬季状况的是 a 图ab 图bd 图cd 图d b a 解析 1 根据 当玻璃墙倾角为60 时 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 的题干条件可知 该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应出现在冬至日 为30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 90 该地纬度 23 26 可知该地纬度为36 34 选b 2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的节能环保型建筑 而且当玻璃墙倾角为60 时 该地冬季太阳房集热效果最佳 因此冬季时太阳房内热量充足 气流上升 形成热力环流 选a 押题2 下图是2015年6月8日某地理爱好者观察某地一物体的日影变化并绘制的日影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该地位于 a 60 nb 70 nc 60 sd 70 s 2 当该地日影最长时 太阳的方位是 a 东北b 西北c 正北d 正南 b c 解析 1 该地6月8日全天都有日影 应发生极昼现象 应该位于北极圈内 选b 2 结合上题的判断 该地位于北极圈内 日影最长时是日出之时 极昼地区太阳在极地方向升起和落下 北极圈内地区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和落下 选c 1 常见晨昏线图的判读 考点三晨昏线判读及应用 2 图2中n表示北极点 a m b位于地球表面 np为经线 由此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 时针 若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km 由此可知m地的纬度为67 n 若am为昏线 由此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3 图3中若ef为晨昏线 p点正值日出 由此可知ef为晨线 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北极点周围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逆 夜半球 昼半球 昼半球 夜半球 2 晨昏线图上的时间信息 1 确定地方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0时 或当天24时 正午12时 2 确定日期和季节 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 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 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晨昏线与南北极圈 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 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22日 3 确定太阳直射点 在利用晨昏线确定出某地的时间后 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 在判断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后 可判断出 的纬度 4 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相切 经度 太阳直射点 2014 高考上海卷改编 读极地投影示意图 回答 1 3 题 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 大虚线圈为回归线 弧线acb为晨昏线 且ac段为昏线 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也是晨昏线与120 e经线的交点 1 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 3月21日b 6月22日c 9月23日d 12月22日 2 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120 e 23 26 sb 120 e 23 26 nc 60 w 23 26 sd 60 w 23 26 n 3 此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c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d 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d c b 审题专练 1 读文字材料 抓住核心词语题干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 极地投影示意图 回归线 ac段为 c点为 与极圈的切点 也是晨昏线与120 e经线的交点 等 极圈 昏线 晨昏线 2 审图像材料 把握关键信息 昼夜半球 顺 南 视角1经纬网与晨昏线图的判读1 2014 高考大纲全国卷 t7 8 8分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 约69 s 处于极夜时 甲 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 1 2 题 1 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 b 2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 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c 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 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解析 由题干可知 此时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北半球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第 1 题 由题干中甲 乙两地的日出时间 可以计算出甲 乙两地的昼长分别是甲 2 12时 5时40分 12小时40分 乙 2 12时 6时20分 11小时20分 d 据此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半球 乙地位于南半球 由日出时间可知 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 故乙地位于甲地的东面 综上所述 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第 2 题 这段时间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而欧洲北部出现暴风雪的时间为北半球冬半年 故a错误 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半年 澳大利亚东南部降水较多 不易发生森林火灾 故b错误 好望角附近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 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半年 好望角附近应温和多雨 故c错误 北半球夏半年 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故d正确 视角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2 2015 高考天津卷 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 深色阴影为夜半球 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下图 回答 1 2 题 1 发生日食的这天 在上图所示四地中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在上图所示四地中 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a d 解析 第 1 题 据图所示 发生日食时晨昏圈恰巧通过南北两极点 节气应为二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报告
- 2025石油委托加工合同
- 2025购车签合同模板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新能源设备检测与认证市场分析报告
- 网络直播平台股东股权调整与收益分成协议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绿色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 合租公寓租赁合同与租户装修管理协议
- 《2025年挖掘机买卖合同》
- 2025年邳州市一检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策略报告
- 物流运输规章管理制度
- GA/T 2014-2023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运行管理规范
- 土方消纳处置合同协议书
- 盐场工作报告
- 委托寺庙管理经营协议书
- 三人茶楼合伙合同范本
- T/CCS 026-2023煤矿防爆锂电池车辆动力电源换电安全技术要求
- 住宿外出免责协议书
- 《法国美食文化课件》
- DLT 5035-201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2.新药的发现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