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出师表检测试卷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1.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_。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有人说这部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三绝”、即“智绝”_、“奸绝”_和“义绝”_。2.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 , ”。3.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4.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赞扬) 性行淑均(公正、公平) 夙夜忧叹(早)B.中道崩殂(死) 悉以咨之(询问) 此皆良实(忠良、诚实)C.平明之理(治理) 臣本布衣(平民) 以彰其咎(公布)D.咨诹善道(询问) 引喻失义(道理) 危急存亡之秋(时候)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必能裨补阙漏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臣不胜受恩感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园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注】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指挥佥事:官名。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剽悍:矫捷勇猛。薮泽:湖泽。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岳阳楼记)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9.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A.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_11.“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_参考答案1.诸葛亮诸葛亮曹操关羽2.亲贤臣,远小人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B 解析:“良实”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应解释为“忠良诚实的人”。6.B 解析:A项、“毛”在“深入不毛”中指长植物的地方、在“吹毛求疵”中指皮毛。B项、“竭”都是竭尽的意思。C项、“顾”在“三顾茅庐”中指拜访、在“顾此失彼”中指顾得上。D项、“猥”在“猥自枉屈”中有降低身份的意思、在“猥琐不堪”中指鄙陋卑下。7.D解析:A项、“阙”同“缺”;B项、“有”同“又”;C项、“简”同“拣”。8.A解析:A项中“通”的意思都是“了解、懂得的意思”;B项中“制”的意思分别是“设计”和“规模”;C项中“信”的意思分别是“实情”和“信任”;D项中“出”的意思分别是“超过”和“发出”。9.A解析:A项、代词、他;B项、结构助词、的;C项、语气助词、不译;D项、结构助词、的。10.(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因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11.“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军队训练严格;根据地形摆阵法;武器装备精良。戚继光的形象特点:知识渊博、文武双全、坚毅果断、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出师表(B卷)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疲弊(b) 陛下(b) 陟罚臧否(p)B.行阵(hng) 驽钝(dn) 裨补阙漏(qu)C.崩殂(c) 恢弘(hng) 夙夜忧叹(s)D.以彰其咎(ch) 妄自菲薄(fi) 攘除(rng)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晨)性行淑均(善) 陟罚臧否(赞扬和批评)B.中道崩殂(死亡) 悉以咨之(询问) 裨补阙漏(缺失)C.平明之理(治理) 臣本布衣(平民) 以彰其咎(公布)D.咨诹善道(询问) 引喻失义(意义) 危急存亡之秋(时候)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杂然而前陈者B.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其境过清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战于长勺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真无马邪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也叫“奏章”或“奏疏”。B.本文是奏章、全文以议论为主、同时在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C.诸葛亮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刘备提出了三条建议。D.出师表表达出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_ 今义:_(2)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 今义:_(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_ 今义:_(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 今义:_(5)由是感激古义:_ 今义:_阅读精选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6.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7.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8.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9.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直挂云帆济沧海奉命于危难之间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1.D 解析:“以彰其咎”的“咎”应读ji。2.D解析:“引喻失义”的“义”是“道理”的意思。3.C解析:A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是连词、表修饰。B项、第一个“以”是连词、“以致”的意思;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的意思。C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在”的意思。D项、第一个“其”是代词、“他们的”的意思;第二个“其”是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4.C 解析:是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建议。5.(1)时候 秋天 (2)扩大 店铺开业 (3)感到痛心、遗憾极端憎恨 (4)社会地位低微、见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