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 来自几节同课异构案例的思考 案例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科学探究主题从哪些角度对学生进行起始实验技能的教学 2 3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 知识回顾 5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6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7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8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三 最外 最内 火焰温度外层高内层低 内壁出现水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二氧化碳 最外 9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有 白烟 冒出 10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有 白烟 冒出 蜡烛重新燃烧 白烟 是未燃烧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石蜡是密度小于水 质软的固体 它不溶于水 通常为白色 石蜡可燃 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 11 1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2 蜡烛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燃烧 3 家中断电用蜡烛照明时 室内为什么会有黑烟 4 当吹熄蜡烛时为什么会有白烟冒出 白烟是什么 白烟能否燃烧 5 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来 流下来的半透明液体是什么 为什么液体一会儿又会凝固在烛体上 6 蜡烛燃烧过程中只有化学变化 对吗 为什么 讨论 12 学习化学具有以下特点 1 关注物质的性质 2 关注物质的变化 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即不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 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并分析和比较 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欢迎来上化学课 14 请观察蜡烛 结合生活实际 描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观察 小结 3 1 2 4 5 6 颜色多样 固体 无味 硬度小 难溶于水 熔点低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可燃性 7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6 实验1 蜡烛的溶解性 提出问题 蜡烛是否可溶于水 进行猜想 蜡烛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 取蜡烛少许 放于水中 实验 观察 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评价反思 17 填写探究报告 为什么做实验 怎么做实验 看到什么 知道什么 了解蜡烛的溶解性 取蜡烛少许 放于水中 观察 蜡烛在水中没有溶解现象 浮于水表面 蜡烛难溶于水 蜡烛密度小于水 18 问题 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蜡烛的知识 蜡烛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蜡烛的硬度和密度如何 是否可溶于水 蜡烛由什么组成 4 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蜡烛火焰有无分层 为什么火焰是外部明亮中间暗 当吹熄蜡烛时为什么会有白烟冒出 白烟是什么 白烟能否燃烧 蜡烛中间为什么要放一根棉线 点燃蜡烛为什么要先点棉线 棉线的作用是什么 能否可用其他材料代替 点蜡烛时 为什么开始很难点着 蜡烛点燃后 为什么能持续燃烧 10 蜡烛火焰为什么会闪烁摇晃 11 蜡烛燃烧时为什么会有液体流下来 流下来的半透明液体是什么 为什么液体一会儿又会凝固在烛体上 外焰 内焰 焰芯 22 探究2 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提出问题 蜡烛的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进行猜想 蜡烛火焰最外层 外焰 温度最高 设计实验 点燃蜡烛 取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1秒后取出 比较其不同部位被烧情况 实验 观察 纪录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评价反思 23 填写探究报告 了解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比较情况 点燃蜡烛 取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1秒后取出 比较其不同部位被烧情况 在蜡烛外焰部分的火柴梗被烧焦 内焰部分的火柴梗颜色变化不大 蜡烛火焰分层 外焰温度最高 内焰温度最低 24 探究3 蜡烛燃烧的产物 提出问题 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有哪些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实验 观察 纪录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评价反思 25 填写探究报告 了解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点燃蜡烛 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观察 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蜡烛燃烧生成水 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出现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点燃蜡烛 在火焰上方罩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观察 实验改进 补充知识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现象 蜡烛燃烧 无水硫酸铜由无色变蓝 结论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27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有研究价值 猜想 合理 设计实验 简便 效果明显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记录 细致 及时 准确 作业 设计实验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并填写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一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 白烟 是否可以点燃 记录步骤和现象 实验二 探究如果蜡烛没有棉芯 是否可燃 29 谢谢 30 最低目标 走进实验室 关注实验基本操作中级目标 初步建构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高级目标 走出实验室 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原理 思考 国际市场玫瑰精油 60 的价格为每公斤33 6万元 而黄金价格仅为每公斤15 6万元 价格整整相差了两倍多 你听说过 软黄金 吗 新品快递 一滴玫瑰精油价值600元 来源 区域经济周刊 北京郊区门头沟妙峰山 李继勇提炼玫瑰精油 纯度76 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6倍 萃取extraction 1 聚集 荟萃2 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出类拔萃 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水煮西红柿汤 有油西红柿汤 水煮西红柿汤 萃取 加入油 有油西红柿汤 案例二分子和原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 39 40 课题1分子和原子 41 教学背景分析 微粒观第一次1 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2 用微观的观点思考宏观现象 42 教学背景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的现有知识 1 媒体 科普书籍上接触过 分子 原子 的词汇2 初三物理课上学习了有关分子的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 图片展示 实验操作 语言表述所教学生的特点 1 状况2 措施 43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第一阶段承认客观事实 第二阶段认识分子性质 第三阶段了解分子 原子概念 第四阶段用分子观点解释问题 四个阶段 重点 重点 难点 44 第一阶段 承认客观事实教学目标 从 无限宇宙到微小粒子 的奇异旅行 感受 分子 原子 客观存在的事实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45 一次奇异的旅行 宇宙 46 银河系 47 太阳系 48 地球 49 土壤 50 动物 51 细胞 52 dna 53 分子 54 水的化学式 h2o 1个水分子的质量3 10 26kg 1滴水里大约有20万亿亿个水分子 55 中科院的科学家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看 到原子 56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第二阶段 认识分子的性质教学目标 回忆所学知识 总结分子性质 并应用分子性质解释实验现象 突出重点方法 将微观概念的学习建立在宏观实验的基础上 57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1 第1组实验 58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1 第2组实验 59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2 将少量品红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 60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第三阶段 了解分子 原子概念教学目标 结合情境 小组谈论 了解分子 原子概念 突破难点方法 将情境建立在具体的客观事实基础上 61 物理性质 水的三态变化 62 分子无法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 63 怎么理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请以书上的两个具体实例来谈论 64 65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第四阶段 用分子观点解释问题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 应用所学知识 解释实际问题 66 1 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3 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课堂练习 2 为什么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 可装入容积为0 024m3的钢瓶中 67 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探寻原子的奥秘 汤姆逊 道尔顿 卢瑟福 玻尔 68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方式 第一阶段 现有水平 最近发展区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发展水平 知道分子原子词汇 初步建立微粒观 观察与思考 实验与观察 实验方案 向带有标记的两个小孔中分别加入5滴酚酞 向没有标记的小孔中加入5滴浓氨水 盖上盒盖 对比观察盒内与盒外的酚酞会产生哪些不同 观察与思考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构成苯的微粒的图像 扫描隧道显微镜 构成水的微粒直径0 4nm 一粒小米直径1mm 1mm 0 4nm 讨论与探究 20ml 实验方案 用胶头滴管向吸管中加入水至刻度线处 之后继续加入酒精至刚好加满 用塞子塞紧 将吸管倒置几次后正放 观察吸管内的变化并记录 观察与思考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构成苯的微粒的图像 资料卡片 碘遇淀粉发生化学反应使淀粉变蓝 碘发生了哪些变化 碘 实验与观察 实验方案 将挂有馒头的铁钩挂在试管上部 塞紧塞子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 观察碘和馒头的变化 1分钟后 取下铁钩上的馒头 换上另一块馒头再次将铁钩挂在试管上部 塞紧塞子 将试管放入热水中1分钟 前后对比 观察碘和馒头的变化 肉眼观察不到 紫色的烟 能使淀粉变蓝 应用提升 思考 如何进行抽象较强的概念教学 如何通过实验设计使抽象思维可视化 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学科观念 77 78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 案例三水的净化 提问 自然界中河水 湖水 海水等天然水与纯净水相比 有什么不同 水中的泥沙 蒸馏水 水中的细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水的净化 1 沉淀 一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沉淀物 不溶性的杂质沉到水底 实验4 1 取出a b两烧杯 向b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 搅拌溶解后 静置 通过对比观察现象 加过明矾的浑浊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 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明矾 溶于水产生胶状物 吸附水中悬浮物 进而形成沉淀 1 沉淀 过滤所需仪器 一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 过滤 漏斗 滤纸 烧杯 铁架台 漏斗架 玻璃棒 过滤器的制作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壁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的下端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 过滤操作的要点 探究活动 实验室过滤器与家庭自制净水器对水净化能力的比较 提出问题 实验室过滤器和家庭自制净水器相比较 哪套装置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 资料卡片 请认真阅读学案上的资料卡片的内容 提出猜想 家庭自制净水器净水效果好 实验室过滤器净水效果好 或者 实验改进 实验操作 水样变得澄清且为无色 水样变得澄清但仍有色 家庭自制净水器净水效果好 实验反思 问题1 在对水进行净化的过程当中 活性炭主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问题2 采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什么呢 吸附水中有色 有味的物质 活性炭表面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因此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讨论应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主要来自自来水公司 如果你是一名自来水公司的工程师 为了对水进行净化 你会设置哪些环节 步骤 进行处理呢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小组讨论 观察天然水样中含有哪些杂质 天然水样 饮用水样 对比水样 难溶的杂质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天然水样 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三项指标 1 应澄清透明2 不得呈现异色 异味3 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天然水中含有的杂质 1 不溶性杂质2 可溶性杂质3 微生物 交流合作 天然水 饮用水 静置 沉淀较大颗粒的难溶物 悬浮物 沉淀法 加絮凝剂 吸附悬浮物 明矾是一种絮凝剂 沉淀法 回顾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漏斗 滤纸 玻璃棒 烧杯 铁架台 引流 过滤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一贴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二低 三靠 1 任务 过滤自然水样a的上层水体2 要求 一位组员操作 其他组员观察监督 a c 实验体会 对比水样 过滤 生活中的过滤器 水井 生活中的过滤器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温馨提示 活性炭过滤器可以对水样做深度净化 活性炭过滤器让您喝上放心水 1 如图安装过滤器2 把水样c加入过滤器一半3 半分钟后打开过滤器盖子4 对比之前水样 实验体会 d 活性炭 对比水样 活性炭有多孔结构 总表面积可达500 1000m2 g 1 它有强大的吸附本领 除臭 去除异味去色 去除颜色过滤 滤掉一些不溶性杂质 吸附法 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了吗 消毒法 水样的变化 过滤 吸附 沉淀 消毒 关注偏远地区安全饮用水问题 1 这些地区的水有什么特征 2 这些地区的学校需要什么设备 阅读资料 急需净水设备 设计净水流程 请把我们学过的净水方法组合优化 帮助他们设计一套有效合理的净水流程 学以致用 水源 沉淀 过滤 活性炭 吸附 消毒 饮用水 设计方案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谢谢 思考 如何有效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设计教学 如何认识化学实验技能的社会价值 让学生主动将化学实验与生活紧密结合 126 127 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 案例四生活中常见的盐 128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caco3 na2co3 nahco3 第一课时 129 教学过程 130 131 教学过程 132 问题一 纯碱是碱吗 问题二 加了纯碱的馒头为什么不酸了 问题三 加了纯碱的馒头为什么松软多孔呢 观看短篇后提出问题 133 教学过程 学习盐的概念 生活情景 学生观看传统方法蒸馒头的短片后提出问题 视频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134 问题一 纯碱是碱吗 学生查阅资料 纯碱的学名是碳酸钠 比一比 naohna2co3 碱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 组成中不含oh 所以na2co3不是碱 不是 135 na2co3 2na co32 盐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136 二 盐的分类 例如 137 教学过程 学习盐的概念 生活情景 学生观看传统方法蒸馒头的短片后提出问题 视频 碳酸盐的性质探究 联想 学过的caco3和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一 na2co3和酸的反应 138 问题二 加了碳酸钠后 馒头为什么不酸了 问题三 加了碳酸钠后 馒头为什么松软多孔 实验探究一 1 探究目的 碳酸钠和酸的反应2 实验内容 碳酸钠和硫酸 盐酸 醋酸的反应3 实验装置 139 4 实验记录 白色粉末逐渐溶解 产生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上同上 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na2co3 2hcl 2nacl co2 h2ona2co3 h2so4 na2so4 co2 h2ona2co3 2ch3cooh 2ch3coona co2 h2o 140 教学过程 学习盐的概念 生活情景 学生观看传统方法蒸馒头的短片后提出问题 视频 碳酸盐的性质探究 联想 学过的caco3和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一 na2co3和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 nahco3和酸的反应 141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有机酸 它与面粉 水混合可制作馒头 面包等发面食品 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碳酸氢钠 nahco3 制作发面食品 142 白色粉末逐渐溶解 产生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上同上 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nahco3 hcl nacl co2 h2o2nahco3 h2so4 na2so4 2co2 2h2onahco3 ch3cooh ch3coona co2 h2o 143 教学过程 144 教学过程 讨论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碳酸盐和酸反应能生成co2 145 第一组对比实验 na2co3 2hcl 2nacl co2 h2ona2co3 h2so4 na2so4 co2 h2ona2co3 2ch3cooh 2ch3coona co2 h2o第二组对比实验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na2co3 2hcl 2nacl co2 h2onahco3 hcl nacl co2 h2o 对比实验的方法 通过分析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实验分析 146 得出结论 碳酸盐和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我会应用 147 教学过程 讨论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碳酸盐和酸反应能生成co2 实验探究三 检验在生活中找到的碳酸盐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碳酸盐与酸反应的实验方案 148 在生活中你能找到哪些物质可能含有碳酸盐 请你通过实验证明它们是碳酸盐 149 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 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 水垢和稀盐酸反应 牙膏中的摩擦剂和稀盐酸反应 牙膏中的摩擦剂和稀盐酸反应 钙片和稀盐酸的反应 150 教学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51 教学过程 碳酸盐知识拓展学习网站 152 教学过程 na2co3和酸的反应 nahco3和酸的反应 视频 学习盐的概念 生活情景 caco3和酸的反应 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检验在生活中找到的碳酸盐 日常生活 医疗保健 环境保护 工业生产 碳酸盐知识拓展学习网站 设计思路 生活 化学 生活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化学 思维导图展示 思维导图展示 思维导图展示 探究活动 从物质分类和化学反应类型的角度 预测盐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 fe cuso4 feso4 cu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盐可以和酸发生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瓷合同(标准版)
- 关于牛肉合同(标准版)
- 旭丽写真机采购合同8篇
- 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出售合同范本2篇
- 幼儿园水管与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 小学垃圾分类与回收系统方案
- 2025四川中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多元化企业(第一次)员工招聘59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哈南分院招聘护理人事代理工作人员3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河南省职业病医院) 编外招聘19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白电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有害生物防治员初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版2026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第4课《 科技力量大》第1课时 科技改变生活和科技改变观念 教案设计(教案)
- 学会交流与沟通课件
- 铁路监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会沟通学会表达课件
- 针灸血肿课件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方案
-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 人事任命书红头文件模板
-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