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doc_第1页
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doc_第2页
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doc_第3页
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doc_第4页
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做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王红兵 摘 要:小学语文课文中所选的古诗,短小精悍,凝聚力强,而且图文并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因而,在古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诗中的美育因素,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关键词:感知美 品味美 升华美 欣赏美 表达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 体、 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化的重要体现。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 在心理、 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瑰丽灿烂,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小学语文课文中所选的古诗,短小精悍,凝聚力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精美的意境,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一支美妙的乐曲,而且图文并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因而,在古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诗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观插图,感知美小学课本中的古诗大多数配有彩色插图,这些图都扣住了诗句,表达诗的意境。教学时,首先要从图入手,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看插图,要看出图中所描绘的每一个景物的特点以及这些景物所构成的整幅图的情景,感受到图画色彩、内容的美。如教学贺知章的咏柳一诗时,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看图:图中的柳树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细看柳枝、柳叶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柳树你喜爱吗?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从画面中感知了柳树的美,激起对柳树的喜爱之情,为进一步去品析诗的美作好了认知和情感的基础。又如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教学时可先从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观看,体味图中的动态、静态的美,让学生领略生动的情趣,激起学习情趣。二、析诗句,品味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析诗句,品味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审美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课本中的古诗,具有典范性,大多数是七言诗和五言诗,诗句非常精炼,有些古诗还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诗句所包含的内容、意境并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表达的。在教学时,要仔细分析,体会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出作者表达内容、意境的美以及用词、写法的美和作者理想、精神的美。如苏轼题西林壁一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学时,要抓“横”“侧”“远”“近”“高”“低”等词语,品析为什么作者从观察角度、观察点的不同去写庐山的景,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描述具体。这样,学生在弄懂诗句意思的同时,品味出了作者语言的美、写法的美,也为理解下文作者的疑惑铺平了道路。再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引导学生评析,再抓住时机启发,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完全陶醉在了美景中,有效地感悟到诗的美。小学课本中的许多古诗,充满了哲理。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品词析句来理解、领悟古诗的哲理美。三、重想象,升华美小学课本中的古诗,由于诗文的短小精悍,往往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诗人在精心描述的同时,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余地。因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发挥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是扣住诗意、联系当时的环境结合学生自身的体会和感受,把学生们感受到的、品味出的美,再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想象。学生想象的同时,完全沉浸在一种美的境界里,情感也应同时得到升华,因而对诗的美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电影电视中的一些镜头,引导学生从样子、声音、色彩等方面想象出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使自己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感受出庐山瀑布的壮美。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着重引导学生想象“独”体会“思乡”:“大街上”让学生想象大街上热闹的景象而王维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大多数都在外打工,他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怎么样?他们又会怎么想?王维呢?”抓住课文第二句中“每逢”、“倍思亲”等重点词语进行感悟,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随着想象的深入,情感也更深入了,学生慢慢地走进了王维的内心世界,感悟了他的深情,加深了对他的认识,品味出人物的情感美。四、多诵读,欣赏美古诗的美,也表现在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人不同风格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有感情的吟诵诗歌,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诗人的情韵,进入诗的意境,与诗人产生共鸣。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是小学课本中古诗教学的共同要求。通过读感受和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感情地朗读,实际上是对诗表达的美的一种欣赏,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能力的体现。学生感情朗读的水平如何,也反映出学生对诗的美的理解感受的程度。当然,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读出真切的感情来,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教学古诗时“读”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读的要求应由读通、读熟逐步提高到有感情,让学生在读着体会美、读中欣赏美。如王冕的墨梅,这首诗初看起来是写梅花的,很普通,可只要多读几遍,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就不只是赞美梅花淡淡的颜色、清香的味道,而是蕴涵着做人的道理在里边的。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诗意的理解,然后达到对所蕴涵的哲理的体悟,欣赏作者表达的美、意境的美。 五、练改写,表达美学生学会了古诗,体会到了诗的美,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古诗的练习,让他们把对这首诗美的感受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古诗的改写的练习,既是对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一种反馈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中稀疏的篱笆、蜿蜒的小路、青青的芳草、长满新绿的树、金黄的菜花,翩翩起舞的黄蝶、还有那调皮的男孩追蝶的动作都一定会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一幅儿童追蝴蝶的画面也一定会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这样的延伸、拓展不仅是对诗美的回味,而且是学生学会了表达美。改写的练习要根据各首诗的特点进行,可改写全诗,如咏柳、早春;也可改写诗中的部分语句,如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句。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是学生感知美、品味美、欣赏美、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