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观看完十九大开幕式后,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蠢蠢欲动 , 誓要干出一份出彩成绩。B . 炙手可热的“双十一”促销活动让各路网络卖家大赚一笔。C . 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将在上海粉墨登场。D .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B .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D . 2013年6月12日,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送来了端午祝福。3.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待着!”B . 公交车司机对一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C . 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D . 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默写填空。 (1)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俗子胸襟谁识我,_。(秋瑾满江红) (5)莫听穿林打叶声,_。(苏轼定风波) (6)蒹葭萋萋,_。(诗经蒹葭) (7)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55分)5.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希j( ) 沉n( ) 喧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希j( ) 沉n( ) 喧嚣(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4)“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采撷”的意思是。(5)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6)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7)“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采撷”的意思是。(8)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6. (15分)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刚播出不久就引起热议。某校针对此事开展了“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材料二: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位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zn)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1)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3)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元吉同学看过后,产生了学一门技术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元吉,你将如何劝说他的父母?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7. (6分)名著阅读。 (1)下面诗句节选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当时中国正处于_时期。 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2)假如水浒中人物穿越到上面这个时期,会有怎样的表现?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人物性格及其经历简述理由。 A宋江 B林冲 C孙二娘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 . 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 .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9.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B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C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D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引领(2)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A . 久之 , 目似瞑,意暇甚。B .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C .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D . 呼尔而与之 , 行道之人弗受。(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欧阳修归田录)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0. (25分)阅读说明文实至名归话“襄阳”,完成下列各题。实至名归话“襄阳”高伟凡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治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删改(1)为什么说“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实至名归”? (2)第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 (3)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说明语言在准确严密的同时不乏生动,试分析下面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 , 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5)选文第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1. (25分)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完成下题。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 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在全文中的作用。(2)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3)“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一句中“这”指代什么?(4)选文中写了闻一多“说”和“做”的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5)选文1、2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有一对生活清贫的夫妇,住在一座小城中,他们从不抱怨,而是热心助人、努力工作,过得平凡而精彩。他们认为:不管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有阳光、脚踏实地,就能把寻常日子过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