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理与证明补课教案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合情推理(一)归纳推理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见书上的三个推理案例,回答几个推理各有什么特点?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但是推理的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可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二、新课讲解 1、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 (2)180n? 3、221222221,331332333?,由此我们猜想a a mb bm?(,a bm均为正实数)归纳推理这种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检验猜想。 三、例题讲解例1已知数列?na的通项公式21() (1)na n Nn?,12() (1) (1) (1)nf n a a a?,试通过计算 (1), (2), (3)f f f的值,推测出()f n的值。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果预测如下) (1)113 (1)1144f a?1213824 (2) (1) (1) (1) (1)94936f a a f?12312155 (3) (1) (1) (1) (2) (1)163168f a aaf?由此猜想,2()2 (1)nf nn?实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变式训练?数列的通项公式。 试归纳出这个且的第一项已知数列例,.),2,1(1,1411?naaa aannn n?,21,32,1,2:44321?na aaaa求拓展例 四、巩固练习 1、已知111()1()23f n n Nn?,经计算:35 (2), (4)2, (8),22f f f? (16)3,f?7 (32)2f?,推测当2n?时,有_. 2、(数55例2)设?N n n n n f,41)(2,计算)10(,)4(),3(),2(),1(f ffff?的值,同时作出归纳推理,并用n=40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注归纳推理的几个特点1.归纳是依据特殊现象推断一般现象,因而,由归纳所得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2.归纳是依据若干已知的、没有穷尽的现象推断尚属的现象,因而结论具有猜测性.3.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的情况,因而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实验和对有限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五、教学小结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 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2.1.2类比推理教学目标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认识类比推理这一种合情推理的基本方法,并把它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中去。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类比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从一个传说说起春秋时代鲁国的公输班(后人称鲁班,被认为是木匠业的祖师)一次去林中砍树时被一株齿形的茅草割破了手,这桩倒霉事却使他发明了锯子.他的思路是这样的茅草是齿形的;茅草能割破手.我需要一种能割断木头的工具;它也可以是齿形的.这个推理过程是归纳推理吗?二数学活动我们再看几个类似的推理实例。 例 1、试根据等式的性质猜想不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猜想不等式的性质 (1)a=b?a+c=b+c; (1)ab?a+cb+c; (2)a=b?ac=bc; (2)ab?acbc; (3)a=b?a2=b2;等等。 (3)ab?a2b2;等等。 问这样猜想出的结论是否一定正确?例 2、试将平面上的圆与空间的球进行类比.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球的定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球弦截面圆直径大圆周长表面积面积体积圆的性质球的性质圆心与弦(不是直径)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弦球心与截面圆(不是大圆)的圆点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圆与圆心距离相等的两弦相等;与圆心距离不等的两弦不等,距圆心较近的弦较长与球心距离相等的两截面圆相等;与球心距离不等的两截面圆不等,距球心较近的截面圆较大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球的切面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球心且垂直于切面的直线必经过切点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面的直线必经过球心类比推理上述两个例子均是这种由两个(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或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猜想;检验猜想。 即例3.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类比推理得到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巩固提高2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试给出空间中四面体性质的猜想联想、类推猜想新结论观察、比较直角三角形3个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C903个边的长度a,b,c2条直角边a,b和1条斜边cPDFPDEEDF904个面的面积S1,S2,S3和S3个“直角面”S1,S2,S3和1个“斜面”S小结1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或相似性质。 类比的性质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就越相关,从而类比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 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演绎推理教学目标1.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 2.能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教学重点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教学难点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教学过程一复习:合情推理(结论不一定为真)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归纳。 类比提出猜想二问题情境。 观察与思考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够导电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100+1)是奇数,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tan?是三角函数,所以,tan?是周期函数。 提出问题像这样的推理是合情推理吗?二学生活动1.(小前提)是二次函数函数12?x x y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够导电结论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大前提(2100+1)是奇数,小前提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结论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大前提tan?是三角函数,小前提所以,tan?是周期函数。 结论三,建构数学演绎推理的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三段论的基本格式MP(M是P)(大前提)SM(S是M)(小前提)SP(S是P)(结论)3.三段论推理的依据,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S是M的一个子集,那么S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四,数学运用恢复成完全三段论。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把“函数例112?x xy解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大前提)例2.已知lg2=m,计算lg0.8解 (1)na lg=nlga(a0)-大前提lg8=32lg小前提lg8=3lg2结论lg(a/b)=lga-lgb(a0,b0)大前提lg0.8=lg(8/10)小前提lg0.8=10lg8lg?结论例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D,E是垂足,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解 (1)因为有一个内角是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在ABC中,ADBC,即ADB=90-小前提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结论 (2)因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大前提因为DM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小前提结论)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所以,函数12?x xy所以DM=21AB结论同理EM=AB所以DM=EM.演绎推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1大前提不成立;2,小前提不符合大前提的条件。 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比较法分为作差法和作商法 一、作差法若a,bR,则ab0?ab;ab0?ab;ab0?ab它的三个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符号(与零的大小)结论.注作差法是当要证的不等式两边为代数和形式时,通过作差把定量比较左右的大小转化为定性判定左右的符号,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作差是化归,变形是手段,变形的过程是因式分解(和差化积)或配方,把差式变形为若干因子的乘积或若干个完全平方的和,进而判定其符号,得出结论.例 1、求证x2+33x证(x2+3)?3x=043)23 (3)23()23(32222?x x x,x2+33x例2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a0,b?a00)()(?mb ba bm即bam bma?变式若ab,结果会怎样?若没有“aa2b3+a3b2证(a5+b5)?(a2b3+a3b2)=(a5?a3b2)+(b5?a2b3)=a3(a2?b2)?b3(a2?b2)=(a2?b2)(a3?b3)=(a+b)(a?b)2(a2+ab+b2)a,b都是正数,a+b,a2+ab+b20,又a?b,(a?b)20(a+b)(a?b)2(a2+ab+b2)0,即a5+b5a2b3+a3b2例4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如果m?n,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t1,t2,则21122,22tnSmSS ntmt?可得mnn mStn mSt2)(,221?2) (2)()(2)(42)(2221n m mnn mSmn nmn mmn Smnnm SnmSt t?S,m,n都是正数,且m?n,t1?t20,b0,则ba1?ab;ba1?ab;ba1?ab它的三个步骤作商变形判断与1的大小结论.作商法是当不等式两边为正的乘积形式时,通过作商把其转化为证明左/右与1的大小。 例 5、设a,b?R+,求证a bb ab ab a ab b a?2)(证先证不等式左中由于要比较的两式呈幂的结构,故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故可采用作商比较法证明.作商2222)()(b aa bb ab ab abab aabb a?,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当a=b时,1)(2?b aba当ab0时,1)(,02,12?b aba b aba当ba0时,1)(,02,102?b aba b aba即2)(b ab aab b a?(中右请自己证明,题可改为a,b?R+,求证1()2b aa ba ba b?)作业补充题1.已知0a b?、,求证2211b aa b a b?2求证423122x xx?3.已知*,a bR m n Nm n?求证mmmn n nm na b a b ab?4.已知cab0,求证b cba ca?.5.已知a、b、c、d都是正数,且bcad,求证dcd bc aba?.不等式证明二(综合法) 一、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性质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等而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这个证明方法叫综合法。 (也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例 1、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2+c2)+b(c2+a2)+c(a2+b2)6abc分析不等式左边含有“a2+b2”的形式,我们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a2+b22ab;还可以这样思考不等式左边出现有三次因式a2b,b2c,c2a,ab2,bc2,ca2的“和”,右边有三正数a,b,c的“积”,我们可以运用重要不等式a3+b3+c33abc.证b2+c22bc,a0,a(b2+c2)2abc同理b(c2+a2)2abc,c(a2+b2)2abca(b2+c2)+b(c2+a2)+c(a2+b2)6abc当且仅当b=c,c=a,a=b时取等号,而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三式不同时取等号,三式相加得a(b2+c2)+b(c2+a2)+c(a2+b2)6abc本例证法可称为三合一法,当要证的不等式关于字母具有对称形式时,我们常可把其看成是由若干个结构相同但所含字母较少的不等式相加或相乘而得,我们只要先把减了元的较简单的不等式证出,即可完成原不等式的证明。 例 2、a,b,c?R,求证1?9)111)(?c b ac b a2?29)111)(?a c c bb ac b a3?23?b aca cbc ba证1?、法一33abc c b a?,313111abc c b a?,两式相乘即得。 法二左边)()()(3cbbaacbaab b abc b aac b a?3+2+2+2=92?、3)()(23222a c c bb aa c c bb a?3)()(13111a bb aa bb a?两式相乘即得3?、由上题29)111)(?a bb ac b a29111?a cbc bab ac,即23?b aca cbc ba例 3、已知a,b,c都是正数,且a,b,c成等比数列,求证2222)(c b a c b a?证明左右=2(ab+bcac),a,b,c成等比数列,ac b?2又a,b,c都是正数,所以ac b?0c ac a?2,b c a?0) (2) (2)(22?b cabb bcab ac bcab2222)(cb acb a?说明此题在证明过程中运用了比较法、基本不等式、等比中项性质,体现了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特点例 4、制造一个容积为V(定值)的圆柱形容器,试分别就容器有盖及无盖两种情况,求怎样选取底半径与高的比,使用料最省?分析根据1题中不等式左右的结构特征,考虑运用“基本不等式”来证明.对于2题,抓住容积为定值,建立面积目标函数,求解最值,是本题的思路.解设容器底半径为r,高为h,则V=r2h,h=2rV?. (1)当容器有盖时,所需用料的面积S=2r2+2rh=2r2+rV2=2r2+rV+rV33232232VrVrVr?当且仅当2r2=rV,即r=32?V,h=2rV?=2r,取“=”号.故21?hr时用料最省. (2)当容器无盖时,所需用料面积S=r2+2rh=r2+rV2=r2+rV+rV332V?当且仅当r2=rV,r=3?V,h=2rV?=r.即r=h时用料最省.作业补充题 1、设a,b,c?R,1?求证)(2222b ab a?2?求证)(2222222cb aabb a?3?若a+b=1,求证22121?b a 2、设a0,b0,c0且a+b+c=1,求证8abc(1-a)(1-b)(1-c). 3、设a,b,c为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三边,求证abc(b+c-a)(a+b-c)(c+a-b). 4、已知a,b?R+,求证2)2(333b ab a? 5、设a0,b0,且a+b=1,求证225)1()1(22?bbaa不等式证明三(分析法)当用综合法不易发现解题途径时,我们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分析寻求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从而得出要证的不等式成立,这种执果所因的思考和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使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当问题比较复杂时,通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使用,以分析法寻求证明的思路,而用综合法进行表述,完成证明过程。 例 1、求证5273?证分析法综合表述052,073?2125只需证明22)52()73(?521?展开得2021210?10212?即10212?2021210?521?22)52()73(?即210,y0,证明不等式31332122)()(y xy x?证一(分析法)所证不等式即233322)()(y xy x?即33662222662)(3y xy xy xy xy x?即3322222)(3y xy xy x?只需证xy y x3222?xy xyy x32222?成立31332122)()(y xy x?证二(综合法)33662222663226) (3)(y xy xy xy xy xy x?2333366)(2y xy xy x?x0,y0,31332122)()(y xy x?例 3、已知a+b+c=0,求证ab+bc+ca0证一(综合法)a+b+c=0(a+b+c)2=0展开得2222cb aca bcab?ab+bc+ca0证二(分析法)要证ab+bc+ca0a+b+c=0故只需证ab+bc+ca(a+b+c)2即证0222?ca bcab cb a即0)()()(21222?abb a(显然)原式成立证三a+b+c=0?c=a+bab+bc+ca=ab+(a+b)c=ab?(a+b)2=?a2?b2?ab=043)2(22?bba例 4、已知0,1ab ab?,求证2222a ba b?,并求等号成立的条件。 分析不等式右边是常数,能否用平均值定理?应当可以。 (找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如何把左边变形为和的形式?多项式的除法或配凑!左=22a ba b?=2()22()abab aba ba bab?(看到了希望!)=2a bab?(已知1ab?)22?当2a bab?时,由2()21a bab?解出当1 (62)21 (62)2ab?时等号成立。 例 5、a0,b0,且a+b=1,求证:2121?ba2.证明:2121?ba2?(a+21)+(b+21)+22121?ba4?2121?ba1?ab+412?ba1?ab+431?ab41a0,b0,且a+b=1,ab(2ba?)2=41成立,故2121?ba2.作业补充题1.求证:52276?. 2、若a,b0,2ca+b,求证: (1)c2ab; (2)c-ab c?2 23、求证:a,b,cR+,求证:)3 (3)2(23ab b aabb a? 4、设a,b,c是的ABC三边,S是三角形的面积,求证S abbac344222? 5、已知0 6、求证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等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的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不等式证明四(反证法与放缩法) 一、反证法有些不等式无法利用用题设的已知条件直接证明,我们可以间接的方法反证法去证明,即通过否定原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达到肯定原结论的目的。 例 1、若x,y0,且x+y2,则xy?1和yx?1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反设xy?12,yx?12x,y0,?yxxy21,21?可得x+y2与x+y2矛盾,原式成立例 2、已知a+b+c0,ab+bc+ca0,abc0,求证a,b,c0证 (1)设a0,bc0,则b+c=?a0ab+bc+ca=a(b+c)+bc0矛盾,必有a0同理可证b0,c0例 3、设041,(1?b)c41,(1?c)a41,则三式相乘(1?a)b?(1?b)c?(1?c)a641又0 二、放缩法在证明不等式的时候,在直接证明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把要证明的不等式加强为一个易证的不等式,即欲证AB,我们可以适当的找一个中间量C作为媒介,证明AC且CB,从而得到AB.我们把这种把B放大到C(或把A缩小到C)的方法称为放缩法.放缩是一种重要的变形手段,但是放缩的对象以及放缩的尺度不易掌握,技巧性较强,这关系到证明的成败,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经过多次的探索和试验才能成功,因此必须多练.比较常用的方法时把分母或分子适当放大或缩小(减去或加上一个正数)使不等式简化易证。 例 4、若a,b,c,d?R+,求证21?ca ddb da cbbd baa证记m=ca ddb da cbbd baa?a,b,c,d?R+1?cbaddbada cb abdcbaam2?c dddb abbaam1 5、当n2时,求证1)1(log)1(log?n nn n证n20)1(log,0)1(log?n nn n2222)1(log2)1(log)1(log)1(log)1(log?n n nn nn n nn n12log22?nn,n2时,1)1(log)1(log?n nn n例 6、求证213121112222?n?证n n n n n111)1(112?2222111111111123122334(n-1)n11111111222231nn n n?()()()思考若把不等式的右边改成47或3661,你可以证明吗?例 7、求证|1|1|1babaabab?证|a+b|a|+|b|?|a|+|b|-|a+b|0,()(2211().11111:.111abababa bPabababa bababababababababababab?课本“溶液”例结论)(把分母减小,使分式放大)即作业补充题 1、设0 12、设.1Z,)(2?acbac bxax x f,并且、其中试证明:042?acb 3、设,)(2q pxxxf?求证)3()2()1(fff、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214、设x0,y0,y xyxa?1,yyxxb?11,求证a 5、证明)2,(11211112?n Rnn nnn? 6、证明lg9?lg11bc,则0411?abba数学归纳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 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方法。 3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证明问题的方法。 难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三、教学过程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实际上是一种以数学归纳法原理为依据的演绎推理,它将一个无穷的归纳过程转化为一个有限步骤的演绎过程,是处理自然数问题的有力工具。 1数学归纳法的本质无穷的归纳有限的演绎(递推关系)2数学归纳法步骤 (1)当n取第一个值n0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归纳假设)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归纳证明)由 (1), (2)可知,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 四、典例分析例1(书70例1)以知数列a n的公差为d,求证1 (1)naa nd?例 2、(书70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2(531nn?变式训练用数学归纳法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部门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婴戏纹执壶课件
- 外包劳务施工合同5篇
- 委外队伍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姓氏歌课件教学课件
- 妆容与形象设计课件
- 2025新五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
- 文库发布:妄想症课件
- 2025年孟州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平语讲孝道课件
- 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Part A Let's talk 英语教学课件
- 无人机使用课件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医院三合理一规范培训
- 2025年江苏省档案初级职称考试(档案业务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一建《法规》章节千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课件
- DGTJ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青春“心”动力:青少年情绪管理指南
- 青梅嫁接技术课件
- 《经济数学》高职微积分理论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