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输在起跑线上_第1页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_第2页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_第3页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_第4页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在任何一个版本的电视剧 射雕英雄传 中 都尽可能渲染郭 靖童年时期的笨拙 他开始习武的师父江南七怪武功也很一般 用 今天的话说可以叫做只读了一个一般大学 甚至专科学校 但是欧 阳克就不一样 记忆力 学习能力 音乐等综合素质都远远超过郭 靖 而且有一个武功高手西毒欧阳锋用心调教 用今天的话说可以 叫做读了一流的名校 但是 郭靖的人生和社会地位看都比欧阳克 成功得多 看到郭靖和欧阳克的成长历程 我想起了我们在家庭和学校教 育中经常说到的一句话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曾几何时 不 要输在起跑线上 开始冲击耳膜 受到此语激发的 大多是跃跃欲 试的家长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 人生的长跑便无可选择地开始了 为了让孩子在长跑中领先 起跑线 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胎教是 起跑前的热身 呱呱坠地之日 便是奋力冲刺之时 上幼儿园就演 习吹拉弹唱 上了小学 书包重得能把稚嫩的肩膀压弯 初中高中 就更甭提了 高考被称为 鲤鱼跳龙门 谁愿意在这边做小鱼小 虾呢 望子成龙的家长 恨不得替儿女跳上一把 要说家长的急功 近利 都是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害的 有失公允 但 不 要输在起跑线上 确实让求胜心切的家长们找到了大显身手的理 论依据 中国的很多孩子是非常聪明 可爱的 他们勤奋好学 可惜很 多孩子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 逐渐地被毁掉了 一半是被学校毁 掉的 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 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 过于恐慌 拔 苗助长等等 所以 这种过强的功利心 希望早出人才 快出人才 造成了儿童教育领域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八岁横渡琼州海峡 五岁做一万个俯卧撑 三岁能识多少个字 冲击吉尼斯记录 甚至 有一个家长为了让他的儿子快速成名 做了一个惊人的策划 让他 上街裸奔 还有一个家长有一本畅销书 400 个耳光打出一个钢琴 才女 无所不用其极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 不切实际的高标准 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当然大多数家长还 没有那么残酷 但让孩子学奥数 学英语 学电脑 参加各种各样 的考试 拿各种各样的证书 却是一个整体性现象 令孩子不堪其 苦 不堪其累 有一个小孩考试考了 99 分 非常高兴 回来向他爸爸报喜 他 爸爸却一个耳光打过去 为什么不考 100 分 从 不要输在起跑线 上 理论出发 许多老师也推波助澜 鼓动考生争取考名牌上重点 千万不要在高考的 起跑线上 落后 于是考生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上重点大学前程似锦 上普通大学人生暗淡 考上成龙 落榜为虫 其实 高考不过是人生众多考试中的一次 高考成功并不意味着 一蹴而就 高考失利 同样会 脚下有路 我们经常可以看 见那些怀着美好崇敬的年轻人 跨进大学校门后萌生 失落感 事实上 起跑线固然重要 但把目光完全盯在起跑线的输赢胜负上 显然是片面的 从 1986 年中国参加第一次奥林匹克数学国际精英赛 已经产生 了 100 多位金银铜牌得主 可是 当年和中国高中生同台获奖的一 些欧洲的 美国的中学生 现在已经成为数学大师了 有的已经获 得了数学菲尔兹奖 可中国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实在值得反思 中国从 80 年代以来有很多音乐神童 琴童 获得了很高的国际 奖项 可是十年 二十年过去了 这些人都消失了 当年的音乐神 童到哪里去了 回答是 很多人已经不再从事音乐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好多音乐神童 音乐一开始就不是他的兴趣爱好 只不过为了 满足家长的愿望 所以等到他能够选择的时候就选择了离开 这种 现象很普遍 所以 过早定向培养对于真正的英才教育是非常不利 的 其后果 一个是过于严格的学科训练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是可能抑制了他真正的兴趣倾向 人的兴趣真正产生和形成 还是在中学阶段 小学阶段是非常基础的教育 你不能断定他以后 真正喜欢什么 能够做什么 2010 年 7 月 30 日早晨 为人们所熟知的 中国三钱 1954 年到 1956 年 钱三强 钱学森和钱伟长参与制定国家自然科学 12 年规划工作 该工作由周恩来亲自领导 钱伟长在 八十自述 中 说 在规划接近完成时 周总理公开赞誉我和钱学森 钱三强为 三钱 中的最后一位 著名科学家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 在上海逝世 有关钱伟长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被各大媒体反复提 及 18 岁那年的高考中 钱伟长数学 物理 化学和英文 总共考 了 25 分 其中物理只考了 5 分 英文从没有学过 考 0 分 所幸靠 着文科成绩 中文和历史两个 100 分 通过了清华的考试 他听 从钱穆的建议 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 9 18 事变 爆发 钱伟长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 毅然决 定 我不读历史系了 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起初 物理系主任吴有 训不愿意收他 但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 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 读一年 如果化学 物理和高数都考过 70 分 就允许他转系 这段经历 令人深思 放在今天 钱伟长中文 历史 数学 化学 物理 英语的总分只有 225 分 绝对连专科线也达不到 休 想进入清华大学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 物理只有 5 分的钱伟长 居 然通过游说系主任 进了物理系 从此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读到钱伟长这段人生经历 我想起了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 话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起点 起跑线真是那么重要吗 物理 只有 5 分的钱伟长成为中国物理学的泰斗 有力地说明了 不要输 在起跑线上 是一个教育的伪命题 牛顿少年时代被人称为 笨伯 达尔文小时候没干过正经事 爱因斯坦四岁说话 七岁写字 被校长视为 哪方面都不会成功 爱迪生小时候曾一动不动趴在放着鸡蛋的草堆上 孵小鸡 被人 讥笑 罗丹三次考不上艺术学院 被父亲抱怨为白痴 高尔基只上 了几个月小学就失学去卖报当学徒 这些伟人在学校里都被老师 视为 不可救药 而贴上了 笨蛋 的标签 小时候无不被人视为 愚笨 平庸 怪异 他们的童年时期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 即所谓都 输在起跑线上 但 起跑线 妨碍他们成为世界上最 耀眼的明星了吗 没有 在 起跑线 上的输与赢 与一个人的成 长及事业的成功完全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教育理论中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是没有理论基础的 也许有人说 这不就是说要注重学前教育吗 分析其实质 其实与 重视学前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完全不同 是从小对孩子进行 知识训练 而从教育的本质看 教育本不追求输赢 而应立足完善 每个人自身 所谓 因材施教 这些是基本的教育常识 然而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为何会如此流行 传播广泛呢 冷静下来思考 我们会发现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不是一个 教育口号 而是一个商业广告 这是一个与教育产业化同步成长 发育 却没有随着教育产业化被抨击而消亡的广告用语 叫响这个 口号的 是举办特长班 兴趣班的一众教育机构 他们以帮助少年 儿童成为杰出人才为 宗旨 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 如何赢在 起点 最终成功说服家长们掏腰包 市场分析人员预测 学前教 育的市场规模在 2013 年将达到 990 亿人民币 中国自 1994 年提出 素质教育 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孩子的童 年苦难 不过将补习班变成了钢琴班 中国孩子的童年就在起跑线 上 因为它们注定要参与一场优胜劣汰的残酷比赛 起跑线 不 仅是中国人的教育观名片 背后更牵涉中国人成长进程的心理问题 教育公平的社会问题 以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宏大命题 被忽略的只 有一个 就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快乐童年 孩子的学习 是一场马拉松赛跑 也是一场围棋比赛 只有最 后赢才是真的赢 长跑的人都知道 一开始就全力去跑 很有可能 在最后冲刺时 却没有力气了 除非这个人有极好的耐力 从头到 尾都能坚持下来 但这样的人一般是神 是奇迹 不是平常人能做 到的 而下棋时 开始赢 下到最后却未必能赢 如果一个人只为 了输赢去奋斗 而忽略了整个过程 无法享受过程的精彩 不说是 悲哀 至少也是一种损失 人生更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起跑早几秒 晚几秒 早几圈 晚几圈都不是问题 马拉松最初的领跑者不一定是最终的优胜者 孩子过早地透支了体力 健康 智慧等 造成的结果就是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 绝大多数成功人士 中小学教育都是非常普通 非常一般的 甚至他们很多人在中小学的时候也没有优秀的学业表现 这个现象 在教育界有一个说法 第十名现象 如果我们离开学校十年 二十 年以后 再回头看 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 三好学生 优秀班干 部 不见踪影了 而在各行各业能够崭露头角的 能够有所成就的 当时在学校 在班级有的是中间偏上的 有的是不太受 待见 的 当时学校学习最好的那一批学生 最后往往表现平平 第十名现象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可能是因为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 优秀 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 兴 趣等 而走上社会以后 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学的考试成绩 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就像前面讲的马拉松一样 你在前五圈 前十圈跑得精疲力尽了 很难赢在终点 而在前十圈 前二十圈悠 着点慢慢跑 后面还有后劲 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概念其实挺重要 的 可是现在大家都过于重视考试成绩 其实小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远远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当然 生活当中确有一类人是少年早慧 少年得志 春风得意 但应该看到 人群当中这类人数量很少 大概只有 1 3 的孩子属 于超常儿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