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识字8》_第1页
苏教版《识字8》_第2页
苏教版《识字8》_第3页
苏教版《识字8》_第4页
苏教版《识字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8教学设计南京市滨江小学 魏舒阳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生字“包、饱、泡、吐”,正确率为100。借助图片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花苞、饱满、火炮、水泡”等词语的意思。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识字过程中,了解形声字及形旁表意的特点,感受识字乐趣。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借助情境图展开想象,读出儿歌的情趣来。4、能学会“识字8”形声字字根识字的方法,尝试自己搜集类似的形声字组。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以“包”为声旁的字及其组成的词语,了解形声字及形旁表意的特点。难点:能学会“识字8”形声字字根识字的方法,尝试自己搜集类似的形声字组。学情分析:1、苏教版第三册识字8采用形声字归类方法识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拼装汉字部件,基本字是“包”换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揭示了这组形声字的规律。第二部分是“包”为声旁的形声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第三部分儿歌中的一些生字就是从该组形声字中选取的,这就为学生识字、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拼装图、儿歌和插图紧密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识字的趣味性。2、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为形声字识字。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也叫义符);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结合,可以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字。这组字就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我会展示:学生上台介绍“有趣的汉字”。(最多三分钟)分析:“我要展示”是我校特定的教学环节,我们根据年段特点选取“有趣的汉字”作为学生展示和交流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汉字文化,间接扩大识字量,同时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表达交流的自信。一、旧知导入(时间:2分钟)课件出示:苗 识字3里,我们认识了苗字家族的许多生字朋友,还记得吗?分别出示:描、瞄、喵、猫、锚,指名认读。总结形声字的特点:一半表读音,一半表意思。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识字8,再去认识几个这样的字。读课题。分析: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重温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断地再现,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对识字4中学习的形声字的回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识字8中形声字的方法上的联系。我觉得复习导入过程虽然简洁缺乏趣味,却是富有实效的一种导入形式。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不断的重复不仅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方式,对旧知的熟知展示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亲切感,可以唤起他们学习新知的热情。二、识字指导(时间:12分钟左右)1、出示文中第一部分:苞 花苞 饱 饱满 炮 火炮 泡 水泡(1)借助拼音,同桌互读,互相正音(2)指名读,同桌合作读,齐读。(3)理解词语 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偏旁不同,字义不同)同桌讨论:根据新字的偏旁,你能说说新字或者词语的意思吗?相机帮助理解:花苞(详),欣赏荷塘图片,指一指哪一朵叫花苞。花苞又叫花骨朵、花蕾,植物的花快要开放了,花瓣紧紧包裹在一起。它们包得紧紧的,手做动作,美美地读。补充词语:含苞待放(花瓣裹着花蕊等待着开放,这就是含苞待放,出示词卡,指名读,齐读。)饱满 (详),出示两枚豆荚,比较,问:哪枚豆荚是饱满的?鼓鼓的,里面的豆粒圆圆的,这就是:饱满。认读(饱满这个词是两个第三声连读,前一个要变调读第二声),再读。课件出示:饱满,及其反义词:干瘪,认读。肚子撑得圆圆的,说明:吃饱了,喝了一大杯水,就说:喝饱了,所以这个饱跟吃喝有关,是食字旁。再读:饱。(出示字卡)你瞧,课堂上,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做操时动作整齐有力,这叫什么呀?出示:精神饱满。认读,表扬精神饱满的小朋友,请他做小老师带读。我们做什么事也是精神饱满的呢?(读书、做操)火炮(略),出示图片,认识火炮,出示字卡,炮为什么是火字旁呢?(炮弹里装的都是火药)补充:炮火连天。(战场上发射的炮弹,爆炸以后发出的火焰映红了天空,战争多激烈呀)读好。水泡(略),(水泡实物)水泡圆圆的,里面包的都是空气。水泡,跟水有关,所以泡是三点水旁。 2、观察板书,认读:苞 饱 炮 泡,及词语。小老师领读,老师指读。小结,字的一部分跟字义有关。在字形上,你发现了什么?相机出示:包的字卡。课件出示:包 书包。理解包的意思:(1) 表示包具 皮包 挎包 背包 (2)表示动作 包饺子 包馄饨 包起来 包扎 (3)表示吃的:面包 包子 (4)姓 (5)包头3、 就板书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包字家族的许多生字,给包加上了不同的偏旁又组成新的字,这些生字很神奇,字的一半表示读音,一半表示意思,我们可以很好的来记住它们。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的效率。 儿童的思维是形象性的,儿童的认知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好动注意力容易受影响是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想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必须采取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热情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形象生动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记忆心理学表明,当一个陌生的知识与自己熟知的生活建立密切而多维的联系,识记就变得清晰而牢靠。所以在上课时我试图与学生之间围绕这些生字、词语展开生活语境中的对话,希望能促使学生,将这些字与他们的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识字解词在对话中完成。 以此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和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内在动力,进而逐步走向独立识字的自由境界。 4、小组合作、转盘识字、创编儿歌:(时间:8分钟左右)出示儿歌: 包上加草,荷花苞, 包前加火,点火炮。(请一两个同学说说自己发现,儿歌是怎么编的)我会合作: 四人为一小组,组长转动转盘,小组内认一认包字家族的其他生字。 ( 鲍 刨 胞 雹 跑 袍 ) 选择其中两个字编两句小儿歌。 每组的四号同学负责汇报自己小组的创作成果。我来展示:师打出来。齐读。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合作探究意味着花费更多的时间,短期内效益可能并不明显,但自主探究是每个人学习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样的方式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借助转盘识字的方式,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形声字的构词方式及认读方法的直观经验,扩大识字量。同时符合儿童喜爱游戏的心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让有效和有趣相得益彰,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编简单而朗朗上口的形声字儿歌,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语感和美感,对韵律美的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在仿造创编的过程中,还能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的掌握,对形声字声旁的功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5、学习文中第二部分(时间:6分钟左右)课文也给我们编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文p82(1) 大声自由读。(2) 指名读,正音。指导读好“吐泡泡,咧嘴笑”。(3) 出示情境图(手指情境图评价):小朋友们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荷花苞咧开嘴巴笑了,小鱼吐着泡泡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4) 配乐读,加动作读,师生对读,齐读。分析:儿歌作为本课教材的第二个组成部分,特点是读起来轻松有节奏,琅琅上口。配合课本中生动的情境图,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融入其中,体验快乐。所以这里我通过配乐读、加动作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师生对读、拍手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儿歌的节奏。三、写字指导(时间:9分钟左右)出示:包 饱 泡 吐 指名读,读准字音。问:你们觉得应该先学哪个?(包)1、 学写“包” 观察:(1)(出示包的古文字)比较古文字和今文字相似的地方。(小结:“包”就像妈妈的肚子里包着宝宝,所以写的时候笔画要包紧。) (2)学生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先看大结构,再说小笔画,自由说) (3)师范写,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写,师口述要点:撇在竖中线的左边,横折钩内收包紧,中间方框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竖直弯圆底平钩朝天,竖弯钩拉长包上钩。 练习: (1)师生对答小口令:轻轻拿出一支笔,写字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和一寸。老 大老二对对齐,老三抵住笔杆底。(同步播出书写小视频) 看看屏幕上同学的写字姿势,准备好再书写。 (2)师巡视指导,注意评价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评价: (1)选择书写姿势好的同学的字进行评价,对照范写时的要求评价修改。 (2)注意评价学生描红。 (3)再练一个。注意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2、 学写“饱”和“泡” 观察: (1)“包”和不同的偏旁组合在一起时样子有什么变化?(包变窄了,通过PPT演示) (2)先看大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左右结构,左窄有宽) (3)再看小笔画:有什么不同之处? (A 饱 左右横画对对齐 泡 左点横画对对齐。B饱 竖弯钩竖在竖中线 泡 竖弯钩在竖中线左边 ) 练习、评价过程同上。3、 学写“吐”(或者学生自学) 吐,口小往上靠笔画穿插记记牢。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手段。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在评识字课中这样写到:识字教学中写字是个重要环节,汉字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内涵上,也体现在字形上,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汉字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