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九年级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执教者:赤坭镇三和庄中学任国垣 时间:2017年12月13日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全书中的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本单元安排在学习了氧气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之后进行学习。在学习氧气性质时,学生对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学生又知道了一些灭火的方法。本单元从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入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继而介绍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最后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现全球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这单元就提供了很好地素材,所以这个单元虽然考点不多,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本单元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轻视该单元的教学。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水平:学生已学习了氧气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并对燃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懂得二氧化碳能够灭火,但对燃烧的化学本质未有清晰完整的认识。2、能力水平:本班学生素质较好,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未有较完整系统的学习和训练。3、情感态度:前段时间较为懒散,成绩偏低,做成积极性欠佳,近期加强训练,比较难得第六单元测试成绩反而有所提升,学生积极性有明显改善,化学学习热情较为高涨,表现较为突出的有李国栋、李沛怡、卢晓慧、谢震、李莹莹、黄力科、宋晓雯等人。4、纪律方面:纪律良好,实验习惯良好,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精气神较足。5、师生交流方面: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有利于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三教学目标(课标解读)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让学生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流程,初步掌握对比实验思维模式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火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明白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的重要性;让学生加强树立“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初步明白对事物要辩证客观对待。四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1、教学意图:趁学生近期转变较为良好的状况下,想通过公开课展示同学们的化学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热情、集体荣誉感,催谷向更高层次提升的蜕变,真正步入初中毕业生应有的学习状态与拼搏的劲头。2、教学思路:尽可能创造机会,增设一些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做,培养他们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兴趣为师,引领学生攻坚克难;教学策略上大胆整合教学内容,采取小步快跑策略,利用本学期授课时间较长的特点抢时间赶进度,为下学期赢得更多一些复习备考时机。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对对比实验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燃烧及燃烧的条件第2课时:灭火原理和方法、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问题引导法八教学亮点1、大量增设学生主动探究的小实验,较好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除实验探究外,还注重学生思维探究,较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学生多一分自信,做最好最强的自己。3、课末通过展示原创作品对比歌,通过师生互动,较好地营造氛围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人文关怀, 九教学器材(略,见实验通知单) 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燃烧与我们的生活、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2、失控的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1、什么叫燃烧?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及掌握的知识,你认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思考用对比试验的思维模式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进行探究燃烧条件(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活动与探究一】学生分组实验: 第1组: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分别放上小木条和小石块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哪种物质能燃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第2组: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分别放上小镁条和小铜片,过一段时间后,哪种物质能燃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第3组: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上酒精和水的棉花,过一段时间后,哪种物质容易燃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第4组: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罩上烧杯,分别产生什么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第5组: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纸片和煤块,哪一个更易点燃?由此得出的结论? 第6组: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一张纸片和一团纸,哪一个更易点燃?由此得出的结论?(学生边做实验边讨论,填写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探究活动现 象结 论第1小组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小石块小木条 小石块 物质要具有 性才能燃烧,即燃烧要有 物第2小组2.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镁条和小铜片小镁条 小铜片 第3小组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酒精和水的棉花蘸酒精的棉花 蘸水的棉花 第4小组4.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罩上烧杯罩上玻璃杯的蜡烛 没罩玻璃杯的蜡烛 物质要与 充分接触第5小组5.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纸片和小碳块小纸片 ,小碳块 燃烧与 有关,温度要达到 第6小组6.在酒精灯上分别点燃一张干燥纸片、一张湿纸片和一团纸干纸张 ,湿纸张 ,纸团 燃烧剧烈程度,与 提出问题2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上述六组小实验,都运用了哪一种实验探究的思维方法?活动小结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活动与探究二】实验探究过渡燃烧条件的探究方法有多种,下面是另一种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1、教师演示实验:实验7-1如图P129图7-5 I 观察实验现象2、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 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该实验中同样运用了实验对比的科学探究方法,且共有 组对比,分别是:对比组别现象探究变量(情景)异同分析、讨论、结论相同点不同点I铜片上的白鳞和红磷白磷燃烧红磷没有燃烧都放在同一铜片上都与空气(O2)接触受热温度一样物质种类不同物质燃烧条件之一: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II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开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都是白磷铜片上的白磷与空气(O2)接触,温度稍低;开水下的白磷没和空气(O2)接触,温度稍高物质燃烧条件之一:物质要与空气(O2)接触 补充实验:往水下的白磷分别通入CO2和空气(O2)现象:通入空气(O2),水下的白磷剧烈燃烧III铜片上的白磷和铜片白磷燃烧铜片没有燃烧,只是部分受热出变黑都放在同一铜片上都与空气(O2)接触受热温度一样物质种类不同物质燃烧条件之一:需要有可燃物IV3、活动小结:(板书) 一、燃烧就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回应提出问题1有关燃烧的解释) 二、燃烧需要同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提出问题3:前面第一小组的同学深入研究分析,认为做该实验时,应在铜片上因加一块小石头,通过小石头不燃烧而白磷燃烧,从而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你认为第一小组的方案有必要吗?请做简单说明。【学生练习与实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C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燃烧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2、用扇子一扇,燃烧的蜡烛熄灭,而用扇子扇炉火,炉火反而更加旺盛,其原因是多选题(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C炉中的燃烧物量较多,空气流动不会使温度降低太多,却使供给的空气量增多D使蜡烛着火点降低3、当把点燃后的火柴梗竖直向上放置时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火柴梗燃烧的着火点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空气少【课堂小结】学生展示:每个小组展示收集到的有关燃烧、防火等知识的标语。小组讨论:简单谈谈对燃烧有何了解、认识、感受以及这节课的收获。 小组小结:1.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空气(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实验3.对比实验探究思维模式:做实验控制一些无用的变量独留一种有用的变量记录现象分析不同的现象得出结论 课本第129页实验还可以有一个很好地对比试验改进方案,同学们课后探讨,下一节课我们来作个总结介绍。【结束语】总结:燃烧对生活、生产有很大贡献,但燃烧不当则会演变成为火灾,那就相当大的危害,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所以凡事有利有弊,套用“谁能载舟亦能覆舟”,可吟出“火能生财亦能破财”。关键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要学会怎样去控制“火”、利用“火”。对比是科学的探究方法之一,我们要掌握对比试验的简单思维模式,勤于对比,善于对比,理智对比。开课前以冬天里的一把火唱响课堂,现我打算亦已一首所谓的歌结束这节课,老师临时创作的对比歌。原创作品:师生互动补充完整,全班朗诵一次(可邀请听课老师参与)【对比歌】对比对比,我爱你;有了你,我不可泄气,将有更大的勇气;有了你, 我不能放弃,将有更强的动力;(同学们可自创一或两句,补充完整)。对比对比,我爱你;理解你,我最醒;掌握你,我最灵; ;(同学们可自创一或两句,补充完整)。对比对比,我爱你,我 ! 2017年12月13日作业布置1. 预习本课题余下的内容: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 作业:请写至少一句含有“火”字的说话(一小段文字更好)例如:我们要对人要热情似火,但不能趁火打劫。3. 作业:考察自家住宅的特点,如房屋结构(砖瓦结构,混凝土结构),有几层或在那层,屋内有何易燃易爆物品等,设计预防火灾的简单方案。(如一些整改措施和发生火灾时采取的一些简单措施)4. 作业:抄写对比歌一次(可以选择不抄,建议多吟诵以激发能量)或者再另自创一首对比歌【附件1:前置预习】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预习资料 (2017年12月13日)三和庄中学九4班第 化学兴趣小组 组长 1、什么叫燃烧? 2、请收集一两条有关燃烧、防火等安全知识的标语: ; 。 ; ; ; ; ;3、请收集两个带“火”字的短语或成语: ; ; ; ; ; ; ; ; ; ; ; 。(若词语比较偏僻的,最好带上注释)4、据你掌握的知识,请简单谈谈对燃烧有何了解、认识或者感受。你认为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附件2:学案设计】化学九年级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学案教学目标(课标解读)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流程,初步掌握对比实验思维模式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火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明白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的重要性;树立“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初步明白对事物要辩证客观对待。【活动与探究一】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活动现 象结 论第1小组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小石块小木条 小石块 物质要具有 性才能燃烧,即燃烧要有 物第2小组2.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镁条和小铜片小镁条 小铜片 第3小组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酒精和水的棉花蘸酒精的棉花 蘸水的棉花 第4小组4.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罩上烧杯罩上玻璃杯的蜡烛 没罩玻璃杯的蜡烛 物质要与 充分接触第5小组5.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纸片和小碳块小纸片 ,小碳块 燃烧与 有关,温度要达到 第6小组6.在酒精灯上分别点燃一张干燥纸片、一张湿纸片和一团纸干纸张 ,湿纸张 ,纸团 燃烧剧烈程度,与 活动小结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活动与探究二】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实验7-1】如图P129图7-5 I2、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1) 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2) 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 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4) 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该实验中同样运用了实验对比的科学探究方法,且共有 组对比,分别是:对比组别现象探究变量(情景)异同分析、讨论、结论相同点不同点I铜片上的白鳞和红磷白磷 红磷 都放在 都与 接触 一样物质 不同物质燃烧条件之一:其温度需要 II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 ;开水下的白磷没有 都是白磷铜片上的白磷与 接触,温度稍 ;开水下的白磷没和 接触,温度稍 物质燃烧条件之一:物质要 接触 补充实验:往水下的白磷分别通入CO2和空气(O2)现象:通入空气(O2),水下的白磷 III总结:燃烧需要同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 ;2 ;3 。【学生练习与实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C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燃烧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2、用扇子一扇,燃烧的蜡烛熄灭,而用扇子扇炉火,炉火反而更加旺盛,其原因是多选题(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C炉中的燃烧物量较多,空气流动不会使温度降低太多,却使供给的空气量增多D使蜡烛着火点降低3、当把点燃后的火柴梗竖直向上放置时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B火柴梗燃烧的着火点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空气少【课堂小结】1.燃烧的条件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实验3.对比实验探究思维模式:做实验控制一些无用的变量独留一种有用的变量记录现象分析不同的现象得出结论原创作品:师生互动补充完整,全班朗诵一次(可邀请听课老师参与)【对比歌】对比对比,我爱你;有了你,我不可泄气,将有更大的勇气;有了你, 我不能放弃,将有更强的动力;(同学们可自创一或两句,补充完整)。对比对比,我爱你;理解你,我最醒;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