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见鬼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感受与现代文的不同,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现代文、字典理解文章内容,读懂课文讲述的故事;练习复述,正确使用人称代词。3.情感与态度: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要疑神疑鬼的,要反对迷信、相信科学;教学重难点:能理解全文意思,并领悟文中道理。教学准备: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1、出示“鬼”的象形字。你知道这是什么字?你是如何猜对的?这就是古代人民创造的甲骨文“鬼”字,它下面是一个“人”字,上面则是个狰狞、可怕的脑袋。因为古人认为,“鬼”是似人非人的怪物。在古人眼中鬼有长长的头发和大大的脑袋,边说边板书“鬼”。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当中也有一个“鬼”字。板书课题活见鬼。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体现你此时的心情,你会打上?(!)能读出这个味吗?4、鬼,它令人惊异、害怕、恐怖。早在四百多年的明代,人们特别信神信鬼,面对人们的迷信、腐朽的思想,有一个叫冯梦龙的人决定用自己的文章来为当时腐朽的人们“疗腐”,一个故事如何治疗古人的腐朽思想,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活见鬼。二、初读,读通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先检查字音朗读,及时纠正。再查读文情况。)课件:即投伞下同行 以足撩之 亟奔入其门 号呼有鬼 俄顷 踉跄 愕然3、教师范读,学生断句,请一名学生读课文。4、古文中没有标点,让你自己断句,你敢读吗?5、古文中从右而左,从上至下,你还认识吗?(出示竖列古文),指名读。6、全班齐读。三、再读,读懂课文。1、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叫对对碰,我说文言文中的某个句子,你来说用现在的话该怎么解释。出示:久之、值大雨、踉跄而至、亟奔入其门、二人相视愕然 值大雨 偶不相值 值炊糕者晨起 持盖自蔽 踉跄而至 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2、师:看来还真难不倒你们?你们也想试试“对对碰”吗?你们同桌也可以来玩一玩,最好能难倒你的同桌。3、我们就把文言文和译文对照一番,两者有什么区别?4、古文更加言简意赅有韵味,100来字就给我们说了一个笑话,你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归纳主要人物:夜归者、同行者、炊糕者 四、回顾课文,领悟中心。1、你认为这个故事中最好笑的画面是什么?2、他们把对方当做鬼才闹出这样的笑话,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以为对方是鬼呢?快速读,把相应的句子画一画,分析。“有赴饮夜归者久之,不语,疑为鬼也。”(1)让他们怀疑自己遇鬼的原因就藏在这几句话中,一起读读(齐读:“有赴饮夜归者久之,不语,疑为鬼也。”)(2)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原因:夜黑、赴饮、偶遇、久之不语)(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漆黑的深夜,你们就是夜归者和同行者,来说一说他们的心情。那晚大雨磅礴、电闪雷鸣,树枝被风吹得哗哗响,夜归者带着几分醉意,摇摇晃晃地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见房檐下有一人影闪进自己伞下,走了好久一声不响。夜归者想:同行者想:(4)为了证实自己的疑虑,于是夜归者-学生读:“以足撩之,偶不相值。”结果他没有碰到那人的脚,他更加害怕:同行者: (5)是啊,此时夜归者恐惧到极点,所以他学生读: “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使出全力将“鬼”挤到桥下,夜归者想:同行者想:3、此时正值炊糕者晨起,于是学生读:“值炊糕亦投其家”。能想象出二人见面的样子吗?会说些什么?4、所以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一笑狼狈不堪真滑稽,二笑心中有鬼自荒唐,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5、谁能以讲故事的口吻读课文。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说说自己收集有关作者和本文的资料。2、中国古代有很多像冯梦龙一样的无神论者,例如王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建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洞察及研究
- 机器人协同决策机制-洞察及研究
- 鞋类塑料材料安全性能-洞察及研究
- 重点保护区遥感监测-洞察及研究
- 金融云服务与中小企业-洞察及研究
- 旅游环境心理学-游客满意度与环境保护意识-洞察及研究
- 智能家居装饰品市场前景-洞察及研究
- 机器学习中的偏见与公平性-洞察及研究
- 虚拟现实中文学体验的心理学解析-洞察及研究
- 基于棋盘覆盖算法的安全事件预测模型构建-洞察及研究
- 服务器健康巡检规定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试卷附答案(三套)
- 2025年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记忆版)
- 2025年农村土地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2025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 铁路礼仪培训课件
- 海上安全培训课课件
-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临床指南
- 铁路客运防寒过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