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学科竞赛试卷(I)卷.doc_第1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学科竞赛试卷(I)卷.doc_第2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学科竞赛试卷(I)卷.doc_第3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学科竞赛试卷(I)卷.doc_第4页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学科竞赛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6月学科竞赛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骚(so) 汀(dng)兰 拮(ji)据 躬(gng)耕B . 摇曳(y) 阴晦(hu) 迂(y)回 桑梓(z)C . 赦(sh)免 泥拧(nng) 不朽(xi) 拙(zhu)病D . 游弋(y) 觥(gng)筹 鹤氅(chng) 撑(chng)船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 .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C .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D .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3.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为观测天象将天空中可见的星分为了二十八组,统称为二十八宿,“气冲斗牛”中的“斗”“牛”均是星宿名。B .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典故来源与汉代董仲舒相关。 C . 天干地支纪年法,包括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例如“丁卯年”中的“丁”是天干,“卯”是地支。D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8分)4.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 , 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孕育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文段中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鲜明B . 喜闻乐见C . 孕育D . 盛行(2)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5.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日:“奈地坏何?”晓之者日:“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撩走嘉,晓之建亦舍然大喜。(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只使坠 得一人之使B . 终日在天中行止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C . 日月星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D . 其人舍然大喜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因往晓之 下车引之B . 奈何忧崩坠乎 不亦乐乎C . 若屈伸呼吸 未若柳絮因风起D . 其人舍然大喜 公欣然日(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后来的人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个成语。B . 这个故事出自列子天瑞。C .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这个句子没有通假字。D . 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是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刑天舞干戚,_。(陶渊明读十三首(其十) (2)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5)班级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下图,给三幅标语中的主题词各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 【乐观】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奉献】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抱负】_,_。(范仲淹岳阳楼记)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7.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几个农民装束的狙击队员,不慌不忙地缴去警察局长腰间的枪,两个弁兵和乡丁们,早已把枪弹全献出来了。“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老太婆问。“报告你老老人家重庆二处来人,抓住一名女共产党名叫,叫江雪琴今天下午,专车押送重庆这不关我的事,西南特特区沈副区长亲自指指挥我我是奉奉命巡查护路”(1)上面的语段选自小说红岩,描述的场景出自_的事件。 (2)这一事件的结局是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8.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大有作为的蓝藻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1)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特点科学依据历史悠久_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种类很多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_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2)细读下面两个句子,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3)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4)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泰山很大汪曾祺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段玉裁以为太是后起的俗字,太字下面的一点是后人加上去的。金文、甲骨文的大字下面如果加上一点,也不成个样子,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是表示人体上的某个器官。因此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A)_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B)_,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C)_,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D)_,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于是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注】洒狗血:(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过火的表演。(1)根据提示,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的?请加以归纳。 从不同文化人对泰山的描述,写泰山_;从_,写泰山政治文化内涵博大;从作者的认识变化,写泰山_。(2)泰山素有“天下第一山”的称号,它气势磅礴,风景壮丽。自古以来,不少人慕名而去,只为亲身感受那令人赞叹的美丽风景。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话语依次填入第段横线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A . B . C . D . (3)“平中见奇,淡中有味”是汪曾祺的散文语言特点之一。请分析第段的画线句是如何体现这一语言特点。 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4)汪曾祺说:“我有个朴素的古典的中国式的想法,就是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他还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他被誉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来谈谈你的理解。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同学们,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预习未选择的路时所做的旁批,请你和他进行读书笔记交流。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旁批1:作者把人的一生比做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旁批2:伫立和驻立的区别:伫立:长时间站着,没有动作。泛指站立。驻立:停立,站立(短时间停留)。旁批3:作者为什么认为“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路“更诱人、更美丽”?旁批4:此句点题,开始写未选择的路。旁批5:结尾两段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给人以启示。(1)请你帮这位同学解答旁批3中的疑问。 (2)请补全旁批5中的内容,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七、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某中学正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