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类】乙醇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带实验报告】【毕业论文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7086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7-28
上传人:机****
IP属地:浙江
65
积分
- 关 键 词:
-
车辆
工程
乙醇
发动机
改进
改良
关键技术
实验
试验
研究
钻研
报告
讲演
呈文
毕业论文
说明书
仿单
- 资源描述:
-
【车辆工程类】乙醇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带实验报告】【毕业论文说明书】,车辆,工程,乙醇,发动机,改进,改良,关键技术,实验,试验,研究,钻研,报告,讲演,呈文,毕业论文,说明书,仿单
- 内容简介:
-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乙醇油发动机 能 性对比试验 院系 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 学生姓名: 崔洪健 学 号 : 20070402 指导教师 : 齐晓杰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目录 比实验 实验项目 基于油门开度的 乙醇油发动机 动力性 对比试验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齐晓杰 同组人数 1 实验地点 土木楼 1 楼盘测功机实验室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其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比较 试验 找出乙醇掺杂比例对发动机 动力 性 的影响 规律; 2通过实验对 乙醇油发动机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东安发动机 湘仪电涡流测功机 动机测控系统 油机 汽油机采用 东安发动机 型 号 4发动机动力表现优异 , 4, 压缩比为 大功率为 000 r/大扭矩为 m. 4列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排量适中、动力性好、安全性高、用途广泛等特点,是经济型轿车的理想动力装置,适合为家用轿车和多功能车配套。由于该产品采用 4 气门多点电子喷射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技术,使其不但完全满足我国新的排放法规的要求,而且达到了“欧洲 3和“欧洲 4排放标准。 图 1 东安发动机 4列发动机 表 1 东安发动机 4列发动机 信息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如图 设计过程中吸取了奥地利 司 司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的成功经验。测控仪采用数字增量电压控制发动机转速转矩且无扰动切换控制;液晶显示测量参数,使测控仪的易操作性、及发动机转速转矩的控制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了国际流行的 场总线通讯协议和模块化设计技术;各种不同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集中 到 能模块调理成标准的数字信号,并通过总线网络进行传输,可使多套测控系统组成局域网络,便于集中管理。 图 2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是为满足发动机制造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柴油机、汽油机、天然气、液化气发动机性能试验和出厂试验而精心设计大型测控系统。它可与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水力、电涡流、电力测功机配套使用,用于控制和测量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燃油及燃气消耗量、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主要特点: ( 1)采用先进的 场总线通讯协议,符合国际标准 ( 2)具有简化的网络特性,并可使多套测控系统联网,系统的功能扩展不需要重新布线,可就近接在原有的模块上非接触,无磨损的数字电位器给定方式。 ( 3)数字分段 节控制转速、负荷,保证控制的稳定性。 ( 4)各种控制特性的无扰动切换。 ( 5)多种控制特性可满足发动机试验的要求。 ( 6)模块化设计使结构简化,具有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7)数字密码授权,保证了测控仪关键参数不能越权操作。 ( 8)越限三级报警(报警、保护、紧急停车)。 ( 9)功能齐全的软件支持。 ( 10)各 测量参数的数字化标定,取代了传统的电位器标定。 ( 11)用户可随意编制线性化表格,以运用各种非线性输出的传感器。 技术指标: 1转速测量精度:士 lr/ 5r/ F. S 0 4 F. S F. S 大于 实验台架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储油箱、油泵、排放仪、汽油机、油耗仪、 、温度传感器等,具体组成连接图如图 验台装置示意图。 图 3 实验台装置示意图 三 容 0%的情况下,从别测量 1600r1800 r000r2200r400r600r2800r的功率。 0%的情况下,从别测量 1600r1800 r000r2200r400r600r2800r的功率。 测功机 油门控制仪 油耗仪 鼓风机 储油箱 排放仪 油泵 温度传感器 汽油机 测试实验台 四 30%油 门开度 功率 (转速 5 15 1600 800 000 200 400 600 800 0%油 门 开度 功率 (转速 5 15 1600 800 000 200 400 600 800 五、 实验分析 30%油门开度 ( a) 30%油门开度 70%油门开度 ( b) 70%油门开度 在油门开度一定时,随着转速的增加,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动力输出相差就越多,这是由乙醇汽油的低热值引起的。在部分油门开度下,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在整个速度范围内都有所下降,且随着油门开度的增加,下降幅度有所减少。 可能原因分析:由曲线趋势可知, 30%开度运行时,发动机燃用各种乙醇混合燃料后得到的功率曲线变化趋势相同,燃用 5 15的功率和扭矩相差不大。 发动机在下运行时,电喷汽 油机的控制策略为开环控制,乙醇混合燃料喷射持续时间与纯汽油的相同,那么喷入的燃料体积与纯汽油相同,由于乙醇混合燃料的热值低,发动机燃烧同样体积喷油量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后所释放的总热值有所降低,将会导致循环放热量减少造成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有所下降。然而另一方面,乙醇的汽化潜热值约是汽油的 2 9倍,其产生的冷却效应可以有效降低压缩负功。 混合燃料的蒸发汽化,可以使进气温度得以降低,充气效率得以提高,使得平均有效压力 p 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保证发动机的动力不致降低。所以,在不改动发动机的情况下,发动机燃用乙醇汽 油混合燃料时,动力性能与纯汽油基本相当,只是略低于纯汽油。 教师评语 实验内容较完整 实验内容 完整 实验内容基本 完整 实验内容不 完整 结论正确 结论 基本 正确 结论不正确 报告书写 较 认真 报告书写认真 报告书写一般 报告书写不认真 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2010 年 月 日 注:栏内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变动 实验项目 乙醇油发动机 燃油 排放性 对比试验 实验日期 导教师 齐晓杰 同组人数 1 实验地点 土木楼 1 楼盘测功机实验室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其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比较 试验 找出乙醇掺杂比例对发动机 排放 性 的影响 规律; 2通过实验对 乙醇油发动机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仪器设备 路直采排放分析系统 动机测控系统 东安发动机 油机 汽油机采用 东安发动机 型号 4列发动机如 图 1,该发动机动力表现优异 , 4, 压缩比为 大功率为 000 r/大扭矩为 m. 4列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排量适中、动力性好、安全性高、用途广泛等特点,是经济型轿车的理想动力装置,适合为家用轿车和多功能车配套。由于该产品采用 4 气门多点电子喷射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技术,使其不但完全满足我国新的排放法规的要求,而且达到了“欧洲 3和“欧洲 4排放标准。 图 1 东安发动机 4列发动机 表 1 东安发动机 4列发动机 信息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如图 设计过程中吸取了奥地利 司 司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的成功经验。测控仪采用数字增量电压控制发动机转速转矩且无扰动切换控制;液晶显示测量参数,使测控仪的易操作性、及发动机转速转矩的控制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了国际流行的 场总线通讯协议和模块化设计技术;各种不同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集中到 能模块调理成标准的 数字信号,并通过总线网络进行传输,可使多套测控系统组成局域网络,便于集中管理。 图 2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是为满足发动机制造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柴油机、汽油机、天然气、液化气发动机性能试验和出厂试验而精心设计大型测控系统。它可与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水力、电涡流、电力测功机配套使用,用于控制和测量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燃油及燃气消耗量、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主要特点: ( 1)采用先进的 场总线通讯协议,符合国际标准 。 ( 2)具有简化的网络特性,并可使多套测控系统联网,系统的功能扩展不需要重新布线,可就近接在原有的模块上非接触,无磨损的数字电位器给定方式。 ( 3)数字分段 节控制转速、负荷,保证控制的稳定性。 ( 4)各种控制特性的无扰动切换。 ( 5)多种控制特性可满足发动机试验的要求。 ( 6)模块化设计使结构简化,具有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7)数字密码授权,保证了测控仪关键参数不能越权操作。 ( 8)越限三级报警(报警、保护、紧急停车)。 ( 9)功能齐全的软件支持。 ( 10)各测量参数的数字化标定,取代了 传统的电位器标定。 ( 11)用户可随意编制线性化表格,以运用各种非线性输出的传感器。 技术指标: 1转速测量精度:士 lr/ 5r/ F. S 0 4 F. S F. S 大于 . 能排放仪 司生产的 60 双路直采气体排放分析系统配置满足欧,具有扩展到欧洲号排放法规要求的排放浓度进行精确测试要求的能力。其组成主要包括样气处理单元、采 样单元和分析单元,可用于测量各种浓度范围的 气体排放。 60 具有催化器前及催化器后测量管路分析单元,可用于催化器转化效率试验,其四条采样管路,可满足发动机台架及整车台架的共用需要。 60 主要技术参数 ( 1) 根据标定气体的实际值,测量误差必须不超过 1% ( 2) 浓度小于 100,测量误差必须不超过 1 三 (1)怠速实验 实验目的 评定发动机不带负荷下的排放特性。 实验方法 发动机空转,在 不同转速下进行测量。实验中测量点的转速分别选取为 1 600r 000r 400r 2800r 发动机运转稳定 1分钟后开始测量。 测量项目 排放值。 ( 2)部分负荷工况实验 实验目的 在规定转速下,评定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的排放特性。 实验方法 在适当转速下进行,发动机转速不变,从小负荷 10N 持节气门开度不变,每次多加载 10N 0N m。记录实验数据,转速分别固定在: 2000r 400r 2800r 发动机运转稳定 1分钟后开始测量。 测量项目 排放值。 四 放 6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4553 0 4479 063 30 2067 217 1777 40 1081 22 0 0 70 70 65 1094 0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0 263 102 60 1636 1965 1542 1799 70 1856 2018 1795 1963 4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963 1216 026 50 1256 1548 324 60 1803 2511 2413 2036 70 2813 3561 2759 2993 80 3402 4790 3276 4367 8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92 0 0 0 237 1237 0 1263 1768 1282 1529 60 1635 1909 1379 1802 70 2121 2267 1895 2036 80 2748 3621 2912 2638 90 4381 6648 3459 5793 放 6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0 0 0 C 20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0 0 0 4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0 0 0 0 C 28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0 0 0 0 0 . 放 6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35 1251 0 744 0 917 17 0 078 633 60 1006 0 21 0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18 0 0 064 0 0 0 016 4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25 40 460 0 23 0 0 696 0 800 转速排放随转矩变化 ( 转矩 0 5 10 0 0 0 0 0 022 0 56 0 1013 995 0 099 1242 971 五 放 1600r/O 排放对比 2000r/O 排放对比 2400r/O 排放对比 2800r/O 排放对比 在一定转速下,随着负荷的加大 ,五种燃料 这是由于电控发动机在中小负荷工况时是实行闭环控制的,根据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基本保持在 1 0左右,此时汽油机用经济混合气工作,基本上可以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另一方面,随着掺烧乙醇比例的增大,电控系统使发动机进气量自动减小,以维持过量空气系数保持在 1 此,在中小负荷工况,各种燃料的 势比较平稳。而在大负荷时,电喷汽油机为了输 出较大的功率将会增加喷油量以形成浓混合气,导致过量空气系数小于 1 O,这就使得 三种乙醇混合燃料的排放效果均优于纯汽油时的排放,并且随着掺烧乙醇比重的增加, 是因为乙醇汽油燃料自携氧要比空气中的氧更有助于充分燃烧,或者说原子氧要比分子氧更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加之混合燃料中乙醇的 C 化潜热大于汽油,有利于混合气的充分燃烧。乙醇化学结构中的羟基 燃烧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汽油,这也是掺烧乙醇后 来上升很快;同 时,随着掺醇率的提高, 是由于电控喷油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策略来决定的,在发动机达到某一转速或者负荷时,就要增大喷油量,以形成功率混合气,而高转速段混合气的形成时间较短。所以,在高转速段 样也是由于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富氧特性的作用,使得混合燃料的排放仍然低于纯汽油。 1600r/C 排放对比 2000r/C 排放对比 2400r/C 排放对比 2800r/C 排放对比 醇混合燃料 10 排放效果均优于燃用纯汽油时的排放,并且随着掺烧乙醇比重的增加, 这是因为在闭环控制区域内, 种燃料基本上都可以完全燃烧。然而由于乙醇的含氧量高,当乙醇加入后,混合燃料的含氧量获得提高,也使燃烧得以改善,燃料含氧降低了中小负荷工况下因为混合气过稀引起的 ,也降低了高负荷工况下因为混合气过浓导致的 此可知,即使在不缺氧的闭环区域,乙醇燃料的加入或者燃料含氧量的增加仍可改善燃烧。这也说明燃料自携氧对降低 1600r/放对比 2000r/放对比 2400r/放对比 2800r/放对比 E 15和的排放均高于燃用纯汽油时的排放,并且随着掺烧乙醇比重的增加,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随着负荷的增加, 是由于发动机在小负荷时,缸内温度比较低,因而 动机在中等负荷时,混合气浓度变化不大,但是缸内温度上升了,所以排放有所增加。而发动机在大负荷时,供给较浓混合气,氧不足,即使此时缸内温度较高, 教师评语 实验内容较完整 实验内容 完整 实验内 容基本 完整 实验内容不 完整 结论正确 结论 基本 正确 结论不正确 报告书写 较 认真 报告书写认真 报告书写一般 报告书写不认真 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2010 年 月 日 注:栏内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变动 实验项目 基于转速的 乙醇油发动机 燃油经济型对比试验 实验日期 导教师 齐晓杰 同组人数 1 实验地点 土木楼 1 楼盘测功机实验室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其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比较 试验 找出乙醇掺杂比例对发动机 燃油经济性 的影响 规律; 2通过实验对 乙醇油发动机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东安发动机 油机 汽油机采用 东安发动机 型号 4 发动机动力表现优异 , 4, 压缩比为 大功率为 000 r/大扭矩为 m. 4列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排量适中、动力性好、安全性高、用途广泛等特点,是经济型轿车的理想动力装置,适合为家用轿车和多功能车配套。由于该产品采用 4 气门多点电子喷射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技术,使其不但完全满足我国新的排放法规的要求,而且达到了“欧洲 3和“欧洲 4排放标准。 图 1 东安发动机 4列发动机 表 1 东安发动机 4列发动机 信息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如图 设计过程中吸取了奥地利 司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的成功经验。测控仪采用数字增量电压控制发动机转速转矩且无扰动切换控制;液晶显示测量参数,使测控仪的易操作性、及发动机转速转矩的控制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了国际流行的 场总线通讯协议和模块化设计技术;各种不同的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集中到 能模块调理成标准的数字信号 ,并通过总线网络进行传输,可使多套测控系统组成局域网络,便于集中管理。 图 2 动机自动测控系统是为满足发动机制造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柴油机、汽油机、天然气、液化气发动机性能试验和出厂试验而精心设计大型测控系统。它可与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水力、电涡流、电力测功机配套使用,用于控制和测量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燃油及燃气消耗量、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主要特点: ( 1)采用先进的 场总线通讯协议,符合国际标准 ( 2)具有简化的网络特性,并可使多套测控系统联网,系统的功能扩展不需要重新布线,可就近接在原有的模块上非接触,无磨损的数字电位器给定方式。 ( 3)数字分段 节控制转速、负荷,保证控制的稳定性。 ( 4)各种控制特性的无扰动切换。 ( 5)多种控制特性可满足发动机试验的要求。 ( 6)模块化设计使结构简化,具有无可比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7)数字密码授权,保证了测控仪关键参数不能越权操作。 ( 8)越限三级报警(报警、保护、紧急停车)。 ( 9)功能齐全的软件支持。 ( 10)各测量参数的数字化标定,取代了传统的电 位器标定。 ( 11)用户可随意编制线性化表格,以运用各种非线性输出的传感器。 技术指标: 1转速测量精度:士 lr/ 5r/ F. S 0 4 F. S F. S 大于 . 耗仪 要用于测量各种汽油机,柴油机、电喷发动机的燃油消耗。 油耗测量和显示仪表集于一体,可以独立的完成发动机燃油消耗的测量。能油耗仪采用先进的 场总线技术,具有简化的网络特性,使多台测试仪器联网成为可能。同时保留了标准的 行接口,可方便的与通用微型计算机或其它智能仪表组成更高级的测试系统,或实现远程控制。 在环境较恶劣的现场正常工作,即使在电磁阀完全失灵的情况下,燃油也不会溢出,保证使用的安全,特别适用于大回油量的发动机和电喷发动机。 采用一 体化设计技术,传感器和二次仪表集于一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油耗测量仪器,并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隔室控制仪表;采用先进的 有简化的网络特性,使多台测试仪器联网成为可能;保留了标准的 行接口,可方便的与通用微型计算机或其他智能仪表组成更高级的测试系统,或实现远程控制;兼有平均油耗和瞬时油耗测量的双重功能;平均油耗时间可任意设置,并有掉电保护功能;可以超量程测量;任何油面都可进入测量,而不必每次测量前先充油,减少了电磁阀动作次数,从而延长了电磁阀使用寿命;采用先进的数字标定技术, 使仪器的标定十分方便而简单;设有标定密码,在无授权的情况下不能任意修改,保证参数的准确性;全密封设计,燃油不会溢出,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三 (1)怠速实验 实验方法 发动机空转,在不同转速下进行测量。实验中测量点的转速分别选取为 1 600r 000r 400r 2800r 发动机运转稳定 1分钟后开始测量。 测量项目 不同工况下的燃油消耗率 ( 2)部分负荷工况实验 实验目的 在规定转速下,评定发动机部分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 实验方法 在适当转速下进行,发动机转速不变,从小负荷 10N 持节气门开度不变,每次多加载 10N 0N m。记录实验数据,转速分别固定在: 2000r 400r 2800r 发动机运转稳定 1分钟后开始测量。 测量项目 燃油消耗率。 四 1600恒转速 1600转速油耗率 g/h 转矩 0 5 10 0 458 411 476 432 30 26 374 346 40 342 317 351 339 50 311 25 301 60 271 253 286 261 70 254 231 44 2000恒转速 2000转速油耗率 g/h 转矩 0 0 29 20 0 19 379 0 01 349 0 301 279 311 290 60 60 290 0 400恒转速 2400转速油耗率 g/h 转矩 0 0 41 0 21 0 369 51 40 349 304 364 0 86 340 304 60 60 312 0 53 295 0 800恒转速 2800转速油耗率 g/h 转矩 0 0 51 716 20 471 0 94 0 59 0 316 28 0 0 0 51 0 49 1600恒转速 ( a) n=1600r/000恒转速 ( b) n=2000r/2400恒转速 ( c) n=2400r/800恒转速 ( d) n=2800r/随着负荷的逐渐加大,燃油消耗率曲线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同时,乙醇混合燃料的燃油消耗率基本上均高于纯汽油,并且随掺醇比例的增加而依次增加,这是因为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质量低热值和理论混合气热值均低于纯汽油,所以在同样的运行工况下,为了使发动机输出相同的动力,就需要燃烧更多的混合燃料,并不是燃烧热效率的恶化所致。 图是汽油机在 1600r/2000r/2400r/ 2800r/燃用纯汽油和 三种乙醇汽油的负荷特性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汽油机燃用乙醇时其耗油率平均增加。说因为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乙醇的热值低于纯汽油,所以在发动机动力输出相等的情况下需要燃烧更多的燃料,并不是燃烧热效率的恶化所致。从图 还可以看出,在大负荷情况下,乙醇汽油的燃油消耗率和纯汽油很接近。这主要是因为在大负荷时电控汽油机的空燃比是开环控制,提供浓混合气,改燃乙醇汽油后,乙醇的自含氧量会使乙醇汽油的燃烧比无铅汽油更为充分,而在中小负荷条件下,其过量空气系数总在 1附近,使得自含氧的促进燃烧作用不明显 。 教师评语 实验内容较完整 实验内容 完整 实验内容基本 完整 实验内容不 完整 结论正确 结论 基本 正确 结论不正确 报告书写 较 认真 报告书写认真 报告书写一般 报告书写不认真 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2010 年 月 日 注:栏内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变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申报 表 指导教师信息编码 题目编码 题目 乙醇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实验研究 类型 A 主要内容: 本 课 题 通过对 乙醇汽油运行的品质 试验研究 ,提出适应 10%乙醇汽油的发动机改进的关键技术 。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 本 课 题将在 使用乙醇汽油的发动机提高 低温启动性 、加速动力性 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开展研究、特别是在消除北方冬季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蒸气冷凝 水 ,使路面形成难以清除的薄冰 问题方面要加强研究 , 以 提高乙醇汽油的寒地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加强 乙醇汽 油的 推广和使用。 设计主要内容及分析、校核: 本 课 题 预期研究成果将形成有利于 促进乙醇汽油使用 的新技术和专利产品,其应用前景广泛。研究内容涉及燃料化学、发动机性能、汽车运行品质及节油、环保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使用的仪器、工具、软件及场地条件: 1、 计算机一台,设计软件; 2、 燃烧分析仪,发动机测功系统,试验用车 。 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 通过试验,完成实验测试报告和分析报告; 2、 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分析,完成课题论文,至少 2 万字。 确 定参考文献 3 篇(非教材、手册,近五年 ,设计类至少要有一份相近结构参考图 ): 1、 卞学良主编 汽车试验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王国权、龚国庆编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 3、 参考网址: : 学术委员会意见: 注: 型 : A 论文、 B 设计、 C 规划、 D 软件编制、 E 其它 ; 部 主任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崔洪健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否 题目名称 乙醇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实验研究 一、设计目的、意义 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指向汽油或柴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水乙醇作为燃料使用。 本课题将在使用乙醇汽油的发动机提高 低温启动性、加速动力性和燃油 经济性等方面开展研究、特别是在消除北方冬季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冷凝水,使路面形成难以清除的薄冰问题方面要加强研究,以提高乙醇汽油的寒地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加强乙醇汽油的推广和使用。 因此,本课题 研究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 试验 能力和素质,研究 乙醇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 等 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和良好的实用意义。 二、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1、研究的 基本 内容 本课题将在使用乙醇汽油的发动机提高 低温启动性、加速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开展研究、特别是在消除北方冬季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冷凝水 ,使路面形成难以清除的薄冰问题方面要加强研究,以提高乙醇汽油的寒地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加强乙醇汽油的推广和使用。 2、 主要 试验和 分析 研究 内容 : 1) 纯 汽油 和 5%、 10%乙醇汽油 燃烧特性试验与分析; 2)纯 汽油 和 5%、 10%乙醇汽油 动力特性试验与分析; 3)纯 汽油 和 5%、 10%乙醇汽油 行驶特性试验与分析。 三、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通过试验,完成试验 测试报告和分析报告; 2、 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分析,完成课题论文,至少 2 万字 。 、设计进度安排 ( 1)第 1 周:领取任务、资料收集,进行调研 ; ( 2)第 2 周:继续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制定 研究 方案; ( 3)第 3 周:开题答辩、 试验 总体方案设计与 分析 ; ( 4)第 4 周:总体 试验研究方案 审核与修改; ( 5)第 5:试验研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完成试验测试报告 ; ( 6)第 11:试验报告分析,撰写论文; ( 7)第 13 周: 论文 修改、完善; ( 8)第 14 周:毕业论文 委员会小组 审核、预审; ( 9)第 15 周:毕业论文 修改、完善; ( 10)第 16 周: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总 审核 ; ( 11)第 17 周:毕业论文 答辩准备及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l韩同群汽车发动机原理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永光,罗格梅 2J石油商技, 2002 4 3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494汤兆平,孙剑萍乙醇燃料的发展及其在发动机中的应用 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8, 2: 12 16 5边耀章,刘生全,张春 化等汽车新能源应用理论 M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研究生教材 6黄付强乙醇汽油灵活比例电控发动机性能研究 D杭州,浙江大学, 2005 7赵明宇,高连兴,李华我国车用乙醇汽油发展现状与建议 J农机化研究, 2007 5 8倪蓓国外燃料乙醇发展动态 J石油商技, 2008 2 9钱叶剑,谈建,左承基,腾勤车用乙醇汽油对电喷汽油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J内燃机学报, 2006 4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 记录 ( 指导内容 、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日期 地点 指导方式 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 思路 ) 学生 (记录人)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 检 查表 填表日期 2011 年 4 月 19 日 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8 周 学生姓名 崔洪健 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否 题目名称 节油车车架优化设计 指 导 教 师 填 写 毕业 设计 (论文)工作 进度 已 完成主要内容 待完成主要内容 1、 调研,查找资料。 2、 实验方案设计。 3、 购买汽油 1、 完成 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对比试验。 2、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3、 提出实验改进方案。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努力完成实验并提出改进方案 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 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 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崔洪健 院 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车辆 指导教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乙醇汽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实验研究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15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7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 学生姓名 李恩来 院 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 指导教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 授 从事 专业 车辆 工程 是否 外聘 是 否 题目名称 节油车车架优化设计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题目与 工程实践 、 社会实际 、 科研与 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0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 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8 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 10 得 分 X=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指导教师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 名 崔洪健 专业 班级 车辆 指导教 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授 题目 乙醇汽油发动机改进关键技术实验研究 评阅组或预 答辩组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5 2 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10 3 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0 4 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 15 6 写作规范性;篇幅; 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 15 得 分 Y= 评 语: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 ):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 或预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注: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注: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 2 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 毕业 设计 评阅人评分表 学生 姓名 李恩来 专业 班级 车辆 指导教 师姓名 齐晓杰 职称 教 授 题目 节油车车架优化设计 评阅组或预 答辩组成员姓名 出席 人数 序号 评 价 项 目 满分 得 分 1 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 10 2 题目工作量; 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 10 3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15 4 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5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15 6 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 20 7 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的使用等) 5 得 分 Y= 评 语: ( 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 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 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 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其他: 评阅人 或预 答辩组长 签字 :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 学生 姓名 崔洪健 专业 班级 车辆 指导 教师 齐晓杰 职 称 教授 题目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