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共 26 页) 2016 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 1下列物理学家中,其名字作为功率单位的是( ) A伽利略 B瓦特 C安培 D牛顿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湘潭市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50 B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8教室的高度大约是 4m D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 10m/s 3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4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植树 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 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5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笔在水面处 “折断 ” C 第 2 页(共 26 页) 凿壁借光 D 月亮在水中形成 “倒影 ” 6高空抛物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重力 7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收音机 B电烤炉 C电风扇 D电视机 8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压强 C运动员跑得越快 ,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9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C用冰袋降温 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10在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的实验中,分别用 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 U 图中可以看出 2的大小关系是( ) A 2C 法确定 11下列事例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拦河坝修成 “上窄下宽 ” D马德堡半球实验 12科学家发现儿童对手机辐射的吸收是成年人的三倍,建议儿童尽量减少使用手机手机辐射其实是(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声波 13如图所示的手摇式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只要转动手电筒的摇柄,灯泡就能发光 以下设备与这种手电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第 3 页(共 26 页) A发电机 B电动机 C汽油机 D柴油机 1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向上 C竖直向下 D向下 1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旱冰鞋装有滑轮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 雪天轮胎绕上链条 16下列 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电冰箱外壳接地 B用铁丝代替保险丝接在家庭电路中 C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D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17太阳能飞机 “阳光动力 2 号 ”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硬度小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灯泡是串联的 B开关只能控制 电流表测总电流 D电流表测 电流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每空 1分,作图 2分,共 14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 4 页(共 26 页) 19作图: ( 1)作出水平地面对砖块的支持力的示意图(图 1) ( 2)画出光线 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图 2) 2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1小明站在电梯里,电梯以 1m/s 速度匀速向上运行,通过 6m 的路程需 s,他相对于电梯是 (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的 22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 透镜(选填 “凸 ”或 “凹 ”)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 像(选填 “虚 ”或 “实 ”)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 “近 ”或 “远 ”) 23一个电热壶内装有 1水,水受到的重力是 N把这些水从 20 加热到70 ,温度升高了 ,水吸收了 J 热量 24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 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它的 A 端是 极(选填 “N”或 “S”),电源的 a 端是 极(选填 “正 ”或 “负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调节,则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 (选填 “强 ”或 “弱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每空 1分,共 27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5在 “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热(选填 “吸 ”或 “放 ”) ( 2)图中,海波在 D 点是 态,在 G 点是 态(均选填 “固 ”或 “液 ”) (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 80g 的冰和萘,用 的酒精灯加热(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 物质 熔化时间第 5 页(共 26 页) / 9 萘 4 26为了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 进行如下实验: (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选填 “平衡螺母 ”或 “游码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 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时,可看成 (选填 “省力 ”、 “费力 ”或 “等臂 ”)杠杆 ( 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g (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 3 所示 ,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 30g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 kg/ 27( 1)如图 1 所示,甲物体重 3N,乙物体重 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 a 绳对甲的拉力为 N ( 2)在分析 b 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 3N,小慧认为是 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 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 3 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 A、 B、 C、 D 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不改变力的 (均选填 “大小 ”或 “方向 ”)所以,小明认为图 1 中 b 绳对乙的拉力为 3N b图 1 中 b 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 b 绳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 “相互作用力 ”或 “平衡力 ”)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 4 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 b 绳对乙的拉力 乙对 b 绳的拉力 (选填 “等于 ”或 “不等于 ”)由此可知,图 1 中 b 绳对乙的拉力为 N (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 1 中地面对乙有 N 的支持力 第 6 页(共 26 页) 28如图 1 所示,在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的电路中,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定电流小于 ( 1)根据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2 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 “断开 ”或 “闭合 ”)状态 (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不亮,若只有灯泡 处开路,则 表无示数(选填 “电流 ”或 “电压 ”)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应将滑片由最大电阻处缓慢向 端移动(选填 “A”或 “B”),使灯逐渐变亮 ( 3)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3 所示,则通过灯 L 的电流为 A ( 4)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5)实验中,灯 L 的亮度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选填 “大 ”或 “小 ”),灯泡就越亮 次数 电压 /V 电流 /A 1 2 、综合题(本题共 23分解答部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29如图 1 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矿井内重为 7840N 的物体 M,汽车匀速前进了 20m此过程中,汽车拉力 F 所做的功 W 随汽车运动的距离 s 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有重力 ( 1)由图可知,拉力 F 总共做的功 W= J ( 2)物体 M 上升的高度是 m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第 7 页(共 26 页) 30图 是一个用浮筒、小灯泡和收放线装置 A 制作的航标灯模型,细线下端固定在水槽底部,航标灯总重 4N当水位上升时, A 放线;水位下降时, A 收线,从而使细线的拉力保持不变,航标灯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 h 始终为 5开水的体积也始终为 500计线重和摩擦)当航标灯静止时,求: ( 1)航标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 2)航标灯排开水的质量为 到的浮力是 N ( 3)细线对航标灯的拉力为多大? 31有一种 导体元件,发热效率很高,且具有自动保温功能,其电阻 t 的变化曲线如图 1 所示某新型智能电蒸锅的发热体就是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图 2 是它的简化工作电路图,电源电压为 220V, 调控电阻(阻值可调但不受温度的影响), : ( 1)当 0 升高到 120 时, (选填 “先减小后增大 ”或 “先增大后减小 ”) ( 2)当温度达到 100 时, ,此时电蒸锅的总功率为 880W,则调控电阻 阻值是 ( 3)当 为 10, 20 时,电蒸锅的总功率是多少? 第 8 页(共 26 页) 第 9 页(共 26 页) 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分) 1下列物理学家中,其名字作为功率单位的是( ) A伽利略 B瓦特 C安培 D牛顿 【考点】 功率的概念 【分析】 ( 1)伽利略不是单位; ( 2)瓦特是功率单位; ( 3)安培是电流单位; ( 4)牛顿是力的单位; 【解答】 解: A、伽利略不是单位,故 A 错误 B、瓦特被用作功率单位,故 B 正确 C、安培被用作电流单位,故 C 错误 D、牛顿被用作力的单位,故 D 错误 故选 B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湘潭市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50 B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8教室的高度大约是 4m D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 10m/s 【考点】 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湘潭市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20 左右,不会达到 50 ,故 A 不符合实际; B、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右,故 B 不符合实际; C、教室的高度比住宅楼的高度略高,接近 4m 左右,故 C 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 s 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C 3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考点】 分子的运动 第 10 页(共 26 页) 【分析】 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当我们嗅到香味,主要是因为分子运动 【解答】 解: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采蜜,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故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选 A 4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 ) A在道路两旁植树 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 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 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解: A、在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 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 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 故选 B 5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笔在水面处 “折断 ” C 凿壁借光 D 月亮在水中形成 “倒影 ” 【考点】 光的反射 第 11 页(共 26 页) 【分析】 (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 A、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 B、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C、凿壁借光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 D、平静水面上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 D 6高空抛物是极不文 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重力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分析】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高空抛物现象只所以会造成危害,是因为物体被举高后具有了重力势能,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因此,高空抛物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故选 D 7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收音机 B电烤炉 C电风扇 D电视机 【考点】 能量的相互转化 【分析】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明确各用电器使用时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 A、收音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 B、电烤箱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符合题意; 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 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不合题意 故选 B 8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 12 页(共 26 页)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压强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 ( 1)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者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 解: A、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会仍然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9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 ,锯条变热 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C用冰袋降温 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 【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等,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A 不合题意; B、铁丝反复弯折,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 体的内能,故 B 不合题意; C、用冰袋降温,是水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 符合题意; 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C 10在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的实验中,分别用 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 U 图中可以看出 2的大小关系是( ) A 2C 法 确定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第 13 页(共 26 页) 【分析】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从图象中读出:当 一定值时,比较对应的电流值;通过电流的大小关系判断两电阻的阻值大小关系 【解答】 解: 由 U I 图象(见下图) 得出:当 端电压相同时,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此 故选 A 11下列事例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 拦河坝修成 “上窄下宽 ” D马德堡半球实验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 解决本题可以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 A 选项是浮力知识, B 选项是减小压强方法,C 选项是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 D 选项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解答】 解: A、轮船漂浮在水面是利用了浮力, A 错误;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为减小压强, B 错误; C、拦河坝修成 “上窄下宽 ”是为适应液体压强特点, C 错误; D、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D 正确 故选: D 12科学家发现儿童对手机辐射的吸收是成年人的三倍,建议儿 童尽量减少使用手机手机辐射其实是( ) A电磁波 B次声波 C超声波 D声波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分析】 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讲话时,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解答】 解:在现代社会中,电磁波无处不在,如我们所说的手机发射的就是一种电磁波,像电视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雷达的工作等都用到了电磁波 故选 A 13如图所示的手摇式手电筒,筒内没有电池,只要转动手电筒的摇柄,灯泡就能发光 以下设备与这种手电筒 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第 14 页(共 26 页) A发电机 B电动机 C汽油机 D柴油机 【考点】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分析】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来回摇晃手电筒,使永磁体在线圈中来回运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就会发光 【解答】 解:手电筒中没有电池,在晃动手电筒时,手电筒中的永磁体在线圈中运动,运动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永磁体而言,线圈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 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通过灯泡时,小灯泡就会发光因此这种手电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故选 A 14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向上 C竖直向下 D向下 【考点】 重力的方向 【分析】 一切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其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 解:据课本可知,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故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故选 C 1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 的是( ) A 旱冰鞋装有滑轮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D 雪天轮胎绕上链条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第 15 页(共 26 页) 【分析】 (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此题中,只需要将这四个实例与以上方法对比即可 【解答】 解: A、旱冰鞋装有滑轮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 A 错误; B、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 B 错误; C、磁悬浮列车悬浮是通过使得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 C 错误; D、雪天轮胎绕上链条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 D 正确; 故选 D 1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电冰箱外壳接地 B用铁丝代替保险丝接在家庭电路中 C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D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 ( 1)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与三脚插头的第三个脚相连,三孔插座的第三个孔与地线相连,用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就把用电器的外壳接地,这样防止人触电; ( 2)铜丝和铁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 ( 3)水是导体,不能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 4)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引起 火灾 【解答】 解: 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电冰箱外壳接地,故 A 正确; B、因为铜丝或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因此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此选项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 B 错误; C、水是导体,不能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故 C 错误;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引起火灾,故 D 错误; 故选 A 17太阳能飞机 “阳光动力 2 号 ”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 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硬度小 【考点】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分析】 根据 可知,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 解: “阳光动力 2 号 ”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极轻 ”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选 C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6 页(共 26 页) A两灯泡是串联的 B开关只能控制 电流表测总电流 D电流表测 电流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路的组成;电流表的使用 【分析】 ( 1)两灯泡首尾顺次连接的电路为串联电路,并列连接的电路为并联电路; ( 2)电流表应该和被测电路串联,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电表,从 “ ”接线柱流出电表 【解答】 解: ( 1)两灯泡并列连接,故两灯泡并联,故 A 错误; (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和灯泡 联,因此它测量的是灯泡 的电流,故 B、 C 错误, D 正 确 故选 D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每空 1分,作图 2分,共 14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9作图: ( 1)作出水平地面对砖块的支持力的示意图(图 1) ( 2)画出光线 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图 2) 【考点】 力的示意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 ( 1)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支持力作用在受支持的物体的表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且指向受支持的物体; ( 2)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 1)物体 A 放在水平面上,支持力作用点在物体与水平面接触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如下图: ( 2)题目已经作出法线;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图所示: 2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第 17 页(共 26 页) 【考点】 长度的测量 【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 始端从 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 1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物体左侧与 0 刻度线对齐,右侧在 间,估读为 以物体的长度为 L= 故答案为: 21小明站在电梯里,电梯以 1m/s 速度匀速向上运行,通过 6m 的路程需 6 s,他相对于电梯是 静止 (选填 “运动 ”或 “静止 ”)的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 ( 1)已知速度和通过 6m 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时间; (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 解:由 v= 可得,通过 6m 的路程需要的时间 t= = =6s; 在上升过程中, 小明以电梯为参照物,即其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 6;静止 22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 凸 透镜(选填 “凸 ”或 “凹 ”)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 虚 像(选填 “虚 ”或 “实 ”) 远 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选填 “近 ”或 “远 ”)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解答此题 U 2f,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 解: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烧杯和水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而水下面的木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远视眼镜就是利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的 故答案为:凸;虚;远 23一个电热壶内装有 1水,水受到的重力是 10 N把这些水从 20 加热到 70 ,温度升高了 50 ,水吸收了 05 J 热量 第 18 页(共 26 页) 【考点】 重力的 计算;热量的计算 【分析】 已知水的质量,利用 G=算重力; 知道水的初温和末温,可求水温度的变化,则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 解: 水受到的重力: G=0N/0N; 水温度的变化 t=t 0 20 =50 ,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t=03J/( ) 10 =05J 故答案为: 10; 50; 05 24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它的 A 端是 N 极(选 填 “N”或 “S”),电源的 a 端是 正 极(选填 “正 ”或 “负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调节,则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 强 (选填 “强 ”或 “弱 ”)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分析】 ( 1)已知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确定小磁针的 ( 2)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解答】 解:( 1)已知通电螺线管左端为 S 极,右端为 N 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 A 端为 N 极,右端为 S 极, 伸出右手,四指弯曲指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螺线管的右端为通电螺线管的 电流从 a 端流入,所以 a 为正极, b 端为负极; ( 2)滑动变阻器 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增强 故答案为: N;正;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每空 1分,共 27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5在 “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吸 热(选填 “吸 ”或 “放 ”) ( 2)图中,海波在 D 点 是 液 态,在 G 点是 固 态(均选填 “固 ”或 “液 ”) (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 80g 的冰和萘,用 相同 的酒精灯加热(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不同 的(选填 “相同 ”或 “不同 ”) 物质 熔化时间 / 9 萘 4 第 19 页(共 26 页)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时间图象 【分析】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 1)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 2)对于晶体物质,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 ( 3)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萘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 解: ( 1) 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2)由图象可知, 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 是海波的熔化过程, 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 D 点处于液态, 表示凝固过程,在 F 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 点处于固态 ( 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 80g 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根据图表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 1) ;( 2)液;固;( 3)相同;不同 26为了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饮料进行如下实验: (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游码 (选填 “平衡螺母 ”或 “游码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 1),则应 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时,可看成 等臂 (选填 “省力 ”、 “费力 ”或 “等臂 ”)杠杆 ( 2)把盛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砝码,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61.8 g (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饮料倒入量筒中如图 3 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30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 30g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 03 kg/ 第 20 页(共 26 页) 【考点】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 (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移动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天平平衡时可看成等臂杠杆; ( 2)根据图 2 读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显示数值; ( 3)根据图 3 读出液体的体积,单位是 1 ( 4)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 【解答】 解:( 1)使用天平的时候,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 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天平平衡时可看成等臂杠杆; ( 2)由图 2 可知,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 m 总 =50g+10g+ ( 3)有图 3 知,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 V=300 ( 4)饮料的质量 m=m 总 30g=30g= 饮料的密度: = = =03kg/ 故答案为:( 1)游码;右;等臂;( 2) 3) 30;( 4) 03kg/ 27( 1)如图 1 所示,甲物体重 3N,乙物体重 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 a 绳对甲的拉力为 3 N ( 2)在分析 b 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 3N,小慧认为是 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 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 3 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 A、 B、 C、 D 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方向 ,不改变力的 大小 (均选填 “大小 ”或 “方向 ”)所以,小明认为图 1 中 b 绳对乙的拉力为 3N b图 1中 b 绳的拉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选填 “相互作用力 ”或 “平衡力 ”)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 4 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 b 绳对乙的拉力 等于 乙对 b 绳的拉力 (选填 “等于 ”或 “不等于 ”)由此可知,图 1 中 b 绳对乙的拉力为 3 N (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 1 中地面对乙有 7 N 的支持力 【考点】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 点 【分析】 ( 1)以甲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 2) a定滑轮的特点: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 21 页(共 26 页) ( 3)以乙为研究对象,拉力加上支持力等于乙的重力,据此求地面对乙的支持力 【解答】 解: ( 1)以甲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a 绳对甲的拉力 F=G 甲 =3N; ( 2) a使用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b图 1 中, b 绳对乙施加拉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 b 绳同时施加拉力,所以 b 绳对乙的拉 力和乙对 b 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如图 4 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说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于是可以得出, b 绳对乙的拉力等于乙对 b 绳的拉力;由此可知,图 1 中 b 绳对乙的拉力为3N ( 3)以乙为研究对象,乙受向上的拉力、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 因为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F+F 支 =G 乙 , 则地面对乙的支持力: F 支 =G 乙 F=10N 3N=7N 故答案为:( 1) 3;( 2) a方向;大小; b相互作用力;等于; 3;( 3) 7 28如图 1 所示,在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的电路中 ,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定电流小于 ( 1)根据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2 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选填 “断开 ”或 “闭合 ”)状态 (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不亮,若只有灯泡处开路,则 电流 表无示数(选填 “电流 ”或 “电压 ”)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应将滑片由最大电阻处缓慢向 A 端移动(选填 “A”或 “B”),使灯逐渐变亮 ( 3)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3 所示,则通过灯 L 的电流 为 ( 4)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5)实验中,灯 L 的亮度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大 (选填 “大 ”或 “小 ”),灯泡就越亮 次数 电压 /V 电流 /A 1 2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分析】 ( 1)使滑动变阻器串联,注意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原则接线;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 2)若灯泡处开路,则电流表无示数,此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 相连,电压表有示数,据此判断电路故障;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 3)已知电流表用的是 0 3A 的量程,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即可读数解答 ( 4)根据 P=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 22 页(共 26 页) ( 5)灯泡的亮暗是由其实际电功率决定的,实际功率越大,则灯泡越亮 【解答】 解:( 1)使滑动变阻器的 D 接线柱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相连,将灯泡左端接线柱与电与表负接线柱相连, 如下图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不亮, 若只有灯泡处开路,则电流表无示数,电与表有示数;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位于阻值最大 D 处,则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应将滑片由最大电阻处缓慢向 A,使灯逐渐变亮 ( 3)已知电流表用的是 0 3A 的量程,由指针位置可知,通过灯 L 的电流为 (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 U 额 =, I 额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U 额 I 额= ( 5)由表格中数据知,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它消耗的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故答案为:( 1)见上图;断开;( 2)电流; A;( 3) 4) 5)大 四、综合题(本题共 23分解答部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29如图 1 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矿井内重为 7840N 的物体 M,汽车匀速前进了 20m此过程中,汽车拉力 F 所做的功 W 随汽车运动的距离 s 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科医院医疗体检中介合作协议
- 电动汽车换电站安全运营及维护保养合同
-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寿命测试台租赁与测试报告生成合同
- 生物制造中试基地委托运营与市场拓展管理协议
- 高端影视基地全天候安保与安全监控服务协议
- 抖音平台内容纠纷仲裁协议书
- 宠物医院品牌合作经营授权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中婚前个人房产权益保障合同
- 影视音乐制作保密协议及知识产权归属合同
- 急性颅脑外伤的急救流程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备考实践经验分享 课件
-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全册(人教版)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5词汇默写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市场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10SMS202-2 埋地矩形雨水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砖、石砌体)
- 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习题100道及答案
- NB-T31052-2014风力发电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