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ppt_第1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ppt_第2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ppt_第3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ppt_第4页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神经外科 马静 咽部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气管插管 型号选择 经口插管 成人男性7 5 8 0mm 女性7 0 7 5mm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传统气管切开法微创经皮气管切开 气囊的作用 妥善固定 预防脱管封闭气道 防止漏气防止误吸 减少肺部感染 气囊的管理 气囊充气不足和气囊漏气 导致导管与气管间密闭不良 漏气 气囊充气过度 压迫气管壁 气管粘膜易缺血坏死 糜烂而形成溃疡 也可损伤血管而出血 甚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名动脉破裂致死亡 理想的气囊压力是既要阻断气囊与气管壁间的漏气 又可防止气囊对气管粘膜的压迫性损伤 目前的气囊多为高容低压气囊 当气囊压力在25 30cmH2O时 即可有效封闭气道 又不高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 可预防 理想的气囊压力 理想的气囊压力 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食管瘘 以及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指示气囊感觉法气囊压力表检测法气囊自动充气泵最小闭合技术 如何给气囊充气 以往认为 气囊常规放气 充气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气囊放气 目前认为 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气囊放气后 1h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 气囊放气5min就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气囊放气 常规的定时放气 充气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 反而易出现充气过多或过高的情况对于机械通气时的危重患者 气囊放气将导致肺泡通气不足 引起循环波动 因此为重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气囊放气 气道峰压力是影响气管最大内径的主要因素 当气道峰值压力明显增高或减低时 为避免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 应将气囊放气 重新充气清除囊上滞留物时 气囊放气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 什么是气囊上滞留物 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气囊上滞留物的吸入是形成VAP的重要途径 气囊上滞留物的来源 为什么要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插管后在很短时间内就有大量误吸物聚集在气囊上 微量误吸是普遍现象 在VAP中是最大的病理生理机制 导致 肺不张 肺炎 呼吸衰竭 肺部疾病恶化 相关研究表明VAP患者声门下间隙分泌物和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一致率达50 以上 清除声门下滞留物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及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为什么要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气流冲击法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如何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气流冲击法操作流程 需要两人配合 操作流程 1 分别吸引气管内口腔内鼻腔内分泌物 操作流程 2 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连接在患者吸气时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以充分换气 操作流程 3 患者吸气末时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气囊并在患者呼气末迅速冲气囊 操作流程 4 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如此操作可重复2 3次 直至完全清除气囊上的分泌物为止重复操作时可让病人休息2 5分钟 在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呼吸器在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在气管插管与气管壁之间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积在气囊上的分泌物充至口咽部 气流冲击法操作原理 气囊上滞留物引流 优点 降低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ICU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气囊上滞留物的引流 气囊上滞留物的引流 持续声门下吸引间断声门下吸引 持续声门下吸引 方法 将声门下吸引导管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 收集器的另一端连接墙壁负压吸引装置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可客服间断吸引导致分泌物暂时滞留的弊端 持续声门下吸引 有效的防止气囊上分泌物滞留 避免或减少分泌物下行感染 持续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黏膜干燥出血影响局部血供 间断声门下吸引 用负压间断吸引 声门下吸引导管与墙壁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吸引间断时间 Q1h Q2h适用于声门下分泌物较少者 能减少对呼吸道粘膜刺激 间断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不能保证吸引量易堵管 实施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选择合适的负压强度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目前没有持续及间断声门下吸引的比较 有报道显示持续声门下吸引存在潜在的气道粘膜损伤的危险 还有可能出现喉头水肿 倾向于应用间断声门下吸引 持续OR间断负压吸引的选择 吸引压力 没有明确的定论国外有指南推荐持续声门下吸引应 20mmHg 30mmHg 间断声门下吸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